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末“清议”与魏晋“清谈”之关系再探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立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13-119,共7页
关于汉末"清议"与魏晋"清谈"的关系历来争论颇多。考察魏晋时人的看法,并征诸于汉末清议名士郭泰、汉末述德性碑文及士大夫"题目"文辞品议人物的特征可知,"清议"与"清谈"在某些方面... 关于汉末"清议"与魏晋"清谈"的关系历来争论颇多。考察魏晋时人的看法,并征诸于汉末清议名士郭泰、汉末述德性碑文及士大夫"题目"文辞品议人物的特征可知,"清议"与"清谈"在某些方面有着渊源关系,但二者并非完全等同。"清议"一词概出现于魏晋时期,而"清谈"一词在汉末即见记载,他们之间的演进并非是简单性的发展与承续式的衔接关系,而是一个交错发展、主次升降的过程。魏晋时期,"清议"的式微与"清谈"的兴起,其外因是政治暴力对士人的打击,而内因则是士人学理思想的演变,而士人学理思想的变化又主要受到道家思想自汉代以来不断成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末年 清议 魏晋 清谈
下载PDF
贵州安顺宁谷龙滩汉墓清理简报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合荣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8,共7页
1994~2007年,先后在安顺宁谷龙滩清理了东汉晚期墓葬4座,其中2座石室墓(M29、M31),2座砖室墓(M30、M32),皆为带甬道的单室券顶结构,被盗严重,墓内残存少量随葬品。M31墓道内发现祭祀遗迹。
关键词 宁谷 汉墓 东汉晚期
下载PDF
西安北郊战国晚期至东汉时期墓葬方向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连华 《文博》 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
墓葬方向是墓葬重要的文化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墓主人的族属和信仰等方面的信息。西安北郊战国秦时期为长安乡所辖,两汉时期在长安城东郊。本文拟通过分析西安北郊地区交通学校、明珠花园、郑王村、西北医疗器械厂福利区、雅荷城... 墓葬方向是墓葬重要的文化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墓主人的族属和信仰等方面的信息。西安北郊战国秦时期为长安乡所辖,两汉时期在长安城东郊。本文拟通过分析西安北郊地区交通学校、明珠花园、郑王村、西北医疗器械厂福利区、雅荷城市花园等几处大型墓地不同时期墓葬方向构成比例的变化,并将之与同时期周边区域进行比较研究,总结这一区域墓葬方向构成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以此推测西安北郊区域战国晚期到东汉时期的人群结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北郊 战国晚期到东汉 墓葬方向 人群结构
下载PDF
试析合浦东汉三国墓中的莲花形器
4
作者 谢广维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06,共8页
在合浦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的砖室墓中,有一种陶质莲花形器,此类器物因出土时扰乱严重,长期以来被当做随葬品看待,而且还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称谓。本文通过文献记载及其自身形态的分析对比,提出此类器物应为构筑于墓顶的藻井模型。根据... 在合浦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的砖室墓中,有一种陶质莲花形器,此类器物因出土时扰乱严重,长期以来被当做随葬品看待,而且还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称谓。本文通过文献记载及其自身形态的分析对比,提出此类器物应为构筑于墓顶的藻井模型。根据藻井在国内外的发现情况,认为藻井在合浦的出现,除了可能受到中原宫殿建筑及丧葬观念的影响之外,也不排除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由西方直接传入合浦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 东汉至三国 莲花形器 藻井 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PDF
广西合浦县禁山七星岭东汉墓葬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槐武 韦革 +3 位作者 梁旭达 张居英 陆露 陈梦然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5,共9页
1996年,广西文物工作队对禁山七星岭墓群中的11座汉墓进行了发掘。这批墓葬均为砖室墓,有单层或双层券顶、穹隆顶等结构,平面呈"中"字形、"十"字形、"干"字形或长方形,多由前室、中室、后室及耳室等部分... 1996年,广西文物工作队对禁山七星岭墓群中的11座汉墓进行了发掘。这批墓葬均为砖室墓,有单层或双层券顶、穹隆顶等结构,平面呈"中"字形、"十"字形、"干"字形或长方形,多由前室、中室、后室及耳室等部分组成。随葬器物包括陶器、铜器、铁器、滑石器等。墓葬年代皆属东汉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合浦县 东汉 七星岭墓群 砖室墓 墓葬形制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安徽宿州金山寨汉代画像石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6
