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韩雯 刘林华 +2 位作者 孙振柱 王春 张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 探讨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分析13例CD5阳性的DLBCL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及临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DLBCL组织CD5... 目的 探讨CD5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分析13例CD5阳性的DLBCL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及临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DLBCL组织CD5抗原阳性,阳性反应定位于肿瘤细胞膜,全部表达B系列抗原CD20、CD79a.组织学特征:9例为中心母细胞变异型,2例为免疫母细胞变异型,2例为间变型.治疗方案选用R-CHOP,其中7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进展;另3例未选择治疗.随访4 ~46个月,3例死亡,9例情况良好,1例失访.结论 CD5阳性的DLBCL临床少见,老人多发,其分期高、预后不良,亟需探寻新的治疗方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CD5 形态学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D30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侯宁 张彤 莫伏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CD30阳性的弥漫性LBCL的组织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参照WHO 2001年恶性淋巴瘤分类,对8例同时表达B细胞抗原及CD30抗原的弥漫性LBCL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临床随访.结果 8例弥漫性LBCL免疫组化CD30阳... 目的探讨CD30阳性的弥漫性LBCL的组织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参照WHO 2001年恶性淋巴瘤分类,对8例同时表达B细胞抗原及CD30抗原的弥漫性LBCL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临床随访.结果 8例弥漫性LBCL免疫组化CD30阳性,阳性反应定位于胞膜,其中2例伴有核旁高尔基区点状阳性,1例合并ALK呈粗大颗粒状胞质阳性,全部表达B系列抗原CD20、CD79α及CD138,2例EBV阴性,2例TIA-1阴性.组织学特征:3例呈窦性生长,2例呈明显的T/nul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核型改变,3例以普通的中心母细胞性为主.临床以老年患者多见,4例随访4~28个月,1例仍在化疗,3例情况良好,4例失访.结论 CD30阳性的弥漫性LBCL具有嗜窦性,间变性或为普通性非间变性的组织细胞形态特征,可合并ALK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大细胞 CD30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华 刘小丽 刘华庆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按照WHO关于B细胞淋巴瘤的新分类,对我省部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形态学、免疫学表型及基因重排的研究。探讨三结合方案在DLBCL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 目的按照WHO关于B细胞淋巴瘤的新分类,对我省部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形态学、免疫学表型及基因重排的研究。探讨三结合方案在DLBCL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测定,同时采用PCR扩增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β基因(TCR-β)克隆性重排的研究。结果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有四种变型,分别为中心母细胞型17例(60.7%),免疫母细胞型5例(17.8%),间变性大细胞型4例(14.3%),富于T细胞或组织细胞型2例(7.1%)。免疫组织化学标记:28例DLBCL肿瘤细胞CD20均阳性表达(100%);4例间变性大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CD30阳性表达(14.3%);1例中心母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CD5阳性表达(3.5%);1例富于T细胞或组织细胞型DLBCL肿瘤细胞Lysozyme阳性表达(3.5%)。PCR扩增检测结果:DLBCL中IgH重排9例(32.1%),TCR重排10例(35.7%),双阳性2例(7.1%),总的阳性率为75.0%。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长期以来一直是病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按照WHO新分类,以标准形态学观察,规范成套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以及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三者相结合而形成诊断方案,能极大地提高DLBCL的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形态学 免疫组化 基因重排
下载PDF
大细胞性淋巴瘤的形态学与免疫组织化学——58例石蜡切片染色结果分析
4
作者 李甘地 张尚福 杨秀英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5-79,共5页
用抗T细胞、B细胞,组织细胞及Ki-1抗原单克隆抗体对58例大细胞性淋巴瘤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并与组织学改变加以比较。结果发现58例中B细胞性43例(74.1%),外周T细胞性15例(25.9%)。其中2例B,1例T细胞瘤形态学上为大细胞间变性,并为Ki-... 用抗T细胞、B细胞,组织细胞及Ki-1抗原单克隆抗体对58例大细胞性淋巴瘤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并与组织学改变加以比较。结果发现58例中B细胞性43例(74.1%),外周T细胞性15例(25.9%)。其中2例B,1例T细胞瘤形态学上为大细胞间变性,并为Ki-1阳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有价值的形态改变为粉尘状染色质,中等大小的嗜酸性核仁,浅染胞浆,血管增生及嗜酸性细胞浸润。大细胞B淋巴瘤则为边集粗糙之染色质,嗜碱性核仁及浆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观察
5
作者 张红 许磊 +1 位作者 陆俐丽 翁秀琴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ALCL)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在诊断上的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观察24例ALCL病理形态以及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鄄过氧化酶连结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瘤细胞形态多样...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ALCL)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在诊断上的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观察24例ALCL病理形态以及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鄄过氧化酶连结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瘤细胞形态多样,沿窦或滤胞间浸润,或呈巢状分布。免疫组化标记24例CD30均呈阳性,其中23例为T细胞性,1例为裸细胞性,CD15均阴性。ALKP80标记12例,其中3例阳性。结论:ALCL的病理学改变是多样性的,免疫组化在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病理形态 免疫组化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