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Early Arterial Phase Multislice Helical CT Angiography in Evalu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1
作者 唐秉航 何亚奇 +3 位作者 李良才 黄德成 吴任国 余元龙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5年第3期146-150,188,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arly arterial phase multislice CT angiog raphy (MSCTA) of hepatic vessels in evaluation of middle or advanced 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Trigger Bo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arly arterial phase multislice CT angiog raphy (MSCTA) of hepatic vessels in evaluation of middle or advanced 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Trigger Bolus program was used to carry out MSCTA in early and late arterial phases and portal vein phase with single breath holding. Hepatic vessels were reconstructed from the original images of early arterial phase by post processing. The blood supply of tumor and normal liver tissue and the appearances of venous thrombosis and arteriovenous shu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SCTA with early arterial phase could perfectly display the origin, shape and amount of feeding vessels to normal liver tissue and tumor in middle or advanced 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t had the ability of displaying the arteriovenous shunt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dual phased liver scanning. Conclusion: MSCTA of hepatic vessels with early arterial phase acquisition using multislice helical CT in middle or advance 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s favorable and promising application. It can be used as an imaging method for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efor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blood supply ANGIOGRAPH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下载PDF
Arterial blood suppl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associated with efficacy of sorafenib therapy
2
作者 Xiang-Hua Zhang Qian Zhu +5 位作者 Jing Li Liang Huang Jian-Jun Yan Feng Xu Jun Li Yi-Qun Yan 《Hepatoma Research》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Aim:There are some previous report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gnosi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sorafenib and parameters of computed tomography(CT)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his study presents mon... Aim:There are some previous report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gnosi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sorafenib and parameters of computed tomography(CT)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his study presents monocentric experience with sorafenib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patients and will try to identify predictive factors for survival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of results from imaging and survival.Methods:A total of 38 HCC patients treated from April 2009 to December 2010 with sorafenib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HCCs were classified as good arterial supply and poor arterial supply according to the enhancement intensity on CT scan or MRI.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survival time was analyzed by Kaplan-Meier method.A Cox’s regression model was performed to reveal predictive factors for survival.Results:Among the 38 patients treated with sorafenib,mean age was 53.3±11.1 years and 35(92.1%)were males.Tumors in 17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good arterial supply,while the remaining 21 patients belonged to poor arterial supply.The median survival time(MST)was 10.7 months[95%confidence interval(CI),8.7-12.7]and the 1-year overall survival(OS)was 41.0%.The MST and 1-year OS in patients with a good arterial supply of tumors were 12 months(range:4-20 months)and 52.9%,compared