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bilateral/un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 and unilateral recession-resection for intermittent exotropia:a Meta-analysis
1
作者 De-Sheng Song Zhi-Jun Chen Jing Q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12期1984-1993,共10页
AIM: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lateral recession-resection(R&R) and bilateral/unilateral recession(BLR/ULR) for treatment of basic type of intermittent exotropia [IX(T)].METHOD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 AIM: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lateral recession-resection(R&R) and bilateral/unilateral recession(BLR/ULR) for treatment of basic type of intermittent exotropia [IX(T)].METHOD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using PubMed, EMBASE,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 to identif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regar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R and BLR/ULR for IX(T). Based on which, a Meta-analysis was then performed in terms of long-term success rate, overcorrection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RESULTS: Nine studies in total satisfy the specified eligibility criteria. BLR is at disadvantage to R&R at a short-term follow-up [<2 y, OR 0.56(0.33-0.94) for success rate; OR 2.11(1.17, 3.81) for undercorrection rate]. However, BLR achieved a higher success rate [OR 2.49(1.61, 3.86)] and a lower undercorrection rate [OR 0.40(0.23, 0.71)], compared to that of R&R at a long-term followup(>2 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overcorrection rate, regardless of the length of follow-up time [OR 0.85(0.41, 1.75)]. In the treatment for small-angle IX(T), the fi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groups, demonstrating a more successful alignment [OR 0.37(0.18, 0.74)] and a lower undercorrection [OR 3.50(1.28, 7.26)] in the R&R group than in the ULR group. While for moderate-angle IX(T)(20 PD-25 PD), the effectiveness of R&R and ULR is quite equivalent with similar success rate [OR 1.08(0.65, 1.79)] and undercorrection rate [OR 0.89(0.54, 1.48)]. CONCLUSION: As regard to the effect of BLR and R&R, R&R shows an advantage over BLR at short term. But, BLR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long term for the basic typeIX(T) in children. R&R surgery should be a better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small-angle IX(T) of ≤20 PD than ULR. However, both of ULR and R&R are recommended for moderate-angle IX(T) from 20 PD to 25 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ittent exotropia un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 recess-resect moderate-angle exotropia
下载PDF
Effect of 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 in Intermittent Exotropia according to the Limbus Insertion Distance
2
作者 Manar A. Ghali 《Ope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7年第4期240-248,共9页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limbus insertion distance (LID) of the lateral rectus on the surgical results of 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 in intermittent exotropia (IXT)...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limbus insertion distance (LID) of the lateral rectus on the surgical results of 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 in intermittent exotropia (IXT) in children and adult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cluded 76 patien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I (age 5 - 13 y), group II (>13 y). All the patients had basic type of intermittent exotropia (IXT) and all of them underwent bilateral lateral recessions according to the preoperative angle of deviation. Intraoperatively, the distance of limbus insertion was measured by surgical calipers. The dose response effect was calculat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angle and postoperative angle divided by total amount of recession and cases were followed at 1 month, 3 months, 6 months and 12 months postoperative. Results: The mean LID in group I was (6.2 ± 0.61 mm) and (6.1 ± 0.55 mm) in group II. The mean dose response (MDR) at 1 year postoperative was (2.32 ± 0.25 mm) in group I and (2.26 ± 0.23) in group II. In patients with LID 6.25 mm who had larger mean dose response (2.52 ± 0.1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R muscle LID and the dose-response effect. Conclusion: 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ID of the LR muscle and the recession effect in 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 in treatment of I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ittent EXOTROPIA LIMBUS INSERTION DISTANCE 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
