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rge-scale permafrost degradation as a primary factor in Larix sibirica forest dieback in the Khentii massif,northern Mongolia 被引量:2
1
作者 David Juricka Jitka Novotna +9 位作者 Jakub Houska Jana Parilkova Jan Hladky Vaclav Pecina Hana Cihlarova Marcela Burnog Jakub Elbl Zdena Rosicka Martin Brtnicky Jindrich Kynicky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97-208,共12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widespread Larix sibirica Ledeb.mortality observed in the Khentii massif of northern Mongolia.The ratio of deadwood to living trees in affected st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widespread Larix sibirica Ledeb.mortality observed in the Khentii massif of northern Mongolia.The ratio of deadwood to living trees in affected stands in the Goricho region,the southernmost study site situated close to the Gobi Desert,was as high as 3.6:1.Moisture fluctuations monitored over 2 years us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metry revealed that the Goricho study site had higher soil moisture levels than the two less affected sites Barun Bayan and Dzun Bayan.High soil moisture was recorded in an area characterized by highly skeletal soils,ones with more than 35%by volume of rock fragments,and comparatively shallow soil horizons,from valley to mountains.The layer of permafrost influencing hydrogeological processes is much deeper in the Goricho region compared to the undisturbed study sites.Redundancy analysis confirmed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dead L.sibirica on sites with developed soils.Live forest stands,however damaged,grow in this region on well-drained scree slopes or on rocky bastions.The mass mortality observed for L.sibirica may be directly linked to accelerated permafrost thaw in the area bordered by the Tuul and the Terelj Rivers.Our assumption is that L.sibirica root system necrosis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long-term waterlogging of developed soils with high spatial heterogeneity,normally able to absorb high quantities of groundwater.The areas unaffected were scree fields and rocky bastions characterized by adequate drainage.All of our findings support the primary stages of large-scale permafrost thaw,i.e.,correlating increases in soil moisture with increasing permafrost active layer thick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ix sibirica MORTALITY Permafrost thawing WATERLOGGING Mongolia
下载PDF
Ectomycorrhiza of Larix sibirica Ledeb. along the gradients of main ecological factors and elevation at the Northern and Subpolar Urals
2
作者 SIZONENKO Tatyana Alexandrovna DUBROVSKIY Yuriy Alexandrovich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12期2603-2613,共11页
Siberian larch(Larix sibirica Ledeb.) forests cover the largest areas in the Eurasian boreal zone, but there are insufficient data on its root system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traits of ectomycorrhizas(EM... Siberian larch(Larix sibirica Ledeb.) forests cover the largest areas in the Eurasian boreal zone, but there are insufficient data on its root system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traits of ectomycorrhizas(EM).