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are Case of Coronary Cameral Fistula from Left Circumflex Artery Draining into the Left Ventricular Apex Presenting as Angina Pectoris: 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1
作者 Manish Pendse Nilesh Walke +1 位作者 Monika Jawanjal Ghanashyam Kane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6年第7期197-201,共5页
Coronary cameral fistula (CCF) is a very rare coronary anomaly in which a communication exists between one of the coronaries and a cardiac chamber. Most of the times it is an incidental finding detected at the time of... Coronary cameral fistula (CCF) is a very rare coronary anomaly in which a communication exists between one of the coronaries and a cardiac chamber. Most of the times it is an incidental finding detected at the time of a coronary angiography. However, sometimes it can have serious presentation like unstable angina, coronary steal or ventricular arrhythmia. We present a rare case of coronary cameral fistula arising from left circumflex artery (LCx) draining in to left ventricular (LV) apex and presenting as unstable ang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Cameral Fistula (CCF) Coronary Angiography left circumflex (LCx)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罕见异常起源的左回旋支急性闭塞1例
2
作者 李涛 程振业 +3 位作者 李学香 张俊杰 王鑫 张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是心血管疾病中罕见的临床表现。其中,左回旋支的异常起源占全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0.022%~0.024%。而左回旋支异常起源合并急性闭塞的病例则更为罕见。术中及时制订有效的寻找异常开口的策略和方法对完成介入治疗非常...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是心血管疾病中罕见的临床表现。其中,左回旋支的异常起源占全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0.022%~0.024%。而左回旋支异常起源合并急性闭塞的病例则更为罕见。术中及时制订有效的寻找异常开口的策略和方法对完成介入治疗非常重要。本病例报道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罕见左回旋支异常起源于无冠窦且左回旋支急性闭塞导致心肌梗死。患者突发胸痛入院,心电图提示下壁、后壁ST段抬高。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仅见左主干及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血流分级Ⅲ级),而未见左回旋支。左右冠窦内均未发现左回旋支。于升主动脉根部非选择造影,最后于无冠窦内发现开口异常的左回旋支。本病例针对异常起源左回旋支常见部位、寻找异常开口的策略、方法及介入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回旋支异常起源 无冠窦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NSTEMI靶血管为左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患者心电图特征的差异及意义
3
作者 韩星 杨亚攀 +1 位作者 申媛媛 范立华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021-202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靶血管为左回旋支(LCX)与右冠状动脉(RCA)患者心电图特征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靶血管为LCX NSTEMI患者(LCX组)与70例靶血管为RCA...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靶血管为左回旋支(LCX)与右冠状动脉(RCA)患者心电图特征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靶血管为LCX NSTEMI患者(LCX组)与70例靶血管为RCA NSTEMI患者(RCA组)纳入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心电图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心电图特征对靶血管定位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患者STⅠ降低、STⅢ↑>STⅡ↑、(ΣSTV_(1)~V_(3)↓/ΣSTⅡ、Ⅲ、aVF↑)≤1、STV4R升高患者占比分别为80.00%、92.86%、92.86%、45.71%,明显高于LCX组的26.14%、38.64%、51.14%、6.82%,STⅠ等电线、STⅡ↑>STⅢ↑、STV4R降低、V_(7)~V_(9)导联QRS波终末扭曲患者占比分别为20.00%、5.71%、2.86%、5.71%,明显低于LCX组的70.45%、60.23%、31.82%、53.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各特征联合鉴别诊断LCX和RCA靶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95%CI:0.850~0.947),其敏感度为94.25%,特异度为87.14%,优于各特征单独鉴别诊断价值(P<0.05)。结论心电图特征为STⅠ降低、STⅢ↑>STⅡ↑、(ΣSTV_(1)~V_(3)↓/ΣSTⅡ、Ⅲ、aVF↑)≤1、STV4R升高对判断NSTEMI靶血管为RCA具有一定价值,STⅠ等电线、STⅡ↑>STⅢ↑、STV4R降低、V_(7)~V_(9)导联QRS波终末扭曲对判断NSTEMI靶血管为LCX具有一定价值,联合应用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LCX与RCA靶血管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靶血管 左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 心电图
下载PDF
