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ESE LADY'S DAILY WEAR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PERIOD
1
作者 包铭新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1年第3期9-21,共13页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women’s wea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early Republic Period(late 19th c.—early 20th c.),with an emphasis on the daily informal orsemi-formal wear,though some f...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women’s wea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early Republic Period(late 19th c.—early 20th c.),with an emphasis on the daily informal orsemi-formal wear,though some formal or ceremonial costumes such as wedding dress will also beincluded.This study will use Chinese costumes and textiles from many museums to fill in theblanks left by previous research and to give a more detailed and accurate description.It will alsouse historical documents to find the original names of these items and to illustrate a general conceptof their usage on different occasions.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women’s wear will be describ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①robes orcoats;②jackets;③waistcoats or vests;④skirts;⑤pants and leggings;⑥shoes and socks;⑦headdresses;and⑧others.Of every category,the textiles,decoration,cut,form,style,colourand motif will be discussed.The way in which these items were combined will also be discussed.The comparison between women’s wear and men’s wear,women’s and children’s informal andformal dress will be given.Here are some tentative conclusions.First,the Manchu and Han style coexisted and mixedwith each other and were worn by both Manchu and Han women.Second,the basic silhouettesand cut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and conventional,while the decorations and details(openings,fasten-ings,pleats,vents,collars and hemlines)were different.The former represented accepted socialstandards while the latter could be a matter of personal taste.Third,women’s wear in that periodwere highly stylized,miscellaneous,elaborate,detailed,multicolored and multi-thema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women’s garments DAILY wear late qing dynasty Early REPUBLIC PERIOD
下载PDF
Literary Construction of Liang Qichao's China Dream in Late Qing Dynasty--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iang Qichao's Political Novels
2
作者 Xiao Aiy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9-284,共6页
Liang Qichao actually influenced Chinese society of late Qing dynasty in a great and profound way.H e founded several political newspapers,pioneered a literary style called political commentary and wrote many politica... Liang Qichao actually influenced Chinese society of late Qing dynasty in a great and profound way.H e founded several political newspapers,pioneered a literary style called political commentary and wrote many political fictions,which fully embody his deep thinking over China’s destiny at that time under impacts of western politics as well as his practical activities.H is political fiction does not only pioneer new forms and contents of modern fiction,but als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leading numerous writers to construct a"Chinese Dream"literature by granting politics as theme of fiction and shaping of political heroes.W hat’s more,his political fiction also becomes a basis of integr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影响 梁启超 小说 文学 中国 晚清
下载PDF
“Macrohistory” and “Microhistory” in the writing of library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brary archives in the periods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an of China
3
作者 YAO Leye LIU Chunyu REN Jiale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18年第1期173-174,共2页
