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genetics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1
1
作者 Olivia Marx Marc Mankarious Gregory Yochum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23年第2期13-27,共15页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EOCRC)has been rising in glob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Environmental influences,including generational lifestyle changes and rising obesity,contribute to t...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EOCRC)has been rising in glob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Environmental influences,including generational lifestyle changes and rising obesity,contribute to these increased rates.While the rise in EOCRC is best documented in western countries,it is seen throughout the world,although EOCRC may have distinct genetic mutations in patients of different ethnic backgrounds.Path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s show that EOCRC has a distinct presentation compared with later-onset colorectal cancer(LOCRC).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DNA,RNA,and protein-level alterations unique to EOCRC,revealing much-needed biomarkers and potential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Many molecular EOCRC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with Caucasian and Asian EOCRC cohorts,however,studies of other ethnic backgrounds are limited.In addition,certain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s that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LOCRC have not yet been repeated in EOCRC,including high-throughput analyses of histone modifications,mRNA splicing,and proteomics on large cohorts.We propose that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ancer and ag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studying the molecular underpinnings of EOCRC.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current EOCRC literature,focusing on sporadic molecular alterations in tumors,and their clinical implications.We conclude by discussing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EOCRC research eff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later-onset colorectal cancer Mutations ONCOGENES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TRANSCRIPTOMICS
下载PDF
早期非球肌起病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夜间睡眠呼吸障碍研究
2
作者 曾国勇 孙梅影 +1 位作者 丁卫江 邓丽影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非球肌起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和夜间睡眠呼吸功能变化,探讨多导睡眠图(PSG)对早期阶段非球肌起病ALS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的预警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 目的观察早期非球肌起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和夜间睡眠呼吸功能变化,探讨多导睡眠图(PSG)对早期阶段非球肌起病ALS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的预警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同时已行日间肺功能检测和夜间PSG检查且符合非球肌起病早期阶段ALS诊断标准的患者(实验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数据分析。同时对实验组进行1年随访。结果共纳入ALS患者69例,其中38例(55.1%)日间肺功能正常,47例(68.1%)患者存在睡眠呼吸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明显缩短,觉醒期明显延长,2期睡眠、3期睡眠及快速动眼时相睡眠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总睡眠时间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r=0.314,P<0.05),觉醒期与年龄呈正相关(r=0.368,P<0.05)。随访结果发现,实验组日间肺功能正常者失访1例,17例(44.7%)出现了呼吸困难症状;日间肺功能异常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功能不全症状。结论非球肌起病早期阶段ALS患者可出现明显睡眠结构变化,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是重要影响因素;日间肺功能正常的非球肌起病ALS患者早期也可能存在夜间睡眠呼吸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非球肌起病 多导睡眠图 日间肺功能 睡眠呼吸障碍
下载PDF
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和低纬30~60天低频对流活动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温之平 黄荣辉 +1 位作者 贺海晏 蓝光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2-964,共13页
