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华南双季晚籼稻根系活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农荣 黄秋妹 +7 位作者 林道宣 孔清霓 张旭 刘彦卓 蔡汉雄 梁权 梁友强 梁成英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0-46,共7页
本试验于1995年晚季初步研究了水、旱育秧方式和不同插植密度下根系活力的变化趋势及与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旱育秧苗根系活力明显高于水育秧,根系活力与白根数、地上部苗体干/鲜重比值呈显著正相关,与褐根数、苗高、叶... 本试验于1995年晚季初步研究了水、旱育秧方式和不同插植密度下根系活力的变化趋势及与地上部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旱育秧苗根系活力明显高于水育秧,根系活力与白根数、地上部苗体干/鲜重比值呈显著正相关,与褐根数、苗高、叶龄和百苗干、鲜物重呈负相关。(2)旱育单苗移植处理的根系活力在水稻整个生育过程中均高于旱育多苗移植处理,水秧单苗和多苗移植处理。生育后期根系活力与主茎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系数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正相关,旱育秧苗的这些特性有利于移植后叶片与分蘖的快速形成及生育后期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籽粒充实度。同时提出,在水肥管理上应适当加大后期穗肥比例,改善光照条件和土壤的通气排水状况,以便充分发挥旱育稀植秧苗的增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晚籼稻 旱育苗稀植 根系活力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晚籼杂两优277氮、磷、钾施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利 游艾青 +4 位作者 范先鹏 王传雷 李四斌 胡刚 刘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采用二次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两优277的施肥技术,建立了产量对氮、磷、钾施肥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并提出了优化施肥方案,即获得每公顷7681.3kg以上产量的合理施肥量应为氮(N)180.0~207.0kg,磷(P2O5)91.5~105.0kg,钾(K2O)132.0~15... 采用二次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两优277的施肥技术,建立了产量对氮、磷、钾施肥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并提出了优化施肥方案,即获得每公顷7681.3kg以上产量的合理施肥量应为氮(N)180.0~207.0kg,磷(P2O5)91.5~105.0kg,钾(K2O)132.0~159.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籼杂两优277 肥料效应函数 施肥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晚稻天丰优134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强 涂军明 +5 位作者 张金林 王欢 梅凯华 高正刚 陈蔚 孙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94-996,共3页
天丰优134是用天丰A与恢复系R134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和易制种等特点。阐述了天丰优13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晚籼稻 天丰优134 选育 国标2级
下载PDF
不同晚籼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山 王伟 +3 位作者 段德洪 黄鑫 朱忠仁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1-576,共6页
明确不同水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对耐热基因型的选育以及制定合理的避热栽培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晚籼稻品种白天平均冠层温度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以14:00的冠层温度进行的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 明确不同水稻品种冠层温度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对耐热基因型的选育以及制定合理的避热栽培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晚籼稻品种白天平均冠层温度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以14:00的冠层温度进行的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冠层温度的差异在不同生育期表现较为一致。其中,五优308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冠层温度均最低,而M112和金优998在3个时期的冠层温度均最高,分别属于低温型和高温型品种。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气冠温差(气温与冠层温度的差值)与水稻产量和结实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冠温差与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每穗粒数呈正相关关系,但仅在抽穗期达到显著水平。气冠温差与水稻的株高、剑叶的长度、顶3叶的叶角以及倒1节的长度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气冠温差与群体的透光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根系伤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籼稻 冠层温度 气冠温差 产量 品种
下载PDF
三系杂交晚籼新组合Ⅱ优7599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志勤 杨平 +3 位作者 邹国兴 吴小峰 陈春莲 尹建华 《江西农业学报》 2010年第12期11-13,共3页
