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ad-Bismuth and Lead as Coolants for Fast Reactors 被引量:1
1
作者 G. I. Toshinsky A. V. Dedul +2 位作者 O. G. Komlev A. V. Kondaurov V. V. Petrochenko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2期65-75,共11页
Fast reactors used lead-bismuth eutectic (LBE) and lead as coolants possess very high level of inherent self-protection and passive safety against severe accident. So, population radiophobia can be overcome. That type... Fast reactors used lead-bismuth eutectic (LBE) and lead as coolants possess very high level of inherent self-protection and passive safety against severe accident. So, population radiophobia can be overcome. That type of reactors can be simultaneously more safely and more cheaply. As all other coolants, LBE and lead coolant (LC) possess the certain virtues and shortcomings. The presented report include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 properties of those coolants, their impact on reactor safety, reliability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conclusion is made about promising usage of FRs with these coolants in future NP after the experience in operating of the prototypes of such reactors has been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BR-100 fast reactor lead-bismuth COOLANT lead COOLANT Nuclear Power Plant Inherent SELF-PROTECTION Melting Point 210Po bismuth Recourses
下载PDF
气泡在液态铅铋金属中的运动特性及曳力系数模型研究
2
作者 罗皓天 刘莉 +4 位作者 袁俊杰 包睿祺 田晓艳 李达 顾汉洋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40,共12页
当铅铋快堆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team Generator Tube Rupture,SGTR)事故后,一回路高温液态铅铋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与二回路高压过冷水相互作用产生大量蒸汽,这些气泡在LBE的携带作用下可能进入堆芯,引起局部传热恶... 当铅铋快堆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team Generator Tube Rupture,SGTR)事故后,一回路高温液态铅铋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与二回路高压过冷水相互作用产生大量蒸汽,这些气泡在LBE的携带作用下可能进入堆芯,引起局部传热恶化和功率瞬变,严重影响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掌握气泡在液态LBE中的运动特性及其动力学行为,开发适用于LBE中气泡迁移的曳力系数模型,是开展SGTR事故堆芯安全评估的基础。基于CLSVOF(Coupled Level-Set and Volume-Of-Fluid)方法建立了气泡在高温液态LBE中迁移运动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分析气泡的运动轨迹、速度和粒径的变化规律,结合气泡受力平衡方程,获得了气泡曳力系数的模拟值。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现有曳力模型对LBE中气泡迁移的适用性,优选了最佳曳力系数模型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优化后的模型对于液态LBE中气泡曳力系数的计算误差在15%之内。研究结果可为后续SGTR事故安全分析程序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快堆 SGTR事故 气泡-液态金属两相流 气泡动力学 曳力系数
下载PDF
不同温度LBE对主容器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刘东祥 鲁丽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铅基快堆主容器在空气中和不同温度铅铋共晶(Lead-BismuthEutectic,LBE)介质中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主容器采用实体建模,铅铋共晶介质流体采用FLUID30单元进行模拟,考虑铅铋共晶介质附加质量对主... 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铅基快堆主容器在空气中和不同温度铅铋共晶(Lead-BismuthEutectic,LBE)介质中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主容器采用实体建模,铅铋共晶介质流体采用FLUID30单元进行模拟,考虑铅铋共晶介质附加质量对主容器振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主容器在空气中的两种模型前六阶模态均为一阶梁式振型以及低阶壳式振型。由于两种模型约束条件的差异,振型出现的顺序有所不同。铅铋共晶环境中的前六阶振型与空气中相比,没有出现更高阶的振型,但由于附加质量的影响,其各阶频率计算值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在80%左右,同时伴随着振型互换的现象出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主容器的各阶振型频率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当温度从150℃上升至390℃时,频率降低大约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铅铋共晶 主容器 铅基快堆 有限元