利用1979—2003年NCAR/NCEP-2再分析全球日平均资料,及1979-2003年全球候平均的CMAP降水和NOAA日平均的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分析了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和低纬30-60天低频对流的活动对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5月1~1... 利用1979—2003年NCAR/NCEP-2再分析全球日平均资料,及1979-2003年全球候平均的CMAP降水和NOAA日平均的向外长波辐射资料,分析了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和低纬30-60天低频对流的活动对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5月1~15日期间乌拉尔山及其以西地区对流层出现位势高度负距平(低频气旋)、中纬度大陆为位势高度正距平(低频反气旋)、我国东部沿岸地区为位势高度负距平(低频气旋)、鄂霍次克海地区为位势高度正距平(低频反气旋)时,副热带高压脊较早撤出南海,与此同时,孟加拉湾东部低频对流活跃东传,菲律宾南部周围低频对流发展西移,华南地区低频对流活动南移以及加里曼丹低频对流活跃北移。在这种情况下,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相反,当5月1~15日期间乌拉尔山及其以西地区对流层出现位势高度正距平(低频反气旋)、中纬度大陆为位势高度负距平(低频气旋)、我国东部沿岸地区为位势高度正距平(低频反气旋)、鄂霍次克海地区为位势高度负距平(低频气旋)时,副热带高压脊撤出南海较迟;与此同时,孟加拉湾东部低频对流不活跃、东传晚,菲律宾南部周围低频对流不活跃、其西移与孟加拉湾东部低频对流的东传反位相,华南地区低频对流活动也不活跃,加里曼丹低频对流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南海夏季风爆发偏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异常 30-60天振荡 低频对流 夏季风 爆发迟早
下载PDF
东亚下垫面热力异常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和强弱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鹏 钱永甫 严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9-218,共10页
根据湿位涡(MPV)定义的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序列,选出了南海季风爆发的早晚年和强弱年,利用EOF分析了早晚年地表温度和海表温度时空变化的差异,并分别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年和正常年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在18—28候地表温度在40... 根据湿位涡(MPV)定义的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序列,选出了南海季风爆发的早晚年和强弱年,利用EOF分析了早晚年地表温度和海表温度时空变化的差异,并分别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年和正常年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在18—28候地表温度在40°N以北东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印度半岛的地表温度增温较快,以及台湾附近海域的海表温度较低,都会使南海夏季风提前爆发。通过对强弱季风年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合成分析发现,冬季感热和潜热在强弱年的主要差异在海洋上和近海地区,合成距平呈现沿海岸线的东北-西南向的带状分布,强年沿岸为正距平,弱年为负距平。春季的差异往往与冬季的分布相反。冬、春季下垫面热力异常引发的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对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和强弱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数值试验 南海夏季风 早晚年和强弱年 表面温度和表面通量
下载PDF
221例散发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贾蕊 靳娇婷 +8 位作者 胡芳芳 秦星 刘潇 康丽 周青青 王亮 刘晨昱 张荣华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4-628,共5页
目的总结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2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ALS的临床认识。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ALS患者,每3~6个月随访1次,至少随访2年,记录用药及病... 目的总结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2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ALS的临床认识。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ALS患者,每3~6个月随访1次,至少随访2年,记录用药及病情变化情况。结果纳入221例ALS患者,男女比为1.45∶1,平均起病年龄(54.12±10.39)岁,51~6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有81例(36.65%);起病年龄与病程呈负相关(r=-0.185,P=0.013);34例(15.38%)延髓起病,187例(84.62%)脊髓起病,不同起病部位之间性别(P=0.007)、病程(P=0.048)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诊断延迟时间为(15.22±13.65)月;45例(20.36%)ALS患者服用利鲁唑,平均服用时间为(13.79±12.69)月,其病程(月)长于非利鲁唑治疗组(48.38±3.25 vs.39.62±2.42,P=0.034)。结论 221例ALS患者以脊髓起病多见,特别是男性患者;相比中国其他地区,诊断延迟时间更长、利鲁唑使用率更低,这与西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医疗条件相对较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起病部位 利鲁唑
下载PDF
平面应变压缩岩样侧向变形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学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530,共6页
在平面应变压缩条件下,采用拉格朗日元法对岩样的应变局部化启动、传播、形成及侧向位移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数值计算中,采用了莫尔—库仑剪破坏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峰后岩石的本构关系为线性应变软化。研究发现,试样的侧向位移... 在平面应变压缩条件下,采用拉格朗日元法对岩样的应变局部化启动、传播、形成及侧向位移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数值计算中,采用了莫尔—库仑剪破坏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峰后岩石的本构关系为线性应变软化。研究发现,试样的侧向位移具有非均匀性。由于端面约束的作用,接近试样上、下端面的节点的侧向位移远小于试样中部节点的侧向位移。在试样的上、下端面附近,由于弹性应变的恢复快于塑性应变的增加,因而,轴向压缩应力—侧向位移曲线出现了快速回跳现象。通常,可以通过检测岩样不同位置的侧向位移—时步曲线识别出变形局部化启动的时刻。相同高度的侧向位移—时步曲线最先发生分离的时刻,即为局部化启动的时刻。局部化启动之后,试样两侧的侧向位移具有非对称性,侧向位移变化具有非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带 侧向位移 应变软化 局部化启动 端面约束 非均匀性 非对称性 非同步性
