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ndrochronology-based stand growth estimation of Larix olgensis forest in relation with climate on the eastern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 NE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Bo LIN Qianqian XU Wenhui LIU Guochun ZHANG Qiongyao XU Qijing LIU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29-438,共10页
The eastern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 is characterized by pure larch forest (Larix olgensis) with little human disturbance. Response of tree growth to climate in this area remains unknown. Meanwhile, little is know... The eastern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 is characterized by pure larch forest (Larix olgensis) with little human disturbance. Response of tree growth to climate in this area remains unknown. Meanwhile,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climate variations affect the biomass increase which could be recognized as a three-dimensional tree growth index.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limate effects on the radial and biomass growth of larch on eastem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 Tree-ring width chronologies and mean annual biomass increment were established using tree-ring data. We used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rch growth and climatic factors from 1957 to 2009. Results show that tree-ring growth and mean annual biomass increment were primarily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revious year climatic variables with slight difference among months. Temperatures were more consistently and strongly corre- lated to the chronologies and mean annual biomass increment than was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is the main factor limiting larch growth on Changbai Mountain and the ongoing climate warming may accelerate the growth of the species. The current stand biomass of the area was 240.72Mg.ha-1 and the annual stand biomass increment in 2009 was 2.91 Mg.ha-1. In conclusion, the old-growth forest in the study area is still accumulating carbon effic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ix olgensis tree ring climatic factors biomass China
原文传递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幼树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义波 王晓红 +1 位作者 丰连海 孙福臣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研究证明,长白落叶松幼树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随年龄增长的变动规律是:在幼年时期,枝和叶的生物量所占比重较大,根的生物量比重很小;11a开始幼树生物量迅速上升,随年龄的增加,树干所占的比值迅速增加,枝叶所占的比值明显减少.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生物量 相关性 落叶松 幼树
下载PDF
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 被引量:81
3
作者 马炜 孙玉军 +2 位作者 郭孝玉 巨文珍 穆景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659-4667,共9页
基于7—41 a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生物量调查,探讨了不同发育阶段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大,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木和各器官生物量增加,树干所占比例增加,生物量转换因子(BEF)、根茎比(R)等参数分布... 基于7—41 a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生物量调查,探讨了不同发育阶段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大,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木和各器官生物量增加,树干所占比例增加,生物量转换因子(BEF)、根茎比(R)等参数分布正常。林下植被层、倒落木质物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大呈增加趋势。群落总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序列是:乔木层>倒落木质物层>林下植被层。未成林期、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群落的碳储分别为6.585、66.934、90.019、125.103、162.683t.hm-2,乔木层碳储量分别为3.254、58.521、78.086、108.02、138.096 t.hm-2,倒落木质物层和林下植被层碳储量平均值分别为10.859、1.988 t.hm-2。乔木层、倒落木质物层和林下植被层碳储量占总量的平均比率分别为85.99%、2.17%和11.85%。在不同发育阶段群落和乔木层碳储量的年生产力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中龄林的碳储量累积速率高于幼龄林及成熟林,碳素年固定量分别为0.940、3.889、3.615、3.628、3.968 t.hm-2,乔木层年生产力分别为0.465、3.39、3.137、3.133、3.368 t.hm-2。林下植被层年生产力呈"U"形变化,平均值为0.079 t.hm-2。倒落木质物层的年生产力呈线性增长,平均值为0.423 t.hm-2。研究认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碳储量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规律明显,碳汇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林龄 生物量 碳储量
