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幼嫩叶片愈伤诱导及分化过程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董浩 夏光利 +2 位作者 毕军 朱国梁 史桂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3-1257,共5页
以玉米自交系的无菌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并优化了幼苗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分化条件。结果表明,CIM1是本试验中最适合的培养基,获得的愈伤组织经过改良处理后能达到较高的分化率。这说明选择合适诱导培养基以及对愈伤... 以玉米自交系的无菌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并优化了幼苗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分化条件。结果表明,CIM1是本试验中最适合的培养基,获得的愈伤组织经过改良处理后能达到较高的分化率。这说明选择合适诱导培养基以及对愈伤进行适当改良都可以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有利于建立高效的玉米组培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幼苗叶片 愈伤组织 继代 分化
下载PDF
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宋月 崔婷婷 +2 位作者 武丽娟 张战凤 刘建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5期2817-2820,2907,共5页
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许178为材料,通过考察研磨方法、NADH用量、温度、pH、反应时间、显色时间对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获得最优试验条件。结果表明,石英砂研磨比液氮研磨测得的酶活性高;反应温度35℃、pH 7.5为较适反... 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许178为材料,通过考察研磨方法、NADH用量、温度、pH、反应时间、显色时间对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获得最优试验条件。结果表明,石英砂研磨比液氮研磨测得的酶活性高;反应温度35℃、pH 7.5为较适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和显色时间均为10 min时测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标准方法相比无显著差异;还原剂NADH用量减少至一半测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标准方法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的优化处理方案为用石英砂研磨,加入0.15 m L NADH,在35℃、pH 7.5的条件下反应10 min,显色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还原酶 玉米(Zea mays l.)叶片 测定条件 优化
下载PDF
S_(3307)和KT对春玉米叶片碳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东 郑殿峰 +6 位作者 冯乃杰 赵晶晶 张盼盼 蔡光蓉 赵海东 周行 齐德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7期16-21,共6页
探讨叶面喷施烯效唑(S_(3307))和激动素(KT)对玉米叶片碳代谢及产量的影响,为S_(3307)和KT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德美亚1’和‘德美亚2’为试验材料,于玉米7叶期喷施S_(3307)和KT,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其... 探讨叶面喷施烯效唑(S_(3307))和激动素(KT)对玉米叶片碳代谢及产量的影响,为S_(3307)和KT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德美亚1’和‘德美亚2’为试验材料,于玉米7叶期喷施S_(3307)和KT,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玉米叶片碳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_(3307)和KT均显著增加了2个品种的穗重、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和单粒重,最终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其中,KT对‘德美亚1’产量的调控效果较好,S_(3307)对‘德美亚2’产量的调控效果较好。喷施调节剂后第21~30天,2种调节剂均降低了叶片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德美亚1’的叶片淀粉含量下降幅度为0.16%~31.10%,淀粉酶活性下降幅度为7.58%~45.83%;‘德美亚2’的叶片淀粉含量下降幅度为2.68%~42.01%,淀粉酶活性的下降幅度为3.97%~39.82%。喷施调节剂后第21天,2个品种叶片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大小依序为KT>S_(3307)>CK,‘德美亚1’的2个处理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比CK分别增加84.64%、31.28%、67.38%和52.74%,‘德美亚2’的2个处理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比CK分别增加14.21%、3.92%、49.34%和37.50%。2种调节剂均显著促进了生育后期玉米叶片的生理活性,延缓了叶片衰老,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烯效唑 激动素 叶片 产量
下载PDF
玉蜀黍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银燕 杨晓虹 +1 位作者 陈滴 杨锦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玉蜀黍叶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其药用价值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玉蜀黍叶为原料,用95%乙醇提取,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根... 目的:分析玉蜀黍叶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其药用价值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玉蜀黍叶为原料,用95%乙醇提取,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根据在薄层色谱中呈现单一斑点结果,从玉蜀黍叶中分离了3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个甾醇类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是苜蓿素(1)、苜蓿素-5-O-β-D-葡萄糖苷(2)、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3)和β-谷甾醇(4)。结论:从玉蜀黍叶中分离鉴定了3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个甾醇类化合物,3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个甾醇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玉蜀黍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蜀黍叶 黄酮 柱色谱法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种植密度及留苗方式对郑单958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师学珍 李万昌 杨相甫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40-1741,共2页
