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SO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周甦芳 沈建华 樊伟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3期167-172,共6页
ENSO(ElNi oSouthernOscillation)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强烈的海 -气相互作用现象 ,对世界渔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表明 :ENSO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 ,厄尔尼诺发生时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 ENSO(ElNi oSouthernOscillation)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强烈的海 -气相互作用现象 ,对世界渔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表明 :ENSO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 ,厄尔尼诺发生时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重心随着暖池的东扩而东移 ,拉尼娜发生时则随着暖池向西收缩而西移。同时 ,Ni o 3.4区海表温度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重心有显著相关关系 ,可将Ni o 3.4区海表温度作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现象 气候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 太平洋 鲣鱼 围网渔场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重心
下载PDF
渔场重心信度测算及渔场重心修正理论构建——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建堤 陈方平 +4 位作者 吴建绍 刘勇 沈长春 马超 吴立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29-1937,共9页
渔场重心是表征渔场位置的重要参数,准确掌握渔场重心,对判断鱼类洄游路线、确定中心渔场、表征鱼群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渔场重心计算采用的是固定物体重心计算方法,然而运动的鱼类和固定物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由固定... 渔场重心是表征渔场位置的重要参数,准确掌握渔场重心,对判断鱼类洄游路线、确定中心渔场、表征鱼群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渔场重心计算采用的是固定物体重心计算方法,然而运动的鱼类和固定物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由固定物体重心计算的渔场重心能否体现鱼群分布特征,值得深入研究。渔场重心信度是用于度量由固定物体重心计算的渔场重心表征鱼群分布特征的能力,体现渔场重心的可信程度,而渔场重心修正是为了提升渔场重心表征鱼群分布特征的能力,提高渔场重心信度,以准确掌握渔场重心。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Parargrops edita Tanaka)为例,采用渔场重心、几何中心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为参数,首次建立了渔场重心信度测算及渔场重心修正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渔场重心信度,研究了渔场重心修正方法和渔场重心的分布特征,旨在从更精细地水平上掌握二长棘鲷渔场重心,为生态智慧在渔业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二长棘鲷渔场重心信度各月变化在0.12—1.00,平均值0.67,均方差0.31,各月渔场重心可信度波动较大,12月份和2月份渔场重心信度最大为1.00,鱼群对称和均匀分布于渔场重心,渔场重心可信度最高,3—8月份渔场重心信度低于0.70,鱼群在渔场重心周围的对称性和均匀度差,渔场重心可信度差,其中3月份渔场重心信度最小为0.12;(2)渔场重心信度不仅反映了渔场重心可信程度,还体现了鱼群在渔场重心周围的分布特征,可作为研究鱼群分布特征的重要参数,渔场重心信度低于0.70,渔场重心需要修正;(3)渔区修正系数用于判别鱼群所在渔区是否排除,通过去除渔区修正系数小于0.5的鱼群,能保留85%以上的鱼群数量,提高渔场重心信度0.70以上;(4)修改后的渔场重心变化规律较显著,4—5月份,幼鱼群体重心向西迁移,6—7月份,索饵群体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8月份,索饵群体重心开始往南迁移,9—11月份,越冬群体重心逐渐向南移动,12月份,生殖群体重心继续往南迁移,1—3月份生殖群体主要集中在305渔区(119°15'E,23°15'N)附近进行生殖活动,鱼群少有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重心信度 渔场重心修正 渔场重心 渔场几何中心 二长棘鲷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下载PDF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变动的预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明 戴小杰 +1 位作者 田思泉 许柳雄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7-1425,共9页
中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是中国围网渔业最主要的作业海域。由于渔场存在年际间的剧烈变动,掌握渔场时空变动的预报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通过上海开创公司围网2011–2014年的渔捞日志数据,从Ni?o3.4指数和TAO数据(海洋表面温度和海表风)获得的... 中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是中国围网渔业最主要的作业海域。由于渔场存在年际间的剧烈变动,掌握渔场时空变动的预报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通过上海开创公司围网2011–2014年的渔捞日志数据,从Ni?o3.4指数和TAO数据(海洋表面温度和海表风)获得的海洋环境变量,采用时滞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渔场变动和渔场环境变动的规律;寻找合适的预报因子和延迟数;建立回归预报模型。在2011–2014年各月海洋环境分布图和渔场中心分布图中,发现渔场中心的变动和风场、温度场变动都有明显的关系。