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if th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Larix sibirica EMs responded to the changes in elevation and main ecological factors(soil humidity, soil richness, soil acidity and habitat illumination). Using light microscopy, we studied EM diameter, root diameter, mantle width, and mantle volume share, share of tannin cells layers, EM density and EM length of Larix sibirica in two main types of plant communities along the elevation gradient at the Northern and Subpolar Urals. Differences in the environment were traced using phytoindication approach and the Ellenberg ecological scales. All the studied traits depend on the elevation and studied ecological factors. The diversity of fungal mantles is low, and the proportion of unstructured and pseudoparenchymatous mantles is high in respons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humidity, soil nitrogen content and acidity at higher-altitude habitats. Results of EM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measurements confirmed this pattern. We found a decline in the EM linear dimensions accompanied by a compensatory growth of the EM density with the raised elevation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TOMYCORRHIZA larix sibirica ANATOMY FUNGAL mantles diversity ELEVATION URALS
下载PDF
Effects of deforestation on microbial diversity in a Siberian larch(Larix sibirica) stand in Mongolia
3
作者 Jun Won Kang Yeong Dae Park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885-1893,共9页
For evaluating microbial community changes in a Siberian larch stand disturbed by forest fire or clearcutting,357 clon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sequenced using a culture-independent approach and 16S rRNA sequencin... For evaluating microbial community changes in a Siberian larch stand disturbed by forest fire or clearcutting,357 clon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sequenced using a culture-independent approach and 16S rRNA sequencing to characterize the bacterial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from the different disturbed Siberian larch stands.Interestingly,the burned larch stand had an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amounts of b-proteobacteria and Firmicutes and a decrease in Acidobacteria,while Gemmatimonadetes increased Verrucomicrobia decreased in the harvested larch stand.Microbial diversity and richness were higher in the undisturbed larch stand than the disturbed(burned or clear-cut)larch stands,and the influence of clear-cutting was more negative than that of the forest fire.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evaluating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of undisturbed,burned,and clear-cutting Siberian larch stands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impact of forest disturbance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which may be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ng soil health and devising reafforestation strategies for l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fire FOREST health HARVEST Microbial diversity Reafforestation Siberian Larch(larix sibirica) Soil MICROBIOME
下载PDF
Allometric biomass equations of Larix sibirica in the Altay Mountains, Northwest China
4
作者 LI Yuanyuan LIU Qijing +1 位作者 MENG Shengwang ZHOU Gu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9年第4期608-622,共15页
Boreal forests are important carbon sinks and have tremendous potential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Siberian larch(Larix sibirica Ledeb.) stands in the Altay Mountains, Northwest China was studi... Boreal forests are important carbon sinks and have tremendous potential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Siberian larch(Larix sibirica Ledeb.) stands in the Altay Mountains, Northwest China was studied and allometric equation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biomass of aboveground components using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 or both DBH and height(H)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for L. sibirica trees were