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treatment of patellar instability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1
作者 Xian-Yue Shen Jian-Lin Zuo +3 位作者 Jian-Peng Gao Tong Liu Jian-Lin Xiao Yan-Guo Qi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21期5487-5493,共7页
BACKGROUND Patellar instability is an un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Partial lateral patella facetectomy(LPF)with lateral retinaculum release treatment of patellar instability is rarely repor... BACKGROUND Patellar instability is an un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Partial lateral patella facetectomy(LPF)with lateral retinaculum release treatment of patellar instability is rarely reported.CASE SUMMARY We present a case of patellar instability 8 mo after primary TKA.Treatment of this complication was adapted to address the cause of the dislocation.To eliminate patellar instability,we restored the vastus medialis and performed LPF with lateral retinaculum release.We achieved normal patellar tracking.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evaluations at the 1-year postoperative follow-up were satisfactory.CONCLUSION LPF with lateral retinaculum release represents a promising option to restore central patellar tracking in patients with patellar instability after TKA in cases without component mal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atellar instability lateral patella facetectomy COMPLICA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A Case of Simultaneou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2
作者 Kosei Ishigaki Hideyuki Aoki +4 位作者 Muneki Saito Ryo Takamatsu Hiroshi Takahashi Kazuaki Tsuchiya Takashi Nakamura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8年第7期267-272,共6页
The gonarthrosis with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is rare condition. This paper will report abou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for the valgus knee with bilateral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A 52-... The gonarthrosis with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is rare condition. This paper will report abou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for the valgus knee with bilateral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A 52-year-old woman presented to our hospital with progressive pain in bilateral knees. Both knee showed severe valgus deformity and lateral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Anteroposterior weight-bearing radiographs showed osteoarthritic changes in the lateral compartment with 7 valgus deformity at the right and 15 at the left. A bilateral TKA with cruciate retained components (NAKASHIMA FINE) was performed. Good tracking of the patella was achieved by using a later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and vastus medialis plication. There are no normative guidelines of operative procedure about TKA for osteoarthritis of valgus knee with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With some referencing to current literature, strategies to good patella tracking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CHRONIC patellar DISLOCATION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股关节轨迹不良的处理策略及疗效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媛霞 段永壮 +1 位作者 王利民 徐海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纠正髌股关节轨迹不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12月,对52例58膝TKA术中出现髌骨向外侧脱位倾向髌股关节轨迹不良的患者,针对发生原因,通过单纯调整髌骨内、外... 目的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纠正髌股关节轨迹不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12月,对52例58膝TKA术中出现髌骨向外侧脱位倾向髌股关节轨迹不良的患者,针对发生原因,通过单纯调整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张力,髌骨修整成形或调整胫骨假体位置等方法,或者联合应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进行纠正。结果术中无拇指试验髌股关节轨迹恢复正常,术后髌骨未出现向外脱位倾向。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因外翻明显,术中外侧支持带松解范围较大,术后出现关节积血,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47个月,平均32个月。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均获得矫正,4例残留5-10°(平均8°)左右的屈曲畸形。随访末期KSS评分78-89分,平均84分,膝关节KSS功能评分为82-91分,平均86分。术后至随访期末X线片均显示人工关节位置正常,无松动及感染迹象。结论 TKA术中出现髌股关节轨迹不良时,通过单纯调整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张力,髌骨修整成形或调整胫骨假体等方法,或者联合应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等进行调整,是处理髌股轨迹不良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髌股关节 内侧支持带 外侧支持带 髌骨成形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低位髌骨的处理策略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健 郑少伟 +5 位作者 陈国奋 李郅涵 Shaikh Atik Badshah 李敏 张洋 史占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低位髌骨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低位髌骨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分析。结果 1例55岁女性患者,右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以膝前痛、膝关节屈曲受限收入院。经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确诊为右...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低位髌骨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低位髌骨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分析。结果 1例55岁女性患者,右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以膝前痛、膝关节屈曲受限收入院。经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确诊为右膝关节置换术后低位髌骨,入院后行右侧髌骨表面置换及髌韧带松解术,有效地解除膝前痛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的症状,术后随访HSS评分显示患者膝关节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低位髌骨并不常见,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韧带挛缩 低位髌骨