心电图预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
4
作者 程钰滢 郭璐映 王亦凡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心电图预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入的96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心电图改变分为ST-D组、ST-E组、N-ST组,各32例,... 目的分析心电图预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入的96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心电图改变分为ST-D组、ST-E组、N-ST组,各32例,就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史、肌钙蛋白Ⅰ(TnⅠ)、肌酸激酶(CK)]、冠状造影结果、心肌梗死面积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史相关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组患者TnⅠ、CK指标均高于ST-D组、N-ST组,其中以N-ST组指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组患者近端回旋支、远端回旋支低于ST-E组与ST-D组,且ST-D组远端回旋支低于ST-E组;N-ST组钝缘支、侧支循环均高于ST-E组与ST-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T-E组、ST-D组患者近端回旋支、钝缘支及侧支循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面积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N-ST组患者心肌梗死面积低于ST-D组与S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心电图特征,医务人员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潜在的并发症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针对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冠状动脉 左回旋支急性闭塞 预后
下载PDF
心电图在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中的应用
5
作者 马源秋子 刘锋 +2 位作者 李华康 陈彦秀 蔡晓莲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罪犯血管。记录术中... 目的探讨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罪犯血管。记录术中罪犯血管情况。分析患者术前心电图,基于以往研究建立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新方法,并统计Fiol法、Tierala法、黄氏算法和新方法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准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种方法对罪犯血管的预测能力,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109例患者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16例为回旋支,4例为前降支。52例患者出现临床合并症,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47例,为回旋支5例。Fiol法、Tierala法、黄氏算法和新方法预测罪犯血管的准确性分别为83.7%、81.4%、82.9%和85.3%。ROC曲线分析显示:Fiol法(AUC=0.941)、Tierala法(AUC=0.945)、黄氏算法(AUC=0.945)和新方法(AUC=0.964)均对罪犯血管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结论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运用Fiol法、Tierala法、黄氏算法和新方法对术前心电图进行分析,均对罪犯血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中新方法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肌梗死 罪犯血管 右冠状动脉 左回旋支
下载PDF
左回旋支心肌桥CTA表现特点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袁明远 李荣先 +3 位作者 贾雷 刑忠莹 宁忠平 李新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与左前降支心肌桥形态学差别来总结冠脉左回旋支心肌桥CTA表现特点。方法:研究49例左回旋支心肌桥病例的CTA资料,50例左前降支心肌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桥的形态、分布、类型、壁冠状动脉长度、收缩期直径及合并冠... 目的:通过比较与左前降支心肌桥形态学差别来总结冠脉左回旋支心肌桥CTA表现特点。方法:研究49例左回旋支心肌桥病例的CTA资料,50例左前降支心肌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桥的形态、分布、类型、壁冠状动脉长度、收缩期直径及合并冠心病发生率的区别。结果:左回旋支心肌桥发生率为3.36%。平均年龄为55.00±0.87岁,分布在回旋支近、中、远段的例数分别为9例(18.36%)、10例(20.40%)和30例(61.24%);其中浅表型39例(79.60%),深埋型10例(20.40%)。平均壁冠状动脉长度31.30±2.06mm,收缩期平均直径为2.19±3.05mm,心肌桥平均厚度1.23±2.16mm,合并冠心病5例(10.20%)。两组在肌桥类型、分布特点和合并冠心病例数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心肌桥厚度、长度和直径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左回旋支心肌桥罕见,肌桥类型以浅表型多见且跨度较长,好发于回旋支远段,较少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 心肌桥 冠脉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心电图有无N波对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付鹏 陈洁 +4 位作者 张琳 杨天贵 刘晓霞 许长禄 牛铁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有无N波对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01至2016-12就诊于我院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AMI患者416例。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 目的:探讨心电图有无N波对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01至2016-12就诊于我院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AMI患者416例。