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undance,biomass and composition of spring ice algal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of the Laptev Sea(Arctic)
1
作者 郑淑娴 何剑锋 +1 位作者 王桂忠 李少菁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05年第2期70-80,共11页
Abundance, biomas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ice algal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Laptev Sea in spring 1999.Diatoms dominated the algal communities and pennate diatoms dominated t... Abundance, biomas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ice algal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Laptev Sea in spring 1999.Diatoms dominated the algal communities and pennate diatoms dominated the diatom population. 12 dominant algal species occurred within sea ice and underlying water column, including Fragilariopsis oceanica, F. cylindrus, Nitzschia frigida , N. promare, Achnanthes taeniata , Nitzschia neofrigida , Navicula pelagica , N. vanhoef fenii, N. septentrionalis, Melosira arctica , Clindrotheca closterium and Pyramimonas sp. The algal abundance of bottom 10 cm sea ice varied between 14.6 and 1562.2 × 104 cells l-1 with an average of 639.0 × 104cells l-1 , and the algal biomass ranged from 7.89 to 2093.5 μg C l-1 with an average of 886.9 μg C l-1 , which were generally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ose of sub-bottom ice and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ose of underlying surface water. The integrated algal abundance and biomass of lowermost 20 cm ice column were averagely 7.7 and 12.2 times as those of upper 20 m water column,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the ice algae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coastal marine ecosystem before the thawing of sea ice. Ice algae influenced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of the underlying water column.However, the "seeding" of ice algae for phytoplankton bloom was negligible because of the low phytoplankton biomass within the underlying water colu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浮游植物 生物量 北极 海洋生物
下载PDF
ICESat-Derived Elevation Changes on the Lena Delta and Laptev Sea, Siberia
2
作者 Reginald R. Muskett 《Open Journal of Modern Hydrology》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We employ elevation data from the Ice, 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 (ICESat) 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 (GLAS) to investigate surface changes across the Lena Delta and sea ice of the coastal Laptev Sea, ... We employ elevation data from the Ice, 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 (ICESat) 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 (GLAS) to investigate surface changes across the Lena Delta and sea ice of the coastal Laptev Sea, Siberia during winters of 2003 through 2008. We compare ICESat GLAS-derived elevation changes on sea ice and the Bykovskaya and Sardakhskaya Channels with datum-corrected tide gauge height measurements from Danai, Sannikova and Tiksi stations. We find the coastal sea ice and large inland