下载PDF
全膝置换术后的髌腱短缩及其临床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晓波 吴海山 +2 位作者 徐长明 储小兵 陶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研究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髌腱长度变化,置换髌骨对髌腱长度的影响,髌腱长度变化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方法2002年5月~2003年12月对49例55个关节行初次全膝置换手术。包括48例骨关节炎、7例类... 目的 研究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髌腱长度变化,置换髌骨对髌腱长度的影响,髌腱长度变化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方法2002年5月~2003年12月对49例55个关节行初次全膝置换手术。包括48例骨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中7例做了外侧支持带松解,测量术前的髌腱长度及术后1年的髌腱长度和膝关节活动度,按是否置换髌骨分成两组,对数据进行组间和组内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年,髌腱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短缩(P〈0.01)。在短缩大于10%的发生率上,换与不换髌骨组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髌腱短缩和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 全膝置换术后存在髌腱短缩的并发症。置换髌骨对髌腱短缩没有影响。髌腱短缩可能是导致术后活动度损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置换 置换髌骨 髌腱 长度 短缩 活动度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髌股关节轨迹不良的处理 被引量:7
6
作者 潘永谦 李健 +3 位作者 杨波 张平 王簕 钟志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3期2327-2332,共6页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前痛的主要原因是髌股关节并发症。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髌股关节轨迹不良的处理方法。方法:31例32膝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出现髌股关节轨迹不良,均为女性,年龄53-85岁,平均68.5岁,病程8-25年,平均22.3...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前痛的主要原因是髌股关节并发症。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髌股关节轨迹不良的处理方法。方法:31例32膝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出现髌股关节轨迹不良,均为女性,年龄53-85岁,平均68.5岁,病程8-25年,平均22.3年,其中骨性关节炎27例28膝,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4膝。膝外翻角12°-32°,平均20°;Q角为13°-23°,平均16°。采用正确截骨,调整假体位置,髌骨内外侧软组织平衡,或加行Goldthwait-Roux术进行纠正。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12-120个月。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数(98.2±10.3)°。KSS评分从置换前平均35分提高到置换后平均81分;KSS功能评分从置换前平均34分提高到置换后平均83分。置换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屈膝45°Knutsson髌骨轴位X射线片检查无髌骨倾斜、半脱位或脱位。结果说明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出现髌股关节轨迹不良时采用稳定性假体,正确截骨及调整假体位置,髌骨内外侧软组织平衡,或加行Goldthwait-Roux术,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植入物临床应用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人工假体 髌股关节 轨迹不良 Goldthwait-Roux术 髌骨 稳定性 影像学 髌韧带 重建 骨关节植入物图片文章
下载PDF
髌旁外侧入路膝关节置换术矫正外翻膝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陶可 王白成 +2 位作者 林剑浩 周殿阁 李虎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84-388,共5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主要通过髌旁内侧入路(MPA)和髌旁外侧入路(LPA)完成。MPA是经典的TKA手术入路,具有外翻髌骨容易,手术视野暴露好等优点;但MPA易造成外侧组织松解不彻底及软组织平衡困难,导致术后髌骨轨迹不良和对线不好,同时由于...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主要通过髌旁内侧入路(MPA)和髌旁外侧入路(LPA)完成。MPA是经典的TKA手术入路,具有外翻髌骨容易,手术视野暴露好等优点;但MPA易造成外侧组织松解不彻底及软组织平衡困难,导致术后髌骨轨迹不良和对线不好,同时由于对已松弛的内侧组织进行了松解暴露,会加重内侧的松弛和不稳。LPA虽然存在内翻髌骨困难,可能发生髌腱止点处撕脱,术后切口关闭困难等缺点;但LPA能有效松解外侧组织,使处于半脱位或脱位的髌骨能很好复位,获得良好的髌骨轨迹,同时减少对髌骨血运的不良影响;此外LPA还能较方便地对髂胫束进行松解,矫正伸直位的外翻畸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LPA比MPA疗效更好,对于重度外翻膝的患者,LPA的优势会更加明显。本文就LPA在TKA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旁外侧入路 膝关节外翻 髌旁内侧入路
下载PDF
华南人髌骨测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石岩 肖德明 +4 位作者 尚鹏 崔文岗 金进宝 雷鸣 王大平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测量分析华南人髌骨参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采集103名华南成人膝关节DICOM格式图像资料,利用Mimics10.01软件转换成STL格式三维立体图像,然后将STL文件导入Imageware软件并测量髌骨最大厚度(T)、髌骨保留厚度(T1)、髌骨切除厚度(... 目的测量分析华南人髌骨参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采集103名华南成人膝关节DICOM格式图像资料,利用Mimics10.01软件转换成STL格式三维立体图像,然后将STL文件导入Imageware软件并测量髌骨最大厚度(T)、髌骨保留厚度(T1)、髌骨切除厚度(T2)、髌骨最大宽度(W)、内侧关节面宽度(W1)、外侧关节面宽度(W2)、髌骨最大高度(H)和髌骨关节面高度(H1),分析各髌骨参数间线性关系,计算出相关回归方程。结果华南人男性髌骨各项测量参数均比华南人女性明显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性别组中T1与T间有明显线性关系(男性:r=0.72,女性:r=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方程结果显示T1、W1、H1分别随T、W、H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参数测量结果及数据分析,可为华南人髌骨表面置换中髌骨切除厚度、骨床保留厚度及设计适合华南人的髌骨假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髌骨厚度 髌骨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翻转对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昝鹏飞 杨勇 +3 位作者 李国东 茅凌洲 蔡郑东 蔡新宇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翻转对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4月至2013年9月32例双侧同期TKA患者,随机分为髌骨翻转组(A组)与髌骨侧方移位组(B组)。