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播小麦栽培技术
1
作者 冀玉兰 朱海英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72-174,共3页
小麦是鄄城县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脱贫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小麦生产安全意义重大。晚播小麦栽培时,栽培技术应用是否规范标准,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品质以及种植效益。以鄄城县为例,在分析晚播小麦生育特... 小麦是鄄城县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脱贫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小麦生产安全意义重大。晚播小麦栽培时,栽培技术应用是否规范标准,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品质以及种植效益。以鄄城县为例,在分析晚播小麦生育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晚播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小麦 栽培技术 鄄城县
下载PDF
晚播小麦抗淋抗湿应变高产技术
2
作者 宋璐 王天舒 +3 位作者 杨美悦 刘喆 文娟 常辉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20-22,共3页
针对小麦播种期间降水多易形成晚播弱苗的实际,综合了近几年来晚播小麦的高产经验,总结并提出了以提高播种质量、促弱转壮、增穗增粒为应对管理目标,以适当增加播量、晚冬灌、早春返青期肥水管理、适时化控、拔节期肥水齐攻等为关键点... 针对小麦播种期间降水多易形成晚播弱苗的实际,综合了近几年来晚播小麦的高产经验,总结并提出了以提高播种质量、促弱转壮、增穗增粒为应对管理目标,以适当增加播量、晚冬灌、早春返青期肥水管理、适时化控、拔节期肥水齐攻等为关键点的应对技术措施,对指导区域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小麦 高产技术 抗淋抗湿
下载PDF
黄淮麦区晚播小麦生长特点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传贵 崔晓云 +2 位作者 刘琼霞 任效宝 杨耀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304-305,共2页
黄淮麦区晚播小麦生长特点是生育期短 ,冬前个体生长量不足 ,春季生长快 ,幼穗分化迟 ,时间短 ,中后期幼穗分化速度加快 ,前期灌浆速度快 ,干物质积累多 ,但灌浆期短 ,千粒重变化大。根据晚播麦特点提出了提高播种质量加强中后期管理 ,... 黄淮麦区晚播小麦生长特点是生育期短 ,冬前个体生长量不足 ,春季生长快 ,幼穗分化迟 ,时间短 ,中后期幼穗分化速度加快 ,前期灌浆速度快 ,干物质积累多 ,但灌浆期短 ,千粒重变化大。根据晚播麦特点提出了提高播种质量加强中后期管理 ,以肥补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晚播 生长特点 黄淮麦区 高产栽培
下载PDF
旱地晚茬冬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甘吉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5-32,共8页
播期试验表明,与适期麦相比,早地晚茬麦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缩短,分蘖期短,穗分化阶段前期缩短,从药隔形成期开始,以后各生育阶段同步,分蘖少,主茎叶片数减少;产量要素穗、粒重均下降,穗数、粒数少是减产的主要原因。在基本苗35~40万/亩... 播期试验表明,与适期麦相比,早地晚茬麦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缩短,分蘖期短,穗分化阶段前期缩短,从药隔形成期开始,以后各生育阶段同步,分蘖少,主茎叶片数减少;产量要素穗、粒重均下降,穗数、粒数少是减产的主要原因。在基本苗35~40万/亩时,穗数略高于或等于苗数,适期晚麦主穗籽粒重接近适期麦,是争取高产的潜力所在。高产模式化试验建立了产量与密度、氮、磷肥的回归数学模型,对产量的作用是氮肥>密度>磷肥。晚播高产途径是增肥增密,增磷促壮,氮磷平衡,越冬追肥覆盖,墒情、肥料、密度协调,增穗增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旱地 高产 栽培 小麦
下载PDF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锋 孙本普 +1 位作者 孙雪梅 赵永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83-2186,共4页
通过多年的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研究了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的特点及产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晚播小麦 过晚播小麦 生长发育 高产 栽培措施
下载PDF
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翠莲 王颖 +1 位作者 刘秀梅 曹艳荣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年第6期44-48,共5页
基于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和经济效益分析,对扬州市江都区晚播15 d以上的小麦,通过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质补晚、以肥补晚等配套栽培技术,可以取得400 kg/667 m^2的产量,从而达到晚播小麦安全、稳产、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 晚播 小麦 生育特点 栽培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淮北地区晚播麦的生育特性研究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曙鋆 陈焕淦 +2 位作者 郑燕 王兵 潘启民 《耕作与栽培》 2014年第3期27-28,44,共3页
以不同类型品种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播期处理,研究了江苏淮北地区小麦播期推迟对冬前麦苗素质、全生育期及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均出现了全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推迟,穗分化时间缩短的趋势。... 以不同类型品种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播期处理,研究了江苏淮北地区小麦播期推迟对冬前麦苗素质、全生育期及生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均出现了全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推迟,穗分化时间缩短的趋势。晚播麦产量构成表现为亩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最终产量下降,其中每穗粒数的减少是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通过选用穗粒中间型品种,提高播种质量,注重返青期及剑叶露尖期的田间管理,晚播麦仍可获得380kg/667m2左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地区 晚播麦 生育特性 高产栽培
下载PDF
稻茬过晚播小麦高产密度和氮肥调控效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明伟 丁锦峰 +1 位作者 朱新开 郭文善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为了探索适宜过晚播小麦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针对过晚播(较适播期推迟30d以上)小麦,采用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氮肥运筹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技术组合对产量、氮素利用率、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以及氮肥... 为了探索适宜过晚播小麦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针对过晚播(较适播期推迟30d以上)小麦,采用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氮肥运筹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技术组合对产量、氮素利用率、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以及氮肥运筹对过晚播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率、品质形成以及经济效益有显著的调控效应,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以33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5:1:2:2与6:0:2:2氮肥运筹处理的产量高于4:2:1:3运筹处理。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纯收入先增加后下降,6:0:2:2氮肥运筹处理的纯收入较高。在基本苗330万株/hm^(2)、施氮量225kg/hm^(2)、氮肥运筹5:1:2:2和6:0:2:2处理下,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生理效率、氮素表观利用率和产量均较高。随密度增加,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湿面筋含量与沉降值则先增加后降低,容重持续增加;随着施氮量增加,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增加,淀粉含量与容重表现则相反。综合考虑,扬麦23过晚播条件下适宜栽培技术组合为基本苗330万株/hm^(2)左右、施氮量225kg/hm^(2)、磷、钾肥用量均为90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或6:0:2:2时,可获得6750kg/hm^(2)以上目标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过晚播 产量 品质 氮效率 经济效益 高产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