下载PDF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and the vertical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to do or not to do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Mohammad Ali Abtahi Alireza Zandi +3 位作者 Eslam Mandegarfard Hamidreza Jahanbani-Ardakani Behzad Mahaki Seyed-Hossein Abta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6期1053-1055,共3页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evaluate changes of vertical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VPFH) after unilateral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Twenty-five and twenty-six patients who were candidates for lateral rectus mu...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evaluate changes of vertical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VPFH) after unilateral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Twenty-five and twenty-six patients who were candidates for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were assigned into “with” and “without”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study arms. The VPFH was measured at one-day before surgery and in two weeks and three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VPFH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Paired t-test; P=0.005). Also, less widening of VPFH was observed in “with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group (Change in VPFH in “with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vs “without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groups: 0.48 mm vs 1.34 mm; ANCOVA test; P〈0.001). However, such results were not observed two weeks post-operatively (Change in VPFH in “with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vs “without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groups: -0.28 mm vs 0.28 mm; ANCOVA test; P=0.302). Intermuscular septum dissection is recommended in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to partially prevent the undesirable increment of VPF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uscular septum lateral rectus muscle recession vertical palpebral fissure height
下载PDF
单侧内直肌后徙术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治疗青少年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强军 黄静 +4 位作者 刘猛 杨诗永 刘娟娟 徐深 范洪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内直肌后徙术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对内斜视青少年视功能、斜视度及眼外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 目的:探讨单侧内直肌后徙术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对内斜视青少年视功能、斜视度及眼外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acute concomitant esotropia,AACE)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单侧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双侧内直肌后徙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Base-out恢复点参数、视功能、斜视度(N-D值),眼外肌、血清中IGF-1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正位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过矫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Base-out恢复点参数与Base-in(BI)恢复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正常视近立体视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斜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外肌、血清中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内直肌后徙术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相比,其能提升内斜视青少年正位率,改善视功能情况,有利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内直肌后徙术 双侧内直肌后徙术 视功能 斜视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
5
作者 徐星 吴平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比较两组矫正效果,手术前后斜视度、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功能恢复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正矫率高于对照组,欠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视近度、视远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可提高正矫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恢复率,降低欠矫率、斜视度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间歇性外斜视 矫正 斜视度 融合功能 立体视功能 复发率
下载PDF
Ⅲ型眼球后退综合征双眼外直肌非对称量后徙手术疗效的定量分级评估
6
作者 郎丽娟 荣军博 +3 位作者 许丽敏 郭可心 张陆希 李志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64-1768,共5页
目的:定量分级评估单眼外斜的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患者双眼外直肌非对称量后徙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回顾性分析12例单眼外斜的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内转受限,内转时睑裂缩小,伴有上下射,外转... 目的:定量分级评估单眼外斜的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患者双眼外直肌非对称量后徙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回顾性分析12例单眼外斜的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内转受限,内转时睑裂缩小,伴有上下射,外转受限伴外转时睑裂开大。所有患者均有异常头位。保持头正位情况下测量双眼分别注视的斜视度。手术设计选择双眼外直肌非对称量后徙术,患眼外直肌后徙量小且同时行Y形劈开,健眼外直肌后徙量大,根据患眼注视斜视度设计或较患眼多1~3mm。结果:手术前后健眼注视斜视度比较有差异(Z=-4.158,P<0.01);手术前后内转受限程度比较有差异(Z=-2.640,P=0.008);手术前后外转受限程度比较无差异(Z=-1.732,P=0.083);手术前后异常头位角度比较有差异(Z=-4.181,P<0.01);手术前后眼球后退程度比较无差异(Z=-1.414,P=0.157);手术前后眼球上下射程度比较有差异(Z=-3.115,P=0.002);术前有10例(83%)患者存在立体视功能,术后有11例(92%)患者恢复立体视功能,并且50%患者立体视锐度进一步提升。结论:双眼外直肌非对称量后徙术联合患眼外直肌Y形劈开可有效改善单眼外斜的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患者的斜视度、异常头位角度、上下射现象以及立体视锐度,并且不加重患眼外转受限及眼球后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后退综合征 非对称量外直肌后徙 分级评估
下载PDF