下载PDF
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10~30天振荡强度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春晖 潘蔚娟 +1 位作者 李霞 刘燕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52,共10页
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揭示了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存在显著的10~30天振荡周期。在年际尺度上,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10~30天振荡强度(简称SCSWP_SISO)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春季菲律宾和西太平洋海温偏高、赤道... 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揭示了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存在显著的10~30天振荡周期。在年际尺度上,南海-西太平洋春季对流10~30天振荡强度(简称SCSWP_SISO)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春季菲律宾和西太平洋海温偏高、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以东地区海温偏低时,索马里、110°E越赤道气流会加强,南海-西太平洋偏西风加强,产生异常气旋性环流,垂直上升运动增强,水汽异常偏多,东西风切变增强,有利于SCSWP_SISO增强。而SCSWP_SISO增强时,有由南往北、自西向东的异常气旋传播,从而减弱低层副热带高压使之较早撤出南海,南海夏季风得以较早爆发。反之亦然。在不同的年代际背景下,SCSWP_SISO经历了偏弱、较弱和偏强的变化,但影响其变化的因子并不完全一致。在第一阶段(1958—1976年),主导因子是南海-西太平洋冷的海温与异常下沉运动、异常减弱的水汽-对流条件。在第二阶段(1977—1993年),主导因子为中东太平洋异常偏冷的海温以及局地异常减弱的风场垂直切变。在第三阶段(1994—2011年),主导因子为热带海温的整体偏暖、风场垂直切变的增强以及水汽-对流的加强。但随着SCSWP_SISO的年代际增强,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相关关系却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太平洋 10-30天振荡 南海夏季风 爆发早晚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干扰素-α抗体的检测意义
8
作者 董礼全 徐东 +2 位作者 张勇 鞠晓华 丛燕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α抗体(IFN-αAb)的含量,并探讨其与MG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MG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NC)及20例非MG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OND)血清中IFN-αAb。结果 发现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α抗体(IFN-αAb)的含量,并探讨其与MG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MG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NC)及20例非MG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OND)血清中IFN-αAb。结果 发现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MGT)血清中IFN-αAb阳性率为75%,明显高于不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NTMG,11.5%)及对照组(P<0.05);晚发型MG者IFN-αAb阳性率为29.41%,明显高于早发型MG患者7.69%(P<0.05)。结论 伴胸腺瘤的MG患者及晚发型MG患者外周血中IFN-αAb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α抗体 伴胸腺瘤的MG 晚发型MG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数值预报模拟实验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池胜 冯瑞权 +3 位作者 古志明 王安宇 侯尔滨 林文实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486-494,共9页
1998年5月21日00时( UTC),对流层上部 200 hPa的南亚反气旋中心位于(16°N, 94°E)附近, 850hPa南海的中南部仍为副热带反气旋控制;到 21日12时, 200hPa的南亚反气旋中心迅... 1998年5月21日00时( UTC),对流层上部 200 hPa的南亚反气旋中心位于(16°N, 94°E)附近, 850hPa南海的中南部仍为副热带反气旋控制;到 21日12时, 200hPa的南亚反气旋中心迅速移到(21°N, 94°E)附近,同时 850 hPa的南海副热带反气旋减弱东撤,南海的中南部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南风,南海夏季风爆发。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宾西法尼亚州大学联合研制的中尺度模式(MM5V2)模拟预报这一过程,同时通过敏感性实验研究了区域边界条件和水平分辨率对季风预报模拟实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爆发 模拟实验 数值预报 1998年 中尺度模式 水平分辨率 反气旋 模拟预报 联合研制 研究中心 季风预报 边界条件 实验研究 副热带 中南部 对流层 西南风 东南风 敏感性 南亚 大气
下载PDF
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起病部位和进展模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党静霞 靳娇婷 +1 位作者 胡芳芳 贾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508,542,共5页
目的探讨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首发起病部位和起病后疾病进展模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设计并对158例ALS患者以其主诉和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确定其首发起病部位,并对其中151例已经出现第二个及之后损... 目的探讨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首发起病部位和起病后疾病进展模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设计并对158例ALS患者以其主诉和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确定其首发起病部位,并对其中151例已经出现第二个及之后损害部位的患者进行随访,按照延髓、颈髓及腰髓不同起病部位分组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 1首发起病部位局限在延髓、单侧上肢或下肢者149例(94.3%)。