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扬子克拉通北部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大陆边缘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登发 管树巍 +1 位作者 张水昌 孙衍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9-353,共25页
上扬子克拉通北部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沉积盆地是在勉-略洋盆南侧发展起来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在泥盆纪-中二叠世以稳定沉降为主,向北以碳酸盐岩缓坡与台地向勉略洋盆过渡;中二叠世末期受峨眉地裂运动影响形成隆坳相间的格局;早一... 上扬子克拉通北部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沉积盆地是在勉-略洋盆南侧发展起来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在泥盆纪-中二叠世以稳定沉降为主,向北以碳酸盐岩缓坡与台地向勉略洋盆过渡;中二叠世末期受峨眉地裂运动影响形成隆坳相间的格局;早一中三叠世构造体制由伸展变为挤压,沉积建造由开阔海碳酸盐岩台地逐渐向半局限台地、半封闭海湾膏盐湖相以及陆相碎屑岩含煤岩系过渡。该陆缘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上扬子北缘前陆盆地、中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川西、川北前陆盆地,以及晚白垩世至今构造残留盆地的改造。其中,晚三叠世须三一须六期上扬子北缘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大致沿汶川、剑阁和万源一线分布。热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剑阁和万源一线以南的上二叠统烃源岩在早中生代始终处于埋藏增温状态,只是自晚白垩世才进入抬升降温阶段,呈“同代”烃源岩的特征;而汶川、剑阁和万源一线以北的龙门山、米仓山和大巴山山前冲断地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则围绕生烃窗经历了多次增温和降温过程,热演化历史复杂,呈“隔代”烃源岩的特征。因此,对于上扬子克拉通北部晚古生代一中三叠世陆缘盆地的勘探,汶川、剑阁和万源一线以南比其北侧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 被动大陆边缘 构造-沉积环境 热年代学 “隔代”烃源岩 上扬子克拉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