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联合外直肌后徙术在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满滕滕 姜丽 +2 位作者 张楠 孙振静 李兴义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对单眼内直肌缩短术与外直肌后徙术两种方法应用于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予以评价与分析。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00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对单眼内直肌缩短术与外直肌后徙术两种方法应用于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予以评价与分析。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00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予以双眼内直肌缩短术;观察组(52例)给予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联合外直肌后徙术,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矫正效果、远近斜视度、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40,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视远、视近斜视度分别为(5.62±1.43)、(6.24±1.4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4±2.33)与(15.22±3.20)^(△);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视远、视近斜视度分别为(9.13±2.15)、(9.96±2.3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1±3.76)、(18.39±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安全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85.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联合外直肌后徙术应用于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能良好改善患儿的视远、视近斜视度,安全可靠,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内直肌缩短术 集合不足型 间歇性外斜视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对比
8
作者 李文庆 刘锦荣 何庆萍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687-1688,共2页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IXT)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基本型IXT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IXT)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基本型IXT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眼位矫正效果以及手术前后的斜视度。结果两组的眼位矫正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的视近、视远斜视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视近、视远斜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基本型IXT患儿均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但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对患儿斜视度的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 外直肌后徙术 内直肌缩短术 矫正效果 斜视度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9
作者 宋德胜 陈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与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R&R)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至2015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与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R&R)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至2015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其中38例行BLR-rec,48例行R&R。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戴镜注视6m及33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斜视度。分析两组术后1d、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成功情况。记录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结果术后1d、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BLR-Fee组与R&R组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开始,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不断降低。两组最大外斜视度数漂移均发生在术后1d至术后1个月之间,术后1d至术后1个月外斜漂移量BLR组为5.3△±4.4△,R&R组为5.0△±4.1△(P:0.88)。BLR组术后1d到术后1a外斜漂移量为7.9△±5.1△,R&R组为11.5△±8.3△(P〈0.01)。两组手术年龄和术前斜视度对末次随访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影响。BLR-ree组和R&R组术后1d不同斜视度范围的末次随访时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BLR—rec与R&R治疗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有相同的远期手术成功率,随随访时间增加,两组手术成功率不断降低,主要原因为外斜回退。两种术式对间歇性外斜视外斜回退的影响明显不同,R&R能引起更多的外斜漂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外直肌后徙 间歇性外斜视 单眼一退一截术 治疗
下载PDF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在知觉性外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彦茹 张俊华 +2 位作者 翁景宁 方丽君 王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在知觉性外斜视手术中的远期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的知觉性外斜视病例12例。外斜视度数均〉50△,患眼固视功能差。在斜视眼行外直肌超常量... 目的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在知觉性外斜视手术中的远期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的知觉性外斜视病例12例。外斜视度数均〉50△,患眼固视功能差。在斜视眼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缝合于原肌止点后12.0 mm)联合内直肌缩短术(4.0~7.0 mm),观察术后眼位、眼球运动、眼面外观及视功能远期疗效。结果随访13~27个月后,12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眼球外转稍有受限;眼面外观良好;均获得较稳定的患眼固视能力,但未建立明确的双眼视功能。结论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稳定了后徙外直肌的位置,减少了手术肌肉条数,具有安全可行、远期疗效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性斜视 外斜视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
下载PDF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秦素英 慕同禄 +1 位作者 朱东 兰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探讨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ion,R&R)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01在我院治疗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 目的:探讨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ion,R&R)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01在我院治疗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89例,其中49例行单眼退截手术,40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d,1、6mo,1、2a时立体视功能及斜视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1、6mo,1、2a手术成功率、斜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成功率随着时间推移均不断降低。术后1d^2a,R&R组外斜漂移量为12.10$5.74PD,BLR-rec组外斜漂移量为7.78$4.21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R&R组较BLR-rec组更易引起外斜回退。两组患者近立体视均显著提高,两组组间近立体视提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30,P=0.210)。结论:BLR-rec术远期稳定性优于R&R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基本型 单眼退截术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治疗大角度外斜视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丽坤 李宁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8-442,共5页