Research paradigms determine the ways the history is written and the consequent research products.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historiography paradigms in library history,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this study p... Research paradigms determine the ways the history is written and the consequent research products.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historiography paradigms in library history,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this study proposes new paradigms based on library archives in the periods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a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BRARY ARCHIVES the PERIODS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an of China Macrohistory Microhistory in the WRITING of LIBRARY history
原文传递
小学语文教材德育资源的挖掘与借鉴——基于清末民初语文教材的分析
4
作者 苏新春 周飞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4年第3期67-73,80,共8页
清末民初语文教材在构建新的伦理精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发现,这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德育原则与目的、德育主题、德育题材与内容、德育形式与方法分别呈现出政治性、时代性、儿童性等特点。在国家变革、新旧道德交替的时代背景下... 清末民初语文教材在构建新的伦理精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发现,这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在德育原则与目的、德育主题、德育题材与内容、德育形式与方法分别呈现出政治性、时代性、儿童性等特点。在国家变革、新旧道德交替的时代背景下,清末民初小学语文教材探索了多种德育形式与方法,在宣传新伦理精神,改造国民性的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教材中也保留了较多不合时宜的伦理思想与价值取向,过分强调教材建设的政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材德育的效果。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树立学科德育观念,深度挖掘与利用语文教材的德育资源;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持续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基于儿童立场,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德育内容体系;遵循“文道统一”思想,促进语文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语文 德育
下载PDF
近代诗歌对叙事传统的归化与创通
5
作者 杨绪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62,共12页
陈衍、袁昶、钱仲联等开启了从叙事角度概述近代诗史的尝试,有待于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展开。近代新旧诗坛在现代性思想的积淀、现代性人格的熔铸、现代艺术技巧的发育等方面具有很多共通性,展示出新旧中西文学传统发展的内在合力。而这些... 陈衍、袁昶、钱仲联等开启了从叙事角度概述近代诗史的尝试,有待于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展开。近代新旧诗坛在现代性思想的积淀、现代性人格的熔铸、现代艺术技巧的发育等方面具有很多共通性,展示出新旧中西文学传统发展的内在合力。而这些特质用来概括近代诗歌的叙事传统和抒情传统都同样贴切。故在“中国诗歌叙事传统”这一大框架下对“近代诗歌叙事”的核心议题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其落脚点则在于叙事伦理、叙事主体和叙事艺术诸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国诗歌传统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叙事传统 近代诗歌叙事 归化 创通
下载PDF
晚清“书院”“藏书楼”“图书馆”译介嬗变考论 被引量:1
6
作者 翟桂荣 《图书馆》 CSSCI 2024年第4期103-111,共9页
文章通过考察“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爱如生·近代报刊库”中1840至1912年间的汉译相关文献,基于报刊视野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学意义上的“书院”“藏书楼”“图书馆”等专有名词的译介嬗变过程。文章认为晚清图书馆学翻译分... 文章通过考察“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爱如生·近代报刊库”中1840至1912年间的汉译相关文献,基于报刊视野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学意义上的“书院”“藏书楼”“图书馆”等专有名词的译介嬗变过程。文章认为晚清图书馆学翻译分为三个阶段:以“书院”为题名的归化译介输入阶段,以“藏书楼”为题名的启蒙译介展示阶段,以“图书馆”为题名的主动正名译介研究阶段。文章最后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晚清图书馆学翻译的特点与演变轨迹,揭示了翻译对近代新图书馆学的兴起和传统图书馆转型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书院 藏书楼 图书馆 汉译文献
下载PDF
“晚清四大家”的名目生成与词学演进
7
作者 贾光奔 曹明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0,共14页
作为晚近词坛的经典性名目,“晚清四大家”经由“二家”“三家”至“四家”层累而成,是传统词学内部调整而生成的产物,并与常州词派“形塑”而成的“四家”意识及四人的经典化历程相关。况周颐前期的“缺席”与后期的“登台”,与其创作... 作为晚近词坛的经典性名目,“晚清四大家”经由“二家”“三家”至“四家”层累而成,是传统词学内部调整而生成的产物,并与常州词派“形塑”而成的“四家”意识及四人的经典化历程相关。况周颐前期的“缺席”与后期的“登台”,与其创作旨趣与学术重心的转移有着紧密联系,并得益于词坛领袖朱祖谋的揄扬。在词论家不同的阐释路径下,该名目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内涵,但以派别论四家、将郑文焯置于“重拙大”理论序列,以及放大“重拙大”在况周颐乃至王鹏运词学观念中的位置,无疑会强化“共性”掩盖“个性”,甚至遮蔽词史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四大家 统序 话语构建 词史真实
下载PDF
作为“理想”的“二十一世纪”——《电世界》中的现代性想象
8
作者 胡驭舟 王洁群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滥觞,晚清科幻小说是进行“想象”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晚清“现代性”的表征,更是其展开的重要介质。作为与晚清相呼应的历史坐标,“二十一世纪”则为现代性“想象”提供了延展的空间与舞台。《电世界》构建了一个...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滥觞,晚清科幻小说是进行“想象”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晚清“现代性”的表征,更是其展开的重要介质。作为与晚清相呼应的历史坐标,“二十一世纪”则为现代性“想象”提供了延展的空间与舞台。《电世界》构建了一个与晚清全然不同的时空坐标与世界体系,对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的时空、科技、人格进行了多维度畅想,较早地尝试了从“神怪”到“科幻”的范式转换,同时对民族国家的建立也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探索和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科幻小说 《电世界》 现代性 二十一世纪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中药制剂发展研究