下载PDF
不同指数施肥方法下长白落叶松播种苗的需肥规律 被引量:60
4
作者 魏红旭 徐程扬 +4 位作者 马履一 江俐妮 姜长吉 刘福森 张启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5-690,共6页
为了探讨长白落叶松苗木的最适N含量和供N速率,应用3种不同指数施肥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11d的生长,供N总量为30mg.株-1的指数施肥处理下的苗木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生物量积累和N含量水平,该处理还可以使得苗木在103... 为了探讨长白落叶松苗木的最适N含量和供N速率,应用3种不同指数施肥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11d的生长,供N总量为30mg.株-1的指数施肥处理下的苗木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生物量积累和N含量水平,该处理还可以使得苗木在103d的生长中获得0.29 m.g株-.1d-1的N添加速率。在该速率下,苗木生物量、N含量和N吸收效率分别可以达到637.80 m.g株-1、8.10 m.g株-1和41.77%。根据生物量和N含量随着供N量增加的二项式回归拟合结果,在111d的生长过程中24.3—33.7m.g株-1的供N总量可以使得苗木获得较高的生物量积累水平和N利用效率。试验设置的总供N量为30 m.g株-1的处理优于60 m.g株-1或70 m.g株-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指数施肥 生物量 稳态养分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两个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通用方程构建 被引量:22
5
作者 符利勇 唐守正 +2 位作者 张会儒 张则路 曾伟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7,共8页
目前,东北落叶松地上生物量方程主要采用分树种或把不同树种归为一体的方法,但是,既能反映落叶松生物量与自变量的平均关系,又能反映不同树种间生物量差异程度的通用性落叶松生物量方程迄今尚未构建。因此,以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和长白... 目前,东北落叶松地上生物量方程主要采用分树种或把不同树种归为一体的方法,但是,既能反映落叶松生物量与自变量的平均关系,又能反映不同树种间生物量差异程度的通用性落叶松生物量方程迄今尚未构建。因此,以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地上生物量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元(自变量为胸径)、二元(自变量为胸径和树高)和三元(自变量为胸径、树高和冠幅)的不同树种生物量通用方程。由于起源和地域的不同,生物量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差异,进而,在所构建的不同树种生物量通用方程的基础上,考虑起源和地域的差异,利用哑变量方法构建既能考虑不同树种又能考虑林分起源和不同地域的东北落叶松地上生物量通用方程,并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剔除方程异方差。结果表明:通过哑变量方法构建不同树种生物量模型方法可行;不论是传统的生物量方程,还是只考虑树种或同时考虑树种、起源和地域的通用生物量方程,增加自变量能提高方程预测效果,即,三元生物量方程预测精度最高,二元生物量方程次之,一元生物量方程最低;当同时考虑树种、起源和地域时,方程预测精度最高,只考虑树种的生物量通用方程次之,传统生物量方程最低。因此,如果数据允许,建议构建考虑不同树种、起源和地域的三元生物量方程估计东北地区长白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 地上生物量 通用方程
下载PDF
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的建立及其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张会儒 唐守正 王奉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9,共7页
建立生物量模型是生物量估测的主要手段,而建立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是实现生物量调查与森林蓄积量调查相结合的基础。因此,采用变量逐步筛选法建立了落叶松和椴树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模型的参数估计采用了加权最小二乘法,以... 建立生物量模型是生物量估测的主要手段,而建立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是实现生物量调查与森林蓄积量调查相结合的基础。因此,采用变量逐步筛选法建立了落叶松和椴树与材积兼容的生物量模型。模型的参数估计采用了加权最小二乘法,以消除异方差现象。同时,提出了5个指标用于模型评价,即参数变动系数Cvi、总相对误差Er、平均相对误差Em,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Ea和预估精度P。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的生物量模型不仅实现了与材积表的兼容,而且估计效果和预估精度较以往的CAR模型都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兼容模型 长白落叶松 椴树 森林蓄积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单木参数与生物量机载LiDAR估测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峰 谭畅 +1 位作者 张贵 刘京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9-224,242,共7页
