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暂时阻断子宫动脉根治性挖除子宫腺肌病手术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2月—2023年8月收治的151例进行腹腔镜下暂时阻断子宫动脉根治性挖除子宫腺肌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累计求和分析(cumu...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暂时阻断子宫动脉根治性挖除子宫腺肌病手术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2月—2023年8月收治的151例进行腹腔镜下暂时阻断子宫动脉根治性挖除子宫腺肌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累计求和分析(cumulative sum analysis,CUSUM)法绘制学习曲线,根据所得曲线的临界点将整个过程分为提高期(47例)和熟练期(104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结果。结果: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例数形成手术时间序列图,拟合曲线为y=-27.17ln(x)+330.74(x=手术例数)。根据手术时间绘制的CUSUM曲线的最佳拟合曲线方程为y=-0.005x^(3)-1.387x^(2)+98.643x-253.571(x为手术例数,最优拟合系数R2=0.931,P<0.05),48例即为该手术达到熟练期所需累积的例数。提高期患者手术时间[(263.72±38.07)min vs.(201.65±48.03)min,P<0.001]、术后持续发热率(40.43%vs.22.12%,P=0.020)和术后体温[38.0(37.8,38.1)℃vs.37.7(37.5,38.0)℃,P=0.002]均高于熟练期患者。两阶段患者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和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临时阻断能够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术者约需完成48例腹腔镜下暂时阻断子宫动脉根治性挖除子宫腺肌病手术达到技术熟练,但仍需不断熟练手术操作,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双极电凝在症状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双极电凝在症状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双极电凝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两组手术时间、术后6、24 h 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瘤剔除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双极电凝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并降低复发率。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电凝阻断法与止血带阻断法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LM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目的研究子宫动脉电凝阻断法与止血带阻断法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LM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电凝组和止血带组,每组各6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LM进行治疗,其中电凝组采用子宫动脉双极电凝进行阻断,止血带组采用止血带阻断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卵巢功能和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电凝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止血带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电凝组患者术后3个月雌二醇(estradiol,E2)明显降低(P<0.05),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明显升高(P<0.05),术后6个月E2和FSH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均P>0.05),止血带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E2和FSH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电凝组患者术后3个月E2显著低于止血带组(P<0.05),FSH显著高于止血带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量表性欲望、主观性唤起、阴道润滑性、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性交痛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但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动脉电凝阻断法与止血带阻断法辅助LM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良好效果,对患者卵巢功能无明显损害且有利于促进性功能改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暂时阻断子宫动脉根治性挖除子宫腺肌病手术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2月—2023年8月收治的151例进行腹腔镜下暂时阻断子宫动脉根治性挖除子宫腺肌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累计求和分析(cumulative sum analysis,CUSUM)法绘制学习曲线,根据所得曲线的临界点将整个过程分为提高期(47例)和熟练期(104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结果。结果: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例数形成手术时间序列图,拟合曲线为y=-27.17ln(x)+330.74(x=手术例数)。根据手术时间绘制的CUSUM曲线的最佳拟合曲线方程为y=-0.005x^(3)-1.387x^(2)+98.643x-253.571(x为手术例数,最优拟合系数R2=0.931,P<0.05),48例即为该手术达到熟练期所需累积的例数。提高期患者手术时间[(263.72±38.07)min vs.(201.65±48.03)min,P<0.001]、术后持续发热率(40.43%vs.22.12%,P=0.020)和术后体温[38.0(37.8,38.1)℃vs.37.7(37.5,38.0)℃,P=0.002]均高于熟练期患者。两阶段患者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和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临时阻断能够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术者约需完成48例腹腔镜下暂时阻断子宫动脉根治性挖除子宫腺肌病手术达到技术熟练,但仍需不断熟练手术操作,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双极电凝在症状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双极电凝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两组手术时间、术后6、24 h 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瘤剔除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双极电凝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并降低复发率。
文摘目的研究子宫动脉电凝阻断法与止血带阻断法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LM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电凝组和止血带组,每组各6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LM进行治疗,其中电凝组采用子宫动脉双极电凝进行阻断,止血带组采用止血带阻断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卵巢功能和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电凝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止血带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电凝组患者术后3个月雌二醇(estradiol,E2)明显降低(P<0.05),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明显升高(P<0.05),术后6个月E2和FSH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均P>0.05),止血带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E2和FSH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电凝组患者术后3个月E2显著低于止血带组(P<0.05),FSH显著高于止血带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量表性欲望、主观性唤起、阴道润滑性、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性交痛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但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动脉电凝阻断法与止血带阻断法辅助LM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良好效果,对患者卵巢功能无明显损害且有利于促进性功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