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历史研究到理论创造——论冯契对后期墨家“三物”论说的创造性诠释
1
作者
晋荣东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4期51-68,197,共19页
相异于主流解释把后期墨家“三物”论说理解为对推理形式的刻画或对逻辑规律、原则的揭示,冯契立足于对逻辑范畴问题的长期思考,将其本质勘定为提出了“类”“故”“理”三个范畴是逻辑思维所必具的学说,并从“类”“故”“理”三个方...
相异于主流解释把后期墨家“三物”论说理解为对推理形式的刻画或对逻辑规律、原则的揭示,冯契立足于对逻辑范畴问题的长期思考,将其本质勘定为提出了“类”“故”“理”三个范畴是逻辑思维所必具的学说,并从“类”“故”“理”三个方面来重构和诠释后期墨家逻辑思想。冯契对“三物”论说的创造性诠释为建构逻辑范畴体系提供了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基本架构,而以“类”“故”“理”为骨架的范畴体系正是冯契“智慧说”哲学体系的重要理论创获之一。对“三物”论说的诠释与逻辑范畴体系的建构之间这种高度融合、相互生成,充分体现了冯契的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理论创作之间存在着一种由此及彼、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后期墨家
“三物”论说
逻辑范畴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里士多德(或欧洲传统)逻辑与后期墨家逻辑中的等价公理——对逻辑与理性普遍性的论证
2
作者
张靖杰(译)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94-103,共10页
在跨文化研究中,是否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逻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传统的思想家对逻辑言之甚少,且更倾向于诗性的表达,因此往往被视为(相对而言)非逻辑的。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最为普遍的公理与后期墨家文本中关于逻...
在跨文化研究中,是否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逻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传统的思想家对逻辑言之甚少,且更倾向于诗性的表达,因此往往被视为(相对而言)非逻辑的。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最为普遍的公理与后期墨家文本中关于逻辑问题的公式化表达,经由两者公理的等价性来论证逻辑与理性的普遍存在。可以认为:基本的逻辑规则并不依赖于某些特定的文化、语言与本体论前提,也不建立在特定的“真理”概念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逻辑
后期墨家逻辑
公理
真理
普遍理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大陆学界荀子名学本质之研究及其反思
3
作者
李哲贤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7-34,共8页
在先秦时期,除了名家和墨家之外,在名学研究方面,其成就最大的当属荀子。荀子对于先秦名学之主要贡献是进一步批判和发展名家和墨辩之名学,使儒家之名学更加严谨。然而,历来有关荀子之研究多着眼于其心、性、天、礼等之探讨,而疏于抉发...
在先秦时期,除了名家和墨家之外,在名学研究方面,其成就最大的当属荀子。荀子对于先秦名学之主要贡献是进一步批判和发展名家和墨辩之名学,使儒家之名学更加严谨。然而,历来有关荀子之研究多着眼于其心、性、天、礼等之探讨,而疏于抉发其名学之义蕴。直到近年来,由于大陆学界积极挖掘中国古代之逻辑思想,以免西方逻辑专美于前,于是有关中国逻辑史或逻辑思想之论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等有关中国逻辑论著之研究对象主要为先秦时期讨论名实辩说之篇章,尤其是公孙龙、墨辩和荀子名学之研究。此外,由于一些国外学者之参与,使得中国古代逻辑之研究,尤其是关于荀子名学之研究,如今已成一较为普遍之现象。目前对于荀子名学本质之探讨,其中最重要之问题是荀子之名学是否即等同于西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所创之传统逻辑(traditional logic)或形式逻辑(formal logic)。虽然,大陆学界大多主张荀子之名学即等同于西方之逻辑,然而,学者皆未予以明确之说明或证明。因此,有关荀子名学本质之看法,实有待厘清,否则,将影响吾人对荀子名学之确切理解与把握,此外将对此一议题予以反思,并提出未来可能之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学界
荀子
名学
逻辑
墨家
名家
墨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历史研究到理论创造——论冯契对后期墨家“三物”论说的创造性诠释
1
作者
晋荣东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4期51-68,197,共19页