背景临床上矫正超过50。的大角度外斜视时往往需对3条或4条水平直肌进行手术,以避免因外直肌超长量后徙(〉7Inm)引起的眼球外转受限。但研究表明,超长量外直肌后徙可有效矫正大角度外斜视,且术后并不出现眼球明显外转受限。这个结... 背景临床上矫正超过50。的大角度外斜视时往往需对3条或4条水平直肌进行手术,以避免因外直肌超长量后徙(〉7Inm)引起的眼球外转受限。但研究表明,超长量外直肌后徙可有效矫正大角度外斜视,且术后并不出现眼球明显外转受限。这个结果仍有待临床上进行验证。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对大角度外斜视的矫正效果。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的间歇性或恒定性大角度外斜视患者51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29例为间歇性外斜视,22例为恒定性外斜视。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及术后眼前节、眼底、眼球运动和双眼视功能检查,采用三棱镜加遮盖法测量斜视角大小。依据病史、眼球运动、知觉状态和斜视角度数对患者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术中结合可调整缝线技术,行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比较术眼术前和术后眼位变化、眼球运动情况以及双眼知觉功能。结果行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者33例,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者18例。术前患者视远(5111)斜视度为-52△-120△,平均(-70.57±16.46)△;视近(33cm)斜视度为-55△—-130△,平均(-75.65±16.14)△。左眼外直肌后徙8~15mm,平均(11.17±1.67)mm,右眼外直肌后徙9~15mm,平均(11.28±1.62)mm,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3~6mm。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远斜视度为+4△~-14△,平均(~3.45±4.20)△;视近斜视度为+4△~-14△,平均(-5.49±3.96)△,其中41例术后眼球正位,占80.4%,10例欠矫,未发现过矫者。32例患者术后立体视较术前改善,其中术前无立体视的27例中18例术后获得不同程度的立体视。无-例患者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结论双眼外直肌超长量后徙术或合并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可有效治疗大角度外斜视,可减少需要手术的眼外肌数目,术后未发现眼球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手术 外斜视/手术 眼外肌/手术 治疗结果 双眼视 外直肌后徙 超长量 大角 度外斜视
下载PDF
直肌后徙可调缝线术在儿童共同性斜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彬 张伟 +3 位作者 吕平 龚咏梅 黄晨晨 张大传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观察直肌后徙可调整缝线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儿童共同性斜视在全麻下采用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术后1~2 d内进行缝线调整,随访6~24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34例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中,11例达正常... 目的:观察直肌后徙可调整缝线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儿童共同性斜视在全麻下采用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术后1~2 d内进行缝线调整,随访6~24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34例儿童共同性斜视患者中,11例达正常眼位,23例因欠矫或过矫需要调整,其中过矫9例及欠矫11例均调至正位,有3例欠矫者经集合训练后得到改善。在6~24个月随访中,未调整的患者中欠矫1例,经过调整的患者中欠矫2例,术后视功能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采用可调整缝线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是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再次手术风险,使儿童全麻斜视矫正手术的成功率获得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 直肌后徙 可调整缝线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彦芳 林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8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的80例斜视度在-30△至-40△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的80例斜视度在-30△至-40△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行单眼的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试验组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眼位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融合功能恢复情况和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眼位正位率、欠矫率和过矫率分别为85.0%、12.5%和2.5%,对照组术后眼位正位率、欠矫率和过矫率分别为70%、20.0%和10.0%,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07、5.103、4.875,均P<0.05)。手术前试验组有融合功能的患者和有立体视的患者分别占75.0%和35.0%,对照组有融合功能的患者和有立体视的患者分别占67.5%和32.5%,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55和0.06,均P>0.05)。手术后试验组有融合功能的患者和有立体视的患者分别占100.0%和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和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1和11.25,均P<0.05)。结论对于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实施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儿童 间歇性外斜视 基本型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退治疗外斜视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伟琼 周明稳 +1 位作者 何芳 邝国平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比较常规双眼外直肌后退加内直肌缩短手术方式与双外直肌超常量后退手术方式在大角度外斜视治疗中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采用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手术治疗外斜视患者96例,并与同期行常规手术的大角度外斜视患... 目的比较常规双眼外直肌后退加内直肌缩短手术方式与双外直肌超常量后退手术方式在大角度外斜视治疗中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采用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手术治疗外斜视患者96例,并与同期行常规手术的大角度外斜视患者63例对比,比较2组患者术后2年的疗效包括成功率、欠矫率、过矫率以及眼球运动受限情况。结果术后2年,超常量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分别为82.3%、74.6%),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分别为2.1%、14.2%),欠矫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分别为11.5%、23.8%),过矫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分别为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眼球运动受限。超常量组有2例早期眼位正常的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内斜。传统组3例过矫患者术后采用非手术治疗后2例恢复正位,仅1例再次手术。超常量组6例过矫患者术后采用保守治疗无效均再次手术。结论在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中,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退术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降低,但其矫正过度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临床发现超常量组过矫患者很难用非手术方法恢复双眼正位。超常量双眼外直肌后退术治疗大外斜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减少外斜视的复发率有具有临床价值,但在手术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过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角度外斜视 超常量后退 外直肌
