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odelphax striatellus Atg8 facilitates Rice stripe virus infection in an autophagy-independent manner 被引量:1
1
作者 Yuan-Ling Yu Meng-Ting Zhang +5 位作者 Yan Huo Ji-Liang Tang Qing Liu Xiao-Ying Chen Rong-Xiang Fang Li-Li Zhang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15-329,共15页
Rice stripe virus(RSV)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rice stripe disease and is completely dependent on insect vectors for its plant-to-plant transmission.Laodelphax striatellus is the major insect vector for RSV.In this s... Rice stripe virus(RSV)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rice stripe disease and is completely dependent on insect vectors for its plant-to-plant transmission.Laodelphax striatellus is the major insect vector for RSV.In this study,we explore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RSV infection and L.striatellus autophagy,a potential intrinsic antiviral mechanism in insects.We found that L.striatellus autophagic activity did not affect RSV infection;however,the autophagy related-8(Atg8)gen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virus infection.Dur-ing RSV initial infection within the L.striatellus midgut,silencing of Atg8 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hosphorylation of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however,when RSV infection is absent,silencing of Atg8 did not alter p-JNK levels.Thes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tg8 might activate the JNK machinery by allowing more virus infection into cells.We further revealed that Atg8-deficienc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RSV accumu-la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sect midgut epithelial cells,suggesting a receptor trafficking function of the y-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family.Using the RSV ovary entry as a model,in which vitellogenin receptor(V gR)mediates RSV cell entry,we clarified that Atg8-deficiency de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V gR localizing on the cytomem-brane and disturbed the attachment of RSV in the germarium zones.Collectively,these results revealed an autophagy-independent function of L.striatellus Atg8 that enhances RSV initial infection by increasing virus attachment on the infection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g8 insect autophagy laodelphax striatellus receptor trafficking rice stripe virus viral initial infection
原文传递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the stripe disease-specific protein encoded by rice stripe virus (RSV) in its vector,the small brown planthopper,Laodel-phax striatellus 被引量:24
2
作者 WU Aizhong ZHAO Yan +3 位作者 QU Zhicai SHEN Daleng PAN Chongguang SU Dem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21期1819-1822,共4页
The stripe disease-specific protein (SP) encoded by the rice stripe virus (RSV) was successfully used as a localization signal of the virus in its vector, the small brown lanthopper,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 Imm... The stripe disease-specific protein (SP) encoded by the rice stripe virus (RSV) was successfully used as a localization signal of the virus in its vector, the small brown lanthopper,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 Immunogold particles in large numbers were detected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viruliferous females: the ovum, surface of chorion, the mid-gut lumen, and the columnar cells. Whereas there was noneof these particles in the non-viruliferous females and males, and testis of viruliferous males. Endosymbionts (mycetocytes) were abundant, harboring ovaries of both viruliferous and non-viruliferous females, but none in the testis of males. The results provided us with the direct proof that RSV is a ciruculative and propagative plant virus and it was transovarially transmitted alongside with endosymbionts of its vector. Therefore, we deem it a nice lead for future studies on the mechanism of RSV transmission and functioning of its viral prote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odelphax striatellus rice stripe virus MIDGUT OVARY IMMUNOGOLD labeling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原文传递