2起病部位处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与起病部位不同有关,P=0.000,延髓起病者多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65.4%,17/26);颈髓起病者多以一侧上肢的单纯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47.9%,45/94)或合并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52.1%,49/94)为主;而腰髓起病者主要以一侧下肢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体征(83.8%,31/37)为主。3从进展模式上看,延髓起病者以嘴端-尾端垂直型进展多见;肢体起病者,进展类型和起病部位相关,P=0.04,颈髓起病者以循环型(31.5%,28/89)、水平型(30.3%,31/89)和垂直型(21.3%,19/89)进展多见;而腰髓起病者以循环型(47.2%,17/36)进展较多见。4起病后疾病进展率和起病年龄有关,P=0.011,60岁以上起病者进展较快。结论 ALS首发起病部位是在脊髓和大脑皮层运动轴的某个局限部位,首发起病部位不同,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的分布及程度也不同,临床上应该重视首发起病部位处的体征。ALS发病后主要是沿着相邻体区进展,年龄越大,进展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起病部位 进展类型
下载PDF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大脑功能一侧化活动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亦琴 蔡厚德 +2 位作者 陈一心 焦公凯 虞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11-112,110,共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ain later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ildhood onset schizophrenia. Methods: The study employed a dichotic Chinese word listening test(DL) as a chief measure and WISC-R a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ain later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ildhood onset schizophrenia. Methods: The study employed a dichotic Chinese word listening test(DL) as a chief measure and WISC-R as an assistant measure to examine 16 patients and 20 normal children as controls. Results: DL indicated that the patients differed from the controls in ear advantage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were significantly poorer than the controls in left ear.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atients on WISC-R showed that their PIQ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VIQ. Conclusion:The patients with childhood onset schizophrenia differed from the controls in brain laterality. They might be involved with right hemisphere impair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 精神分裂症 大脑功能一侧化活动特点 大脑功能活动一侧化异常 智力测验 耳优势
下载PDF
单侧准备电位的分析
12
作者 卢海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6-47,共2页
单侧准备电位(Lateralized readiness potential,LRP)被认为是反应运动神经启动的工具.通过控制刺激同步带和响应同步带的LRP的实验表明,LRP在响应选择完成后并且在运动规划开始前启动.
关键词 单侧准备电位 启动点 刺激同步带 响应同步带
下载PDF
CHGB基因P413L多态变异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年龄遗传关联性及Meta分析
13
作者 李娇 陈璐 樊东升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CHGB^(P413L)对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发病年龄的影响。方法利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检测中国汉族846例散发性ALS患者CHGB基因rs742710位点基因型,进行CHG-B^(P413L)与ALS发病年龄遗传关联... 目的探讨CHGB^(P413L)对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发病年龄的影响。方法利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检测中国汉族846例散发性ALS患者CHGB基因rs742710位点基因型,进行CHG-B^(P413L)与ALS发病年龄遗传关联分析。结果遗传关联分析未证实CHGB^(P413L)变异与中国ALS患者发病年龄的关联性(β=-1.83,95%CI:-5.65^-1.99,P=0.35);携带T/T、T/C、C/C基因型的女性ALS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6.88、52.04、52.37岁,并呈逐渐增加趋势。结合既往文献,进行性别分层后Meta荟萃分析,未发现CHGB^(P413L)变异对ALS发病年龄的影响具有性别依赖性。结论 CHGB^(P413L)变异与中国ALS患者发病年龄无关,未来需大样本多群体研究阐明CHGB基因与ALS之间的确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发病年龄 CHGB基因 遗传关联分析 META分析
下载PDF
舌侧音/l/在“-ling”类单词中的发音时长特点研究
14
作者 高丽群 《海外英语》 2014年第7X期231-232,235,共3页
舌侧音/l/可以在同一个单词中兼作韵头和韵尾。针对英语学习者对此音的发音时长存在差异的现象,笔者选取以"-ling"结尾的若干单词,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及美国外教对此类单词的发音通过Cool Edit录音软件进行了录音,用Praat... 舌侧音/l/可以在同一个单词中兼作韵头和韵尾。针对英语学习者对此音的发音时长存在差异的现象,笔者选取以"-ling"结尾的若干单词,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及美国外教对此类单词的发音通过Cool Edit录音软件进行了录音,用Praat软件获得此类单词的语图,并对两组所发的舌侧音时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受试者对/l/的发音在时长和听觉效果上存在差异。研究进而探究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并提出较接近英语本族语者的/l/发音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音/l/ “-ling”类单词 时长 韵头 韵尾
下载PDF