9
作者 王金鹏 任华忠 徐梦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3期102-105,共4页
明清两代对中药传统制剂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整理,同时吸收西方制药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通过对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药学家、专著以及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进行发掘、收集、整理,并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归纳,发现该... 明清两代对中药传统制剂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整理,同时吸收西方制药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通过对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药学家、专著以及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进行发掘、收集、整理,并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归纳,发现该时期形成了中药制剂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汇,主要体现在社会背景、管理体制、文献著作、制剂技术和名店名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中药制剂 药业史
下载PDF
中、印茶业的竞争与资本主义特征——《茶业战争:中国与印度的一段资本主义史》评介
10
作者 马祯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史研究一直就资本主义经济是否只出现在西方争论不休。刘仁威(Andrew B.Liu)的《茶业战争:中国与印度的一段资本主义史》选取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商品——茶,通过分析茶叶在晚清和英属印度的种...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史研究一直就资本主义经济是否只出现在西方争论不休。刘仁威(Andrew B.Liu)的《茶业战争:中国与印度的一段资本主义史》选取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商品——茶,通过分析茶叶在晚清和英属印度的种植、加工和贸易,一方面呈现了当时中国和印度茶业如何深度参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论证了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地方性特征,以及二者如何在竞争中走上不同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经济 晚清中国 印度 资本主义经济史
下载PDF
术语翻译与知识生产:晚清数学知识翻译史探蠡
11
作者 张必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39-149,共11页
晚清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晚清社会掀起翻译西方数学著作的热潮。一批开明的译者毅然承担起通过翻译西方数学知识以图强的重任,他们选取西方经典数学著作来进行翻译。在这一数学翻译实践中,中国译者通过汉译数学术... 晚清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晚清社会掀起翻译西方数学著作的热潮。一批开明的译者毅然承担起通过翻译西方数学知识以图强的重任,他们选取西方经典数学著作来进行翻译。在这一数学翻译实践中,中国译者通过汉译数学术语来促进西方数学知识的本土化,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流转,数学思想的传播,以及推动中国数学翻译实践的变革。同时,通过数学翻译来促进中西数学知识的融通,以及在批判中进行整合与创新。晚清时期,西方数学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本土化表述,也在知识再生产中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体系,并且在知识选择和建构中进行了分门研学。总之,知识的流转离不开译者的实践。因此,在中西文明互动下,晚清译者对西方数学知识也进行了本土实践,努力构建系统化的数学理论体系。最终,在文明互鉴中形成自身的新知识体系,从而逐步构建起中国数学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数学翻译 数学术语 术语汉译 本土化 知识流转
下载PDF
北洋医学堂百年研究述评
12
作者 李亚辉 贾江溶 +3 位作者 刘亚龙 尚工淋 段恩泽 陈子昂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北洋医学堂是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开启了中国官办西医教育的里程碑。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晚清民国时期、新中国至2000年、2000年至今三部分回顾和述评了百余年国内外学者对北洋医学堂的研究成果,认为现阶段其... 北洋医学堂是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开启了中国官办西医教育的里程碑。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晚清民国时期、新中国至2000年、2000年至今三部分回顾和述评了百余年国内外学者对北洋医学堂的研究成果,认为现阶段其研究存在认识度不高、研究范围狭窄、文献资料使用不足等问题,并就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做出了回应,进一步提出要培养高素质研究队伍、合理使用外文文献、加强系统性研究等方法,为中国近代医学史和医学教育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北洋医学堂 学术史 研究评述
下载PDF
清末民国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疆域叙述探究
13
作者 张国荣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0期133-136,共4页
疆域是中国历史教科书书写的重要知识点,也是与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息息相关的概念。近代以来的疆域观念主要通过历史教科书的传播而被普及与认知。疆域的变迁与民族感情的联系也是通过历史教科书的叙述而被感知。清末民国中国历史教... 疆域是中国历史教科书书写的重要知识点,也是与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息息相关的概念。近代以来的疆域观念主要通过历史教科书的传播而被普及与认知。疆域的变迁与民族感情的联系也是通过历史教科书的叙述而被感知。清末民国中国历史教科书对中国历朝疆域进行了叙述,从疆域得失中力求构建中国民族精神,这种叙述方式对后世教科书的书写产生重要影响。当然,近代疆域的书写与国土观念的建构也是近代中国内外交困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疆域 历史教科书 清末民国
下载PDF
清末民国时期的畲族研究及其特点
14