with that of 7 months(range:1-16 months)and 23.8%in patients with a poor arterial supply of tumors(P=0.002).Patients who had tumors at 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stage B had longer MST and higher OS than those who had tumors at BCLC stage C,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stages.On multivariate analysis,only arterial supply of the tumors remained statistically predictive for OS(hazard ratios 0.22,95%CI,0.07-0.67,P=0.008).Conclusion:Arterial blood supply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survival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sorafenib,and patients with a good arterial supply of tumors benefit more than those with a poor arterial supply of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rial blood supp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ORAFENIB
原文传递
MRI联合应用DWI和DCE扫描序列对HBV相关肝细胞癌功能状态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柏玲 殷慧康 +1 位作者 葛琦 耿承军 《肝脏》 2024年第8期952-955,964,共5页
目的分析MRI联合应用DWI和DCE扫描序列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功能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入院诊治HBV相关HCC 60例和肝脏富血供良性病变患者49例。HCC患者分为低级别肝癌组(n=39)和高级别肝癌组(n=21)。比较低... 目的分析MRI联合应用DWI和DCE扫描序列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功能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入院诊治HBV相关HCC 60例和肝脏富血供良性病变患者49例。HCC患者分为低级别肝癌组(n=39)和高级别肝癌组(n=21)。比较低级别肝癌组和高级别肝癌组灌注成像参数值、HCC组和良性病变组灌注成像参数值,分析不同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和病理分级的相关系数、不同灌注参数诊断HCC的ROC曲线。结果高级别肝癌组D值和Ve值分别为(0.82±0.56)×10^(-3) mm^(2)/s和0.10±0.04,显著低于低级别肝癌组的(1.43±0.75)×10^(-3) mm^(2)/s和0.29±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D值、D*值、Ktrans和Ve值分别为(0.92±0.59)×10^(-3) mm^(2)/s、(48.14±22.93)×10^(-3) mm^(2)/s、(0.38±0.22)min^(-1)和(0.14±0.06),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的(1.83±0.81)×10^(-3) mm^(2)/s、(62.64±32.43)×10^(-3) mm^(2)/s、(0.61±0.25)min^(-1)和(0.38±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同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和病理分级的相关系数可知,Ktrans值、Kep值、D*值和f值与微血管密度显著正相关,Ve值和D值与病理分级显著负相关;分析不同灌注参数诊断HCC的ROC曲线可知,诊断HCC的参数效率顺序为Ktrans>Kep>f>D*>D>Ve。结论IVIM-DWI在评价HCC程度方面略优于DCE-MRI二室模型病理分级,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HCC微循环功能状态和微结构的诊断性能,单独应用也能发挥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肝细胞癌 肝脏富血供良性病变
下载PDF
增强CT与增强MRI检出肝细胞癌病灶及判断其强化类型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志 刘朝敏 +1 位作者 刘云波 周蓉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比较增强CT与增强MRI(CE-MRI)在检出肝细胞癌(HCC)病灶与判断其强化类型等方面的价值。方法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术前同期行增强CT与CE-MRI检查的HCC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影像学图像,结合病理结果... 目的 比较增强CT与增强MRI(CE-MRI)在检出肝细胞癌(HCC)病灶与判断其强化类型等方面的价值。方法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术前同期行增强CT与CE-MRI检查的HCC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影像学图像,结合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检出HCC病灶及判断其强化类型的差异。结果 82例患者中共检出90个病灶,其中病理证实为HCC病灶83个、良性病灶7个。83个HCC病灶中直径> 2 cm的33个,直径≤2 cm的50个。90个良恶性病灶中,增强CT检出79个,CE-MRI检出87个。83个HCC病灶中,增强CT检出74个,CE-MRI检出81个,差异病灶为直径较小的7个HCC病灶。医师分析病灶特征后,增强CT诊断良性5个、HCC74个,CE-MRI诊断良性6个、HCC81个,差异病灶为1个血管瘤和7个直径较小的HCC病灶。比较增强CT与CE-MRI诊断病灶的结果,其检出病灶的总体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E-MRI的灵敏度与准确率均高于增强CT(P<0.05)。83个HCC病灶中,> 2 cm者33个,≤2 cm者50个。增强CT与CE-MRI对> 2 cm的HCC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E-MRI对≤2 cm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增强CT(P<0.05)。83个HCC病灶中,增强CT检出78个病灶富血供、5个病灶乏血供;CE-MRI检出80个病灶富血供、3个病灶乏血供,后3个病灶在增强CT上同为乏血供。