derived in this paper. A linear simultaneous equation system by using either DBH or both DBH and H(DBH&H) indices, was used to ensure additivity of the biomass of individual tree components, and was fitted for L. sibirica. Model performance was validated using the jackknifing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oodness-of-fit for the regressions was lowest for the needles(R^2 ranging from 0.696 to 0.756), and highest for the stem wood(R^2 ranging from 0.984 to 0.997) and the aggregated biomass components(R^2 ranging from 0.994 to 0.995).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for each component was only marginally improved in terms of model fit and performance in the biomass equations that used DBH&H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compared to that used DBH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needles yielded an even worse fit. Stem biomass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87%) of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Based on the additive equations that used DBH as the single predicitor in this study, the mean aboveground carbon stock density and the carbon storage values of L. sibirica forests were 74.07 Mg C/hm^2 and 30.69 Tg C, respectively, in the Altay Mountains. Empirical comparisons of published equations for the same species growing in the Altay Mountains of Mongolia were also presented. The mean aboveground carbon stock density estimated for L. sibirica forests was higher in the Chinese Altay Mountains than in the Mongolian Altay Mountains(66.00 Mg C/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ix sibirica additive EQUATION ALLOMETRIC EQUATION nested regression method carbon storage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潜在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
5
作者 胡东宇 张丹 +5 位作者 薄明森 刘鹏 黄力平 高健 张同文 谷小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为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分布格局的影响,通过野外实地采样、查阅各类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以及文献资料,筛选获得西伯利亚落叶松83个分布数据,利用R语言相关性分析获得8个环境因子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 为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分布格局的影响,通过野外实地采样、查阅各类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以及文献资料,筛选获得西伯利亚落叶松83个分布数据,利用R语言相关性分析获得8个环境因子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和4种物种分布模型,构建了其当前(1970—2000)及未来4个时期(2021—2040、2041—2060、2061—2080、2081—2100),4种温室气体排放环境(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利用环境变量贡献率和环境变量曲线,分析影响其潜在分布的环境因子。以无迁移假说和无限制迁移假说为背景,计算不同气候西伯利亚落叶松潜在分布范围的变化情况,评估其濒危程度。结果表明:(1)4种模型的模拟精度差异较小,受试者工作曲线下的面积(AUC)值及真实技巧统计(TSS)值均达到良好,且叠合模型的精度较单一模型有显著提升,检验结果稳定;(2)当前气候,西伯利亚落叶松总适宜区面积占比为8.87%,主要位于阿尔泰山山脉、齐吾尔喀叶尔山山脉、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天山山脉北坡以及昆仑山山脉;(3)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是坡度、昼夜温差月均值、最干月份降水量以及年平均降水量,累计贡献率74.3%;(4)未来气候环境,西伯利亚落叶松适宜分布范围随时间的推移及CO_(2)典型浓度的增加呈显著缩减趋势,且适宜分布区逐渐向北迁移;(5)在两种假说背景下比较西伯利亚落叶松和未来的物种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未来气候环境,该植物最低将达到易危标准、最高将达到极危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落叶松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 新疆
下载PDF
凋落物及土壤浸提液对西伯利亚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6