采用黑龙江长白山地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LiDAR数据和野外调查补充样地数据,利用树冠高层模型和三维点云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单木识别,选择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单木参数和生物量估算。结果表明:机载LiDAR估测的长白落叶松单木参数与实测... 采用黑龙江长白山地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LiDAR数据和野外调查补充样地数据,利用树冠高层模型和三维点云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单木识别,选择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单木参数和生物量估算。结果表明:机载LiDAR估测的长白落叶松单木参数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单木树高、冠幅、胸径和地上生物量的R2分别为0.873 2、0.633 5、0.790 3和0.799 2;平均拟合精度分别为88.34%、83.46%、85.11%和86.19%;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单木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5.12、94.08、117.74、279.33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单木 生物量 估测 机载激光雷达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金钟跃 贾炜玮 刘微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7-752,共6页
以不同年龄、不同密度的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9块标准地95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枝解析的生物量数据,研究不同大小树木因子(胸径、树高、冠幅等)与单木各分量(树干、枝、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统计分析软件... 以不同年龄、不同密度的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9块标准地95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枝解析的生物量数据,研究不同大小树木因子(胸径、树高、冠幅等)与单木各分量(树干、枝、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建立落叶松单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回归模型。利用单木各部分生物量回归模型方程估测落叶松人工林各林分的总生物量,并分析了不同年龄及林分密度下林分生物量的变化规律:林分的生物量随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长,树干的生物量的比例是最大的,同时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增加,而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的比例比较小,林分的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最后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为落叶松人工林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了解落叶松人工林的生产力,对其进行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人工林 生物量 模型
下载PDF
小兴安岭长白落叶松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5
9
作者 付尧 马炜 +1 位作者 王新杰 孙玉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45,共4页
为了提高林木生物量的估测精度,基于长白落叶松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木生物量,逐步筛选胸径、树高等林木特征因子,构建了单株木、地上部分、树干、根系、树枝、树叶生物量的独立估测模型。根据林木生物量相容性理论,以树干生物量作为控制量... 为了提高林木生物量的估测精度,基于长白落叶松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木生物量,逐步筛选胸径、树高等林木特征因子,构建了单株木、地上部分、树干、根系、树枝、树叶生物量的独立估测模型。根据林木生物量相容性理论,以树干生物量作为控制量,利用单株木生物量中各组分之间的代数关系,通过联立独立模型求解得到单株木相容性模型。同时将样本分为4组,利用5个相对误差指标(即参数变动系数C,总相对误差Rs,平均相对误差E,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e,预估精度P)来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长白落叶松单株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构简单、参数稳定、预估精度较高,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各组分之间生物量的分配关系,实现模型估计值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林木生物量估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生物量模型 相容性 联合估计 模型检验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灌丛生物量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潘攀 牟长城 孙志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6,共3页
通过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密度的成熟林、郁闭前不同阶段的林分及郁闭后不同年龄阶段林分林冠下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50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灌木叶和根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0),而在灌木枝、草本地上和... 通过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密度的成熟林、郁闭前不同阶段的林分及郁闭后不同年龄阶段林分林冠下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50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灌木叶和根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0),而在灌木枝、草本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P=0.151、P=0.640、P=0.162);不同林龄的未郁闭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灌木叶、枝、根和草本地下部分生物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0),而在草本地上部分生物量无显著差异(P=0.614);不同林龄的郁闭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灌木叶、枝、根和草本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0),而在草本地下部分生物量无显著差异(P=0.468)。给出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灌木叶、枝、根和草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预测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灌木 草本 生物量