在时滞相关分析中发现:(1)中心渔场经度和180°E与165°E平均纬向风速异常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79和0.82,前者滞后1月,后者同步;和180°E与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和–0.41,前者滞后2月,后者同步;和29℃等温线经度最大相关系数0.75,同步;和Ni?o3.4指数同步,相关系数为0.47。(2)中心渔场纬度与180°E平均纬向风速异常、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都是正相关,相关指数分别0.55和0.63,延迟2个月和1个月;而与该两处的纬向风速变异负相关,相关性都低于0.5,延迟3个月和同步;和Ni?o3.4指数相关性不显著。(3)通过逐步最优回归拟合,获得了中心渔场的回归方程分别为:GC_Lon=137.534+2.36159UA_165_t+0.159159SST_29_t,GC_Lat=0.236156+0.51587UA_165_(t–1)–1.12848VA_165_t。在渔场经度模型中,最优模型包括了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和29℃等温线经度值,模型相关指数平方R^2为0.72;而经度模型中,最优模型包括了165°E平均经向风速异常和纬向风速异常,其相关指数平方R^2为0.34。在预报模型预报结果中,预报结果和实际值在经度和纬度上都存在2度以上误差,产生差异原因是船队的在东部海域购买作业许可天数不够,而西部有余所致;模型的预报结果和中国租赁船队的渔场中心经度误差在0.5°以内,纬度误差在1.5°左右,较为理想。该研究发现了风速异常和温度线分布对渔场移动有显著性影响,但风速变异较少获得关注,尤其是位于165°E和180°E的纬向风速变异对渔场的影响超过了29℃等温线。这一发现可用于以后相关研究,以及建立的预报模型的可供围网公司购买渔业许可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变动 金枪鱼围网 时滞相关分析 中西太平洋 渔场预报
下载PDF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周甦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9-744,共6页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L Ni o Southern Oscillation)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对世界渔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1982~2001年Ni o 3.4区海表温度与中西太平洋(20°N^20°S、120°E^150°...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L Ni o Southern Oscillation)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对世界渔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1982~2001年Ni o 3.4区海表温度与中西太平洋(20°N^20°S、120°E^150°W)鲣鱼围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重心的关系,就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变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厄尔尼诺发生时,鲣鱼围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重心随着暖池的东扩而东移,拉尼娜发生时则随着暖池向西收缩而西移。同时,Ni o 3.4区海表温度与鲣鱼围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重心有显著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r=0.186,P<0.01),因此,可将Ni o 3.4区海表温度作为预报、预测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位置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 中西太平洋 鲣鱼围网渔场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经度重心
下载PDF
拉尼娜(2007年)和厄尔尼诺(2015年)事件对东海日本鲭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陆鑫一 刘子历 +2 位作者 余为 陈新军 李纲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根据上海海洋大学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生产捕捞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以及净初级生产力(NPP)3个关键因子,利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建模分析,并选择2007年拉尼娜... 根据上海海洋大学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生产捕捞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以及净初级生产力(NPP)3个关键因子,利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建模分析,并选择2007年拉尼娜年份和2015年厄尔尼诺年份,对比研究东海日本鲭栖息地的年间差异。结果发现,拉尼娜年份(2007年)日本鲭的产量、捕捞努力量、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均高于厄尔尼诺年份(2015年),且渔场纬度重心(LATG)相对2015年偏北。对比渔场环境条件发现,2007年和2015年7—9月SST、SSH和NPP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栖息地建模结果显示,2007年各环境因子均有利于形成较好的日本鲭栖息地;且2007年7—9月适宜栖息地(HSI>0.6海域范围)面积明显大于2015年,其栖息地位置相较于2015年明显偏北,这导致2007年的渔场纬度重心比2015年偏北。研究表明,2007年拉尼娜事件和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对东海日本鲭适宜栖息地大小及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日本鲭 资源丰度 拉尼娜 厄尔尼诺 栖息地模型 渔场纬度重心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灯光围网主要渔获物组成及渔场变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国庆 石永闯 +2 位作者 樊伟 崔雪森 唐峰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2,共10页