增强CT与CE-MRI对血供判定的Kappa值为0.476,P<0.05,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 增强CT与CE-MRI对HCC病灶的检出与强化类型的判断均具有较高价值,其中CE-MRI对≤2 cm HCC病灶有更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增强CT 增强磁共振成像 血供 强化类型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对肝细胞肝癌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何艳萍 苗培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5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以下简称EOB-MRI)与动态增强CT(以下简称CT)对肝细胞肝癌(HCC)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武威市凉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6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 目的:分析钆塞酸二钠动态增强MRI(以下简称EOB-MRI)与动态增强CT(以下简称CT)对肝细胞肝癌(HCC)血供、病灶检出率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武威市凉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6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行EOB-MRI与CT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HCC-肝脏对比度(Cm)及病灶的检出率。结果:动脉期、延迟期EOB-MRI检查HCC患者的Cm均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期EOB-MRI与CT检查HCC患者的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诊断结果显示,68例HCC患者共包含81个病灶,动脉期EOB-MRI的病灶检出率为96.30%,门静脉期为71.60%,均高于CT检查的88.89%、64.20%,但两种检查方法动脉期、门静脉期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EOBMRI检查的病灶检出率92.59%,高于CT检查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EOB-MRI对>5 cm病灶、3~5 cm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0.00%、100.00%,均高于CT检查的83.33%、96.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EOB-MRI对<3 cm病灶的检出率为86.36%,高于CT检查的5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供的显示上,动脉期CT优于EOB-MRI,延迟期EOB-MRI优于CT;在诊断效能上,≥3 cm的HCC病灶CT与EOB-MRI诊断效能基本一致,<3 cm的HCC病灶EOB-MRI诊断效能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动态增强MRI 动态增强CT 肝细胞肝癌 血供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肿瘤新生血管形态特征与其DSA血供分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功杰 杨立 +3 位作者 史晓林 李晓兵 郑晓玲 王悦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肿瘤新生血管形态特征与其DSA血供分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1988年 1月~ 2 0 0 2年 2月间 ,我们两所医院手术切除前曾行血管造影且未做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标本 32例。血管造影至手术切除时间为 13~ 70d ,平均 (3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肿瘤新生血管形态特征与其DSA血供分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1988年 1月~ 2 0 0 2年 2月间 ,我们两所医院手术切除前曾行血管造影且未做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标本 32例。血管造影至手术切除时间为 13~ 70d ,平均 (31.9± 19.1)d。肿瘤直径为 2~ 2 3cm ,平均 (8.0 5± 6 .17)cm。对其DSA血供分型、肿瘤新生血管密度 (MVD)计数、肿瘤新生血管分型、肿瘤新生血管直径测量、梁索直径测量 ,并对观察指标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肝癌DSA血供与肿瘤新生血管分型呈正相关趋势 ;②MVD在乏血供组低于中等血供、富血供组 ;③新生血管直径、新生血管梁索直径比呈随HCC造影血供增加而增大的趋势。结论 ①肝癌肿瘤MVD、形态及分布不均匀 ;②肝癌在生长的不同阶段 ,其肿瘤新生血管特征是不同的 ,并有一定的发展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供分型 形态特征 DSA 肿瘤新生血管密度 血管造影 手术切除 血管分型 直径测量 血管特征 1988年 2002年 统计学分析 栓塞治疗 肿瘤直径 观察指标 血管直径 肝癌肿瘤 发展规律 血供类型 MVD 正相关 富血供
下载PDF
根据大肝癌血供特点决定TACE时碘油剂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程红岩 徐爱民 +1 位作者 陈栋 贾雨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57-361,共5页
目的 根据CT检查明确大肝癌的血供情况,制定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时个性化较准确的碘油剂量。方法 对100例大肝癌(最大直径大于8cm)行多排螺旋CT三期薄层扫描,分析血供特点,即多血供、少血供、混合性血供和明显动静脉瘘。根据肿... 目的 根据CT检查明确大肝癌的血供情况,制定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时个性化较准确的碘油剂量。方法 对100例大肝癌(最大直径大于8cm)行多排螺旋CT三期薄层扫描,分析血供特点,即多血供、少血供、混合性血供和明显动静脉瘘。根据肿瘤的大小和血供特点制定相应超液化碘油的剂量。TACE时随机分为2组,第1组严格按照术前制定剂量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充满为止;第2组按肿瘤最大直径为标准。观察肿瘤内碘油充填情况,以完全充填、基本充填和部分充填为标准,比较两组符合率。并作x^2检验。肿瘤最大径在10cm以内,多血供者,碘油10~20ml;少血供者5~10ml;直径大于10cm,多血供者,碘油剂量应再增加至20~30ml;混合性血供者主要根据多血供区域的大小而定。结果 两组符合率分别为82%和36%,统计学处理x^2值=21.868,P<0.01,相差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根据CT图像对肿瘤血供分类,可制定出较准确的碘油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供 TACE 碘油 剂量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在国 文华长 +5 位作者 丁福全 胡勇 丁志 徐琳 刘光中 肖瑞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规律。方法16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术中行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插管,术后经埋植于腹壁皮下的全埋植式给药装置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摄片,观察并总结其血供特点。结果单独肝动脉供血者9... 目的观察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规律。方法16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术中行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插管,术后经埋植于腹壁皮下的全埋植式给药装置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摄片,观察并总结其血供特点。结果单独肝动脉供血者9例,仅仅门静脉供血者1例,肝动脉门静脉同时供血者6例。结论中晚期人类活体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规律与尸体标本灌注及动物实验结果存在差异,中晚期肝癌的肝血管介入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血供情况采取“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液供应 肝血管造影术 中晚期