ice covered channels elevation changes are in phase with the tide-height changes on a same month-year and datum-controlled basis. Furthermore, we find elevation change on tundra drained lake basins to be +0.03 ± 0.02 m, on averag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CESat GLAS is capable of detection of tide fluxes of ice covered coastal rivers, and with a small error range, it is suitable for investigations of active-layer and permafrost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seasonal freezing (heave) and thawing (subsidence) using repeat-location prof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 GLAS Elevation-Change Lena DELTA Siberia TIDES laptev sea
下载PDF
北极拉普捷夫海春季冰藻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何剑锋 王桂忠 +2 位作者 李少菁 Tushling K 郑淑娴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0,共10页
对1999年春季采集于北极拉普捷夫海东南部的冰藻和冰下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统计和对比。藻种以硅藻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羽纹硅藻为主。优势种集中,主要包括海洋拟脆杆藻(Fragilariopsisoceanica)... 对1999年春季采集于北极拉普捷夫海东南部的冰藻和冰下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统计和对比。藻种以硅藻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羽纹硅藻为主。优势种集中,主要包括海洋拟脆杆藻(Fragilariopsisoceanica)、圆柱拟脆杆藻(F.cylindrus)、寒冷菱形藻(Nitzschiafrigida)、普罗马勒菱形藻(N. promare)、带纹曲壳藻(Ach nanthestaeniata)、新寒冷菱形藻(Nitzschianeofrigida)、大洋舟形藻(Naviculapelagica)、范氏舟形藻(N. vanhoeffenii)、北极直链藻(Melosiraarctica)、北方舟形藻(N. septentrionalis)、新月细柱藻(Clindrothecaclosterium)和绿藻门的塔形藻(Pyramimonassp. )。微藻主要集中在冰底10cm,丰度为14. 6—1562. 2×104 cells·L-1,平均为639. 0×104 cells·L-1;生物量为7. 89—2093. 5μgC·L-1,平均为886. 9μgC·L-1,总体上比次冰底高1个数量级,比冰下表层水柱高2个数量级。冰底20cm冰柱的累计丰度和生物量平均分别为冰下20m水柱累计量的7. 7和12. 2倍,显示冰藻在春季海冰融化前在近岸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各站位冰底和冰下表层水柱藻类群落的相似性普遍不高,但整个调查海域冰底和冰下水柱优势种极为相似,春季期间冰藻对冰下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明显。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拉普捷夫海 春季 冰藻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生物量 丰度统计
下载PDF
北极巴伦支海和拉普捷夫海海冰中细菌和微藻的垂直分布
4
作者 张庆 唐学玺 +2 位作者 周青松 曾江宁 ROLF Gradinger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通过计算机图像测定系统测定、计算获得海冰细菌的大小、面积和碳含量,研究了北极巴伦支海和拉普捷夫海的浮冰中细菌大小、丰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及其与海冰微藻生物量的关系.细菌在冰心中是非均匀分布的,至少有两种不同分布类型:第一... 通过计算机图像测定系统测定、计算获得海冰细菌的大小、面积和碳含量,研究了北极巴伦支海和拉普捷夫海的浮冰中细菌大小、丰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及其与海冰微藻生物量的关系.细菌在冰心中是非均匀分布的,至少有两种不同分布类型:第一类有单一的丰度峰值,在冰心底部或在冰心中部;第二类有两个丰度峰值.海冰中细菌的丰度为0.4×105~36.7×105个/cm3.不同类型海冰中的细菌大小变化极大,在多年冰中,最大的细菌与叶绿素a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层,而在一年冰中,细菌大小几乎没有垂直变化.整柱冰心的细菌生物量变化为19.2~79.2mg/cm2,细菌与海冰微藻生物量之比为0.43~10.00.对固定冰比较和研究的结果发现,海冰冰心中细菌大小、丰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差别极大.据此,分析了对目前海冰研究采样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规范采样方法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细菌 微藻 叶绿素A 北极
下载PDF
2014年夏季北极东北航道冰情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新情 程晓 +2 位作者 惠凤鸣 翟梦茜 张媛媛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7-94,共8页
