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老》 《喻老》的性质及其文体学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马世年 吴建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0-135,140,共7页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解 《喻 经说体
下载PDF
从历时平面看汉语词缀演化的一般规律——以“老”、“子”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郭作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21-125,共5页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子"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都经过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形成后...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子"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都经过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形成后的词缀位具有置固定、标记词性、结构紧密、语音弱化、呈封闭式发展等特征,并在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大量新词的产生作出了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缀 历史演变
下载PDF
“老小·姓+称谓性指人名词”格式的使用情况考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储泽祥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3,共5页
本文考察“老贾同志”“小王叔叔”这类现象的使用情况。文章重视句法语用的结合 ,以及认知的影响。主要讨论三个方面 :1 .格式的构成及其理据 ;2 .格式的语义特征及同位组配的语义条件 ;3.从相关比较中考察格式的语用价值。
关键词 /小·姓+称谓性指人名词” 用法调查 格式 语法 语义特征 同位组配
下载PDF
汉语词缀形成的历史考察——以“老”、“阿”、“子”、“儿”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作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0-56,共7页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阿"、"子"、"儿"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阿"、"子"、"儿"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都经历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形成后的词缀具有位置固定、标记词性、结构紧密、语音弱化、呈封闭式发展等特征;并在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大量新词的产生作出了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缀 历史演变
下载PDF
郭店楚简《老子》通假字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聂中庆 李定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楚简《老子》所用文字属战国楚系文字,其间存有大量文字通假现象。本文在参照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及通行本的基础上,对楚简《老子》使用的、《汉语大字典》中未收录的通假字,进行了考辨和增补。
关键词 楚简《子》 通假字 《汉语大字典》 增补
下载PDF
简析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四个男性形象
6
作者 张明辉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亦舒的都市言情小说影响了无数少男少女的爱情观、人生观和时尚观。根据亦舒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以独特的视角,让观众看到城市中的红男绿女、爱恨情仇,比之原作中的人物更多了亲近感和现实感。该剧讲述了一个家庭主妇罗... 亦舒的都市言情小说影响了无数少男少女的爱情观、人生观和时尚观。根据亦舒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以独特的视角,让观众看到城市中的红男绿女、爱恨情仇,比之原作中的人物更多了亲近感和现实感。该剧讲述了一个家庭主妇罗子君遭遇婚变之后,从底层做起,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故事。与之纠葛的四个男人——可怕的老实人老金、又穷又渣的白光、前夫陈俊生、青年才俊贺涵也各有特色,他们是现实社会中男性的真实写照和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白光 陈俊生 贺涵
下载PDF
源于老庄作品中成语的古今词义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得莲 舟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3,共5页
老庄作品中的一些词语 ,在今天已成为常用的成语。然而它们的古今含义已大相径庭 。
关键词 庄作品 成语 词义 古代词汇
下载PDF
汉语词缀分类的新尝试——以词缀“老”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文辉 《肇庆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55-57,67,共4页
本文认为汉语词缀目前的分类无法概况所有词缀,且未能完全表达出某些词缀中所包含的内在特色,因此拟以词缀"老"为例,对汉语词缀的分类进行新的尝试,按照其是否具有语义色彩和语用功能为标准,区分出语法化词缀和语用化词缀,并... 本文认为汉语词缀目前的分类无法概况所有词缀,且未能完全表达出某些词缀中所包含的内在特色,因此拟以词缀"老"为例,对汉语词缀的分类进行新的尝试,按照其是否具有语义色彩和语用功能为标准,区分出语法化词缀和语用化词缀,并着重分析一些在语言实际变化中正在由语用化词缀向语法化词缀转变的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缀分类 语法化词缀 语用化词缀
下载PDF