Effect of Rice Sowing Date on Occurrence of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and Epidemics of Planthopper-Transmitted Rice Stripe Viral Disease 被引量:8
3
作者 ZHU Jin-liang ZHU Zeng-rong +6 位作者 ZHOU Yin LU Qiang SUN Xiang-liang TAO Xian-guo CHEN Yue WANG Hua-di CHENG Jia-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ce sowing date and occurrence of the rice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SBPH)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 and the epidemics of the planthopper-transmitted rice stripe viral (R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ce sowing date and occurrence of the rice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SBPH)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 and the epidemics of the planthopper-transmitted rice stripe viral (RSV) disease, four sowing dates of rice were evaluated in 2006 and 200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ak density of SBPH and RSV incidence in the nursery and in the transplanted field decreased 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in single crop of japonica rice in north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edling RSV incidence at the end of the nursery trial with sowing date was well described by Weibull equation.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population dynamics (AUCPD or planthopper-day accumulation) or the peak density of the planthopper in the nursery could be summarized by a logistic equation. RSV incidence in the transplanted fields could be characterized quantitatively by a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equation, including the variables of sowing date, peak density of the vector, and RSV incidence at the end of the nursery trial. That the descriptive model excluded the AUCPD in transplanted field implies that this variable is not necessary in forecasting disease epidemics in the field. The 2-year experiments sufficiently indicated that suitable sowing of rice could be used a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vector population and therefore the planthopper-transmitted RSV on a larger scale. The optimal sowing date for the single-cropped transplanted japonica rice is recommended from late May to early June in north Zhejiang,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sowing date laodelphax striatellus rice stripe viral disease EPIDEMICS
下载PDF
灰飞虱冠蛋白的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4
作者 钟嘉怡 李莉 +1 位作者 王锡锋 刘文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5,共8页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冠蛋白属于WD40重复超家族成员,主要通过结合肌动蛋白调控细胞骨架的动态聚合与解聚。本研究通过RT-PCR克隆并获得了灰飞虱3个冠蛋白coronin 1A、coronin 2B和coronin 7的基因CDS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这...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冠蛋白属于WD40重复超家族成员,主要通过结合肌动蛋白调控细胞骨架的动态聚合与解聚。本研究通过RT-PCR克隆并获得了灰飞虱3个冠蛋白coronin 1A、coronin 2B和coronin 7的基因CDS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这3个冠蛋白分别属于3个分支,且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3个冠蛋白同源性最高,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2%、88.2%和82.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coronin 1A在成虫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2龄、4龄若虫,coronin 2B在雄虫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2龄、4龄若虫和雌虫,coronin 7在雌虫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2龄、4龄若虫和雄虫。而3个冠蛋白基因在唾液腺中的转录水平都显著高于肠道。灰飞虱携带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tenuivirus,RSV)后体内3个冠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冠蛋白可能在灰飞虱传播RSV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冠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病毒 冠蛋白 转录水平