作者 王亚菲 张青青 +2 位作者 江康威 郭建兴 孙瀚博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化感作用是植物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对森林的天然更新有重要影响。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更新困难且种子萌发率低,林下凋落物及表层土壤存在的化感作用可能是影响其自然更新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下凋落物和... 化感作用是植物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对森林的天然更新有重要影响。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更新困难且种子萌发率低,林下凋落物及表层土壤存在的化感作用可能是影响其自然更新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下凋落物和土壤不同质量浓度的浸提液(0、1、2、5、10、20、40、60、80和100 g/L)对其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并选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化感综合效应指数来表征不同类型的浸提液对西伯利亚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浸提液处理的种子相较于CK(0 g/L)均提前进入萌发期,低质量浓度浸提液(凋落物浸提液质量浓度<100 g/L,土壤浸提液质量浓度<60 g/L)处理过的种子萌发周期也会变长;2)林下凋落物和土壤均能对其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且以80 g/L质量浓度的土壤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强,发芽率降低了8.33%(P<0.05);3)化感综合指数表现为低质量浓度大于高质量浓度,随着质量浓度增加,化感作用强度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小进而转为抑制作用。西伯利亚落叶松的林下凋落物和土壤存在明显的化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然林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落叶松 浸提液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天然林更新
下载PDF
新疆西北部萨吾尔山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的气候响应特征
7
作者 尚华明 范子昂 +5 位作者 张瑞波 张同文 张合理 喻树龙 秦莉 魏文寿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5期10-18,共9页
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不仅能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响应提供关键参数,也是树轮气候学研究的基础。利用新疆西北部萨吾尔山南坡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木年轮宽度资料,建立了不同海拔高度的4个树轮宽度年表,采用相关分析和... 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不仅能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响应提供关键参数,也是树轮气候学研究的基础。利用新疆西北部萨吾尔山南坡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木年轮宽度资料,建立了不同海拔高度的4个树轮宽度年表,采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法分析了树轮年表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一致性,可能包含丰富的气候信息。树轮年表参数有较一致的规律性:平均敏感度、标准差和信噪比随海拔高度降低逐渐增大;反映树轮对环境要素响应滞后效应的一阶自相关系数随海拔高度降低而减小。(2)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树轮宽度年表与生长季5—9月气温的正相关逐渐减弱,直至变为负相关;与反映水分状况的气象要素(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水汽压)由不显著相关变为显著正相关(P<0.01)。萨吾尔山南坡海拔2 000~2 100 m是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响应关系发生转折的关键高度。(3)位于下树线区域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受年降水量(上年7月—当年6月)和当年生长季(5—9月)气温共同影响,具备开展区域干旱指数重建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萨吾尔山 树木年轮 西伯利亚落叶松 气候响应
下载PDF
天山东部新疆落叶松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栾兆平 郭滨德 +1 位作者 吴金卓 杨晓惠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通过对天山东部新疆落叶松种群的调查,获得天山东部新疆落叶松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揭示新疆落叶松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规律。该研究利用新疆落叶松径级代替龄级的方法,分析其种群特征,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利用生存分析中的生存率函... 通过对天山东部新疆落叶松种群的调查,获得天山东部新疆落叶松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揭示新疆落叶松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规律。该研究利用新疆落叶松径级代替龄级的方法,分析其种群特征,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利用生存分析中的生存率函数、危险函数等4个函数对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落叶松种群的龄级结构分布近似于反“J”形,属于增长型龄级结构;新疆落叶松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消失率曲线一致。Ⅰ—Ⅲ龄级新疆落叶松种群消失率和死亡率随龄级的增加而增加,进入Ⅳ龄级后,种群消失率和死亡率表现得较为稳定,在Ⅶ龄级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达到峰值。生存分析函数发现,新疆落叶松种群在Ⅰ—Ⅳ龄级时,随龄级的增加,生存率曲线逐渐减小,而累计死亡率曲线则逐渐增加;进入Ⅴ龄级后,生存率曲线和累计死亡率曲线均呈稳定状态,两者互补。种群整体处在不稳定的波动变化状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落叶松 种群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生态特征
下载PDF
阿尔泰山南坡树轮宽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37
9