下载PDF
液态金属快堆负荷跟踪能力研究
4
作者 王晓婷 朱建敏 张薇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08,共7页
液态金属快堆的负荷跟踪控制模式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液态金属快堆的物理热工特性相比压水堆有较大差异,对反应堆的运行和反应性的控制带来较大挑战。为实现其负荷跟踪能力,需设计合理可行的液态金属快堆反应堆控制策略和相应的控制系... 液态金属快堆的负荷跟踪控制模式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液态金属快堆的物理热工特性相比压水堆有较大差异,对反应堆的运行和反应性的控制带来较大挑战。为实现其负荷跟踪能力,需设计合理可行的液态金属快堆反应堆控制策略和相应的控制系统。本文以液态金属快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程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反应堆控制系统模型。结合液态金属快堆实现负荷跟踪能力的运行要求和液态金属冷却剂的物性特点,提出了液态金属快堆的控制系统策略。对正常运行瞬态和大幅度负荷快速变化瞬态进行计算模拟以验证反应堆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典型的运行工况下,控制系统方案具备良好控制性能,液态金属快堆具备负荷跟踪能力和较高的运行灵活性。负荷跟踪能力的研究为后续液态金属快堆的灵活运行奠定基础,有助于拓展液态金属快堆的应用场景,提高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控制系统 液态金属快堆 负荷跟踪
下载PDF
P91钢在高流速液态铅铋介质中的冲蚀行为
5
作者 李季声 王彦斐 王显宗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2-1825,共14页
基于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和需求,铅冷快中子反应堆(Lead-cooled fast reactor,LFR)是下一步优先发展的6种主要堆型之一.铅冷快堆以液态纯铅(Lead)或铅铋共晶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作为冷却剂,然而在高温、高流速条件下,LBE... 基于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和需求,铅冷快中子反应堆(Lead-cooled fast reactor,LFR)是下一步优先发展的6种主要堆型之一.铅冷快堆以液态纯铅(Lead)或铅铋共晶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作为冷却剂,然而在高温、高流速条件下,LBE与结构材料的冲刷腐蚀磨损严重限制了其工程应用.本文以P91钢为研究对象,在相对流速为5 m·s^(−1),温度分别为350℃和450℃,不进行控氧处理的LBE中进行了3000 h的动态测试.研究发现,350℃时P91钢表面生成的氧化层为多层结构:从外到内分别为疏松的Fe_(3)O_(4)层、Fe–Cr尖晶石层、内氧化区(Internal oxidation zone,IOZ),合金表面氧化层经历了“生成—剥落—再生成”的动态平衡过程.当介质温度为450℃时,试样表面氧化腐蚀现象更加严重,但是不同冲击迎角区域的试样表面腐蚀特征有较大差异.试样表面损伤的严重程度排序为:30°>90°>−90°.30°迎角区域氧化层完全剥落,且LBE渗透入基体;90°迎角区域部分氧化层剥落,内部基体未受到LBE侵蚀;−90°迎角区域氧化层结构保持完整.本文分析了P91钢在高流速(5 m·s^(−1))LBE中的冲蚀行为,阐明了合金氧化层的生成和剥落机制,可以为我国第四代核反应堆LFR结构或包壳材料研发及其在LBE中腐蚀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实验数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冷快中子反应堆 铅铋共晶合金 P91钢 氧化 冲蚀 迎角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the Cross-Flow Pipe Flow Melt Lead 被引量:1
6
作者 Alexandr Viktorovich Beznosov Mikhail Vladimirovich Yarmonov +3 位作者 Artyom Dmitrievich Zudin Alexey Sergeevich Chernysh Olga Olegovna Novogilova Tatyana Alexsandrovna Bokova 《Open Journal of Microphysics》 2014年第4期54-65,共12页