下载PDF
外直肌悬吊术与外直肌后徙术对术后散光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冲 任亚琳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外直肌悬吊与传统后徙术治疗共现性外斜视患者后,对患者出现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就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采用外直肌悬吊与传统后徙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通过术后3月随访,比较常规外直肌后徙... 目的:探讨外直肌悬吊与传统后徙术治疗共现性外斜视患者后,对患者出现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就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采用外直肌悬吊与传统后徙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通过术后3月随访,比较常规外直肌后徙术和外直肌悬吊术对散光的影响。结果: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后导致的散光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直肌悬吊术在治疗共同性外斜视中对散光无明显影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 外直肌悬吊术 外直肌后徙术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退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退术治疗各类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行双眼外直肌后退术的5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记录比较每一位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眼位及视功能,分别记录其术...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退术治疗各类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行双眼外直肌后退术的5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记录比较每一位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眼位及视功能,分别记录其术前及术后,看远和看近的平均斜视度,以及远近斜视度差值的改变。结果 52例患者中,基本型28例,外展过强型11例,集合不足型13例,均行双眼外直肌后退术,术前、术后斜视度数变化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眼外直肌后退手术是治疗各类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双眼外直肌后退术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两种术式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雅图 田璐 张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评价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方法:电子检索1970-01/2018-01的PubMed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纳入比较... 目的:评价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方法:电子检索1970-01/2018-01的PubMed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纳入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收集数据并对所得数据及试验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14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5项试验、529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相比,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术后远期正位率(RR:0. 85; 95%CI:0. 72~0. 99,P=0. 043)、术后欠矫(RR:3. 975; 95%CI:2. 097~7. 537,P<0. 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术后正位率Meta分析的P值随着纳入文献增多逐渐接近0. 05。而在术后过矫(RR:0. 336; 95%CI:0. 049~2. 294,P=0. 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相比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成功率略低,术后欠矫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单眼一退一截术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治疗斜视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亚丹 梁晓磊 +1 位作者 吴倩 于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8例斜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8例斜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研究组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术后眼位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视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正位率为89.06%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视近度、视远度和平均斜视度比较,两组患者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斜视度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斜视度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视觉功能恢复率均明显增加(P<0.05),且研究组恢复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较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有更好地临床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单眼外直肌后徙 内直肌缩短术 斜视 视功能
下载PDF
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柄东 唐敏 喻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3期73-7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 目的对比分析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旨在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矫正效果,统计手术前后视远度、视近度、平均斜视度,并对比分析术后立体视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正位率为87.14%,对照组为74.2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视远度为(5.13±0.34)θ、视近度为(5.58±0.47)θ、平均斜视度为(5.36±0.29)θ,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立体视恢复率为72.14%、融合功能恢复率为60.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0.71%,显著高于对照组(4.29%)。结论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在正位率、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直肌后徙术 内直肌缩短术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间歇性外斜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