Ⅱ优7599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Ⅱ-32A与恢复系JR7599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最大的特点是剔除科恢752的配组感光性而能作晚稻种植,株型紧凑,形态清秀,剑叶挺直,呈瓦背状,抗倒,抗稻飞虱,产量高,米饭口感好。2008年... Ⅱ优7599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Ⅱ-32A与恢复系JR7599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最大的特点是剔除科恢752的配组感光性而能作晚稻种植,株型紧凑,形态清秀,剑叶挺直,呈瓦背状,抗倒,抗稻飞虱,产量高,米饭口感好。2008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介绍了Ⅱ优759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晚稻 杂交晚籼 新组合 选育与应用 Combination indica rice Hybrid New 农作物品种审定 江西省 制种技术 栽培技术 选育过程 晚稻种植 特征特性 省农科院 研究所 恢复系 感光性 稻飞虱
下载PDF
优质晚籼品种“923”的选育初报 被引量:6
6
作者 涂英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76-78,共3页
用早熟亲本“莲塘早”,抗性较好的“IR36”和优质稻“外3”、“涟选籼”进行复合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代选择育成优质晚籼品种“923”。报道了“923”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主要性状表现、试种情况和栽培技术要点,对优质稻... 用早熟亲本“莲塘早”,抗性较好的“IR36”和优质稻“外3”、“涟选籼”进行复合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代选择育成优质晚籼品种“923”。报道了“923”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主要性状表现、试种情况和栽培技术要点,对优质稻的育种提出了讨论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籼 水稻 籼稻 晚稻 优良品种 选育
下载PDF
华南籼稻不同处理间早晚造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少川 李宏 +3 位作者 王家生 黄道强 谢振文 卢德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5-229,共5页
对 9个不同栽培处理、早晚两造种植的华南籼稻品种绿黄占品质性状进行系统研究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除粒型呈显著性差异外 ,9个处理间其他品质性状差异不显著 ;出糙率、整精米率、不完善粒率、食味品质等性状在造别间呈极显著性差异 ,... 对 9个不同栽培处理、早晚两造种植的华南籼稻品种绿黄占品质性状进行系统研究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除粒型呈显著性差异外 ,9个处理间其他品质性状差异不显著 ;出糙率、整精米率、不完善粒率、食味品质等性状在造别间呈极显著性差异 ,粒型造别间呈显著性差异。对温室盆栽的 9个不同中微量元素施肥处理早晚两造的绿黄占品质性状进行系统研究 ,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品质性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出糙率、整精米率、不完善粒率、垩白粒率、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造别间差异极显著 ,胶稠度差异显著。指出华南籼稻品质的提高只有通过品种改良才能根本奏效 ,华南籼稻同一品种早晚不同造别种植晚造稻米食味品质一般优于早造稻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性状 华南地区 籼稻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两系杂交晚籼两优277的选育与应用
8
作者 刘凯 胡刚 +3 位作者 杨国才 游艾青 陈志军 卢兴桂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6-417,共2页
两优277(Y620)是用籼型光敏核不育系YW-2S与恢复系双七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优、熟期适宜、抗白叶枯病等特点。适应湖北无稻瘟病的双季稻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关键词 两系杂交晚籼 两优277 优质 选育 栽培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晚稻玺优447的栽培与制种技术
9
作者 张盛 蔡星星 +3 位作者 李兴华 王欢 周强 周楠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72-74,共3页
玺优447是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玺A与自选恢复系冈恢447组配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晚稻组合。介绍了玺优447的品种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晚稻 玺优447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播期对南方双季晚籼稻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俊豪 解嘉鑫 +6 位作者 熊若愚 郭琳 谭雪明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曾研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120,共6页
调整播期可以改变水稻生长发育中的环境气候条件,对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节水稻生育进程及提升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南方双季晚籼稻优质丰产与温光资源相适应的播种期,本研究选用万象优华占、象牙香珍和美香占2号等3个晚籼... 调整播期可以改变水稻生长发育中的环境气候条件,对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节水稻生育进程及提升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南方双季晚籼稻优质丰产与温光资源相适应的播种期,本研究选用万象优华占、象牙香珍和美香占2号等3个晚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共3个播期,研究播期对双季晚籼稻品种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供试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日均温度和有效积温、全生育期和齐穗至成熟期阶段的日照时数均呈递减趋势,而全生育期天数无明显变化;产量以6月20日播种的最高,早播(6月10日)会导致显著减产,而晚播(6月30日)虽然也会导致减产,但差异不显著;随播期推迟,晚籼稻品种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变优,但不利于改善食味品质,对营养品质无显著影响。在南方双季晚籼稻实际生产中,不建议早播,应根据品种不同进行适期播种或适当晚播,能使水稻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温光资源,有利于协调水稻高产和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籼稻 播期 温光资源 生育期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播期对翻秋早籼稻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继杰 房玉伟 +2 位作者 叶靖 陈孝赏 刘守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0-15,共6页