The process of heat transfer in a HLMC cross-flow around heat-transfer tubes is not yet thoroughly studie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nterest to carry out experimental studies for determining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 The process of heat transfer in a HLMC cross-flow around heat-transfer tubes is not yet thoroughly studie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nterest to carry out experimental studies for determining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a lead coolant cross-flow around tubes. It is also interesting to explore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fields in a HLMC flow. To achieve this goal, experts of the NNSTU performed the work aimed at the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fields in high-temperature lead coolant cross-flows around a tube bundle.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high-temperature liquid-metal facility. The experimental facility is a combination of two high-temperature liquid-metal setups, i.e., FT-2 with a lead coolant and FT-1 with a lead-bismuth coolant, united by an experimental site. The experimental site is a model of the steam generator of the BREST-300 reactor facility. The heat-transfer surface is an in-line tube bank of a diameter of 17 × 3.5 mm, which is made of 10H9NSMFB 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transfer surface is measured with thermocouples of a diameter of 1 mm being installed in the walls of heat-transfer tubes.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fields in a high-temperature HLMC flow are measured with special sensors installed in the flow cross section between the rows of heat-transfer tu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transfer and velocity fields in a lead coolant flow were studi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he coolant flow: The vertical (“top-down” and “bottom-up”) and the horizontal ones. Th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under the follow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temperature of lead was t = 450°C - 5000°C, the thermodynamic activity of oxygen was a = 10-5 - 100, and the lead flow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ite was Q = 3 - 6 m3/h, which corresponds to coolant velocities of V = 0.4 - 0.8 m/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transfer in a lead coolant cross-flow around tub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dependences for a controlled and regulated content of the thermodynamically active oxygen impurity and sediments of impuritie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effect of the oxygen impurity content in the coola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tective oxide coatings on the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fields in a lead coolant flow is revealed. This is because the presence of oxygen in the coolant and oxide coatings on the surface, which restrict the liquid-metal flow, leads to a change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ll-adjacent region. The obtained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fields in a HLMC flow permit studying the heat-transfer processes and, on this basis, creating program codes for engineering calculations of HLMC flows around heat-transfer 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Liquid-Metal COOLANT lead lead-bismuth fast Neutron reactors Heat-Exchange Wall Boundary Area
下载PDF