不同起病方式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吞咽功能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冼凯莉 郑瑜 +5 位作者 杜宝新 李小霞 王安琦 杨碧莹 王婷 潘显梅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起病方式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吞咽功能的特点。方法根据起病方式将70例有吞咽障碍ALS患者分为肢体起病组(42例)及球部起病组(28例)。采用吞咽造影(VFSS)检查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功能与一般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目的比较不同起病方式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吞咽功能的特点。方法根据起病方式将70例有吞咽障碍ALS患者分为肢体起病组(42例)及球部起病组(28例)。采用吞咽造影(VFSS)检查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功能与一般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与肢体起病组比较,球部起病组的VFSS检查口中漏出和向咽部移送障碍比率显著升高(Z=-2.699,P=0.007;Z=-2.102,P=0.036)。两组患者VFSS评分结果均异常。与肢体起病组比较,球部起病组VFSS口腔期评分显著降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显著升高(t=2.027,P=0.048;t=-2.387,P=0.020)。肢体起病组球部受累持续时间与VFSS总分、误咽程度评分呈负相关(r=-0.354,P=0.022;r=-0.313,P=0.044)。VFSS总分和口腔期评分在不同病程分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1,P=0.032;F=2.796,P=0.040)。不同球部受累持续时间患者的VFSS总分和误咽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7,P=0.002;F=5.632,P=0.001)。球部起病组VFSS总分、咽期和误咽程度评分与发病年龄呈显著相关性(r=-0.490,P=0.008;r=-0.414,P=0.029;r=-0.532,P=0.004)。不同发病年龄患者的VFSS总分、咽期和误咽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9,P=0.008;F=3.502,P=0.046;F=8.982,P=0.001)。男性误咽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女性(t=2.644,P=0.018),误咽程度评分与性别呈负相关(r=-0.485,P=0.009)。结论球部起病、男性、发病年龄较大的ALS患者吞咽功能更严重;对肢体起病ALS,球部受累持续时间越长,误咽风险越大,洼田饮水试验可一定程度评估其误咽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视频透视吞咽检查 吞咽功能 起病方式 洼田饮水试验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重复电刺激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乔凯 吕传真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年第6期614-617,共4页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重复电刺激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衰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对49例确诊为ALS的患者进行正中神经3 Hz重复电刺激检查,同时记录患者的起病区域、病程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并分析其与低频衰减的...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重复电刺激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衰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对49例确诊为ALS的患者进行正中神经3 Hz重复电刺激检查,同时记录患者的起病区域、病程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并分析其与低频衰减的相关性。在16块出现波幅衰减的肌肉进行强直收缩试验并观察其对波幅和衰减的影响。结果:49例ALS患者中,有15例出现明确衰减(衰减≥10%),13例呈界限性衰减(5%~9%)。上肢起病的患者较延髓和下肢起病组更容易出现明确衰减(P>0.01)。波幅与衰减程度呈负相关(r=-0.474),但病程与衰减不相关。在进行强直收缩试验的16块肌肉中, 4块有活动后易化,6块呈强直后易化,5块出现强直后衰竭。结论:神经肌肉传递障碍在ALS中并不少见,低频衰减的程度与轴索损害的严重性相关;上肢起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拇短展肌的低频衰减;突触前机制可能与衰减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电刺激 肌萎缩侧索硬化 起病部位 强直收缩
原文传递
3例以延髓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红娟 崔志堂 +2 位作者 闫俊杰 吴英 张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1期4102-4104,共3页
目的:探讨以延髓麻痹为首发症状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3例以构音障碍等延髓麻痹症状起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少见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在ALS患者中,以延髓麻痹为首发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多见于老年人,... 目的:探讨以延髓麻痹为首发症状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3例以构音障碍等延髓麻痹症状起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少见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在ALS患者中,以延髓麻痹为首发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多见于老年人,最易表现为构音障碍,患者的生存期缩短,预后不良。结论:对于以延髓麻痹表现起病的ALS患者,要引起重视,及时针对延髓麻痹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延髓麻痹 首发症状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丁苯酞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小鼠的生存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和P3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红丽 刘亚玲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4-528,共5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的生存期及对脊髓前角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CDK5)、P35表达的影响。