下载PDF
动脉门脉造影CT(CTAP)研究肝癌门脉供血的初探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蒙苏 周康荣 +1 位作者 颜志平 马曾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动脉门脉造影CT(CTAP)技术能够在门静脉期观察肝恶性肿瘤在CT图上增强变化以及能够清楚显示门静脉4~5级细小分支。本文重点研究CTAP技术在活体状态下肝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门脉供血的情况。材料与方法:本组41... 目的:动脉门脉造影CT(CTAP)技术能够在门静脉期观察肝恶性肿瘤在CT图上增强变化以及能够清楚显示门静脉4~5级细小分支。本文重点研究CTAP技术在活体状态下肝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门脉供血的情况。材料与方法:本组41个患者作了CTAP检查,男31例,女10例,年龄23~75岁。36例为病理证实或临床多种影像诊断技术和甲胎蛋白阳性综合诊断是肝细胞癌,5例为转移性肝癌。CTAP共发现大小肿瘤72个,其中48个肿瘤直径≤3.0cm,24个肿瘤直径>3.0cm。结果:CTAP图上共发现6个肿瘤有门脉参与供血,其中5个肿瘤为肝细胞癌,1个为转移性肝癌。肿瘤最大直径8.2cm,最小为2.0cm,平均3.7cm。CTAP图上肿瘤有门脉参与供血的表现:(1)细小门静脉分支进入部分肿瘤边缘;(2)肿瘤病灶全部或周边部有明显强化呈高密度影。结论:本研究揭示活体状态下有少部分肝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的部分肿瘤细胞有门脉参与供血。作者认为CTAP技术能够在活体状态下研究肝恶性肿瘤的门脉供血提供了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造影 CT 细胞癌 门脉供血 肝肿瘤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动脉早期MSCT血管造影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秉航 李良才 +3 位作者 何亚奇 黄德成 吴任国 林长銮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动脉早期扫描CT血管造影 (MSCTA)在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临床确诊的中晚期肝癌病例 ,用TriggerBolus对比剂示踪软件行自动触发全肝动脉早、晚期 (一次屏气完成 )和门脉期扫描 ,动脉早期图像数...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动脉早期扫描CT血管造影 (MSCTA)在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临床确诊的中晚期肝癌病例 ,用TriggerBolus对比剂示踪软件行自动触发全肝动脉早、晚期 (一次屏气完成 )和门脉期扫描 ,动脉早期图像数据经后处理获得肝脏CT血管造影图像。分析肝脏及癌肿血供系统MSCTA表现 ,以及静脉癌栓、动静脉瘘的MSCTA表现。结果 :动脉早期扫描MSCTA能完整显示中晚期肝癌肝脏及癌肿供血动脉起源、形态、数目 ,显示动静脉瘘征象优于标准肝脏双期扫描。结论 :动脉早期扫描MSCTA在中晚期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肿瘤供血动脉 静脉癌栓 动静脉瘘
下载PDF
肝细胞癌螺旋CT扫描时间窗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闵鹏秋 葛英辉 +2 位作者 宋彬 杨恒选 周翔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66-569,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扫描CT征象在不同时相显示的最早时间和最丰富的时间 ,以便提出一个在时间窗上优化的扫描程序。材料与方法  41例确诊为肝细胞癌病例 ,应用SiemensSomatomPlus 4A螺旋CT设备 ,采用 10 0ml对比剂 ,3ml/s注射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扫描CT征象在不同时相显示的最早时间和最丰富的时间 ,以便提出一个在时间窗上优化的扫描程序。材料与方法  41例确诊为肝细胞癌病例 ,应用SiemensSomatomPlus 4A螺旋CT设备 ,采用 10 0ml对比剂 ,3ml/s注射速度 ,于肿瘤靶平面进行动脉期 (延迟 14~ 2 1s)同层面动态扫描 ,然后行全肝门脉期 (延迟 80~ 85s)扫描和肿瘤靶平面平衡期 (延迟 170~ 2 85s)扫描。研究方法包括同行视 脑评价和数据检测评价。结果 肝细胞癌CT征象显示最早及最丰富时间平均为 18.62s和42 .2 6s。其峰值时间为 48.4s。结论 肝细胞癌CT征象显示最早及最丰富时间反映了肝细胞癌以动脉供血为主肝脏双重供血的特点。肝细胞癌肿瘤最大强化值应在包含肝动脉后期和门静脉早期的所谓混合期 ,而不在纯粹的肝动脉期。因此建议对可疑肝细胞癌的患者作同层面 (肿瘤靶平面 )增强动态扫描 ,其扫描时间可采用延迟 18、2 5、3 8和 45s ,然后作门静脉期全肝扫描 ,以便在一次性团注对比剂条件下获取较多的CT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螺旋CT 时间窗优化 诊断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和VEGF在人肝细胞癌血管生成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邓伟 梁力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Ang)及受体Ti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28例肝细胞癌(HCC)、10例肝硬化和10例正常肝标本。观察血管生成素及受体、VEGF的表达与HCC肿瘤血管...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Ang)及受体Ti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28例肝细胞癌(HCC)、10例肝硬化和10例正常肝标本。观察血管生成素及受体、VEGF的表达与HCC肿瘤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Ang/Tie2,VEGF在肝细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免疫组织化学也显示Ang2和VEGF,Tie2蛋白在肝癌表达增强。Ang2/Ang1mRNA比值、VEGFmRNA与肿瘤血管侵犯及CD34染色的微血管密度相关。结论Ang/Tie2,VEGF在HCC肿瘤血管生成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液供给 肝细胞癌 血液供给 血管生成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双期动态增强螺旋CT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边缘血供情况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大庆 舒圣捷 姜慧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应用螺旋CT双期扫描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边缘的血供情况。