Americium Transmutation in the SVBR-100 Reactor
7
作者 A. V. Gulevich V. A. Eliseev +2 位作者 O. G. Komlev I. V. Tormyshev G. I. Toshinsky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第3期116-128,共13页
One of the postponed problems of nuclear power (NP) is the problem of the management of long-lived radioactive waste (RAW), and, first of all, with minor actinides (MA), of which americium-241 is the most difficult. T... One of the postponed problems of nuclear power (NP) is the problem of the management of long-lived radioactive waste (RAW), and, first of all, with minor actinides (MA), of which americium-241 is the most difficult.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efficiency of americium transmutation in a fast reactor with a heavy liquid metal coolant lead-bismuth eutectic alloy.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s of the transmutation of americium in the SVBR-100 reactor using standard uranium oxide fuel with the addition of americium-241. The obtained values of the rate of transmutation of americium are compared with similar values for the SVBR-100 reactors on MOX-fuel and in the BN-800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BR-100 fast reactor Nuclear Power lead-bismuth Eutectic Minor Actinides AMERICIUM Nuclear Fuel Cycle Neutron Spectrum CORE
下载PDF
车载运动条件下铅铋堆LESMOR热工安全特性分析
8
作者 陆定晟 魏诗颖 +3 位作者 王成龙 田文喜 苏光辉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本文基于车载运动条件下非惯性系动量方程推导,建立运动条件附加力模型,并运用铅铋快堆瞬态热工水力分析程序LETHAC展开车载铅铋快堆LESMOR系统运动条件热工安全特性分析。研究表明,坡道行驶、垂直振动、俯仰振动及垂直耦合俯仰振动运... 本文基于车载运动条件下非惯性系动量方程推导,建立运动条件附加力模型,并运用铅铋快堆瞬态热工水力分析程序LETHAC展开车载铅铋快堆LESMOR系统运动条件热工安全特性分析。研究表明,坡道行驶、垂直振动、俯仰振动及垂直耦合俯仰振动运动条件下,系统自然循环流量显著下降,但不超过30%;包壳和燃料温度上升,但不超过4℃,最高分别达411.3、442.4℃,远低于瞬态运行安全限值。LESMOR系统在汽车正常行驶和可能出现的极限行驶范围内都能保持稳定安全运行。本文提供车载运动条件下反应堆系统热工安全特性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运动条件 铅铋快堆 热工安全分析
下载PDF
铅铋快堆单盒环形燃料组件典型堵流事故分析
9
作者 陈琪 凌煜凡 +2 位作者 赵鹏程 赵亚楠 于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109,共11页
铅铋冷却环形燃料组件具有许多安全性优势,但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铅铋冷却剂的腐蚀作用,易发生堵流事故而导致传热恶化,从而危及第一道屏障的完整性,为此,亟须开展铅铋快堆环形燃料组件堵流事故研究。建立5×5单盒环形燃料组件模型,... 铅铋冷却环形燃料组件具有许多安全性优势,但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铅铋冷却剂的腐蚀作用,易发生堵流事故而导致传热恶化,从而危及第一道屏障的完整性,为此,亟须开展铅铋快堆环形燃料组件堵流事故研究。建立5×5单盒环形燃料组件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Fluent对内外通道不同堵塞面积、堵块厚度,以及堵块轴向位置下的堵流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分析了内外包壳温度分布、堵块附近流场的轴向速度分布、通道质量流量变化、堵塞处燃料元件径向温度分布以及热量分配,并与正常工况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堵塞面积增加,堵塞区域包壳温度显著上升,回流区域范围扩大,燃料芯块最高温度点位置向堵块侧偏移,堵块侧热流密度减小;当堵塞份额较大时,随堵块厚度增加,各参数变化与上述结论类似;堵块位于入口处时包壳局部温升较堵块位于中心处时更小;且随堵塞面积、厚度的增加以及堵块位置向活性区入口的不断靠近,内通道流量损失程度明显增大,而外通道流量几乎不受影响,因此,内通道发生堵流事故时危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快堆 环形燃料 堵流事故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棒束通道内液态铅铋合金中颗粒物运动沉积研究
10
作者 周涛 唐剑宇 蒋屹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110,共10页