作者 刘琥 曹大明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畲族研究起步于清末民国时期。当时的学界对畲族族属、迁徙路线、人口、文化、生计方式、社会问题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以“他者”为主、规范的民族学研究和传统的史学研究并存、研究材料主要来自地方史志、学界... 畲族研究起步于清末民国时期。当时的学界对畲族族属、迁徙路线、人口、文化、生计方式、社会问题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以“他者”为主、规范的民族学研究和传统的史学研究并存、研究材料主要来自地方史志、学界的研究立场和出发点有所差异等特点。对该时期学术史的梳理,有利于把握畲族研究的历史,也有助于理解清末民国时期的学术研究及其时代背景,亦能为我国当前的民族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畲族研究 史学 民族学
下载PDF
清宫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皮黄本的音乐编创
15
作者 周丹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命升平署将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翻改为“乱弹曲白”,此后升平署和普天同庆班分别排演了皮黄本的《昭代箫韶》。该剧的翻改可谓晚清“昆乱消长”时期皮黄戏创作之缩影:两种皮黄本都具有明显的“昆乱杂糅”特征,昆腔...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命升平署将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翻改为“乱弹曲白”,此后升平署和普天同庆班分别排演了皮黄本的《昭代箫韶》。该剧的翻改可谓晚清“昆乱消长”时期皮黄戏创作之缩影:两种皮黄本都具有明显的“昆乱杂糅”特征,昆腔曲牌在剧中主要作为程式性唱段使用;但二者在具体的腔调选用及板式编排方面又有不同的取向和做法,反映出同一剧目在音乐编创上的不同思路。从两种皮黄本中场景音乐的运用情况来看,当时特定的戏剧情境中已有一些专用的器乐曲牌或带唱词的“大字牌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代箫韶》 皮黄 昆乱杂糅 板式编排 唱腔 戏曲翻改 晚清戏曲 连台本戏
下载PDF
晚清民初“辱华电影”的视觉表征与话语冲突(1897—1927)
16
作者 陈希洋 《媒介批评》 2024年第1期150-167,共18页
1897—1927年间,“辱华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伴随着中西双方“看”与“被看”现代性视觉力量的对抗与博弈,和中国电影自我表述的无力,呈现为对“辱华电影”指认后,话语评论场域里接受与抵制的混杂并存。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侮辱影像随着西... 1897—1927年间,“辱华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伴随着中西双方“看”与“被看”现代性视觉力量的对抗与博弈,和中国电影自我表述的无力,呈现为对“辱华电影”指认后,话语评论场域里接受与抵制的混杂并存。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侮辱影像随着西方影片的输入而不断泛滥;另一方面,输入后在地反馈的思想论域表征为混乱和矛盾。商业话语的营利目的暗合着西方影片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知识分子内部亦存在着有意识自觉抵制“辱华电影”的民族话语,以及响应商业话语鼓吹电影艺术摄制本体内容的重要性,从而漠视甚至反对“辱华”指认的评论话语。转型时期的“辱华电影”领域,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话语共识,而是未受引导状态下多元话语的冲突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辱华电影” 晚清民初 话语 电影批评 视觉性
下载PDF
《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小燕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7-1112,共6页
目的廓清《农学报》(1897年)之前综合性期刊中关于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传播脉络,清理西方农学在中国引进演变的轨迹。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考证和比较法,全面调查《农学报》之前晚清综合性期刊中涉及农学知识的文献。结果《东西洋考每月统记... 目的廓清《农学报》(1897年)之前综合性期刊中关于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传播脉络,清理西方农学在中国引进演变的轨迹。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考证和比较法,全面调查《农学报》之前晚清综合性期刊中涉及农学知识的文献。结果《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西闻见录》和《万国公报》最早刊载了《推农务之会》《英国农器》《英国农政》《农事要策》等文,后来以《格致汇编》《时务报》《知新报》3份期刊的农学报道最为集中。结论西方传教士与中士所办综合性期刊对西方农学的报道,先于《农学报》59年即有单篇文章,后有"农事"专栏,并间接催生了之后《农学报》专业期刊的诞生,在中国农学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期刊史 西学东渐 科学传播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万国公报》
下载PDF
晚清天主教在陕西三边的传播 被引量:7
18
作者 汤开建 马占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9,共7页
利用《教案教务档》、《清末教案》等清宫档案资料及其他第一手材料,结合西人著作,对圣母圣心会从1874年到1914年间在陕西三边地区的传教活动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展现了圣母圣心会在陕西三边传教的概貌。
关键词 晚清 天主教 圣母圣心会 陕西三边 传教史
下载PDF
清代数学家使用笔算略论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迪 冯立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1-466,共6页
讨论了清代使用的各种计算手段,指出清代数学家在数学研究中采用的计算手段和演算方法主要是笔算。介绍了清代两种不同的笔算体系:一种是由西方传入的笔算体系,另一种是中国的筹式演算体系。分析了笔算在清代数学从实用性向学术性转... 讨论了清代使用的各种计算手段,指出清代数学家在数学研究中采用的计算手段和演算方法主要是笔算。介绍了清代两种不同的笔算体系:一种是由西方传入的笔算体系,另一种是中国的筹式演算体系。分析了笔算在清代数学从实用性向学术性转变中所起的作用,认为笔算对清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数学史 清代 笔算 数学家
下载PDF
论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 被引量:9
20
作者 肖东发 杨虎 刘宝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晚清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上的重要变革与转型时期,中国出版在这一历史时期逐渐完成其古今之变,开始从传统走向近代,形成具有近代形态的新式出版。变革与转型的因素贯穿和渗透于晚清出版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从宏观上看,印刷技术、出版物形... 晚清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上的重要变革与转型时期,中国出版在这一历史时期逐渐完成其古今之变,开始从传统走向近代,形成具有近代形态的新式出版。变革与转型的因素贯穿和渗透于晚清出版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从宏观上看,印刷技术、出版物形制、出版物内容、出版物类型、出版机构、出版观念、出版管理体制、著作群体、出版交流、出版社会作用等10方面的变革能够充分反映和印证晚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晚清出版史 近代化变革 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