方法:对52例经活检、手术及血管造影诊断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经螺旋CT全肝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的分析。动脉期的延... 目的:应用螺旋CT双期扫描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边缘的血供情况。方法:对52例经活检、手术及血管造影诊断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经螺旋CT全肝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的分析。动脉期的延迟时间为18~20s,门脉期为50~60s。结果:①原发性肝细胞癌4种肿瘤边缘CT征象分型通过双期动态增强螺旋CT很好显示;②CT平扫显示边缘模糊的病灶,在门脉期大部分范围减小,而在动脉期范围不变。动脉期能很好的反映肿瘤的大小和形状;③原发性肝细胞癌在双期边缘的强化特点可以反映其病理组织学的特点。结论: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能够很好的展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特点及其血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液供应 肿瘤边缘
下载PDF
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神兆玉 王吉明 胡效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少血供型肝癌45例,行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结果:45例治疗后3月、6月、12月、24月AFP下降率依次是:100%(45/45)、1... 目的:研究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少血供型肝癌45例,行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结果:45例治疗后3月、6月、12月、24月AFP下降率依次是:100%(45/45)、100%(45/45)、100%(45/45)、86.7%(39/45);肿瘤局部控制率依次是:100%(45/45)、100%(45/45)、95.6%(43/45)、91.1%(41/45);生存率依次是:100%(45/45)、100%(45/45)、97.8%(44/45)、93.3%(42/45)。结论:CT引导下多极射频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定位准确,是提高治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少血供 射频消融 放射学 介入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供的单层动态血管造影CT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宏宇 刘斯润 +2 位作者 张艳 王林 刘善达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目的 :运用单层动态肝动脉及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CT观察评价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血供特点。方法 :确诊且未接受过介入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33例 ,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 ,运用联合导管技术 ,在肝动脉造影CT(CTHA)、动脉性门静... 目的 :运用单层动态肝动脉及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CT观察评价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血供特点。方法 :确诊且未接受过介入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33例 ,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 ,运用联合导管技术 ,在肝动脉造影CT(CTHA)、动脉性门静脉造影CT(CTAP)中运用单层动态扫描技术进行造影检查 ,绘制时间 -密度曲线 ,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 :全组肝癌均存在肝动脉供血 ,2 9例为明确的单纯肝动脉供血 ,4例为肝动脉和侧支动脉供血 ;未见明确的门静脉供血表现。在CTHA和CTAP单层动态扫描上 ,时间 -密度曲线显示 :肝癌组织在CTHA上呈显著的强化 (P <0 0 5 ) ,在CTAP上无显著强化 (P >0 0 5 ) ;比较CTHA和CTAP单层动态扫描与术后复查碘油CT的肿瘤同层面横截面积 ,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晚期肝癌血供以肝动脉供血占绝对优势 ,少数可见侧支动脉供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供 计算机断层成像 CT 诊断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天保 盛茂鑫 +1 位作者 付华群 杨爱国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C)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LSAB )法对 30例PHCC和 2 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后的石蜡标本组织中的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C)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 (LSAB )法对 30例PHCC和 2 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后的石蜡标本组织中的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VD)进行检测。结果 VEGF表达、MVD在PHCC组织中比癌旁组织明显增高 ;在PHCC中 ,有转移者及包膜不完整者VEGF表达、MVD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及包膜完整者 ;VEGF表达、MVD在大肿瘤 (直径 >5cm )与小肿瘤 (直径≤ 5cm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VEGF的表达与MVD相关。结论 PHCC组织中的VEGF表达、MVD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行为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定PHCC发生、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为监测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肿瘤转移 血液供给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癌
下载PDF