比较分析双膝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实现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和...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翻转对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4月至2013年9月32例双侧同期TKA患者,随机分为髌骨翻转组(A组)与髌骨侧方移位组(B组)。比较分析双膝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实现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和膝关节90°屈曲时间及术后7 d、3个月、6个月、1年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膝关节被动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组与B组实现主动直腿抬高的时间分别为(2.6±0.8)d和(2.1±0.6)d(P=0.043)。除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随访时间点A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被动活动度均较B组差。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实现膝关节90°屈曲时间及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KA中髌骨翻转不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可延缓患者实现直腿抬高时间,减少术后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髌骨 翻转 侧方移位
下载PDF
全膝置换术后髌骨髌腱角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晓波 吴海山 +3 位作者 徐长明 储小兵 陶坤 王新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全膝置换术后相同屈膝角度下矢状位髌骨和髌腱之间的角度变化,及其与术后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材料为2002年5月~2003年12月期间做了初次全膝置换的33个关节(30例),诊断包括29个膝骨关节炎、4个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中20个关节置换... 目的研究全膝置换术后相同屈膝角度下矢状位髌骨和髌腱之间的角度变化,及其与术后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材料为2002年5月~2003年12月期间做了初次全膝置换的33个关节(30例),诊断包括29个膝骨关节炎、4个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中20个关节置换了髌骨。男5例,女25例;年龄平均67.3岁。术前和术后1年摄0°、45°、90°侧位X线片,记录术后1年的活动度,测量术前术后不同屈膝度下的髌骨纵轴和髌韧带的夹角,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年在屈膝90°时,髌骨与髌腱的角度较术前增大(P<0.01)。更换髌骨和保留髌骨组术后都发生了相似的角度变化(P<0.01)。术后屈膝90°的髌骨髌腱角和术后活动度呈负相关(r=-0.506,P=0.003)。结论全膝置换术后在屈膝活动时的髌骨髌腱角变化规律发生改变,与置换髌骨无关;术后屈膝90°时髌骨髌腱角的改变幅度与术后活动度限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置换 髌骨 髌腱 活动度 角度
下载PDF
髌骨侧方移位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慧斌 翁伟 +2 位作者 李恒 杨红航 孙振国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5期810-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髌骨侧方移位术行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2例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术中应用髌骨侧方移位术)与对照组(术中应用髌骨翻转术)。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髌骨侧方移位术行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2例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术中应用髌骨侧方移位术)与对照组(术中应用髌骨翻转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主动直腿抬高(SLR)时间;Insall-Salvati指数;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膝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有效随访13~25个月,平均15.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主动直腿抬高(SLR)时间分别为(2.16±0.38,2.44±0.49),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患者术后6月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分别为(110.79±5.26,107.50±5.1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研究组患者术后2周、1月、6月、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髌骨侧方移位,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更快,膝关节活动范围及功能评分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髌骨侧方移位 髌骨翻转 微创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外翻畸形的晚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彦杰 张育民 +2 位作者 王亚康 马涛 郭建斌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方法治疗合并外翻畸形的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安市红会医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3例合并外翻畸形的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26例,女27例,平均年龄63.4岁。采用膝前...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方法治疗合并外翻畸形的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安市红会医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3例合并外翻畸形的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26例,女27例,平均年龄63.4岁。采用膝前正中切口、髌旁外侧入路、外侧软组织松解、使用后方稳定型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术后给予抗凝及早期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前及术后摄取X线片测量患者股胫角(femor-tibial angle,FTA),并使用KS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来评价手术临床效果。结果 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裂开。