作者 尚华明 魏文寿 +4 位作者 袁玉江 喻树龙 张同文 瓦合提.艾则买提 李新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46-2253,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树轮宽度对气候的响应分异现象,在阿尔泰山南坡的森林上限,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对生长季温度敏感,该区域树轮宽度对气候要素是否存在响应分异现象还不确定。建立了哈萨克斯坦境内阿尔泰山...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高纬度地区出现了树轮宽度对气候的响应分异现象,在阿尔泰山南坡的森林上限,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对生长季温度敏感,该区域树轮宽度对气候要素是否存在响应分异现象还不确定。建立了哈萨克斯坦境内阿尔泰山南坡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利用树轮资料和卡通卡拉盖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站1932年以来的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并利用相关函数分析了树轮宽度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以及对温度响应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1932年以来该站温度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冬季的升温最为显著,降水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研究区树轮宽度与6月的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60以上,该相关生理学意义明显;滑动序列相关分析表明,树轮宽度对6月温度的响应较为一致,没有出现明显的响应分异现象。还发现了1992年是一个响应异常的年份,是否与1991年的P inatubo火山爆发有关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阿尔泰山 西伯利亚落叶松 树木年轮 响应分异
下载PDF
阿勒泰西部树轮年表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同文 魏文寿 +3 位作者 袁玉江 喻树龙 杨青 尚华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0-1047,共8页
通过对比阿勒泰西部5个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的多项年表特征参数,发现沙勒哈年表包含的气候信息较多,而柯姆年表所含的气候信息可能最少。通过年表间互相关系数的对比,发现2个位于森林上限的沙勒哈年表与哈纳斯南年表的相关最高(0.676)。... 通过对比阿勒泰西部5个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的多项年表特征参数,发现沙勒哈年表包含的气候信息较多,而柯姆年表所含的气候信息可能最少。通过年表间互相关系数的对比,发现2个位于森林上限的沙勒哈年表与哈纳斯南年表的相关最高(0.676)。而接近下树线森林边缘的哈纳斯北年表和柯姆年表的相关达0.586,却与3个位于森林上限的年表相关较低。通过相关普查得出,阿勒泰西部3个位于森林上限的年表与该区域当年6—7月的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最高为0.426,显著性水平达0.0035,与当年6—8月的降水量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最高为-0.535,显著性水平达0.0002,而两个接近下树线森林边缘的年表与该区域当年1月的降水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最高为0.45,显著水平达0.0019,且二者的相关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上,除吉克音年表外,其他4个年表均具有2.4a的变化准周期。此外,吉克音年表和柯姆年表均存在13.5a和14.4a的变化准周期,哈纳斯南年表和沙勒哈年表均存在23.0a和38.3a的变化准周期。通过对比年表高低频信息含量,发现阿勒泰西部年表中高频信息含量一般高于低频信息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西部 树木年轮 西伯利亚落叶松 降水量序列 气温序列 重建
下载PDF
用西伯利亚落叶松年轮最大密度重建和布克赛尔5-8月份平均最高温度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峰 袁玉江 +6 位作者 魏文寿 喻树龙 尚华明 张瑞波 张同文 范子昂 李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652-4658,共7页
利用采自和布克塞尔铁布克山二号沟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样本,研制出树轮最大密度年表(MXD)和年轮宽度年表(TRW),分析了其年表特征和气候响应特点。结果表明,该样点的落叶松树轮最大密度年表与和布克塞尔气象站5-8月份平均温度和平均最... 利用采自和布克塞尔铁布克山二号沟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样本,研制出树轮最大密度年表(MXD)和年轮宽度年表(TRW),分析了其年表特征和气候响应特点。结果表明,该样点的落叶松树轮最大密度年表与和布克塞尔气象站5-8月份平均温度和平均最高温度度均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最高单相关系数为0.660。用铁布克山二号沟的最大密度差值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和布克塞尔地区1795-2007年来春夏季平均最高温度距平,47 a重建值对实测值的解释方差达43.5%,且方程稳定。重建结果揭示,在和布克赛尔地区,20世纪平均最高温度距平要高于20世纪以前的平均最高温度距平,20世纪前中期平均最高温度距平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并且在重建的时段的末期,5-8月份平均最高温度距平表现出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布克赛尔 西伯利亚落叶松 树木年轮 最大密度 5-8月份平均最高温度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东北部310年来初夏温度变化的树轮记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尚华明 魏文寿 +3 位作者 袁玉江 喻树龙 张同文 张瑞波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2-408,共7页
在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阿尔泰山南坡,位于森林上限的西伯利亚落叶松的树轮宽度对生长季初期温度敏感,且在近年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温度的响应较为稳定,可以作为该区域温度变化的良好替代材料。利用森林上限区的树轮资料,从树轮宽度中提... 在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阿尔泰山南坡,位于森林上限的西伯利亚落叶松的树轮宽度对生长季初期温度敏感,且在近年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温度的响应较为稳定,可以作为该区域温度变化的良好替代材料。利用森林上限区的树轮资料,从树轮宽度中提取初夏温度信息,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与卡通卡拉盖气象站6月平均温度的转换方程,重建了这一区域310年来的初夏温度变化历史,重建方程的方差解释量达到42.7%。由于校准期较长,利用独立检验方法对重建方程进行检验,各项检验的参数表明重建方程是稳定可靠的。重建序列与相邻的中国阿勒泰地区西部和阿尔泰山北坡树轮反映的温度变化序列的冷暖阶段是一致的,其中19世纪的温度波动较为明显,持续时间最长的冷期(1842—1871年)和暖期(1872—1906年)都出现在这个阶段。重建温度序列存在11 a左右的周期,与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阿尔泰山 西伯利亚落叶松 树木年轮 温度