索拉菲尼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性与其影像学动脉血供有关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倩 张向化 +4 位作者 李静 黄亮 晏建军 徐峰 严以群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索索拉菲尼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性与其CT或MRI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索拉菲尼治疗肝细胞癌病人的预后因素,探索影像学表现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4月-2010年12月,收集38例连续的接受索拉菲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 目的:探索索拉菲尼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性与其CT或MRI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索拉菲尼治疗肝细胞癌病人的预后因素,探索影像学表现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4月-2010年12月,收集38例连续的接受索拉菲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肿瘤在CT或MRI上动脉期的表现,可分为动脉期富血供与贫血供两组。收集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结果:38例接受索拉菲尼治疗的肝细胞癌病人中,中位年龄(53.3±11.1)岁,其中男性35人,占92.1%。17例动脉期富血供,21例富血供。中位生存时间10.7个月(95%CI:8.7-12.7),1年总体生存率41.0%。肿瘤富血供的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2个月(4-20个月)及52.9%,而贫血供的分别为7个月(1-16个月)及23.8%(P=0.002)。接受索拉菲尼治疗的BCLC B级的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总体生存率均明显优于BCLC C级的患者,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动脉血供是影响接受索拉菲尼治疗的肝癌患者疗效的预测因素(HR,0.22;95%CI:0.07-0.67;P=0.008)。结论:肝癌动脉血供是索拉菲尼治疗肝癌患者疗效的预测因素,富血供的肝癌患者接受索拉菲尼治疗比贫血供的肝癌患者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索拉菲尼 动脉血供
下载PDF
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和介入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汇清 张海军 +3 位作者 杨立民 朱云炜 乔乃春 封士顺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类型和介入治疗方法探讨。方法分析46例肝癌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螺旋CT等影像学表现,分析侧支供血类型,提出相应介入治疗方法。结果46例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可分为:①肝动脉型,又可分... 目的探讨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类型和介入治疗方法探讨。方法分析46例肝癌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螺旋CT等影像学表现,分析侧支供血类型,提出相应介入治疗方法。结果46例肝癌侧支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类型可分为:①肝动脉型,又可分为叶间(3例)和段间(15例)两个亚型;②非肝动脉型,包括固有血管亚型(16例)和寄生血管亚型(5例);③混合型(7例)。结论肝癌侧支供血分型对避免侧支供血形成和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固有血管亚型中的无优势供血侧支、寄生血管亚型者不适宜常规介入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侧支供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供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白 乔宏宇 +1 位作者 张艳 刘善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 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供。方法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3 1例 ,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观察其血供 ,化疗检塞术后 4周行碘油CT复查。结果 本组 3 1例中 2 8例为单纯肝动脉供血 ,3例为肝动脉和侧支动脉供血 ,未见门脉供... 目的 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供。方法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3 1例 ,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观察其血供 ,化疗检塞术后 4周行碘油CT复查。结果 本组 3 1例中 2 8例为单纯肝动脉供血 ,3例为肝动脉和侧支动脉供血 ,未见门脉供血。单层动态扫描时间 密度曲线显示 :癌组织在CTHA显著强化 (P <0 .0 5 ) ,在CTAP无显著强化 (P >0 .0 5 ) ;单层动态扫描与术后碘油CT的肿瘤最大截面积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晚期肝癌以肝动脉供血占绝对优势 ,部分可见侧支动脉供血 ,未见门脉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供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T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CT血供分型与VEGF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运成 王群兴 +6 位作者 谭光喜 向希映 鲁际 曾志华 李丽亚 张晓磷 宋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与HCC血供分型的关系。方法根据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增强扫描时病...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与HCC血供分型的关系。方法根据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增强扫描时病灶的强化特点分为肝动脉、肝动脉加门静脉、少血供等不同血供类型HCC患者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和60例HCC患者血清中的VEGF水平,并将HCC血供类型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相关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肝动脉血供HCC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及20例门静脉与肝动脉双重血供HCC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少血供和健康人群(P<0.01);20例少血供HCC患者VEGF水平与健康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CC患者的CT不同血供类型与血清VEGF水平有关,可为HCC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血供分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