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是中国近年新兴的一种远洋渔业,具有一定开发潜力,掌握灯光围网的渔获物组成及渔场变动情况对于西北太平洋的渔业管理和开发具有一定意义。文章根据2014—2019年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统计资料,对渔获... 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是中国近年新兴的一种远洋渔业,具有一定开发潜力,掌握灯光围网的渔获物组成及渔场变动情况对于西北太平洋的渔业管理和开发具有一定意义。文章根据2014—2019年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业统计资料,对渔获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以及主要的渔获物组成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渔获量重心法和聚类分析,探讨了渔场重心分布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渔获物产量和CPUE的年间差异均较大,产量大体呈现先增后降趋势,CPUE连年下降。2)共统计到8种渔获,其中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主捕品种,月间出现频率均为100%;其次是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月间出现频率为87.5%;其他种类渔获量相对较少。3)渔场重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统计年间每年均具有相似的移动轨迹,即从4月起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8—10月到达东北端后向西南方向折返;年间渔场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2014—2019年,重心在经度方向上东移0.92°,在纬度方向上北移1.57°。4)聚类结果显示,月产量重心可以分为4类(7、8、9和10月,4月,5、11月,6月),年产量重心也可以分为4类(2016、2017、2018年,2019年,2014年,2015年),表明西北太平洋灯光围网渔场具有一定的年际和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光围网渔业 渔获物组成 渔场重心 时空分布 季节变化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4
7
作者 方星楠 余为 陈新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483,共9页
根据2017年1—7月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的捕捞数据,以及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利用渔场经纬度重心法和广义加性模型研究不同月份茎柔鱼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化,评估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影响,并基... 根据2017年1—7月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的捕捞数据,以及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利用渔场经纬度重心法和广义加性模型研究不同月份茎柔鱼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化,评估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影响,并基于捕捞努力量与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频率分布关系,分析茎柔鱼每月海表面温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适宜范围及其月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7月赤道海域茎柔鱼渔场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偏移。广义加性模型统计结果表明,两个环境因子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1—7月茎柔鱼适宜海表面温度范围随月份推移先增后减,4月海表面温度最高,为26.8~27.2℃;适宜叶绿素a质量浓度范围在前5个月不变,均为0.14~0.16 mg/m^(3),而6、7月分别为0.16~0.18、0.18~0.20 mg/m^(3)。笔者分析了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的时空变动规律,可为准确定位渔场位置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渔场重心 环境因子 赤道 东太平洋
下载PDF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时空分析与资源丰度的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丁鹏 邹晓荣 +1 位作者 白思琦 张鹏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9-636,共8页
为开展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渔场的时空分布研究,根据2011—2018年间4—8月中国大型拖网渔捞数据和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盐度(SSS)、叶绿素a浓度(Chl-a)和海表面温度异常值(SSTA)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和神经网络对智... 为开展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渔场的时空分布研究,根据2011—2018年间4—8月中国大型拖网渔捞数据和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盐度(SSS)、叶绿素a浓度(Chl-a)和海表面温度异常值(SSTA)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和神经网络对智利竹筴鱼集群重心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2011—2017年相同月份集群重心的平均值,确定出每月的固定集群重心,随着月份的增长,固定集群重心呈现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SSTA指数升高时,集群重心呈现向西北偏移趋势,SSTA指数降低时,呈现向东南偏移趋势;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出2018年4—8月的集群重心,产量验证结果显示,4、5月集群重心范围内的实际产量分别占整个渔场总产量的82%、79%,6月、7月和8月智利竹筴鱼密度降低,占比分别为60%、56%、48%。研究表明,近年来智利竹筴鱼渔场位置发生了新的变化,集群重心由西北向东北方向移动,SSTA指数在经度上与集群重心呈现显著负相关,在纬度上呈现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竹筴鱼 东南太平洋 集群重心 渔场 神经网络 系统聚类