古代朝鲜、琉球汉语教学及教材研究引论——以《老乞大》、《朴通事》、《白姓官话》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庆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3年第5期48-50,共3页
古代朝鲜、日本琉球都是汉文化圈国家,其汉语教学和教材建设既具有汉文化圈中的共同性,又各具特点,其中古代朝鲜的汉语教材<老乞大>和<朴通事>、古代琉球的汉语教材<白姓官话>,最为著名且特色突出,对我们今天作为外... 古代朝鲜、日本琉球都是汉文化圈国家,其汉语教学和教材建设既具有汉文化圈中的共同性,又各具特点,其中古代朝鲜的汉语教材<老乞大>和<朴通事>、古代琉球的汉语教材<白姓官话>,最为著名且特色突出,对我们今天作为外语的汉语教学和教材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面对韩国、日本如此大量的汉语教学需求量,加强这方面历史的借鉴研究更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朝鲜 琉球 对外汉语教学 教材 日本
下载PDF
《老乞大》四个版本中的疑问句句末语气词研究
10
作者 刘悦怡 宫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42-149,共8页
《老乞大》是整个朝鲜时代最重要的汉语口语教科书之一,历经元明清三代,展现了语言上鲜明的变化。考察四个版本的《老乞大》中疑问句句末语气词的分布、功能以及演变特点,可以发现有些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在元末使用,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消亡... 《老乞大》是整个朝鲜时代最重要的汉语口语教科书之一,历经元明清三代,展现了语言上鲜明的变化。考察四个版本的《老乞大》中疑问句句末语气词的分布、功能以及演变特点,可以发现有些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在元末使用,到了明清时期逐渐消亡,有些语气词从清代才开始出现。同时通过梳理语气词“那”与“麽”“呢”“啊”等疑问语气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分析并推测出疑问语气词演变的特点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乞大》 四个版本 疑问句句末语气词 演变
下载PDF
湖南衡阳方言中的“[扌老]^=”及其处置句
11
作者 魏醒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86-91,共6页
在湖南衡阳方言中,“[扌老]^=”字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基于内省和实地调查获得方言语料,并进一步分析语料中“[扌老]^=”字的不同用法。研究“[扌老]^=”字处置句,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扌老]^=”可... 在湖南衡阳方言中,“[扌老]^=”字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基于内省和实地调查获得方言语料,并进一步分析语料中“[扌老]^=”字的不同用法。研究“[扌老]^=”字处置句,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扌老]^=”可以作动词、普通介词和处置介词,作普通介词的“[扌老]^=”源于动词“[扌老]^=”,再逐步虚化成作处置标记的介词“[扌老]^=”。“[扌老]^=”字处置句的典型格式是“(NP1+)[扌老]^=+NP 2+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方言 “[扌^]=” 处置句
下载PDF
《薛平辽金貂记》对《敬德不伏老》的继承与发展
12
作者 朱平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明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刊本《薛平辽金貂记》,是根据元杂剧《敬德不伏老》和薛仁贵的相关传说,合并改编而成。从《薛平辽金貂记》对《敬德不伏老》情节的增删以及调换等方面分析其情节结构的演变,发现其对人物形象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 明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刊本《薛平辽金貂记》,是根据元杂剧《敬德不伏老》和薛仁贵的相关传说,合并改编而成。从《薛平辽金貂记》对《敬德不伏老》情节的增删以及调换等方面分析其情节结构的演变,发现其对人物形象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尉迟恭这个核心人物的考察,把握忠、孝主题的演变;从揭露封建帝王"良弓藏,走狗烹"的本质,到对奸臣李道宗的愤懑,对含冤入狱的薛仁贵的同情和为友打抱不平的尉迟恭的赞赏,从而体现了其主题思想的演变。对这些内容的考察,有利于认识《薛平辽金貂记》的演变轨迹,为当下的戏曲改编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明传奇 《薛平辽金貂记》 《敬德不伏 尉迟恭 改编
下载PDF
词义词法共变作用下的汉语派生构词——以“老”族派生词为例
13
作者 杨贺 《语言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老”族派生构词,总体上经历了“老X”语法化、词汇化和词法化,派生词的形成是词义、词法因素历时交互作用的产物。“老”缀产生于六朝,可分为名词、形容词、副词、序数词性的4类,名词性的出现于西汉,形容词性的和副词性的出现于六朝,... “老”族派生构词,总体上经历了“老X”语法化、词汇化和词法化,派生词的形成是词义、词法因素历时交互作用的产物。“老”缀产生于六朝,可分为名词、形容词、副词、序数词性的4类,名词性的出现于西汉,形容词性的和副词性的出现于六朝,序数词性的出现于清代。从词法史角度看,其属性并不是羡余,也并不是简单的形态标记。词缀义可根据语义滞留,分为8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生词 词缀 语法化 词汇化 词法化
原文传递
“攘臂”和“攘无臂”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6-107,共2页
《老子》中"攘臂"和"攘无臂"的"攘"都是"纕"的假借字,意思是缚袖。对这两个"攘"作不同的解释是不妥的。
关键词 辨正
下载PDF
近代汉语程度副词“老”的语法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惠惠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101,共5页
近代汉语程度副词"老"的语法化起因于对"老大/NP"结构的重新分析。"老"在汉魏时期就与"大"同义复合成词,后又发展出"老大/NP"结构。由于在人们的认知中,"大"一直都更接近... 近代汉语程度副词"老"的语法化起因于对"老大/NP"结构的重新分析。"老"在汉魏时期就与"大"同义复合成词,后又发展出"老大/NP"结构。由于在人们的认知中,"大"一直都更接近于实义形容词,于是引发对"老大/NP"的重新分析,结果为"老/大/NP","老"虚化成表"程度之甚"修饰形容词"大"的程度副词,随着"老"在状语位置上的出现及"老大/NP"结构中的"大"被其他形容词所取代,程度副词"老"语法化宣告完成。程度副词"老"与"老大"在功能上有明确的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 语法化 重新分析