下载PDF
与物种多样性有关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 被引量:18
11
作者 孙玉军 马炜 刘艳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329-3338,共10页
对不同龄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及二者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随林龄增大,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物种更迭现象明显,春榆等阔叶树重要值上升,长白落叶松优势地位逐渐下... 对不同龄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及二者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随林龄增大,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物种更迭现象明显,春榆等阔叶树重要值上升,长白落叶松优势地位逐渐下降,植被类型向针阔混交林演替。群落Sorensen相似性指数降低,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呈"S"型曲线增长,Pielou均匀度指数呈反"S"型曲线下降,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单峰曲线增长趋势;2)随林龄增大,群落生物量"S"型曲线增长趋势明显,分配序列为:乔木层>木质物残体层>灌木层>草本层,占群落生物量比例分别为82.41%、15.10%、1.69%和0.81%。长白落叶松生物量占据主导地位,但所占比例持续下降,属于衰退型种群,而春榆等阔叶树比例上升。林下植被层中,草本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灌木取而代之,生物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地表木质物残体生物量比例缓慢下降;3)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标与生物量之间单调线性增长的关系明显,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之Pielou均匀度指数更适合作群落生物量度量指标,生物量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下载PDF
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落叶松人工纯林表层细根生物量的估计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志虎 牟长城 孙龙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1-779,共9页
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落叶松(Larix olgensis)纯林表层(0-10cm)细根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利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内插法结合定积分,对落叶松纯林表层细根(〈2mm)的生物量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1)6种林龄(14... 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落叶松(Larix olgensis)纯林表层(0-10cm)细根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利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内插法结合定积分,对落叶松纯林表层细根(〈2mm)的生物量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1)6种林龄(14—40年)的落叶松人工纯林表层细根的变异函数曲线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且空间自相关程度均属中等以上(空间结构比〉25%)。14、19、22、26、32、40年生的落叶松纯林表层细根的空间变异尺度分别为1.76、3.40、1.02、4.12、3.37和5.58m。在所研究的林龄范围内,随林龄的增长,落叶松纯林表层细根的空间变异尺度近似呈直线增长(α=0.0744)。2)非参数统计的成对样本符号检验结果表明,变异函数分析结果基础上的克里格内插法适用于落叶松纯林表层细根生物量的估计。利用此估计值,拟合其与位置坐标值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均为二元十次余弦级数多项式。利用此多项式,通过定积分的方法(积分区间为整块样地的大小),估计出14、19、22、26、32、40年生的落叶松纯林表层细根生物量分别为1.0973、1.4340、1.1854、0.9743、1.6826、1.2556Mg·hm^-2。3)在本次调查的林龄范围内(14-40年),落叶松纯林表层细根的现存量近似相等(α=0.0373),土壤表层单株细根生物量与林龄之间呈极显著的指数增长关系(α=0.002)。4)采用地统计学的克里格空间插值,结合多元回归和定积分的方法,可以实现落叶松人工林表层细根生物量的准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细根生物量 地统计学 变异函数 异质性 估测
下载PDF
不同密度长白落叶松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秀云 孙玉军 马炜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1-226,共6页
通过对立地条件相近28年生的5种林分密度(780、920、1 099、1 190、1 377株.hm-2)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与生物量测定,探讨了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长白落叶松林平均单株木... 通过对立地条件相近28年生的5种林分密度(780、920、1 099、1 190、1 377株.hm-2)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与生物量测定,探讨了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长白落叶松林平均单株木生物量、群落生物量及乔木层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前者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可由方程Y=aXb来描述;后两者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密度达到一定值(1 190株.hm-2),生物量增长缓慢,甚至不变,可由方程Y=a+bln(X)来描述。群落单位面积碳储量空间分布序列均为乔木层>枯落物>林下植被层,乔木层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平均为93.84%,枯落物碳储量随林分密度增加先降后升,而林下植被层随林分密度增加而下降。研究认为林分密度是影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积累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生物量 碳储量 林分密度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林龄序列上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规律 被引量:32