液态铅铋合金在流动中产生的不溶性颗粒物会在流道内局部聚集,影响铅铋快堆的运行。利用ANSYS软件对小型自然循环铅冷快堆SNCLFR-100棒束通道中颗粒物沉积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颗粒物的沉积运动情况;基于灰色理论,得到颗粒物种类、... 液态铅铋合金在流动中产生的不溶性颗粒物会在流道内局部聚集,影响铅铋快堆的运行。利用ANSYS软件对小型自然循环铅冷快堆SNCLFR-100棒束通道中颗粒物沉积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颗粒物的沉积运动情况;基于灰色理论,得到颗粒物种类、颗粒物粒径、颗粒物速度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道内颗粒物沉积主要发生在入口阶段,进口段表面为大面积附着沉积,在中段及后段表面为点状沉积;随着轴向距离的加大,湍动能大小是影响颗粒物径向分布的主要因素;颗粒物密度以及粒径的增大会加强颗粒物的沉积;颗粒物速度的增大会降低颗粒物的沉积;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程度大小为粒径>种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快堆 棒束通道 颗粒物 沉积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液态铅铋合金自然循环实验与数值模拟
11
作者 王舒婷 匡波 王欣 《应用科技》 CAS 2023年第4期44-52,108,共10页
铅铋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自然循环流动与输传热特性的研究,对自然循环铅铋快堆的设计运行、提高反应堆自然安全性能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究铅铋合金的自然循环流动传热特性,本文基于自然循环理论分析,并结合其他冷却剂介... 铅铋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自然循环流动与输传热特性的研究,对自然循环铅铋快堆的设计运行、提高反应堆自然安全性能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究铅铋合金的自然循环流动传热特性,本文基于自然循环理论分析,并结合其他冷却剂介质(钠、水),对比研究了LBE自然循环稳态流动与输传热行为规律与特点;同时基于LBE自然循环瞬稳态实验,对快堆系统分析程序FRTAC模拟LBE瞬、稳态自然循环的适宜性进行了初步验证;基于FRTAC程序计算,量化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回路流道结构参数和回路阻力等因素对LBE自然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LBE自然循环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的回路运行温度水平对自然循环流动特性影响较小,而传热特性受回路不同运行温度水平影响的敏感性相对较大;自然循环高度(冷热心位差)对自然循环质量流量影响较显著。此外,回路整体管径增大将导致循环质量流量增加,加热区内温升与换热温差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合金 快堆 自然循环 流动特性 输传热特性 稳态 瞬态 反应堆安全性能
下载PDF
铅基反应堆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35
12
作者 吴宜灿 王明煌 +11 位作者 黄群英 赵柱民 胡丽琴 宋勇 蒋洁琼 李春京 龙鹏程 柏云清 刘超 周涛 金鸣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221,共9页
以铅或铅合金(统称铅基材料)为冷却剂的反应堆具有良好的中子学、热工水力学和安全特性,已成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核能系统(ADS)以及聚变堆的主要候选堆型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先进核能系统发展趋势和铅基反应堆在核... 以铅或铅合金(统称铅基材料)为冷却剂的反应堆具有良好的中子学、热工水力学和安全特性,已成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核能系统(ADS)以及聚变堆的主要候选堆型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先进核能系统发展趋势和铅基反应堆在核能发展中的地位,重点对铅基反应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铅基反应堆的基本特性以及铅基反应堆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基反应堆 铅冷快中子反应堆 铅锂包层 铅铋合金
下载PDF
Dragon程序在金属燃料铅铋快堆堆芯计算中的应用与偏差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亮 孙胜 +1 位作者 孙寿华 杨文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37,共8页
铅铋合金或铅冷却快堆(LFR)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之一。针对环形芯体金属燃料(UZr,UPuZr)LFR的燃料组件与堆芯,利用Dragon/Donjon程序开展中子学计算,获得了基于ENDF/B 8.0库的172群和295群多群中子数据库、输运方法(... 铅铋合金或铅冷却快堆(LFR)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之一。针对环形芯体金属燃料(UZr,UPuZr)LFR的燃料组件与堆芯,利用Dragon/Donjon程序开展中子学计算,获得了基于ENDF/B 8.0库的172群和295群多群中子数据库、输运方法(SP3)和扩散方法(MCFD)的结果及其与蒙卡程序RMC的偏差。采用SP3算法针对UZr燃料得到的k;偏差小于550×10;对于UPuZr燃料采用MCFD算法得到的k;偏差小于-700×10;。控制棒组件价值的偏差小于7.6%;172群和295群库的结果基本无差异。应用SP3算法的燃料组件功率偏差小于±6.0%;SP3算法的偏差小于MCFD的。结果证明,Dragon/Donjon程序在金属燃料铅铋快堆物理分析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快堆 金属燃料 反应堆物理 Dragon/Donjon程序
下载PDF
燃料元件包壳材料CN-1515不锈钢在可控氧铅铋环境下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5
14