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56例,有N波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08例,无N波NSTEMI组152例。比较三组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入院到手术时间、病变血管部位及狭窄程度、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无N波NSTEMI组患者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低于有N波NSTEMI组及STE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N波NSTEMI组患者无复流发生率高于STEMI组及无N波NSTE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心原性休克、心室颤动、室壁瘤、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TEMI组和有N波NSTEMI组比较,无N波NSTEMI组左回旋支病变在近段及中段发生率低,在远段及钝缘支发生率高,平均血管狭窄程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电图出现N波的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NSTEMI梗死部位发生在左回旋支近中段比例高,梗死面积大,无复流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波 左回旋支 心肌梗死 无复流
下载PDF
改良左旋支结扎法微创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与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兰琴 王竹林 +4 位作者 曹浩 韩析言 董云 朱鸿明 范慧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419,共6页
目的应用改良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扎方法联合微创手术,制备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评估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并探讨其在科研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月龄巴马香猪25头,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微创开胸结扎左旋支中段,建立急性... 目的应用改良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扎方法联合微创手术,制备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评估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并探讨其在科研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月龄巴马香猪25头,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微创开胸结扎左旋支中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于术前、术后1 h、4周行心脏超声评估模型动物的心脏功能,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心脏行TTC染色评估梗死面积及病理变化,统计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结果结扎术后1 h和4周后心脏功能较术前均明显降低,EF值由(64.2±4.6)%分别降至(48.2±5.3)%和(49.7±6.1)%(P<0.01),左心室侧壁室壁厚度变薄,胶原增生。梗死后1 h室颤率17.3%,梗死面积为(19.2±3)%。结论应用改良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结扎方法联合微创手术能够建立稳定的猪心肌梗死模型,具有手术创伤小、模型稳定和死亡率低等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经济、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小型猪 回旋支冠状动脉
下载PDF
心脏血管三角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饶利兵 田海文 +4 位作者 余清平 王淼 李莉 向长和 谢正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721-724,727,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血管三角的形态学特点,为心脏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取正常成人心脏6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取新鲜成人心脏10例,制作出心脏的血管铸型标本。定点解剖显示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位置、数目、直径及角度,心大静脉的... 目的:探讨心脏血管三角的形态学特点,为心脏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取正常成人心脏60例,10%甲醛溶液固定;取新鲜成人心脏10例,制作出心脏的血管铸型标本。定点解剖显示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位置、数目、直径及角度,心大静脉的形态、位置,进行观测。比较前室间支、左旋支与心大静脉围成的三角的特点。结果:左冠状动脉起始处与终末处的外径分别为4.18±1.36mm、4.79±1.53mm,主干长度8.99±1.26mm;左旋支、前室间支起始处的外径分别为3.30±1.02mm、3.31±1.03mm;左冠状动脉分别与前室间支、左旋支形成的夹角为173°±5.3°,117°±4.6°。对角支起于心血管三角的上角,有1-3支不等,其起始处的外径为1.78±0.32mm,长度为20.12±0.42mm。心大静脉与前室间动脉、左旋支呈深、浅相交,静脉行于动脉表面占56%、静脉行于动脉深面占44%。心大静脉、前室间支、左旋支两两相交形成心血管三角的三角与三边,其夹角分别为41.97°±11.9°, 65.05°±14.5°,70.17°±16.5°,前室间支的起始处与心大静脉相交处的距离23.04±5.36mm,旋支的起始处与心大静脉相交处的距离15.24±4.23mm,心大静脉横跨前室间支与左旋支的距离为26.28±6.31mm。结论:前室间支、左旋支与心大静脉在左心室前上部围成一闭合、开放、半闭合半开放、山峰四型血管三角。三血管以不同的角度两两相交,三角形的形状可分为A、B、C类。三角形内有数目不等的对角支及左心室前支,对角支分为Ⅰ、Ⅱ、Ⅲ型。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应充分考虑心血管三角的形态特点,尽可能避免血管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 前室间支 左旋支 对角支 心大静脉 心血管三角
下载PDF