下载PDF
基于树轮的阿勒泰地区1818-2006年1-2月降雪量重建与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义成 魏文寿 +3 位作者 袁玉江 张同文 秦莉 张瑞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9-327,共9页
依据采自新疆阿勒泰中东部地区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区8个采点的树轮宽度年表.相关普查发现,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序列与该地区1-2月的降雪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显著的树木生理学意义.用义河山南(t)、卓勒萨依(t+2)和哈拉... 依据采自新疆阿勒泰中东部地区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区8个采点的树轮宽度年表.相关普查发现,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序列与该地区1-2月的降雪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显著的树木生理学意义.用义河山南(t)、卓勒萨依(t+2)和哈拉额尔齐斯(t+3)三个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序列可以较好地重建该地区1818-2006年189a来当年1-2月的降雪量,且经过交叉检验表明重建方程稳定可靠.分析发现,阿勒泰地区189a来降雪量的重建序列具有5个偏少阶段和5个偏多阶段,并具有2.4a,3.3~3.4a和63a的显著干湿变化准周期.冬季降雪量的重建序列大致存在4个突变点,其中在1847年和1930年前后为降雪量由多到少突变,而在1901年和1986年前后是自少向多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西伯利亚落叶松 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 冬季降雪量重建
下载PDF
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区划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彦江 宋锋惠 +1 位作者 卡得尔 陈同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17,共3页
以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的代表性区试点布尔津、富蕴和哈密的种源子代综合性状的主分量结果为依据 ,参考气候因子和阻隔基因交流的自然条件 ,将新疆落叶松区划为 2个种源区和 4个种源亚区 ,即阿尔泰山种源区 (编号Ⅰ ) ,含西部种源亚... 以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的代表性区试点布尔津、富蕴和哈密的种源子代综合性状的主分量结果为依据 ,参考气候因子和阻隔基因交流的自然条件 ,将新疆落叶松区划为 2个种源区和 4个种源亚区 ,即阿尔泰山种源区 (编号Ⅰ ) ,含西部种源亚区 (编号Ⅰ1)和东部种源亚区 (编号Ⅰ2 ) ;天山种源区 (编号Ⅱ ) ,含东部种源亚区(编号Ⅱ1)和中东部种源亚区 (编号Ⅱ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落叶松 种源试验 种源区划 落叶松
下载PDF
树轮δ^(13)C记录的阿勒泰地区近160a夏季气温变化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瑞波 尚华明 +6 位作者 魏文寿 袁玉江 喻树龙 张同文 范子昂 陈峰 秦莉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年第2期34-40,共7页
利用阿尔泰山南坡东中西部3个采点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样本,建立了3个树轮δ13C序列,结合阿勒泰地区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阿尔泰山树轮δ13C对气候的响应,并重建了阿勒泰地区过去160 a夏季气温变化。研究表明,位于阿勒泰科勒迭... 利用阿尔泰山南坡东中西部3个采点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样本,建立了3个树轮δ13C序列,结合阿勒泰地区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阿尔泰山树轮δ13C对气候的响应,并重建了阿勒泰地区过去160 a夏季气温变化。研究表明,位于阿勒泰科勒迭难布拉克森林上线的树轮δ13C序列对阿勒泰地区夏季气温响应较好,与7月平均气温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608(p<0.000 1);利用树轮δ13C可较好的重建阿勒泰地区过去160 a的夏季气温;近160年来,阿勒泰地区夏季温度19世纪末有缓慢上升趋势,20世纪初,夏季温度整体偏高,40年代以后,夏季温度明显下降,直到60年代,60年代成为近160 a夏季温度最低的时期,60年代至今,阿尔泰山南坡夏季气温经历了160 a来最长和最为强烈的升温时期。虽然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阿勒泰地区夏季气温升温明显,但是20世纪初夏季温度要高于近30 a平均气温;重建的阿勒泰地区夏季温度序列不仅能代表整个阿尔泰山夏季温度变化,也能够较好的代表包括北疆、中亚部分地区和俄罗斯南部大范围的夏季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阿尔泰山南坡 西伯利亚落叶松 夏季气温
下载PDF
基于树轮记录的阿尔泰山中段1798年以来6—7月平均最低气温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焦亮 马罗 +1 位作者 张同文 王圣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44-1958,共15页
通过分析新疆阿尔泰山中段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证明6—7月平均最低气温是研究区树木径向生长的主控气候因子(r=0.649,P<0.001)。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阿尔泰山中段1798—2017年6—7月平均最低气温方程... 通过分析新疆阿尔泰山中段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证明6—7月平均最低气温是研究区树木径向生长的主控气候因子(r=0.649,P<0.001)。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阿尔泰山中段1798—2017年6—7月平均最低气温方程,通过计算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41.1%)和利用逐一剔除法对重建方程各项参数进行了稳定性检验,证明了重建方程是稳定可靠的。分析重建的平均最低气温年际变化表明,研究区经历了4个暖期(1906—1919年、1922—1935年、1945—1960年和1997—2017年)和4个冷期(1816—1831年、1840—1867年、1869—1886年和1888—1905年),并且与相邻地区平均气温重建序列冷暖变化阶段一致。基于多窗谱分析结果发现重建6—7月平均最低气温序列存在2a、2.4a、2.8—3a、11a、20—22a左右的变化周期,表明研究区气候变化主要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太阳黑子活动和全球海温变化(SST)驱动。本研究为系统掌握阿尔泰山气候变化规律和科学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西伯利亚落叶松 树木宽度年表 重建平均最低气温