下载PDF
基于渔业数据的南极磷虾48渔区渔场时空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国庆 罗俊荣 +4 位作者 唐峰华 樊伟 宋学锋 杨超 张衡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92,共12页
根据我国2010—2019年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渔船的生产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域48渔区南极磷虾渔场的分布特点,采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SDE)模型探讨了南极磷虾的渔场变动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捕捞量主要集中... 根据我国2010—2019年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渔船的生产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域48渔区南极磷虾渔场的分布特点,采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SDE)模型探讨了南极磷虾的渔场变动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捕捞量主要集中在48.1亚区,占比为70.30%,48.2亚区和48.3亚区的产量相差很小,占比分别为14.28%和15.42%;年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曲线上升,最小值为2012年,最大值为2019年;月间CPUE先增后降,最小值为1月,最大值为6月。48.1亚区的年间和月间渔场重心均往西南方向移动;48.2亚区年间的渔场重心东移,但移动范围较小,月间规律不强;48.3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南移,月间渔场重心向西北移动。经SDE分析可知,48.1亚区渔场分布范围最广、离散程度最大,48.3亚区渔场方向性最强、向心力最明显。48.1亚区渔场重心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48.2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奥克尼群岛东侧,48.3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乔治亚群岛东北侧。聚类结果表明,48.1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均较为集中,48.2和48.3亚区除2017年外,其他年间渔场重心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渔场重心 标准差椭圆分析 聚类分析 时空分布 48渔区
下载PDF
秘鲁外海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渔场的时空分布与海表温度的关系分析
10
作者 陆鑫一 武孝慈 +1 位作者 徐丽杰 余为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8,共11页
茎柔鱼是大洋经济头足类,广泛分布秘鲁外海。深入了解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可为茎柔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管理提供科学根据。本文根据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2006—2015年东南太平洋9—12月8°~20°S,75... 茎柔鱼是大洋经济头足类,广泛分布秘鲁外海。深入了解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可为茎柔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管理提供科学根据。本文根据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2006—2015年东南太平洋9—12月8°~20°S,75°~95°W海域的茎柔鱼捕捞数据,计算茎柔鱼渔场年际经度和纬度重心位置变动,量化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化。此外对渔场重心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捕捞努力量和SST的频率分布关系分析茎柔鱼渔场内SST变化对渔场重心位置的影响。结合水温因子进一步研究茎柔鱼渔场重心对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规律。结果发现,茎柔鱼渔场重心月份和年际变化显著,聚类分析结果将各年渔场重心分为3类。各月份捕捞努力量在经纬度和SST上的频次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相对于厄尔尼诺年份(2015年),拉尼娜年份(2007年)茎柔鱼渔场内SST较低,最适宜温度锋面向西北方向偏移,导致该年茎柔鱼渔场重心相对于2015年偏西北。研究表明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变化与大尺度气候事件调控的水温变化具有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 海表面温度 东南太平洋 渔场重心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权重栖息地模型的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冯志萍 余为 +2 位作者 陈新军 刘必林 张忠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8-888,共11页