孤立性回旋支病变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晋青 李卫菊 +10 位作者 张芬芳 高润霖 陈纪林 杨跃进 陈珏 尤士杰 吴元 吴永建 姚民 秦学文 乔树宾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 分析孤立性回旋支病变的临床、介入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6 3例确诊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患者为本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入院 ,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病例。其中心肌梗死 36例 ,最小年龄 37岁 ,最大年龄 7... 目的 分析孤立性回旋支病变的临床、介入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6 3例确诊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患者为本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入院 ,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病例。其中心肌梗死 36例 ,最小年龄 37岁 ,最大年龄 74岁 ,平均年龄 (5 7± 11)岁 ,男性 5 5例 ,女性 8例。 5 3例患者完成随访。结果  (1)冠脉及左心室造影 :6 3例患者共有 6 7处明显狭窄病变 ,近段狭窄 14处 ,中段狭窄 36处 ,远段狭窄 7处 ,钝缘支狭窄 10处 ,其中 11处狭窄为完全闭塞 ,15处狭窄为次全闭塞 (95 %~ 99% )。左心室功能正常者 34例 (5 4 % ) ,异常者 2 9例(46 % ) ,但平均EF正常 (71%± 12 % )。 (2 )心电图特征 :在回旋支病变所导致的Q波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中 ,病理性Q波及ST T异常最常出现在下后壁及下壁。在下后壁、前侧壁及高侧壁梗死患者中 ,以回旋支中段狭窄或闭塞最常见。 (3)介入治疗 :6 3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 ,B型病变 (74 % )明显多于A、C型病变。平均支架直径 (3.12±0 .4 2 )mm ,平均支架长度 (15 .8± 4 .14 )mm。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 (4)随访 :随访时间 12~ 35个月 ,平均随访(2 0 .8± 5 .0 )个月。造影随访 6例均无再狭窄。 1例猝死 (1.9% ) ,2例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3例术后心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 患者 介入治疗 病变 心肌梗死 随访 孤立性 后壁 正常 心绞痛
下载PDF
二尖瓣环峡部线结构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贤良 马长生 +11 位作者 李志忠 董建增 张京梅 汤日波 白融 桑才华 蒋晨曦 郭雪原 喻荣辉 龙德勇 杜昕 宁曼 《中国医药》 2016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目的 探讨二尖瓣环峡部线结构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行左心房和肺静脉CT检查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96例.根据回旋支... 目的 探讨二尖瓣环峡部线结构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行左心房和肺静脉CT检查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96例.根据回旋支及其分支是否途经二尖瓣环峡部和冠状静脉窦之间区域,将患者分为嵌入回旋支组和非嵌入回旋支组,各48例.所有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术.随访2年,术后1、3、6、12、18、24个月进行12导联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心房颤动复发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再将所有患者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探讨消融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2年,嵌入回旋支组二尖瓣环峡部线阻滞率、维持窦性心律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非嵌入回旋支组[70.8% (34/48)比93.8% (45/48)、41.7% (20/48)比60.4%(2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复发组49例,复发组47例,复发组患者嵌入回旋支比例明显高于未复发组[59.6%(28/47)比40.8%(20/49)],左心房容积、二尖瓣环峡部线深度明显大于成功组[(136±18) mm^3比(126±20)mm^3、(7.6±1.7)mm比(6.8±2.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嵌入回旋支(比值比=1.43,95%置信区间:1.22~1.91,P=0.001)和左心房容积增大(比值比=2.76,95%置信区间:2.72 ~2.80,P=0.037)是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嵌入回旋支和左心房容积增大是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术 二尖瓣环峡部线 左回旋支
下载PDF
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朝君 洪衡 +3 位作者 代中礼 钱福东 汪芳松 王明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8-1191,共4页
回顾性分析急诊24 h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49例,其中112例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右冠状动脉(RCA组)与37例IRA为左回旋支动脉(LCX组),结果显示LCX组与RCA组比较,LCX组发病至就诊时间较长,心力衰竭及胸闷发... 回顾性分析急诊24 h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49例,其中112例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右冠状动脉(RCA组)与37例IRA为左回旋支动脉(LCX组),结果显示LCX组与RCA组比较,LCX组发病至就诊时间较长,心力衰竭及胸闷发生率较高(P<0.05),但其右室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较低(P<0.05),心电图定位准确性及敏感性均较低(P<0.05),LCX组较RCA组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P<0.05),冠状动脉造影LCX组右侧优势型较少(P<0.05),且IRA位于LCX以近段病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回旋支 梗死相关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回旋支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春梅 朱小玲 +3 位作者 张丽 艾辉 李响 刘子军 《中国医药》 2012年第6期662-664,共3页