方法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hSOD1G93A转基因小鼠24只,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安慰剂组(均n=12,雌雄各半),6周龄时分别给予丁苯酞180 mg&...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的生存期及对脊髓前角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CDK5)、P35表达的影响。方法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hSOD1G93A转基因小鼠24只,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安慰剂组(均n=12,雌雄各半),6周龄时分别给予丁苯酞180 mg·kg-1·d-1和玉米油10 mL·kg-1·d-1灌胃,每日1次,观察两组的发病时间及生存期;另取hSOD1G93A阴性小鼠12只作为阴性对照组;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比较终末期两组小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法观察干预前后脊髓前角CDK5、P35的分布、表达情况。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丁苯酞组可推迟转基因小鼠发病时间(P<0.05),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期(P<0.01);终末期残存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1);免疫组化显示丁苯酞可减少胞浆内CDK5免疫沉积,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两组CDK5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丁苯酞组P35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丁苯酞可以推迟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的发病时间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减少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丢失,增加了细胞膜P35/CDK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肌萎缩侧索硬化 小鼠 转基因 发病时间 生存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 P35
原文传递
不同起病部位的ALS病人异常肌电区域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凯 吕传真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2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起病部位的ALS病人在 4个下运动神经元支配区域异常肌电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 10 2例临床诊断为ALS的病人分别行 4组下运动神经元区域 (脑干 ,颈 ,胸 ,腰骶髓 )的针极肌电图检查。对 87例同时进行了胸锁乳突肌的检查。结... 目的 :探讨不同起病部位的ALS病人在 4个下运动神经元支配区域异常肌电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 10 2例临床诊断为ALS的病人分别行 4组下运动神经元区域 (脑干 ,颈 ,胸 ,腰骶髓 )的针极肌电图检查。对 87例同时进行了胸锁乳突肌的检查。结果 :4组肌电检查区域的结果示 :颈段与胸段异常率在各起病组中最高 ,脑干及腰骶段在各组中异常率不同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胸锁乳突肌上、下肢起病组的异常率均高于同组的脑干支配肌。结论 :在ALS病人中 ,异常肌电的分布与起病部位有关。不论哪一部位起病 ,4个区域均可受累 ,因此必须全都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肌萎缩侧索硬化 受累区域 起病部位
原文传递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初次就诊时疾病进展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20
作者 章婧虹 王红芬 +6 位作者 杨飞 何正卿 冯枫 李懋 白炯明 王浩然 黄旭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初次就诊时病情进展速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提高对ALS早期疾病特点的认识。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在2016年6月至2021年3月的282例ALS患者的资料,总结疾病进展速率的主要类型,分析疾...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初次就诊时病情进展速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提高对ALS早期疾病特点的认识。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在2016年6月至2021年3月的282例ALS患者的资料,总结疾病进展速率的主要类型,分析疾病进展速率(ΔFS)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82例患者中,男164例,女118例,发病年龄(53±11)岁。无论是上肢、下肢或球部起病,ΔFS与诊断延迟病程之间均满足非线性指数函数关系;上肢和下肢起病的运动功能亚组ΔFS与诊断延迟病程满足相同的函数关系。统计模型揭示在初次就诊时,可将ALS分为快速(ΔFS≥1.0分/月)、中速(ΔFS<1.0~≥0.5分/月)和慢速(ΔFS<0.5分/月)三种进展类型,上肢、下肢和球部起病的界值分别为发病8个月和20个月、9个月和24个月以及9个月和36个月。初次就诊时,发病年龄(P=0.008)、诊断延迟病程(P<0.001)、临床功能评分(ALSFRS⁃R)(P<0.001)、发病部位(P=0.006)在不同进展型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速进展型发病年龄明显高于慢速进展型[(54.9±10.4)岁比(50.2±9.6)岁,P=0.002]。在诊断延迟病程上,快速进展型[M(Q_(1),Q_(3)),6(4,10)月]明显短于中速进展型[12(8,19)月,P<0.001]和慢速进展型[22(14,36)月,P<0.001],中速进展型明显短于慢速进展型(P<0.001)。ALSFRS⁃R指标中快速进展型[36(32,39)分]明显低于中速进展型[39(36,42)分,P<0.001]和慢速进展型[42(39,44)分,P<0.001],中速进展型则明显低于慢速进展型(P=0.002)。在上肢起病患者比例中,快速进展型(20.3%)显著低于慢速进展型(42.2%,P<0.001)和中速进展型(37.5%,P=0.014)。相反,在下肢起病患者比例中,快速进展型(39.2%)则显著高于慢速进展型(28.9%,P=0.023),但与中速进展型(32.0%,P=0.061)没有差异。不同进展型球部起病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次就诊时,ALS可分为快速、中速和慢速三种进展类型。在ALS早期,ΔFS受发病年龄、起病部位、诊断延迟病程和临床功能评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诊断延迟病程 起病部位 ALSFRS⁃R 疾病进展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