作者 任一龙 邱少贝(绘图) +3 位作者 杨妍丽(绘图) 闵凡保(拓片) 刘林 邱少贝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3,共9页
金山寨画像石墓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金山寨村,M1为"中"字形墓葬结构,由墓道、甬道、中室、东耳室、西耳室、后室组成,出土器物十余件,出土画像石12块14幅。此次发掘为研究本地区的汉代画像石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安徽宿州 金山寨 画像石墓 东汉中晚期
原文传递
东越墓葬分期及相关历史考古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付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94,共12页
历史文献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实际统治福建与浙南的地方政权——闽越、东瓯两国记载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记·东越列传》[1]。在《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将东越与南越并举,有关东越的记载基本照录《史记》。从文字史... 历史文献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实际统治福建与浙南的地方政权——闽越、东瓯两国记载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记·东越列传》[1]。在《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将东越与南越并举,有关东越的记载基本照录《史记》。从文字史料分析,无诸与摇对东越地区的统治应早于秦统一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南部及福建 东越遗存 墓葬分期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原文传递
广西合浦县母猪岭汉墓的发掘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居英 陆露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8,I0004-I0006,I0008,共24页
1990~1996年广西合浦县博物馆在母猪岭发掘了10座汉代墓葬,其中5座保存较好,可分为土坑墓和砖石墓两类。土坑墓均为长方形土坑木椁墓,而砖石墓皆由墓室和墓道组成。墓内的葬具和人骨已朽。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铜镜、钱... 1990~1996年广西合浦县博物馆在母猪岭发掘了10座汉代墓葬,其中5座保存较好,可分为土坑墓和砖石墓两类。土坑墓均为长方形土坑木椁墓,而砖石墓皆由墓室和墓道组成。墓内的葬具和人骨已朽。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铜镜、钱币、印章、装饰品等。该墓地时代从西汉晚期延续到东汉后期,为黄姓家族的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母猪岭 土坑墓 砖室墓 西汉晚期至东汉后期
原文传递
贵州兴仁县交乐十九号汉墓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飞 宋世坤 +2 位作者 梁太鹤 张元 王燕子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8,T001,T004,T005,共11页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9年9月发掘的交乐十九号墓,是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多室砖墓,由前、中、后、左、右五室组成。墓中的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和琥珀饰等,从出土的陶俑、铜镜、钱币等再结合墓葬形制分析,该墓年...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9年9月发掘的交乐十九号墓,是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多室砖墓,由前、中、后、左、右五室组成。墓中的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和琥珀饰等,从出土的陶俑、铜镜、钱币等再结合墓葬形制分析,该墓年代为东汉晚期。它与 M6、M7和M8同在一个封土堆下,形成一坟四墓,可能为家族合葬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兴仁县 多室砖墓 东汉 墓葬形制 出土器物 文物考古
原文传递
山东东阿县邓庙汉画像石墓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昆麟 孙淮生 +3 位作者 刘玉新 杨燕 李付兴 吴明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51,共20页
1998年,在山东省东阿县邓庙村发现一座画像石墓。该墓由两组形制相同且对称的"中"字形墓室组成,各有独立墓道,包括墓门、前室、中室、左右耳室和后室等部分。墓中发现大量石刻画像,内容主要有祥瑞辟邪题材、车骑出行及生活场... 1998年,在山东省东阿县邓庙村发现一座画像石墓。该墓由两组形制相同且对称的"中"字形墓室组成,各有独立墓道,包括墓门、前室、中室、左右耳室和后室等部分。墓中发现大量石刻画像,内容主要有祥瑞辟邪题材、车骑出行及生活场景、装饰图案等。根据墓葬形制、画像风格、雕刻技法等判断,墓葬年代为东汉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邓庙 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
原文传递