下载PDF
8个水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特征 被引量:50
5
作者 孙黛珍 江玲 +4 位作者 张迎信 程遐年 王春明 翟虎渠 万建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利用强迫饲毒、集团接种、非嗜性测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研究与分析了8个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发现不同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特征并不完全相同。IR36、Kasalath、窄叶青8号、道人桥、DV85既抗条纹病毒又抗... 利用强迫饲毒、集团接种、非嗜性测验、抗生性测验的方法研究与分析了8个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发现不同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特征并不完全相同。IR36、Kasalath、窄叶青8号、道人桥、DV85既抗条纹病毒又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爱知97和KentaNakan抗条纹病毒,但不抗介体灰飞虱,对条纹叶枯病所表现的抗性是品种对条纹病毒的抗性;而IR24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仅表现中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抗性 水稻品种
下载PDF
水稻条纹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贵珍 周益军 +1 位作者 陈正贤 周雪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用水稻条纹病毒 (RSV)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 / 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经筛选克隆 ,获得 4株能稳定传代且分泌抗RS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各株单抗腹水的ELISA效价均在 1∶80 0 0 0~ 1∶5 12 0 0 0 0之间。Westernblot分析表明... 用水稻条纹病毒 (RSV)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 / 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经筛选克隆 ,获得 4株能稳定传代且分泌抗RS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各株单抗腹水的ELISA效价均在 1∶80 0 0 0~ 1∶5 12 0 0 0 0之间。Westernblot分析表明 ,4株单抗均与RSV的 35kDa的外壳蛋白亚基有特异反应。建立了间接ELISA测定RSV的方法 ,4株单抗检测病汁液的稀释度能达到 2 5 6 0倍以上 ,与其它病毒无交叉反应。对江苏省部分县市的大田灰飞虱带毒率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灰飞虱的带毒率为 12 .5 %~ 4 1.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单克隆抗体 制备 检测 条纹病
下载PDF
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金良 祝增荣 +6 位作者 周瀛 陆强 孙祥良 陶献国 陈跃 王华弟 程家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052-3059,共8页
【目的】了解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方法】2006~2007年2年田间设置4个播种期,调查分析水稻灰飞虱种群动态和条纹叶枯病发病的程度。【结果】播种期是影响条纹叶枯病的重要因子。在浙江北部,单季晚... 【目的】了解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方法】2006~2007年2年田间设置4个播种期,调查分析水稻灰飞虱种群动态和条纹叶枯病发病的程度。【结果】播种期是影响条纹叶枯病的重要因子。在浙江北部,单季晚稻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病情递减;秧田期株发病率与播种期的关系可以Weibull方程来描述、与秧田期灰飞虱种群动态曲线下面积(AUCPD,即累计虫日)或高峰期密度则呈Logistic关系;本田稳定期发病率则可以以播种期、秧田期灰飞虱高峰期密度、秧田末期的株发病率来描述,而本田期的AUCPD并不是描述该阶段的发病率的必要变量。【结论】在综合治理中,适期播种是控制该病害流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浙江北部单季粳稻移栽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底~6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种期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水稻条纹叶枯病 流行
下载PDF
水稻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的QTL分析(英文)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黛珍 江玲 +5 位作者 刘世家 张迎信 黄培鸿 程遐年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5-810,共6页
水稻品种Kasalath高抗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为剖析不同抗性类型基因之间的关系,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分析了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的数量性状基因座.结果在第11染色体S2260~G257标记区间检测... 水稻品种Kasalath高抗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为剖析不同抗性类型基因之间的关系,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分析了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的数量性状基因座.结果在第11染色体S2260~G257标记区间检测到1个与条纹病毒抗性相关的QTL(qSTV11),LOD值为9.2,贡献率为35.79%;在第3染色体R1618~C595和R2170~C1135标记区间各检测到1个与介体灰飞虱抗性相关的QTL(qSBPH3-a,qSBPH3-b),LOD值和贡献率分别为3.12和2.96,11.69%和11.36%,表明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由不同基因所控制,而且两者之间不相关.此外,还分别检测到两对与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相关的上位性QTL,暗示水稻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受主效和上位性QTL的共同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SSR标记BJ11-8与qSTV11紧密连锁,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介体灰飞虱 回交重组自交系 QTL分析 上位性