下载PDF
西伯利亚落叶松天然林立木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亚琪 张绘芳 +1 位作者 地力夏提.包尔汉 朱雅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5-662,共8页
【目的】构建西伯利亚落叶松地上、地下及各组分器官的生物量估测模型。【方法】基于54株伐倒样木实测数据,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西伯利亚落叶松各组分生物量估测模型,并对比分析各种模型估测精度。【结果】以胸径、树高构建的落... 【目的】构建西伯利亚落叶松地上、地下及各组分器官的生物量估测模型。【方法】基于54株伐倒样木实测数据,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西伯利亚落叶松各组分生物量估测模型,并对比分析各种模型估测精度。【结果】以胸径、树高构建的落叶松各组分二元估测模型优于一元模型,其中地上、树干、树冠和树枝生物量预估精度提高了2.84%~5.00%,而树叶和地下生物量仅提高了0.33%和0.15%。落叶松树干生物量和地上总生物量最优估测模型为W=a D^bH^c、树冠和树枝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a(D^3/H)~b、树叶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a D^b;其中地上总生物量预估精度最高,达96.38%;树叶生物量预估最低,为84.07%;地下生物量以实测数据直接建模法与根茎比建模法对比,根茎比建模法预估精度高,其最优模型精度为90.50%。【结论】研究确定西伯利亚落叶松天然立木单株各组分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根据现地实测数据,可进行立木生物量估测,但人工落叶松立木生物量和天然落叶松不同林分的生物量估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生物量 模型评价
下载PDF
使用树轮资料重建阿勒泰西部年积雪深度≥0cm日数的长期变化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同文 袁玉江 +6 位作者 魏文寿 喻树龙 尚华明 陈峰 张瑞波 范子昂 张冰江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利用阿勒泰西部柯姆采点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大致反映该地区1720/1721年至2004/2005年年积雪深度≥0 cm日数变化情况的序列。自1720/1721年至1956/1957年以来,该地区年积雪日数变化存在9个偏少阶段和8个偏多阶段。积雪... 利用阿勒泰西部柯姆采点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大致反映该地区1720/1721年至2004/2005年年积雪深度≥0 cm日数变化情况的序列。自1720/1721年至1956/1957年以来,该地区年积雪日数变化存在9个偏少阶段和8个偏多阶段。积雪日数最少阶段出现在1906/1907年至1920/1921年,而积雪日数最多阶段出现在1787/1788年至1797/1798年。功率谱分析检测到该地区年积雪日数重建序列存在10.7~11 a、6.7 a和2.1 a的显著准周期及16.5~17.2 a和2.4~6.6 a的较显著准周期。滑动t检验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年积雪日数重建序列没有发生明显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西部 西伯利亚落叶松 树木年轮 年积雪深度≥0cm日数
下载PDF
富蕴林区新疆落叶松造林种源选择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彦江 陈同森 +3 位作者 卡德尔 宋锋惠 许福军 李自成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23,共5页
收集新疆落叶松天然分布区 14个种源种子 ,在富蕴林区播种育苗和造林 ,对各种源多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 1)种源间生长物候和适应性无明显差异 ,选择最佳造林种源以生长性状为主。 ( 2 ) 2~ 5龄苗各年度间高生长量秩次... 收集新疆落叶松天然分布区 14个种源种子 ,在富蕴林区播种育苗和造林 ,对各种源多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 1)种源间生长物候和适应性无明显差异 ,选择最佳造林种源以生长性状为主。 ( 2 ) 2~ 5龄苗各年度间高生长量秩次相关紧密 ,种源间生长差异的遗传稳定性较好。 ( 3)主分量综合分析 ,该营林生态区重点发展奇台种源的新疆落叶松 ,辅以选择布尔津、阿尔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落叶松 富蕴林区 种源选择 育苗造林试验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中东部树轮宽度年表特征及其气候响应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义成 魏文寿 +3 位作者 袁玉江 张同文 尚华明 张瑞波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1年第1期6-12,共7页
利用采自阿勒泰中东部地区8个树轮采点的树轮资料,建立宽度年表,对比这些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的统计特征,并分析其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阿勒泰中东部地区8个采点的标准化年表的平均敏感度都较低,最高的喀拉依里克站南(KLN)为0.1... 利用采自阿勒泰中东部地区8个树轮采点的树轮资料,建立宽度年表,对比这些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的统计特征,并分析其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阿勒泰中东部地区8个采点的标准化年表的平均敏感度都较低,最高的喀拉依里克站南(KLN)为0.194,这与该区海拔较高、降水丰富、土层较厚、坡度较小有关。8个年表显著性水平达到0.01的自相关大多在4阶以内,反映该区树轮宽度生长对气候的响应主要表现在当年及其后的3a,"滞后效应"比较明显。8个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与布尔津气象站的生长季及其前期的降水多呈正相关。其中,阿勒泰地区中部义河山南(YHN)标准化年表所含的降水信息最为丰富,与布尔津气象站上年7月至当年4月的降水量相关密切,相关系数达0.561;东部的也克卓勒(YKZ)采点树轮宽度生长与布尔津气象站当年1—12月月平均温度相关密切,相关系数达0.557。这两个年表与降水和温度的相关时段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 西伯利亚落叶松 树轮宽度年表 气候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