作者 阮章顺 秦博 +4 位作者 付晓刚 张金权 马浩然 黄心怡 龙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1-908,共8页
国产CN-1515不锈钢因其良好的抗辐照肿胀能力和高温力学性能成为铅铋快堆燃料包壳的主要候选材料。在铅铋冷快堆中,由于液态铅铋合金对金属材料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影响到反应堆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铅铋冷快堆中结构材料应用还需充分... 国产CN-1515不锈钢因其良好的抗辐照肿胀能力和高温力学性能成为铅铋快堆燃料包壳的主要候选材料。在铅铋冷快堆中,由于液态铅铋合金对金属材料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影响到反应堆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铅铋冷快堆中结构材料应用还需充分考虑耐液态铅铋腐蚀性能。本文以国产CN-1515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在自行研发的控氧静态铅铋腐蚀实验装置上,开展了高温铅铋腐蚀实验。实验温度分别为450、500、550、600℃,实验时间分别为1000、3000、6000 h,液态铅铋合金中氧含量控制在10^(-6)%~10^(-7)%之间。实验结果表明,低温(T≤450℃)下,CN-1515不锈钢表面会生成一层保护性氧化膜,但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氧化膜会逐渐疏松而失去其保护作用;然而温度大于500℃时,不锈钢发生严重的Ni元素溶解腐蚀,腐蚀深度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冷快堆 铅铋合金 奥氏体不锈钢 腐蚀
下载PDF
奥氏体321不锈钢在550℃静态铅铋共晶合金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4
15
作者 鞠娜 雷玉成 +3 位作者 陈钢 朱强 李天庆 王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7-433,共7页
奥氏体321不锈钢常用作核反应堆冷却剂主管道结构材料,铅铋共晶合金是第四代核能系统(GenⅣ)铅冷快堆冷却剂的主要候选材料。为研究321不锈钢与高温液态铅铋共晶合金的相容性,对321不锈钢在550℃液态铅铋共晶合金中的200、400、600 h腐... 奥氏体321不锈钢常用作核反应堆冷却剂主管道结构材料,铅铋共晶合金是第四代核能系统(GenⅣ)铅冷快堆冷却剂的主要候选材料。为研究321不锈钢与高温液态铅铋共晶合金的相容性,对321不锈钢在550℃液态铅铋共晶合金中的200、400、600 h腐蚀现象进行了研究。对不同腐蚀时间后腐蚀试样的表面和截面分别进行了XRD和SEM、EDS检测。结果发现:在321不锈钢试样表面产生了一种随腐蚀时间增加先生长后脱落的含O、Ti、Pb元素的化合物(Ti_2O和Pb_2O_3);在321不锈钢基体与铅铋共晶合金交界处会产生一层随腐蚀时间增加不断增厚的扩散层;321不锈钢在铅铋共晶合金中发生溶解腐蚀,在Fe、Cr元素不断向铅铋共晶合金中溶解时,伴随着Pb、Bi元素向基体中的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冷快堆 铅铋共晶合金 321不锈钢 溶解腐蚀
下载PDF
小型可运输长寿命铅铋冷却快堆堆芯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雷驰 吴宏春 +2 位作者 曹良志 周生诚 邵一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51-1458,共8页
为满足偏远地区供电需求,提出了一种小型可运输长寿命铅铋冷却快堆(STLFR)堆芯设计方案,额定热功率为20 MW,在不换料条件下可运行18 EFPY(有效满功率年)。为减小堆芯体积,堆芯采用蜂窝煤型燃料组件,内设若干冷却剂管道,管外为燃料,实现... 为满足偏远地区供电需求,提出了一种小型可运输长寿命铅铋冷却快堆(STLFR)堆芯设计方案,额定热功率为20 MW,在不换料条件下可运行18 EFPY(有效满功率年)。为减小堆芯体积,堆芯采用蜂窝煤型燃料组件,内设若干冷却剂管道,管外为燃料,实现了较高的堆芯燃料体积占比。为展平堆芯径向功率分布,将堆芯燃料区沿径向划分为三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冷却剂管道尺寸。为降低堆芯高度,设计使用含高富集度6Li的液态锂作为吸收体的液态吸收体控制系统。为降低初始剩余反应性,在堆芯控制组件与安全组件中布置两组固定式可替换吸收体,分别在堆芯燃耗1/3和2/3寿期时替换为固定式反射体。提出的堆芯设计方案在整个运行寿期内满足热工设计限值,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能独立满足堆芯控制和停堆要求。采用准静态反应性平衡方法对5种典型无保护事故工况进行分析,初步证明了堆芯具有固有安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可运输长寿命铅铋冷却快堆 蜂窝煤型燃料 液态吸收体控制系统 固定式可替换吸收体
下载PDF
小型自然循环铅铋快堆无保护超功率事故不确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清远 漆静雯 +2 位作者 赵鹏程 赵亚楠 于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98,共10页
典型瞬态事故对铅铋快堆安全运行具有极大挑战,将不确定性量化分析方法应用于瞬态事故计算,可降低瞬态安全参数的“不确定带”,更精确地评估反应堆安全特性。基于自主开发的快堆分析程序CFD/PFS,采用非参数统计法开展了小型自然循环铅... 典型瞬态事故对铅铋快堆安全运行具有极大挑战,将不确定性量化分析方法应用于瞬态事故计算,可降低瞬态安全参数的“不确定带”,更精确地评估反应堆安全特性。基于自主开发的快堆分析程序CFD/PFS,采用非参数统计法开展了小型自然循环铅铋快堆无保护超功率事故(Unprotected Transient Overpower,UTOP)的不确定性分析。首先,通过文献资料以及工程经验判断,考虑了三类不确定性输入参数:热工水力模型参数、中子物理模型参数以及燃料制造公差;然后,采用拉丁超立方对输入参数进行抽样,对瞬态安全参数进行不确定性量化分析,并通过相关系数分析法评估输入参数对瞬态安全参数的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包壳、燃料峰值温度等目标参数的不确定带均能包络名义值;燃料峰值温度容忍上限值为2 757.25 K,包壳峰值温度容忍上限值为1 208.66 K;稳态燃料平均温度以及反应性反馈系数是最主要的不确定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快堆 CFD/PFS 无保护超功率事故 不确定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铅铋反应堆环形燃料结构热工水力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婷 赵鹏程 +2 位作者 刘紫静 朱恩平 于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2-70,共9页