下载PDF
水稻品种IR24抗条纹叶枯病相关QTL的检测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黛珍 江玲 +3 位作者 张迎信 程遐年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探明籼稻品种IR24是否携有新的抗条纹叶枯病基因,利用衍生于Asominori/IR24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和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IR24插入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进行抗条纹叶枯病相关QTL的检测。利用疫区田间自然条件鉴定的方法... 为探明籼稻品种IR24是否携有新的抗条纹叶枯病基因,利用衍生于Asominori/IR24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和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IR24插入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进行抗条纹叶枯病相关QTL的检测。利用疫区田间自然条件鉴定的方法,在RIL群体中共检测到4个控制条纹叶枯病的QTL,分别位于第3、5、7、11染色体上(qSTV3、qSTV5、qSTV7、qSTV11),其中qSTV3、qSTV7和qSTV11增强抗性的等位基因来自抗性亲本IR24。采用图示基因型比较法,在CSSL群体中将4个抗条纹叶枯病相关基因位点分别定位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4、L17、L39、L61、L62的IR24插入片段上。对比分析RIL群体和CSSL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发现qSTV3所在的标记区间与CSSL17的IR24片段相吻合,qSTV7所在的标记区间与CSSL4的杂合片段、CSSL39的IR24片段相吻合,qSTV11所在的标记区间与CSSL61的IR24片段以及CSSL62的杂合片段相吻合,表明确实存在这3个位点。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发现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qSTV3区域存在抗刺吸性害虫的基因簇,是一个表达稳定的抗灰飞虱基因座;位于第7染色体上的qSTV7不同于已报道的抗性基因座,表明IR24携有新的抗性基因,这些基因不同于主基因Stvbi-,为防止广泛使用单一基因而造成的遗传脆弱性提供了新的抗性基因源,并且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不同抗性基因培育抗性稳定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品种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抗性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水稻条纹病毒编码蛋白在灰飞虱体内的检测及其与CP体外结合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开玉 熊如意 +2 位作者 吴建祥 周雪平 周益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063-4068,共6页
【目的】检测灰飞虱体内由水稻条纹病毒(RSV)编码的外壳蛋白(CP)、病害特异性蛋白(SP),以及非结构蛋白NS2、NS3和NSvc4等5种蛋白以及病毒粒子CP与SP、NS2、NS3、NSvc4的体外结合,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条纹病毒与其介体昆虫互作提供有用信息... 【目的】检测灰飞虱体内由水稻条纹病毒(RSV)编码的外壳蛋白(CP)、病害特异性蛋白(SP),以及非结构蛋白NS2、NS3和NSvc4等5种蛋白以及病毒粒子CP与SP、NS2、NS3、NSvc4的体外结合,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条纹病毒与其介体昆虫互作提供有用信息。【方法】提取高带毒灰飞虱(Q家系)总蛋白,用免疫方法检测昆虫体内CP、SP、NS2、NS3和NSvc4等5种重要蛋白的表达以及病毒粒子CP与SP、NS2、NS3、NSvc4的体外结合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在带毒灰飞虱体内以上5种蛋白都能检测到,而且CP含量最高,NSvc4、SP、NS3、NS2含量依次降低;用体外原核表达后纯化的蛋白进行了RSV粒子CP与SP、NS2、NS3、NSvc4的体外结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病毒粒子CP与SP、NSvc4之间存在体外结合关系。【结论】检测结果为灰飞虱作为RSV的昆虫寄主并且可以在其体内增殖的结论提供了支持,表达差异表明病毒编码蛋白在介体灰飞虱体内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协调关系;病毒粒子与SP的结合为前人关于CP与SP可能共同作用于叶绿体进而影响症状的严重度的报道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病毒粒子与NSvc4之间存在体外结合关系,也为NSvc4可能作为运动蛋白通过与CP的互作以及诱导病毒在胞间运动需要CP的辅助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病毒 表达 体外结合
下载PDF
灰飞虱高带毒(RSV)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硕 孙丽娟 +3 位作者 李醒 熊如意 徐秋芳 周益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4-1328,共5页
为了研究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与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互作机制,本研究构建了灰飞虱高带毒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实验室筛选的灰飞虱高带毒群体为材料,分离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并连... 为了研究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与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互作机制,本研究构建了灰飞虱高带毒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实验室筛选的灰飞虱高带毒群体为材料,分离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并连接三框型接头,层析柱分级纯化。采用同源重组反应制备三框型cDNA入门文库,再通过同源重组将入门文库转移到Gateway兼容载体pGADT7-DEST上,构建获得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检测结果表明:文库库容量为3.68×107cfu,扩增文库滴度为2.62×1010cfu/mL;文库重组率大于95%,cDNA插入片段平均长度>1kb,达到了标准cDNA文库的要求。灰飞虱高带毒群体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为开展昆虫介体与水稻条纹病毒互作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病毒 同源重组 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下载PDF