术前FTA角为15.3°(10.1°~19.3°),术后为5.2°(4.3°~8.4°),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72°(61°~85°)提高到术后的98°(89°~110°),K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5.3分(13~39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89.1分(85~97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23.0分(2~38分)提高到89.3分(84~97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外翻畸形的晚期膝骨关节炎,术中采用髌旁外侧入路、选择性截骨、恰当的软组织平衡方法及选择合适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可以很好地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外翻畸形 晚期 膝骨关节炎 髌旁外侧入路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翻转与侧方移位对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庆华 居宇峰 +1 位作者 冯明光 顾小华 《骨科》 CAS 2021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髌骨翻转和髌骨侧方移位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98例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术中髌骨处理方式... 目的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髌骨翻转和髌骨侧方移位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98例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术中髌骨处理方式分为翻转组(45例)和侧方移位组(53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主动直腿抬高时间、Insall-Salvati指数、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翻转组的术后直腿抬高时间较侧方移位组明显延长,术后6个月Insall-Salvati指数较侧方移位组明显降低,术后1、2、3、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KSS评分均明显低于侧方移位组,VAS评分明显高于侧方移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翻转组术后出现3例膝前痛,2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髌骨低位,侧方移位组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TKA术中髌骨侧方移位可以减少机体髌韧带及股四头肌损伤,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但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髌骨翻转 髌骨侧方移位
下载PDF
改良髌旁外侧入路用于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仵亚刚 张彦祥 王文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髌旁外侧入路用于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关节置换术的外翻膝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按照传统髌旁外侧入路治疗,试验组则采用改良髌旁外侧入路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髌旁外侧入路用于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关节置换术的外翻膝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按照传统髌旁外侧入路治疗,试验组则采用改良髌旁外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翻角度、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外翻角度、股胫角及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术前,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HSS评分(对照组疼痛除外)较术前明显提升,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髌旁外侧入路用于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外翻膝症状,对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外翻膝手术治疗的良好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髌旁外侧入路 外翻膝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亚康 张育民 +5 位作者 郭建斌 文鹏飞 刘瑞 李坤 王军宁 秦四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骨科行TKA治疗的209例患者根据是否置换髌骨分为置换髌骨组(95例)和未置换髌骨组(114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年,两组KSS评分...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置换与否对术后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骨科行TKA治疗的209例患者根据是否置换髌骨分为置换髌骨组(95例)和未置换髌骨组(114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年,两组KSS评分高于术前(P<0.05)。两组的Insall-Salvati指数和髌骨高度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髌腱与胫骨衬垫的垂直距离和关节线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年,置换髌骨组的髌骨弹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未置换髌骨组(P<0.05)。结论采用后稳定型胫骨和股骨组件行TKA髌骨置换能明显减少髌骨弹响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置换 髌骨弹响综合征
下载PDF
髌旁外侧入路在中重度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艾东 钟志年 +3 位作者 何正言 梅浩 伍鹏欢 李文虎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髌旁外侧入路行中重度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对12例膝外翻畸形患者采用膝关节髌旁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按Krackow分型:Ⅰ型10例10膝,Ⅱ型2例2膝;参照股胫角(femoro-tibial... 目的探讨采用髌旁外侧入路行中重度外翻膝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对12例膝外翻畸形患者采用膝关节髌旁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按Krackow分型:Ⅰ型10例10膝,Ⅱ型2例2膝;参照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s,FTA)临床分级均为中、重度外翻畸形(>15°)。术后3、6、12、24、36个月门诊随诊,采用K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2例患者外翻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股胫角(FTA)由术前平均(18.6°±4.7°)恢复到(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2,P<0.05)。术后平均随访18.6(12~36)个月。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93.6°±17.8°)提高到(116.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P<0.05);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由术前(48.5±11.6)分及(43.5±11.5)分分别提高到(85.6±7.9)分及(88.2±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21,t=10.305,P<0.05)。结论采用髌旁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矫治中、重度外翻膝的一种良好的手术入路,能很好地显露外侧挛缩结构,方便行外侧韧带及软组织结构的有效松解;关节囊“Z”字成形切开可解决髌骨的松解和外侧软组织覆盖的矛盾,有效缓解腓总神经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外翻 髌旁外侧入路