目的 分析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不同特点,观察30 d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抢救中心住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共62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梗死... 目的 分析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不同特点,观察30 d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抢救中心住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共62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梗死相关动脉情况分为2组,右冠状动脉组515例,回旋支组106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PCI术中特点,分析2组患者预后.结果 右冠状动脉组与回旋支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舒张压、发病至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右冠状动脉组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比例、ST段抬高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回旋支组[29.3% (151/515)比4.7% (5/106),(11.0±2.8) mm比(9.8±3.3) mm,(57±12)%比(55±10)%],入院时收缩压、肌钙蛋白Ⅰ峰值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30 d病死率则明显低于回旋支组[(119±29)mm Hg(1 mm Hg=0.133 kPa)比(126±31)mm Hg,(47±30) μg/L比(55±33)μg/L,(160±71)U/L(176±73)U/L,3.9%(20/515)比8.5%(9/106)],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0级血流率、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手术操作时间、就诊距血管再通时间、术后TIMI 3级血流率、术中应用主动脉内气囊泵支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4.5% (332/515)比57.5%(61/106),51,7%(266/515)比49.1% (52/106),(50±22) min比(55±27) min,(77±13) min比(79±12)m in,93.4%(481/515)比92.5%(98/106),8.2% (42/515)比7.5% (8/106),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回旋支闭塞是30 d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67,95% CI:0.992~1.963,P=0.033).结论 回旋支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不典型,30 d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支 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不同节段回旋支急性闭塞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红 刘胜辉 +4 位作者 西铮 尹博英 王龙 郭继鸿 王伟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670-2672,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节段回旋支(LCX)急性闭塞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LCX单支闭塞者罪犯血管开通前的临床情况及心电图。结果 80例LCX闭塞患者中无合并右室梗死者,无... 目的分析不同节段回旋支(LCX)急性闭塞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LCX单支闭塞者罪犯血管开通前的临床情况及心电图。结果 80例LCX闭塞患者中无合并右室梗死者,无低血压、晕厥死亡者。出现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6例,均为近段病变。80例患者中14例STV1~V3压低及10例STI、AVL抬高者均为近段闭塞,即LCX近段病变可表现为高侧壁心肌梗死和前壁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远段闭塞者中均有STⅡ、Ⅲ、AVF抬高。2例钝缘支闭塞患者反复观察心电图未见异常。LCX各节段闭塞的心电图在STV7~V9抬高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壁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可能为回旋支闭塞所致,应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节段回旋支急性闭塞 STV1~V3压低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大鼠冠心病心肌梗死模型制备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世田 庞路路 +5 位作者 冯悦 宁晚玲 黄岑汉 王露瑶 黄小珊 唐汉庆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通过结扎大鼠左心室回旋支末梢血管,探索一种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新方法。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80只),大鼠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后,颈部行气管切开插管术,呼吸机维持呼吸。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模... 目的通过结扎大鼠左心室回旋支末梢血管,探索一种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新方法。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80只),大鼠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后,颈部行气管切开插管术,呼吸机维持呼吸。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模型组开胸结扎左心室回旋支末梢血管,术后笼中饲养4周,观察大鼠形态、行为学、呼吸改变,心电图、梗死心肌表现,组织病理学HE切片,并对其成活率进行统计,描述模型制作成功的标准。结果经过上述方法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形态、行为学、呼吸改变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特征,心电图表现符合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动态演变过程,梗死心肌表现符合心肌梗死室壁瘤特征,组织病理HE染色示心肌坏死符合冠心病心肌梗死特征。且术后成活率(即造模成功率)达到83.75%,各项指标符合临床冠心病心肌梗死标准。结论结扎大鼠左心室回旋支末梢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方法简单、稳定快速,造模成功率高、可控性好,与临床冠心病心肌梗死相似度高,是一种理想的造模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梗死 模型 动物 左心室回旋支