原文传递
从多版本《老乞大》四组异文看通语词与方言词的更替演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一新 王云路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1,共8页
在多版本《老乞大》的用词差异中,有一类涉及方言词与通语词的通转演变。以样范—模样、物事—东西、消化—克化、动腑脏—跑肚4组词语为例,分为四种情况,讨论了由方言词转为通语词、通语词转为方言词或因表意不明而被后出通语词所代替... 在多版本《老乞大》的用词差异中,有一类涉及方言词与通语词的通转演变。以样范—模样、物事—东西、消化—克化、动腑脏—跑肚4组词语为例,分为四种情况,讨论了由方言词转为通语词、通语词转为方言词或因表意不明而被后出通语词所代替等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乞大》 多版本 通语词 方言词 演变
原文传递
帛书《老子》甲乙本性质试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1,共4页
帛书《老子》甲本通假字数量颇多,其中"聖""靜"两字在《德篇》《道篇》中分别作"聖"与"聲",及"靚"与"情",絕不相混。相应的,"聖"在乙本除两处书本字外,其他均作... 帛书《老子》甲本通假字数量颇多,其中"聖""靜"两字在《德篇》《道篇》中分别作"聖"与"聲",及"靚"与"情",絕不相混。相应的,"聖"在乙本除两处书本字外,其他均作"";"静"除一处作"情",其他均书本字。这一现象似乎表明甲本《德篇》、《道篇》以及乙本性质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子》甲乙本 通假字 性质
原文传递
林希逸《老子鬳斋口义·发题》释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明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南宋理学家林希逸能够超越儒士的正统立场,对道家始祖老子给予同情之理解。其《老子鬳斋口义》归纳《老子》长期受到蒙蔽误读的原因,探析老子著述《老子》一书的初心本旨,指出老子学说与孔孟之道虽然有同有异,但在大本大源上同于儒家。... 南宋理学家林希逸能够超越儒士的正统立场,对道家始祖老子给予同情之理解。其《老子鬳斋口义》归纳《老子》长期受到蒙蔽误读的原因,探析老子著述《老子》一书的初心本旨,指出老子学说与孔孟之道虽然有同有异,但在大本大源上同于儒家。同时,他也第一次从文学的角度解读了《老子》的文学特点。因之,在研究老子学说发展史时,《老子鬳斋口义》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希逸 道家 子鬳斋口义》
原文传递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与《训世评话》的词汇差异 被引量:20
19
作者 汪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5,共8页
《老谚》、《朴谚》的汉文部分跟《训世》成书时间仅相差约十年,又同是朝鲜人所编写的汉语口语教科书,可是它们的语言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文章通过三个表格列出"老朴"与《训世》的词汇差异一百多项,认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 《老谚》、《朴谚》的汉文部分跟《训世》成书时间仅相差约十年,又同是朝鲜人所编写的汉语口语教科书,可是它们的语言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文章通过三个表格列出"老朴"与《训世》的词汇差异一百多项,认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四个方面:《老谚》《朴谚》有些词沿用《原老》《原朴》而未改;方言背景不同;文体和内容有异;编者个人用词习惯不同。文章举例分析了其中的前两个方面。初步结论是:《老谚》《朴谚》与《训世》的方言背景不同,《训世》中存在南方官话的成分;《老谚》《朴谚》使用的语言是明代前期(15世纪后期)的北方官话,其中还保留了一些元代"汉儿言语"的成分,《朴谚》中可能还存在少量南方官话的成分;《训世》编者李边所习得的可能是15世纪后期朱明皇朝上层人士所说的口语,其中的南方官话成分或许是北上的皇室集团从江淮地区带过去的,因此跟《老谚》《朴谚》所反映的地道的北京话相比呈现出若干不同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乞大谚解》 《朴通事谚解》 《训世评话》 词汇差异 近代汉语
原文传递
《老子》之道的定义及部分经文新释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剑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92,共7页
道是无和有的统一,作为宇宙的本原,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道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作为宇宙的本质,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道是一种超越性的绝对,表现为对具体事物相对短暂的运动周期的超越,对具体事物相对有限的形态的超越,对单一的、平面的... 道是无和有的统一,作为宇宙的本原,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道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作为宇宙的本质,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道是一种超越性的绝对,表现为对具体事物相对短暂的运动周期的超越,对具体事物相对有限的形态的超越,对单一的、平面的、没有生气的死亡之"静"的超越。道本身的运行有其规律性,但道不是规律,更不能等同于对立统一的规律;道是一种物质性存在,不能把理念、方法、原则、精神境界等归入到道的定义中去;道的本质属性是自然和无为,但自然不等于自然界,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以逻辑的维度视之:"常使民无知无欲"中的"民"应为"人";"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中的"仁"应为"言";"善行……善言……善数"中的"善",从形容词意义上理解比从动词意义上理解更契合老子本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 超越性绝对 经文新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