以直接斑点免疫结合测定法检测灰飞虱体内的水稻条纹病毒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贵珍 周益军 周雪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利用过碘酸钠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了水稻条纹病毒(RSV)的3株单克隆抗体,3株酶标抗体(HRP-3B9、HRP-2H2、HRP-2E5)的效价分别达到1:25600、1:1600、1:3200,直接ELISA方阵试验确定HRP-3B9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5000.用HRP-3B9在硝酸... 利用过碘酸钠法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了水稻条纹病毒(RSV)的3株单克隆抗体,3株酶标抗体(HRP-3B9、HRP-2H2、HRP-2E5)的效价分别达到1:25600、1:1600、1:3200,直接ELISA方阵试验确定HRP-3B9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5000.用HRP-3B9在硝酸纤维素膜上采用直接和间接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对灰飞虱体内RSV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DIBA法可有效地用于检测灰飞虱的带毒率,直接DIBA法比间接DIBA法灵敏度更高.故采用直接DIBA法对采自江苏10个县、市的灰飞虱带毒率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DIBA 酶标抗体 灰飞虱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成灾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史洪中 郭世保 +1 位作者 陈俊华 熊建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63-65,共3页
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水稻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江苏和浙江省北部粳稻区呈蔓延趋势,而水稻感病品种的种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灰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和带毒率提高、主冶药剂防治效果下降均是导致... 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水稻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江苏和浙江省北部粳稻区呈蔓延趋势,而水稻感病品种的种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灰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和带毒率提高、主冶药剂防治效果下降均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据"抗、避、断、治"四字防治策略,提出了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成灾原因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灰飞虱体内Wolbachia的感染与其携带水稻条纹病毒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乐文静 史文琦 +1 位作者 季英华 周益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使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和PCR法分别对灰飞虱体内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灰飞虱体内广泛存在Wolbachia感染,但是灰飞虱体内Wolbachia的感染与其体内携带RSV的... 使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和PCR法分别对灰飞虱体内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灰飞虱体内广泛存在Wolbachia感染,但是灰飞虱体内Wolbachia的感染与其体内携带RSV的特点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同时二者在经卵传播过程中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暗示了RSV和Wolbachia在灰飞虱体内虽然都可以垂直传播给下一代,但是二者在传播方式上或者在传播过程中可能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间没有明显影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病毒 WOLBACHIA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下载PDF
RBSDV在玉米叶脉细胞内的侵染状态与灰飞虱传毒活力的关系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陈声祥 洪健 +1 位作者 吕永平 雷娟利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侵染玉米(Zea mays L.)的症状发展过程先后取叶脉做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侵染状态,并在取样前用灰飞虱无毒若虫进行饲毒和传毒试验。结果显示RBSDV侵入玉米叶细胞后先出现在细胞壁附近,... 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侵染玉米(Zea mays L.)的症状发展过程先后取叶脉做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侵染状态,并在取样前用灰飞虱无毒若虫进行饲毒和传毒试验。结果显示RBSDV侵入玉米叶细胞后先出现在细胞壁附近,个别粒子似与胞间连丝相连;细胞质内产生病毒基质,病毒粒子先增殖并分布其周边,后向病毒基质内扩展;当病毒粒子布满病毒基质后在细胞质中出现直径约90nm的管状结构,病毒成串排列在该管状结构中;随后管状结构逐渐消失,最终形成晶格状聚集排列。用灰飞虱无毒若虫在细胞内病毒基质出现和病毒增殖期饲毒的,到成虫时分别有2.93%和7.83%个体传毒率;在细胞内病毒成串分布于管状结构和晶格状聚集排列期饲毒的,到成虫时均不能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BSDV 侵染 玉米 症状 细胞 灰飞虱 细胞牺理学 传毒活力