山东微山县近年出土的汉画像石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建东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47,共13页
微山县地处鲁西南,县境南北狭长126公里,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相邻,北部与本省邹城市、滕州市接壤。这里是出土汉画像石的重要地区,历年来有众多发现(图一)。由于微山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这里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兼具有鲁南和苏北地... 微山县地处鲁西南,县境南北狭长126公里,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相邻,北部与本省邹城市、滕州市接壤。这里是出土汉画像石的重要地区,历年来有众多发现(图一)。由于微山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这里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兼具有鲁南和苏北地区画像石的特点。其中,该县南部的微山岛乡、塘湖乡、彭口闸乡、付村乡、夏镇等地出土的画像石,与徐州地区的画像石风格相同;北部的两城乡、南阳镇所出画像石,与邹城市、滕州市发现的画像石风格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微山县 画像石 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晚期
原文传递
贵州黔西县汉墓的发掘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昌国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0-56,i0007-i0008,共19页
2005年5~6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黔西县甘棠乡红星村、三角村和城关镇双星村等地的汉墓进行清理,共清理汉墓10座,其中土坑墓4座,石室墓6座。土坑墓皆为竖穴,石室墓皆为单室,有的有墓道,墓室内有头箱和边箱。随葬器物有陶器、铜器... 2005年5~6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黔西县甘棠乡红星村、三角村和城关镇双星村等地的汉墓进行清理,共清理汉墓10座,其中土坑墓4座,石室墓6座。土坑墓皆为竖穴,石室墓皆为单室,有的有墓道,墓室内有头箱和边箱。随葬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等。墓葬的时代为东汉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县 土坑墓 石室墓 东汉晚期
原文传递
山东青州市马家冢子东汉墓的清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姜建成 刘华国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75,I0002-I0003,I0006-I0007,共21页
马家冢子汉墓位于青州市东部谭坊镇马家冢子村东150米处,西北距庄家庄800米.正北与寿光市为邻,南与董家庄相距1000米.东南与昌乐县相邻(图一)。20世纪60年代,该墓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当地群众取土时出土“宜子孙”玉璧而引起... 马家冢子汉墓位于青州市东部谭坊镇马家冢子村东150米处,西北距庄家庄800米.正北与寿光市为邻,南与董家庄相距1000米.东南与昌乐县相邻(图一)。20世纪60年代,该墓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当地群众取土时出土“宜子孙”玉璧而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82年3月,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墓现场调查,建议由青州市博物馆进行清理。青州市博物馆于1982年12月开始发掘,1983年1月结束,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州市 马家冢子 砖室多室墓 东汉中晚期
原文传递
贵州赤水市复兴马鞍山崖墓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合荣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0-33,i0001-i0002,i0006-i0007,共18页
1998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赤水市复兴镇马鞍山清理了21座崖墓,均为带露天墓道的纵列单室墓,墓室为长方形和前窄后宽的梯形,墓顶有弧形和两面坡两种,多数葬内凿刻头龛、侧龛、灶台和排水沟,部分墓葬凿有1至3具石棺,出土遗物有陶器... 1998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赤水市复兴镇马鞍山清理了21座崖墓,均为带露天墓道的纵列单室墓,墓室为长方形和前窄后宽的梯形,墓顶有弧形和两面坡两种,多数葬内凿刻头龛、侧龛、灶台和排水沟,部分墓葬凿有1至3具石棺,出土遗物有陶器、瓷器和铁器等,初步推断这批崖墓的时代主要在东汉中晚期至南北朝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赤水市 复兴路 马鞍山 崖墓 文物考古 墓葬形制 随葬器物
原文传递
山东枣庄市临山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6
15
作者 燕生东 徐加军 +2 位作者 赵天文 张云 孙思凡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9-59,共11页