使用2003—2014年6—9月份的AMSR-E和AMSR-2海冰密集度数据计算了北极海冰范围,并获得海冰空间分布图。通过分析得出,2014年北极夏季海冰范围在数值上与2003—2013年的多年平均值很接近,在空间分布上与多年中值范围相比主要表现为两个... 使用2003—2014年6—9月份的AMSR-E和AMSR-2海冰密集度数据计算了北极海冰范围,并获得海冰空间分布图。通过分析得出,2014年北极夏季海冰范围在数值上与2003—2013年的多年平均值很接近,在空间分布上与多年中值范围相比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不同:(1)2014年夏季拉普捷夫海及其以北海域海冰明显少于多年中值范围,9月份冰区最北边界超过了85°N;(2)巴伦支海北部斯瓦尔巴群岛至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区域海冰范围明显多于多年中值范围,而且海冰范围在8月份不减反增,冰区边界较7月份往南扩张了约0.8个纬度。2014年夏季在拉普捷夫海以南风为主,而在巴伦支海以北风为主。南风将俄罗斯大陆上温暖的空气吹向高纬地区,造成高纬地区温度偏高,促进拉普捷夫海海冰融化,并使海冰往北退缩。北风将北冰洋上的冷空气吹向低纬地区,造成巴伦支海的气温偏低,不利于海冰的融化,同时北风使海冰往南漂移扩散,造成巴伦支海北部海冰范围在2014年偏多。2014年北地群岛航线开通时间范围大约在8月上旬到10月上旬,时长约两个月。新西伯利亚群岛及附近海域的开通时间稍早于北地群岛,但关闭时间比北地群岛晚,所以2014年东北航道全线开通的时间主要受制于北地群岛附近海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范围 拉普捷夫海 巴伦支海 东北航道
下载PDF
北极拉普捷夫海海冰多年变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姚文峻 赵进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8-225,共8页
拉普捷夫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和冰源地,对北冰洋的海冰变化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AMSR-E海冰密集度数据以及NECP-DOE的风场、温度场数据,结果表明拉普捷夫海海冰在2002—2011年经历了如下过程:重冰年(2002—2004)—过渡性质年份(2005—20... 拉普捷夫海是北冰洋的边缘海和冰源地,对北冰洋的海冰变化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AMSR-E海冰密集度数据以及NECP-DOE的风场、温度场数据,结果表明拉普捷夫海海冰在2002—2011年经历了如下过程:重冰年(2002—2004)—过渡性质年份(2005—2006)—轻冰年(2007、2009—2011),即冰情由重向轻转变。研究结果也表明拉普捷夫海的冰情轻重与融冰期长短有较好的相关性,融冰期持续时间越短,冰情越重。4个参数,包括海冰距平指数、最小海冰覆盖率、积温、风驱动指数描述了拉普捷夫海的海冰多年变化过程。海冰距平指数是时间(3—11月)平均下的海冰覆盖率距平值,定量给出了各年冰情的轻重;最小海冰覆盖率是夏季海冰的极限情况,变化范围在0.45%—48.73%,发生时间为8月底至10月上旬。积温是上一个冬季气温积累对当年冰情的影响,结果表明积温是影响当年冰情轻重的主要因素。2008年的上一个冬季经历了异常低温,造成当年的异常重冰年。风驱动指数给出了风场对海冰覆盖率变化的短期影响,与同时期其他年份相比,2006年4月、2007年9月均出现了异常强北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2006年融冰开始时间延后、2007年夏季最小海冰覆盖率的明显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拉普捷夫海 海冰覆盖率 多年变化 卫星遥感
下载PDF
西伯利亚极地海域第四纪以来古海洋环境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贾福福 沙龙滨 +1 位作者 李冬玲 刘焱光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0-263,共14页
北极作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和反馈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对全球大气、海洋环流等都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北极冰盖的反复变化和海平面的波动不仅影响着白令海峡的关闭与开启、水团交换和洋流系统的变化,同时还影响着北冰... 北极作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和反馈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对全球大气、海洋环流等都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北极冰盖的反复变化和海平面的波动不仅影响着白令海峡的关闭与开启、水团交换和洋流系统的变化,同时还影响着北冰洋边缘海陆架的暴露与淹没。西伯利亚极地海域,包括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拉普捷夫海,作为环北冰洋最为宽阔的浅水陆架区,其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经历了海洋环境的重大变化。利用北冰洋主要边缘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拉普捷夫海所开展的第四纪以来古海洋环境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分析上述三个海域多指标重建的古海洋环境演变与古气候记录,全面系统地了解第四纪以来西伯利亚极地海域的古海洋环境演变历史,发现古洋流、古海平面、古海水温盐度等古海洋环境因子的变化,除在根本上要受地球轨道参数的周期性波动所引起的太阳入射辐射量的变化和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外,还受到各种正负反馈机制和放大效应引起的北极冰盖扩张和退缩、冰川地壳均衡补偿、入海径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为今后北极古海洋古气候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科奇海 东西伯利亚海 拉普捷夫海 第四纪古海洋环境
下载PDF