下载PDF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育种实践与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景德道 盛生兰 +7 位作者 刁立平 胡春明 张继本 林添资 龚红兵 周义文 钱华飞 杨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7-918,925,共3页
[目的]培育优质、高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将镇稻88、镇稻99、徐稻3号和武运粳7号、武粳14进行杂交和回、复交,田间自然接虫,鉴定亲本及后代的抗性。[结果]镇稻88、镇稻99、徐稻3号条纹叶枯病田间发病率只有5%左右,抗源均来自... [目的]培育优质、高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将镇稻88、镇稻99、徐稻3号和武运粳7号、武粳14进行杂交和回、复交,田间自然接虫,鉴定亲本及后代的抗性。[结果]镇稻88、镇稻99、徐稻3号条纹叶枯病田间发病率只有5%左右,抗源均来自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Stv-bi;2007年武运粳7号、武粳14年发病率高达40%以上。抗条材料作父本或母本,后代中选到抗条植株的概率达40%;2个抗条材料杂交,后代中选到抗条植株的概率达70%以上。回、复交时抗条材料占50%,后代选到抗条材料的概率占40%,高抗株占15%左右;抗条材料占75%时,后代选到抗条材料的概率占50%,高抗株占20%左右。[结论]加强对现有水稻资源的抗性筛选,研究新的抗病基因(或位点)的遗传规律,有助于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抗性 育种
下载PDF
机插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国俊 蒋林忠 +2 位作者 季敏 董波 李粉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在探明灰飞虱发生动态和引起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机插水稻以苗期无纺布全程覆盖、带药移栽、大田前期适时防治2、3代灰飞虱若虫为核心的关键技术措施,控制水稻分蘖期条纹叶枯病的效果达95%左右,将水稻后期条纹叶枯病... 在探明灰飞虱发生动态和引起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机插水稻以苗期无纺布全程覆盖、带药移栽、大田前期适时防治2、3代灰飞虱若虫为核心的关键技术措施,控制水稻分蘖期条纹叶枯病的效果达95%左右,将水稻后期条纹叶枯病发病株率控制在0.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水稻 灰飞虱 条纹叶枯病 无纺布覆盖 防治
下载PDF
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指标的制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玉荣 张春梅 +3 位作者 吉春明 苏建坤 白和盛 杨益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58-60,共3页
在灰飞虱成虫带毒率39.4%的基础上,对水稻品种武粳15和武运粳7号进行了罩笼接虫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与灰飞虱接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灰飞虱接虫量与水稻的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水稻的产... 在灰飞虱成虫带毒率39.4%的基础上,对水稻品种武粳15和武运粳7号进行了罩笼接虫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与灰飞虱接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灰飞虱接虫量与水稻的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水稻的产量损失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武运粳7号和武粳15,灰飞虱虫量(x)与产量损失率(y)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0699+2.81x、y=0.2648+1.84x。由此建立了这两个水稻品种上灰飞虱虫量的防治指标:对于武粳15,防治指标为16900头/667 m2,对于武运粳7号,防治指标为11400头/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条纹叶枯病 水稻品种 防治指标 产量
下载PDF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育种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黛珍 江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2期318-322,共5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中国的大流行,给部分省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进行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育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概述了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资源的筛选与利用、水稻品种抗条纹病毒和抗介体灰飞虱之间的关系、水...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中国的大流行,给部分省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进行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育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概述了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资源的筛选与利用、水稻品种抗条纹病毒和抗介体灰飞虱之间的关系、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定位以及转条纹病毒基因工程水稻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抗性 遗传育种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支月娥 何燕红 顾振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本研究通过电镜观察发现 ,病毒粒体呈长丝状 ,由细丝缠合成束状 ,粒体直径约 8nm ,全长约 40 0nm ,通过在人工裁培苗上进行灰飞虱人工接种试验 ,表明灰飞虱高龄若虫的获毒率和传毒率在初期较高 ,然后降低 ,但随着获毒时间和接种时间的... 本研究通过电镜观察发现 ,病毒粒体呈长丝状 ,由细丝缠合成束状 ,粒体直径约 8nm ,全长约 40 0nm ,通过在人工裁培苗上进行灰飞虱人工接种试验 ,表明灰飞虱高龄若虫的获毒率和传毒率在初期较高 ,然后降低 ,但随着获毒时间和接种时间的延长又呈增高趋势 ,高的分别可达 5 0 %和 40 %。而雌雄虫成对接种 ,其后代传毒率高于其亲代 ,为 7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叶枯病 症状 获毒率 传毒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