1990、1991年在位于山东枣庄市薛城区的临山汉墓群发掘了23座墓葬,包括土坑竖穴墓、石椁墓两类。石椁板上多刻有简单的画像,有的还发现彩绘壁画。土坑墓随葬陶罐和铜钱;石椁墓随葬各类陶器,以及少量铜器和玉、石器,墓主的身份较高。依... 1990、1991年在位于山东枣庄市薛城区的临山汉墓群发掘了23座墓葬,包括土坑竖穴墓、石椁墓两类。石椁板上多刻有简单的画像,有的还发现彩绘壁画。土坑墓随葬陶罐和铜钱;石椁墓随葬各类陶器,以及少量铜器和玉、石器,墓主的身份较高。依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这些墓葬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枣庄市 汉墓 墓葬结构 随葬品
原文传递
汉代陶钱树座与陶灯座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奎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4,共6页
汉代的陶钱树座与陶灯座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因而会出现被误认的情形。本文通过对两件目前被学者们认为是"钱树座"的陶器座进行观察和对比,初步认为它们都应该是东汉晚期组合式陶灯的一个组成部分——陶灯座。由此看出,汉... 汉代的陶钱树座与陶灯座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因而会出现被误认的情形。本文通过对两件目前被学者们认为是"钱树座"的陶器座进行观察和对比,初步认为它们都应该是东汉晚期组合式陶灯的一个组成部分——陶灯座。由此看出,汉代某些单体陶器与组合式陶器的某些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地方,需留意这些器物的独特之处,以便复原其真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钱树座 陶灯座 模制 东汉晚期
原文传递
安徽淮北市李楼一号、二号东汉墓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杰平 杨中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33,97,100,共14页
2005年元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安徽淮北市李楼一号、二号汉墓进行了发掘。M1为大型多室砖墓,墓内出土釉陶器、陶器、铜器、铁器以及铜缕玉衣片等遗物30余件(组)。M2为砖石混筑墓葬,墓内出土陶器、釉陶器、铜器等遗物20余件。根... 2005年元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安徽淮北市李楼一号、二号汉墓进行了发掘。M1为大型多室砖墓,墓内出土釉陶器、陶器、铜器、铁器以及铜缕玉衣片等遗物30余件(组)。M2为砖石混筑墓葬,墓内出土陶器、釉陶器、铜器等遗物20余件。根据墓葬形制、出土遗物等推断,两座墓葬的年代属于东汉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淮北市 李楼遗址 多室砖墓 砖石混筑墓葬 东汉中晚期
原文传递
河南淅川县双河镇51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俊峰 李翼 林擎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1,27,共7页
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县双河镇两汉墓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共清理墓葬72座,其中M51为一座甲字形土坑竖穴砖室墓,出土陶器、铜镜、五铢铜钱及铁剑等随葬器物103件,其中铜镜为纪年... 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县双河镇两汉墓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共清理墓葬72座,其中M51为一座甲字形土坑竖穴砖室墓,出土陶器、铜镜、五铢铜钱及铁剑等随葬器物103件,其中铜镜为纪年铭文镜,年代为东汉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淅川县 双河镇基地 砖室基 东汉晚期
原文传递
湖南宁乡狮北汉代墓地M10、M25考古发掘简报
19
作者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宁乡县文物局 何赞 《湖南考古辑刊》 2018年第1期128-141,358-361,共15页
宁乡狮北墓地位于宁乡县大屯营镇狮北村。2016年4~8月、2017年4~5月,为配合宁乡花大联合集镇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乡县文物局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现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晚期墓葬47座,其中M10、M25是宁乡狮北汉代... 宁乡狮北墓地位于宁乡县大屯营镇狮北村。2016年4~8月、2017年4~5月,为配合宁乡花大联合集镇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乡县文物局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现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晚期墓葬47座,其中M10、M25是宁乡狮北汉代墓地中两座保存较为完好的东汉中晚期券顶砖室墓。这两座砖室墓对于研究宁乡乃至长沙地区东汉时期墓葬制度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乡 狮北墓地 东汉中晚期 券顶砖室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