采用环形燃料可显著提高铅铋反应堆的堆芯功率密度,对实现反应堆小型化设计和经济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闭式并联多通道模型和量子遗传算法,通过流量分配和热量分配的解耦计算,开发了铅铋快堆环形燃料热工水力分析程序;然后以燃... 采用环形燃料可显著提高铅铋反应堆的堆芯功率密度,对实现反应堆小型化设计和经济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闭式并联多通道模型和量子遗传算法,通过流量分配和热量分配的解耦计算,开发了铅铋快堆环形燃料热工水力分析程序;然后以燃料芯块最高温度、燃料包壳最高温度、内外出口温差、压降、堆芯功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开展了环形燃料组件最佳排列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铅铋快堆环形燃料热工水力分析程序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发的同类程序计算对比,结果误差在3%以内,流量分配和热量分配的解耦计算可在确保计算精度的基础上,显著提高程序计算效率;对于环形燃料组件最佳排列方式,从安全的角度考虑,18×18排列是较好的选择;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16×16排列是最佳的选择;综合安全和经济性统筹考虑,19×19排列具有较佳的安全性能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反应堆 环形燃料 多目标优化 最佳排列方式
下载PDF
LBE下降流场中传热管微裂纹处蒸汽泡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伟健 丛腾龙 +3 位作者 朱俊志 肖瑶 邹旭毛 顾汉洋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3-105,共13页
铅铋冷却快堆(Lead-Bismuth Cooled Fast Reactor)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发生破口(Steam Generator Tube Rupture,SGTR)事故时,高压水蒸汽进入一次侧高温液态金属。根据破口位置和尺寸不同,破口泄漏行为可能涉及破前泄漏(Leak-Before-Break,L... 铅铋冷却快堆(Lead-Bismuth Cooled Fast Reactor)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发生破口(Steam Generator Tube Rupture,SGTR)事故时,高压水蒸汽进入一次侧高温液态金属。根据破口位置和尺寸不同,破口泄漏行为可能涉及破前泄漏(Leak-Before-Break,LBB)、单相临界流或两相临界流,不同形态的水在高温液态金属作用下发生不同形式的热质传输行为,对铅铋冷却快堆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针对SGTR不同阶段,开展了系列研究,重点关注管内干涸阶段SGTR,传热管微裂纹低流量单相蒸汽渗入螺旋管束间液态铅铋合金(Lead-Bismuth Alloy,LBE)下降流场中汽泡动力学行为。基于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建立蒸汽-LBE两相流动及相界面捕捉数值模拟模型,研究高温LBE向下运动的流场中的单根传热管和3×3管束表面蒸汽泡生长与脱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汽泡在下降流场中的动力学行为与静止或向上流动的液体中的行为存在较大区别,蒸汽泡受LBE下降流场和浮力的作用脱离裂纹处后可能会沿着传热管表面滑动,在部分工况下蒸汽泡可能形成覆盖传热管表面的蒸汽膜或在管束区域内大量堆积,给LBE流动稳定性和蒸汽发生器换热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冷却快堆 SGTR 下降流场 LBB 汽泡动力学
下载PDF
铅铋合金冷却快堆PBWFR子通道参数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新力 田永红 +2 位作者 左嘉旭 温爽 苏光辉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35,142,共6页
基于COBRA-IV开发出了适用于铅铋合金冷却组件和堆芯的子通道热工水力分析程序SUBAS,并利用其对铅铋合金冷却组件进行了详细的子通道分析,主要分析了不同燃料棒数目对组件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对湍流交混模型、横流压降系数、换热... 基于COBRA-IV开发出了适用于铅铋合金冷却组件和堆芯的子通道热工水力分析程序SUBAS,并利用其对铅铋合金冷却组件进行了详细的子通道分析,主要分析了不同燃料棒数目对组件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对湍流交混模型、横流压降系数、换热系数模型等做了相关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燃料棒数目的增加会导致组件内外质量、动量和能量的交换更加困难,各类通道的温度都有所升高;定位格架不仅增加了组件压降,而且降低了相邻通道之间的横向流动;湍流交混模型对组件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影响较大,需要重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合金冷却快堆 子通道分析 热工水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