秋季北极海冰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建军 张剑明 +2 位作者 赵新宇 廖玉芳 范嘉智 《干旱气象》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利用英国哈德莱中心海冰密集度资料,通过相关、合成等统计方法分析秋季北极海冰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发现拉普捷夫海以北及东西伯利亚海以东海区的海冰密集度变化可作为预测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的前兆信号。当拉普捷... 利用英国哈德莱中心海冰密集度资料,通过相关、合成等统计方法分析秋季北极海冰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发现拉普捷夫海以北及东西伯利亚海以东海区的海冰密集度变化可作为预测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的前兆信号。当拉普捷夫海以北及东西伯利亚海以东海区海冰密集度偏高时,欧亚中高纬中部地区2 m气温经向梯度增大,乌拉尔山地区阻塞偏弱,欧亚中高纬以纬向环流为主,长江中下游冬季气温偏高,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密集度 长江中下游 冬季气温 拉普捷夫海 东西伯利亚海
下载PDF
北极拉普捷夫海夏、秋季颗粒有机碳的分布与来源 被引量:1
9
作者 夏逸 胡利民 +5 位作者 黄元辉 白亚之 叶君 范迪 孟宪伟 石学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70,共13页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北极陆架边缘海碳的源汇过程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日益显著。拉普捷夫海作为北冰洋典型的陆架边缘海,在大河、海冰、海洋初级生产力及海岸侵蚀的影响下,该区沉积有机碳的来源、输运和埋藏等过程独具...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北极陆架边缘海碳的源汇过程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日益显著。拉普捷夫海作为北冰洋典型的陆架边缘海,在大河、海冰、海洋初级生产力及海岸侵蚀的影响下,该区沉积有机碳的来源、输运和埋藏等过程独具特色。本文基于2018年中俄第二次北极联合科考获得的悬浮颗粒物样品和水文资料,研究了夏末秋初拉普捷夫海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颗粒有机碳(POC)的浓度位于35.27~1 185.58μg/L之间,平均为172.65μg/L。受河流输入、海岸侵蚀和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表层POC浓度分布呈现近岸高、远岸低趋势;底层POC浓度分布主要受控于沉积再悬浮作用,高浓度POC出现在勒拿河三角洲的东部区域。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与POC浓度总体呈显著正相关,显示出其对POC空间分布的直接影响,且两者在底层中的相关性要高于表层,表明不同层位的POC可能存在来源差异。研究区POC的δ^(13)C值处于-31.03‰~-25.79‰之间,表层δ^(13)C值较底层明显偏负,且部分站位的δ^(13)C值甚至低于周边陆源有机碳的端元,这反映了可能除陆源输入的贡献外,近海浮游植物直接利用大量陆源有机质降解产生的溶解无机碳的过程也对该区域POC的供应和来源解析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拉普捷夫海 颗粒有机碳 总悬浮颗粒物 来源 陆源输入
下载PDF
Reversal of monthly East Asian winter air temperature in 2020/21 and its predictability
10
作者 Hongqing Yang Ke F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2年第1期42-48,共7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东亚冬季气温存在复杂的季节内变化.本文研究了2020/21年东亚冬季气温的月际转折及可预测性.结果表明,2020/21年东亚冬季气温前冬(2020年12月-2021年1月中旬)偏冷,后冬(2021年1月中旬-2月)偏暖.西伯利亚高压...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东亚冬季气温存在复杂的季节内变化.本文研究了2020/21年东亚冬季气温的月际转折及可预测性.结果表明,2020/21年东亚冬季气温前冬(2020年12月-2021年1月中旬)偏冷,后冬(2021年1月中旬-2月)偏暖.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在前冬和后冬也出现转折变化.在前冬,由于2020年9月巴伦支海-拉普捷夫海海冰达到1981-2020年以来的最小值,北极至东亚地区的温度梯度减弱,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在后冬,由于2021年1月5日发生平流层爆发性增温,1月平流层极涡减弱增暖,且最弱中心向北美偏移.因此,对流层中低层负的类北极涛动位相也向北美偏移,西伯利亚高压减弱.基于NCEP-CFSv2月际和逐日的预测结果显示,该预测系统不能较好地再现此次东亚冬季气温的月际转折.然而,在日尺度上,模式能提前1-20天较好地预测东亚冬季气温的转折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际转折 东亚 冬季气温 巴伦支海-拉普捷夫海海冰 平流层极涡 西伯利亚高压 可预测性
下载PDF
北极拉普捷夫海沉积物痕量金属赋存形态及富集机制
11
作者 粟华强 王小静 +1 位作者 任艺君 刘焱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72,共12页