14
作者 巨文珍 王新杰 孙玉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39-1148,共10页
由于多年来的过量采伐和重采轻育,伊春东折棱河林场人工长白落叶松林分质量普遍下降,森林生态功能严重衰退。结合对该研究地同一立地类型的人工长白落叶松林(Larix ologensis)林木各组分生物量垂直分配规律的分析,研究了其生物量在年龄... 由于多年来的过量采伐和重采轻育,伊春东折棱河林场人工长白落叶松林分质量普遍下降,森林生态功能严重衰退。结合对该研究地同一立地类型的人工长白落叶松林(Larix ologensis)林木各组分生物量垂直分配规律的分析,研究了其生物量在年龄序列上的分布及分配规律,为提高其林分生物量及碳储量采取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处于中龄、近熟及成熟林中的林木树干、树皮及活枝生物量所占比例受年龄影响较小,而叶生物量随林龄增大呈现明显递减变化;不同年龄长白落叶松的垂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其树皮及树干生物量随树高增大呈现递减规律,其活枝及叶生物量主要集中分布于树冠中部,而其死枝生物量未呈现明显分布规律;长白落叶松根系生物量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其粗根、中根及细根所占比例呈现递减规律,而其大根所占比例随年龄的增大基本呈增大趋势。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长白落叶松生物量与林分蓄积的最优模型为:W=0.4909M+9.6624(R2=0.8893),进而估算得出:研究区域幼龄长白落叶松林分生物量为1273.72 t/hm2,碳储量为656.98 t/hm2;中龄长白落叶松林分生物量为15480.13 t/hm2,碳储量为7984.65 t/hm2;近熟、成熟龄长白落叶松林分生物量为7684.41 t/hm2,碳储量为3963.62 t/hm2。随林分结构的改善以及中龄、近熟及成熟林分的不断增加,生物量及碳储量会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碳储量 林分年龄 垂直分布 碳汇价值 长白落叶松
下载PDF
辽宁冰砬山不同年龄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尤文忠 霍常富 +4 位作者 邢兆凯 赵刚 张慧东 魏文俊 颜廷武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5-569,共5页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冰砬山4个年龄阶段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收获法建立生物量与胸径的相对生长方程,推算各林龄的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幼龄...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冰砬山4个年龄阶段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收获法建立生物量与胸径的相对生长方程,推算各林龄的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154.04t.hm-2.a-1、179.29t.hm-2.a-1、229.40t.hm-2.a-1和254.78t.hm-2.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比例达94%以上。不同年龄阶段的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的年平均净生产力均较高,并随着林龄的增大而下降,幼龄林乔木层的生产力可高达16.71t.hm-2.a-1,比成熟林的生产力高出近1倍。在所有不同年龄阶段,各器官的生产力占总生产力的比例平均为:叶(46%)>树干(39%)>根(10%)>枝(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生物量 生产力 冰砬山 人工林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热值及其能量现存量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玉涛 张启昌 +2 位作者 谢振财 杨军元 轩志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452-5458,共7页
采用量热法对5个径级的长白落叶松各器官热值进行测定,结合生物量的数据,对长白落叶松的能量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各器官能量现存量模型W=aD^b最适推算长白落叶松的能量现存量。长白落叶松各器官热值的测定结果显示:枝&... 采用量热法对5个径级的长白落叶松各器官热值进行测定,结合生物量的数据,对长白落叶松的能量现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各器官能量现存量模型W=aD^b最适推算长白落叶松的能量现存量。长白落叶松各器官热值的测定结果显示:枝>皮>干>叶>根。各器官的能量现存量呈现:干>根>皮>枝>叶的规律,能量现存总量1988.39×10~9J/hm^2,地上部分能量现存量远远高于地下部分,主要集中在0—12 m的树段,地下部分主要集中在粗根和根坨。对比5个径级根系的能量现存量,20径级根系的能量现存量最大(187.73×10~9J/hm^2),8径级根系的能量现存量最小(7.72×10~9J/hm^2)。对比5个径级长白落叶松的能量现存量,16径级的能量现存量最大(723.45×10~9J/hm^2),8径级的能量现存量最小(46.58×10~9J/hm^2)。对比长白落叶松和樟子松的能量现存量可知:长白落叶松小于樟子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径级 器官 热值 生物量 能量现存量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金萍 范春楠 +3 位作者 郭忠玲 杨保国 岳龙 刘士玲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以长白山区30年生长白落叶松( 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根钻连续取样及分解袋埋藏法,对细根(≤2 mm)生物量及季节动态、细根分解、细根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细根平均生物量为3.825... 