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基底节区损伤为主脑卒中患者10例失语症状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常静玲 高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1期941-943,共3页
目的观察以左侧基底节损伤为主的失语症患者的言语障碍特点。方法在发病后12周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对10例患者进行评价,并留存影像学资料。结果和结论10例左基底节性损伤的失语症患者与传统的基底节性失语的语... 目的观察以左侧基底节损伤为主的失语症患者的言语障碍特点。方法在发病后12周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对10例患者进行评价,并留存影像学资料。结果和结论10例左基底节性损伤的失语症患者与传统的基底节性失语的语言障碍表现有部分共性,但由于个体差异,出现了各具特点的语言损伤特征,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解剖学等方面分析失语症状学及影像学资料特点,并指导语言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基底节区损伤 失语 症状学 影像学
下载PDF
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光普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990-995,共6页
目的:研究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106例左侧基底节区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的不同入路方式分为颞部组(48例,经颞部入路)和额... 目的:研究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106例左侧基底节区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的不同入路方式分为颞部组(48例,经颞部入路)和额部组(58例,经额部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围术期指标以及日常生活功能,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额部组患者术后3d血肿残余量显著低于颞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比较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CSS评分术后逐渐降低,组间以及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时间点比较,术后3、6个月额部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颞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术后逐渐升高,组间以及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时间点比较,术后3、6个月额部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颞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以及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颞部和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均可安全有效的清除血肿,但经额部入路优势更佳,可在早期有效增加血肿清除量,促进日常生活和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颞部 额部 微创钻孔引流术 左侧基底节区
下载PDF
基底节区梗死伴失语患者局部脑血流变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崔勇 田晶 常红 《中国厂矿医学》 2005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研究左侧基底节区梗死所致皮层下失语与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左侧基底节区梗死伴失语患者于发病时及 3周后行语言功能评定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rCBF检查,并进行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目的 研究左侧基底节区梗死所致皮层下失语与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左侧基底节区梗死伴失语患者于发病时及 3周后行语言功能评定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rCBF检查,并进行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同期左侧基底节区梗死不伴失语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①发病时皮层下rCBF的下降在失语组明显低于非失语组;②运动性失语组在额叶Broca区缺血明显,感觉性失语组则在颞叶Wernicke区rCBF最低;③失语伴随皮层缺血的改善而好转,皮层下失语与皮层的rBCF的动态变化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rCBF下降与皮层下失语密切相关,可通过有效地改善左侧基底节区梗死患者皮层的rCBF,改善皮层下失语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显像 左侧基底节区梗死 失语 电子计算机层扫描 脑血流量 脑神经功能活动
下载PDF
柴石退热颗粒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模型乳鼠左右基底核mRNA的影响
4
作者 刘志勇 孟毅 +2 位作者 常学辉 关东升 乔明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594-1595,共2页
目的观察柴石退热颗粒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模型乳鼠左右基底核mRNA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JE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F级乳鼠,随机分为柴石退热颗粒高剂量组(20mg/kg/d)、低剂量组(5mg/kg/d),利巴韦林注射液组(5mg/kg/d)和... 目的观察柴石退热颗粒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模型乳鼠左右基底核mRNA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JE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F级乳鼠,随机分为柴石退热颗粒高剂量组(20mg/kg/d)、低剂量组(5mg/kg/d),利巴韦林注射液组(5mg/kg/d)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组,10mg/kg/d),连续ig给药14d,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各组乳鼠左右基底核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在右软脑膜,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组及柴石退热颗粒组乳鼠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而在左基底核各组差异不明显。在右基底核,与模型组相比,利巴韦林注射液组mRNA表达显著减少,而柴石退热颗粒低、高剂量组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在左基底核,利巴韦林注射液组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柴石退热颗粒低、高剂量组(P〈0.05),而柴石退热颗粒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基底核mRNA与JE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柴石退热颗粒治疗JE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右基底核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石退热颗粒 乙脑病模型乳鼠 左右基底核 MRNA表达
下载PDF
双侧内庭、解溪三棱针点刺放血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头痛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涣群 邹维武 +2 位作者 于蕾 商连春 陈伦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7-38,共2页
急性脑出血起病迅猛,头痛明显,三棱针点刺放血操作简单,可缓解脑出血急性期头痛。附病案3则:第1例右侧丘脑出血12m L,西医常规治疗及连续三棱针点刺放血,入院第1、2、3d双侧内庭、解溪稍上部位向内庭、解溪部位推按,三棱针点刺法直刺4~... 急性脑出血起病迅猛,头痛明显,三棱针点刺放血操作简单,可缓解脑出血急性期头痛。附病案3则:第1例右侧丘脑出血12m L,西医常规治疗及连续三棱针点刺放血,入院第1、2、3d双侧内庭、解溪稍上部位向内庭、解溪部位推按,三棱针点刺法直刺4~5mm快进快出,点刺后反复挤压放血,1次/d,每穴挤出血液约8~10滴,病情好转,未出现病情加重。第2例右侧丘脑出血3m L,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急性期病情反复,治疗时间长,愈后较差;第3例左侧基底节出血12m L,西医常规治疗,入院第2d双颞侧头痛,双侧内庭、解溪、太阳三棱针点刺放血1次(简单操作),病情不稳定,第3d脑干出血死亡。双侧内庭、解溪穴位点刺放血可缓解脑出血急性期头痛;连续实施,规范操作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中风 阳明实热 三棱针 点刺放血 内庭 解溪 太阳 足阳明胃经 右侧丘脑出血 脑干出血 左侧基底节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