文摘
相异于主流解释把后期墨家“三物”论说理解为对推理形式的刻画或对逻辑规律、原则的揭示,冯契立足于对逻辑范畴问题的长期思考,将其本质勘定为提出了“类”“故”“理”三个范畴是逻辑思维所必具的学说,并从“类”“故”“理”三个方面来重构和诠释后期墨家逻辑思想。冯契对“三物”论说的创造性诠释为建构逻辑范畴体系提供了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基本架构,而以“类”“故”“理”为骨架的范畴体系正是冯契“智慧说”哲学体系的重要理论创获之一。对“三物”论说的诠释与逻辑范畴体系的建构之间这种高度融合、相互生成,充分体现了冯契的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理论创作之间存在着一种由此及彼、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冯契
后期墨家
“三物”论说
逻辑范畴体系
Keywords
Feng Qi
later
mohist
doctrine of San Wu
system of
logic
al categories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里士多德(或欧洲传统)逻辑与后期墨家逻辑中的等价公理——对逻辑与理性普遍性的论证
2
作者
张靖杰(译)
机构
德国卡尔斯鲁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94-103,共10页
文摘
在跨文化研究中,是否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逻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传统的思想家对逻辑言之甚少,且更倾向于诗性的表达,因此往往被视为(相对而言)非逻辑的。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最为普遍的公理与后期墨家文本中关于逻辑问题的公式化表达,经由两者公理的等价性来论证逻辑与理性的普遍存在。可以认为:基本的逻辑规则并不依赖于某些特定的文化、语言与本体论前提,也不建立在特定的“真理”概念之上。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逻辑
后期墨家逻辑
公理
真理
普遍理性
Keywords
Aristotelian
logic
later mohist logic
axiom
truth
universal rationality
分类号
B502.23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大陆学界荀子名学本质之研究及其反思
3
作者
李哲贤
机构
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
出处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7-34,共8页
文摘
在先秦时期,除了名家和墨家之外,在名学研究方面,其成就最大的当属荀子。荀子对于先秦名学之主要贡献是进一步批判和发展名家和墨辩之名学,使儒家之名学更加严谨。然而,历来有关荀子之研究多着眼于其心、性、天、礼等之探讨,而疏于抉发其名学之义蕴。直到近年来,由于大陆学界积极挖掘中国古代之逻辑思想,以免西方逻辑专美于前,于是有关中国逻辑史或逻辑思想之论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等有关中国逻辑论著之研究对象主要为先秦时期讨论名实辩说之篇章,尤其是公孙龙、墨辩和荀子名学之研究。此外,由于一些国外学者之参与,使得中国古代逻辑之研究,尤其是关于荀子名学之研究,如今已成一较为普遍之现象。目前对于荀子名学本质之探讨,其中最重要之问题是荀子之名学是否即等同于西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所创之传统逻辑(traditional logic)或形式逻辑(formal logic)。虽然,大陆学界大多主张荀子之名学即等同于西方之逻辑,然而,学者皆未予以明确之说明或证明。因此,有关荀子名学本质之看法,实有待厘清,否则,将影响吾人对荀子名学之确切理解与把握,此外将对此一议题予以反思,并提出未来可能之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陆学界
荀子
名学
逻辑
墨家
名家
墨辩
Keywords
the China's Mainland Academic Circles
Xunzi
Theory of Names
logic
mohist
School(Mojia)
the Schoolof Names(Mingjia)
later
mohist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历史研究到理论创造——论冯契对后期墨家“三物”论说的创造性诠释
晋荣东
《哲学分析》
CSSCI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亚里士多德(或欧洲传统)逻辑与后期墨家逻辑中的等价公理——对逻辑与理性普遍性的论证
张靖杰(译)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大陆学界荀子名学本质之研究及其反思
李哲贤
《邯郸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