以长白山区30年生长白落叶松( 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根钻连续取样及分解袋埋藏法,对细根(≤2 mm)生物量及季节动态、细根分解、细根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细根平均生物量为3.8257 t/hm2,其中活细根和死细根分别占84.51%和15.49%;0~10 cm土层活、死细根生物量分别占林地活、死细根总量的72.09%和50.46%;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在1年中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活细根的呈双峰型,死细根的呈多峰型。经细根分解实验计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分解系数k平均为0.0015,细根年生长量、年分解量和年周转率分别为1.5348 t/hm2、0.1450 t/hm2和0.47次/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细根生物量 细根分解 细根周转
下载PDF
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枝叶生物量模型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靖扬 贾宝军 +3 位作者 林宽 冯倩男 刘常富 于立忠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57,117,共7页
以辽东山区林龄为50年生的不同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枝条为单位,获取了枝基径(d)、枝长(L)与枝叶生物量(W)的相关关系来建立生物量模型,并将枝条材积(V)引入CAR模型。结果表明:引入枝条材积建立生物量模型获得了较常规CAR模... 以辽东山区林龄为50年生的不同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枝条为单位,获取了枝基径(d)、枝长(L)与枝叶生物量(W)的相关关系来建立生物量模型,并将枝条材积(V)引入CAR模型。结果表明:引入枝条材积建立生物量模型获得了较常规CAR模型效果更好,预估精度和拟合效果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枝叶生物量Wbl=1 915.682d^(-0.315)V的决定系数(R2)提高至0.983,预估精度提高了2.73%;枝生物量W_b=1 793.800L^(-0.208)V的决定系数提高至0.994,预估精度提高了9.15%;叶生物量Wl=3 387.837(d2L)^(-0.427)V的决定系数提高至0.701,预估精度提高了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枝叶 生物量 模型 评估 辽东山区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其固碳能力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霓虹 高萌 李丹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4-560,共7页
基于8~56a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生物量调查数据,建立了长白落叶松林各器官生物量模型,探讨了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干材、树皮、树枝、树叶、树根的生物量分布与变化规律及单木与林分乔木层的固碳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大... 基于8~56a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样地生物量调查数据,建立了长白落叶松林各器官生物量模型,探讨了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干材、树皮、树枝、树叶、树根的生物量分布与变化规律及单木与林分乔木层的固碳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大,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木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单株木生物量由8a时的0.174kg增加至56a时的328.196kg,林分乔木层生物量由8a时的0.519t·hm-2增加至56a时的251.39t·hm-2,其中树干所占比例最大,且增幅最大。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平均碳储量为74.822kg,56a林分乔木层碳密度为130.455t·hm-2,平均碳密度达63.113t·hm-2,各器官碳储量变化规律明显。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林分乔木层的年平均固碳量分别为0.087、1.193、1.703、2.124t·hm-2,固碳量年平均增长率排序为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近熟林。研究认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木及林分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增加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成熟林分固碳水平最高,中龄林分后期固碳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生物量 碳储量 固碳能力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林下灌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蔡兆炜 孙玉军 刘凤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129,共4页
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下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以实测生物量数据为基础,构建灌木层最佳生物量预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林下常见灌木单株生物量模型以二次多项式及乘幂方程为最佳估算模型,以复合因子基径面积、植干体积、... 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下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以实测生物量数据为基础,构建灌木层最佳生物量预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林下常见灌木单株生物量模型以二次多项式及乘幂方程为最佳估算模型,以复合因子基径面积、植干体积、植冠面积及植冠投影体积为最佳模型参数;灌木层混合生物量(WT)模型以复合因子植干体积(VD)为最佳模型参数,其模型方程为WT=9.00×10-6 V2D+0.389VD+57.598(R2=0.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灌木 生物量 估算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