以早熟和中熟2种类型早籼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式,研究了4个晚季播期对翻秋早籼稻产量、生育期和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晚季播期推迟,2种类型早籼稻的生育进程延迟,全生育期延长;早熟早籼在生育期间的光能利... 以早熟和中熟2种类型早籼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式,研究了4个晚季播期对翻秋早籼稻产量、生育期和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晚季播期推迟,2种类型早籼稻的生育进程延迟,全生育期延长;早熟早籼在生育期间的光能利用率和积温均随晚季播期推迟而逐渐下降,光照时数和光合有效辐射均以Ⅱ期最高,Ⅳ期最低;中熟早籼在生育期间的光照时数、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均随播期推迟而逐渐下降,光能利用率表现为Ⅱ期>Ⅲ期>Ⅰ期>Ⅳ期;早熟早籼的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逐渐下降,中熟早籼的产量表现为Ⅱ期>Ⅲ期>Ⅰ期>Ⅳ期;与早季比较,2种类型早籼稻在晚季的产量、全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及光能利用率均有所下降,但光照时数有所增加。总之,早熟早籼在翻秋种植时应尽早播种,中熟早籼可适当推迟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播期 晚季 生育期 光能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下湖北二季晚粳群体物质生产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罗浩 彭福燕 +4 位作者 高俊阳 翁玉林 姚璇 涂军明 杨特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4,共9页
为建立二季晚粳高产栽培技术,促进湖北省“早籼-晚粳”种植模式的发展,以鄂粳403为材料,在2种大田种植密度(28.3万和37.6万穴/hm^2)和5个施氮水平(0、165、195、225、255 kg/hm^2)下比较了其产量形成的差异,并运用Gompertz方程对群体叶... 为建立二季晚粳高产栽培技术,促进湖北省“早籼-晚粳”种植模式的发展,以鄂粳403为材料,在2种大田种植密度(28.3万和37.6万穴/hm^2)和5个施氮水平(0、165、195、225、255 kg/hm^2)下比较了其产量形成的差异,并运用Gompertz方程对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学产量增长动态及其特征参数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二季晚粳产量主要决定于施肥量,而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说明其群体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在适宜施肥水平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群体生物学产量显著提高,进而增加经济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二季晚粳适宜施氮量为225 kg/hm^2。群体高效物质生产能力取决于其较高的干物质生产速率和较长的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并以快速建立起适宜叶面积指数为基础。高产群体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增长速率和较短的叶面积指数快速增长期。依据二次曲线模型提出了二季晚粳各阶段适宜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生产量,可为其高产群体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季晚粳 籼改粳 群体结构 产量 施肥水平 种植密度
下载PDF
应用灰色关联原理评估双晚杂交籼稻新品种
13
作者 刘劲松 江兴明 +3 位作者 琚为民 蒋文生 鲁长贵 戴先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6期708-709,共2页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 7个双晚杂交籼稻新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两优培胜和培杂茂三具有丰产 ,农艺性状好 。
关键词 水稻 双季晚籼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性状 新品种 杂交籼稻
下载PDF
华南杂交晚籼高产、优质、高效组合选育实践及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敬 张艺强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共3页
提出华南杂交晚籼选育的8项意见,即优质性、高产性、抗病性、后期耐寒性、熟期适中性、早制晚用性、恢复系苗期耐寒性以及制种父母本播种差期短等。按此育成了博优210等组合,达到了预期的选盲目标。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稻 选择育种 组合 制种 博优210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晚籼益丰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试种表现
15
作者 周应林 邹细标 彭应财 《中国稻米》 2014年第6期73-75,共3页
益丰优华占是用江西大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益丰A,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优恢复系华占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达到国标2-3级,稻瘟病抗性好,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2014年3月通... 益丰优华占是用江西大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益丰A,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优恢复系华占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达到国标2-3级,稻瘟病抗性好,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2014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益丰优华占的特佂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丰优华占 杂交晚籼 优质稻 高产稳产 特征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