痕量金属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各种海洋生物、化学和地质过程,对于认识海洋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北极拉普捷夫海陆架–陆坡断面的4个沉积物短柱,开展了痕量金属元素(Mo、U、V、Cu、Co、Ni)总量及其赋... 痕量金属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各种海洋生物、化学和地质过程,对于认识海洋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北极拉普捷夫海陆架–陆坡断面的4个沉积物短柱,开展了痕量金属元素(Mo、U、V、Cu、Co、Ni)总量及其赋存形态研究,同时结合沉积物粒度、有机碳含量等相关参数,探讨了拉普捷夫海沉积物中痕量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对金属元素进行了化学形态分析,分离出弱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4种金属相态,结合研究区物质供应、河流输入、洋流状况等特点,尝试建立了痕量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富集埋藏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痕量金属总量表现出陆坡区高于陆架区的特点,元素相关性分析显示痕量金属在沉积物中的积累主要受铁锰氧化物的清除作用和陆源河流输入的影响。痕量金属形态提取结果表明,金属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可提取态中可还原态占比最高且其含量由陆架向陆坡增加。痕量金属由陆架向海盆的迁移、富集概括为受铁锰氧化物控制的“shelf-to-basin shuttling”机制,同时受到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金属 赋存形态 铁锰氧化物 拉普捷夫海
下载PDF
Hard life in cold waters:Size distribution and gonads show that Greenland halibut temporarily inhabit the Siberian Arctic
12
作者 A.N.Benzik L.K.Budanova A.M.Orlov 《Water Biology and Security》 2022年第2期96-104,共9页
The range of the Greenland halibut 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Walbaum,1792)includes vast areas in the northern parts of the Atlantic and Pacific oceans,as well as the seas of the Arctic Ocean.Despite its commercial ... The range of the Greenland halibut 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Walbaum,1792)includes vast areas in the northern parts of the Atlantic and Pacific oceans,as well as the seas of the Arctic Ocean.Despite its commercial importance and decades of study,many aspects of its life cycle and reproduction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Here,we evaluate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Greenland halibut in the catches of research surveys in the Barents,Kara,and Laptev seas and conduct micro-and macroscopic studies of their gonads in the Laptev Sea.The size of Greenland halibut individuals increases from west to east,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ettling of pelagic juveniles and the subsequent residency of growing individuals near their settling sites.To the greatest extent,this size imbalance is manifested in the areas most remote from spawning grounds,i.e.the Kara and Laptev seas.The process of maturation in large individuals of Greenland halibut in the Arctic seas is characterized by a state of inhibitionwaiting in the early stages of gametogenesis(previtellogenesis).The data obtained indicate that Greenland halibut in the North Atlantic and the Siberian Arctic have a continuous range.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Barents Sea is a spawning and maturing ground,while the northern parts of the Barents and Kara seas,as well as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Laptev Sea,are feeding grounds for juvenile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ight serve as a necessary basis for monitoring condition of halibut stocks as well as for reallocation of the total allowable catch between countries that exploited them in the Norwegian and Barents s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 LIFECYCLE Reproduction TESTES OVARIES Spawning ground MATURATION Barents sea Kara sea laptev se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