根据2006—2014年春季(9—11月)、夏季(12月—翌年2月)、秋季(3—5月)和冬季(6—8月)秘鲁外海茎柔鱼渔获数据,结合3个关键海洋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和净初级生产量(ne... 根据2006—2014年春季(9—11月)、夏季(12月—翌年2月)、秋季(3—5月)和冬季(6—8月)秘鲁外海茎柔鱼渔获数据,结合3个关键海洋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和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利用不同权重方案的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分析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利用捕捞努力量与SST、SSH和NPP建立适宜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模型,采用算术加权法建立综合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依据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的比例比较不同权重的HSI模型,选择不同季度的最优模型,并用2015年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茎柔鱼CPUE和渔场纬度重心(latitudinal gravity centers of fishing ground,LATG)呈现显著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在年际变化上,CPUE基本在2~7 t/d浮动,纬度重心基本维持在10°S~18°S;在季度变化上,冬春季的CPUE高,渔场纬度重心偏向北部海域,夏季,CPUE随着纬度重心的南移而增加,与春季相比,栖息地南移1.5°,CPUE增加6.7%,秋季渔场纬度重心最靠南,CPUE最低。不同季节的最优栖息地模型中的权重方案不同,冬春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模型9,权重最高的环境因子是SST;夏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模型7,SST、SSH和NPP权重相等;秋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模型3,权重最高的是SSH。以上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在每个季度中对秘鲁外海茎柔鱼的栖息地影响程度不同。春夏秋冬各季度最优模型预测的精度分别为84.68%、78.56%、72.74%和68.70%。本研究有利于了解不同季度时间尺度下环境因子对秘鲁外海茎柔鱼的影响情况,为指导鱿钓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栖息地模型 环境因子 渔场纬度重心
原文传递
南极磷虾渔场(48渔区)CPUE的年、月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瑛瑛 徐博 +2 位作者 张衡 程田飞 杨胜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85-1694,共10页
根据2010-2015年南极磷虾渔汛期(1-6月)的渔获量和海洋遥感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产量重心法等对南极磷虾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渔场时空变动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年平均CPUE总体呈上升趋势,2... 根据2010-2015年南极磷虾渔汛期(1-6月)的渔获量和海洋遥感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产量重心法等对南极磷虾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渔场时空变动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年平均CPUE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南极磷虾CPUE达到峰值(18.6 t·h^-1);从月变化来看,1月南极磷虾CPUE较低(9.2t·h^-1),5月CPUE最高(20.9 t·h^-1),近60%的捕捞作业频次位于南设得兰群岛的夏季时段(1-3月);南极磷虾渔场集中在60°S-64°S、46°W-62°W范围内的海域;从渔场重心变动来看,每年1-6月渔场重心从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向东北方向偏移,大部分重心主要集中在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南极磷虾作业渔场48.1、48.2、48.3亚区渔场适宜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分别为-1.8~1.9、-1.8~0.8、1.1~1.4℃,1-3月CPUE高值区的适宜SST为-0.8~1.2℃,4-6月CPUE高值区的适宜SST为-1.8^-0.4℃;48.1、48.2、48.3亚区叶绿素浓度适宜范围分别为0.09~1.21、0.14~0.52、0.32~0.39 mg·m^-3,CPUE高值区(>20 t·h^-1)海域的叶绿素浓度为0.13~0.83 mg·m^-3;总体来说,南极磷虾渔场年平均CPUE值呈逐渐增长趋势,主捕区位于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中心渔场最适SST为-1.8~1.2℃,叶绿素浓度为0.13~0.83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渔场重心 单位捕捞努力量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重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韫沛 陈新军 余为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909,共11页
根据2004—2015年8—10月西北太平洋150°E~165°E和39°N~45°N海域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捕捞数据,分析了柔鱼渔场重心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评估异常气候事件对柔鱼渔场海表面温度(SST)及... 根据2004—2015年8—10月西北太平洋150°E~165°E和39°N~45°N海域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捕捞数据,分析了柔鱼渔场重心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评估异常气候事件对柔鱼渔场海表面温度(SST)及渔场重心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8—10月柔鱼渔场适宜SST范围为13~22℃,且随着月份的增加而减小;渔场重心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显著,且季节性变化与柔鱼的洄游路线一致;各月份渔场重心的聚类结果均分为3类,分别对应正常气候条件、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异常气候现象通过调控柔鱼渔场的适宜海表面温度范围,驱动渔场重心沿东北-西南方向移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渔场SST降低,渔场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正常气候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渔场SST升高,渔场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鱼 渔场重心 海表面温度 异常气候事件 西北太平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