下载PDF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缩小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在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长生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缩小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在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98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n=45)和B组(n=53)。A组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 目的:探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缩小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在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98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n=45)和B组(n=53)。A组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缩小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B组在术中行髌骨缩小。比较两组膝前痛及髌骨轨迹不良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膝功能、髌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膝前痛发生率6.67%低于B组22.64%(P<0.05);术后1年,A组膝关节协会评分(KSS)、髌骨评分(Feller)高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缩小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可以减少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前痛的发生,改善膝关节功能及髌骨功能,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缩小 外侧支持带松解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外侧支持带松解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岳林 戴号 丁盛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髌骨凹陷性缺损、髌骨中央磨损如何处理,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难点。本文报道该手术技术及早期临床效果,并总结对此类病例手术时髌骨处理的经验。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1月选择49例(49膝)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髌骨凹陷性缺损、髌骨中央磨损如何处理,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难点。本文报道该手术技术及早期临床效果,并总结对此类病例手术时髌骨处理的经验。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1月选择49例(49膝)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对术中髌骨有中央凹陷性缺损者常规行髌骨假体置换,置换后髌骨厚度大于置换前,所有病例均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手术后随访时间最长6年,最短4个月,平均2.7年、结果:病人术前HSS疼痛评分平均为2.4分,功能评分平均为6.22分,膝关节活动评分平均为6.5分。术后48膝疼痛评分平均为30分,1膝于1年后手术探查。49膝功能评分平均为22分,活动评分平均为10分。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髌骨骨折及髌骨坏死。结论: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常会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困难,其髌骨常表现为中央凹陷性缺损,行髌骨假体置换后髌骨厚度将会增加。应用股骨假体外旋、外移放置及胫骨假体外旋放置、髌骨假体内置等方法后,仍需通过髌外侧韧带松解来改善髌骨的压力及髌股关节的对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外侧支持带松解 应用
下载PDF
针刀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李冬超 赵允 +1 位作者 王爱国 陆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髌外侧支持带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EL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0月TKA术后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24例(24膝),均采用针刀松解髌外侧支持带治疗。统计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髌外侧支持带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EL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0月TKA术后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24例(24膝),均采用针刀松解髌外侧支持带治疗。统计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患者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拍摄屈曲30°髌骨轴位片,测量治疗前、治疗后髌骨的适合角、髌骨外倾角;按照Insall评价标准评估患者满意度;记录术后并发症以评估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针孔红肿、感染、失稳或脱位等并发症。24例均获随访8个月至24个月,平均(14.21±2.97)个月。VAS评分术后较术前VAS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ysholm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Kujal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例患者髌骨适合角、外倾角术后较术前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按照Insall评价标准评定满意度,获优15例、良7例、可2例,满意度为91.7%。结论:针刀松解髌外侧支持带治疗TKA术后ELPS,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外侧髌骨高压综合征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军 牛东生 +2 位作者 尚小可 孙玺淳 白志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97-89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6月~2010年3月,15例(18膝)严重膝外翻患者,术前X线测量FTA角,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且使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价标准KSS评分及功能评分。手术方法采用髌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6月~2010年3月,15例(18膝)严重膝外翻患者,术前X线测量FTA角,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且使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价标准KSS评分及功能评分。手术方法采用髌旁外侧入路、针对性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限制性小的假体或非限制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测量FTA角,术后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行KSS评分及功能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FTA角由术前的27.0°(20°~35°)降低至4.5°(0°~9°);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79.4°(70°~90°)提高到109.7°(100°~120°);KSS评分由术前的28.9分(15~40分)提高到88.7分(85~95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23.0分(0~40分)提高到89.1分(85~95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所有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纠正,所有病例术后无明显疼痛,行走及上下楼梯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说明对于严重膝外翻畸形的患者,采用髌旁外侧入路、针对性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限制性小的假体或非限制型假体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从而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外翻畸形 髌旁外侧入路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