通过对玉米(Zea mays L.)郑单958进行4种密度和3种留苗方式的组合试验,探讨其最佳种植密度及留苗方式。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及不同留苗方式间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郑单958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9.0万株/hm2;每穴单株三角留苗方式产量最... 通过对玉米(Zea mays L.)郑单958进行4种密度和3种留苗方式的组合试验,探讨其最佳种植密度及留苗方式。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及不同留苗方式间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郑单958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9.0万株/hm2;每穴单株三角留苗方式产量最高。郑单958在豫北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和留苗方式组合是:密度9.0万株/hm2和每穴单株三角留苗,单产为9 750.4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 郑单958 种植密度 留苗方式 产量
下载PDF
玉米叶的化学成分预试及其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斌 杨世萍 +1 位作者 韦晓叶 陆海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704-1708,共5页
以玉米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预试法对玉米叶的水、95%乙醇、石油醚等部位进行研究,对各部位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检测。采用GC-MS法对玉米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叶中可... 以玉米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预试法对玉米叶的水、95%乙醇、石油醚等部位进行研究,对各部位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检测。采用GC-MS法对玉米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叶中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多糖、鞣质、有机酸、生物碱、苷类、黄酮类、酚类、植物甾醇、三萜类、挥发油、油脂、皂苷等化学成分。从玉米叶挥发油中分离出84个组分,鉴定出其中的50个组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3.06%,其中主要成分为:植醇(29.73%);6,10,14-三甲基-2-植酮(23.76%);4-(2,6,6-三甲基-1-环己烯基)-3-丁烯-2-酮(3.77%);棕榈酸(3.2%);金合欢基丙酮(2.60%);十五醛(2.41%);香叶基丙酮(1.55%);顺式-11,14,17-二十碳三烯酸甲酯(1.32%)等。本实验初步了解了玉米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挥发油成分,为玉米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 系统预试验法 化学成分 GC-MS 挥发油
下载PDF
玉蜀黍叶中氨基酸及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
7
作者 刘银燕 杨晓虹 +3 位作者 陈滴 王文娜 孙琦 杨锦竹 《特产研究》 2012年第1期58-59,共2页
对玉蜀黍叶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进行研究。采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和ICP-AES法对玉蜀黍叶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蜀黍叶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12种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本研究为玉蜀黍叶的药用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玉蜀黍叶 氨基酸 无机元素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植株幼叶DNA快速提取及降落PCR检测研究
8
作者 尹祥佳 李永生 王汉宁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8,共5页
用农杆菌介导玉米自交系‘掖478’茎尖遗传转化的转基因玉米植株幼叶为材料,进行快速提取玉米叶片DNA方法的研究.在室温下取2cm2大小的玉米叶片,将叶片剪碎置于2.0mL离心管中,液氮处理后使用组织研磨器研磨,然后加入800μL CTAB提取液,2... 用农杆菌介导玉米自交系‘掖478’茎尖遗传转化的转基因玉米植株幼叶为材料,进行快速提取玉米叶片DNA方法的研究.在室温下取2cm2大小的玉米叶片,将叶片剪碎置于2.0mL离心管中,液氮处理后使用组织研磨器研磨,然后加入800μL CTAB提取液,24∶1的氯仿∶异戊醇溶液800μL,轻摇10min后于10 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最后用0.7倍体积冰异丙醇沉淀DNA.应用降落PCR进行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并对结果进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效率高,降落PCR扩增目的基因条带清晰,测序结果与原序列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转基因植株 幼叶 DNA提取 降落PCR
下载PDF
玉蜀黍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9
作者 刘银燕 杨晓虹 +1 位作者 陈滴 杨锦竹 《特产研究》 2011年第3期64-65,共2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玉蜀黍叶的挥发油进行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玉蜀黍叶中提取挥发油。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1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57.64%以... 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玉蜀黍叶的挥发油进行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玉蜀黍叶中提取挥发油。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1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57.64%以上。本研究首次对玉蜀黍叶中挥发油进行了分析,为玉蜀黍叶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GC—MS 玉蜀黍叶
下载PDF
微波辅助法提取玉米叶绿原酸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冬丽 申朝 +1 位作者 徐富成 王丽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24-2627,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玉米(Zea mays L.)叶中的绿原酸,研究粒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次数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度80目、料液比1∶30(g∶mL)、微波时间50 s、微波功率550 W,...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玉米(Zea mays L.)叶中的绿原酸,研究粒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次数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度80目、料液比1∶30(g∶mL)、微波时间50 s、微波功率550 W,在此条件下,提取到绿原酸含量达2.6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叶 绿原酸 微波辅助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