下载PDF
36例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文华 邸成业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的心电图表现,总结其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梗患者36例,分为ST↑Ⅲ<Ⅱ组(n=8),ST↑Ⅲ=Ⅱ组(n=19)和ST↑Ⅲ&... 目的分析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的心电图表现,总结其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梗患者36例,分为ST↑Ⅲ<Ⅱ组(n=8),ST↑Ⅲ=Ⅱ组(n=19)和ST↑Ⅲ>Ⅱ组(n=9)三组,分析发病12 h内的18导联心电图特点。比较三组冠状动脉优势型及病变部位。结果 ST↑Ⅲ<Ⅱ组STⅠ、aVL抬高、等电位线、压低的发生率分别为50%,12.5%,37.5%;ST↑Ⅲ=Ⅱ组相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5%,31.6%,57.9%;ST↑Ⅲ>Ⅱ组相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11.1%,88.9%。ST↑Ⅲ<Ⅱ组STV4-6抬高、等电位线、压低的发生率分别为87.5%,0,12.5%;ST↑Ⅲ=Ⅱ组相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8.9%,21.1%,0;ST↑Ⅲ>Ⅱ组相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6.7%,0,33.3%。三组患者冠状动脉优势型的比较有差异(P<0.05),三组STV7-9形态、STV3R-5R形态、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无差异(P均>0.05),三组均无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结论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梗ST↑Ⅲ<Ⅱ时常合并STⅠ、aVL抬高,ST↑Ⅲ=Ⅱ、ST↑Ⅲ>Ⅱ时常合并STⅠ、aVL压低;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梗累及右室时也可表现为ST↑V3R-5R;回旋支为梗死相关动脉的急性下壁心梗不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学 冠状动脉 左回旋支 急性心肌梗死 下壁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
下载PDF
左回旋支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经皮介入治疗长期预后分析
17
作者 王曼 杨跃进 +6 位作者 杨伟宪 乔树宾 徐波 胡奉环 宋雷 刘海波 管常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9-755,共7页
目的:分析左回旋支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的临床特点,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患者长期(5年)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的患者375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存在一支左回旋... 目的:分析左回旋支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的临床特点,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患者长期(5年)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的患者375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存在一支左回旋支CTO。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结束时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成功组(n=269)和失败组(n=106)。通过门诊或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主要终点(5年时的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和次要终点[包括30 d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5年随访时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任何血运重建或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结果:共入选375例左回旋支CTO患者,CTO 426处,其中男性321例(85.60%)。冠状动脉造影诊断PCI成功组269例(71.73%),失败组106例(28.27%)。失败组高血压患者比例、术前SYNTAX评分、病变长度≥20 mm患者比例、存在钝头闭塞患者比例、闭塞处存在大的边支患者比例均高于成功组(P均<0.05),J-CTO评分为0分的比例明显低于成功组(P<0.05)。失败组边支闭塞和夹层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PCI成功组(P均<0.05);穿孔的发生率虽高于成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终点:5年随访,成功组和失败组死亡+心肌梗死复合终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4%vs.6.45%,P>0.05)。次要终点:30 d死亡(0.37%vs.1.89%)和心肌梗死(1.49%vs.0.94%)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年随访,失败组TLR高于成功组(18.28%vs.9.72%,P=0.03),TVR虽高于成功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18.28%vs.10.93%,P>0.05)。结论:左回旋支CTO男性患者居多,冠状动脉造影PCI成功率为71.73%,高血压患者比例较高,病变迂曲,近端存在大分支的比例较高,失败组边支闭塞、夹层的发生率高于成功组。PCI成功未降低左回旋支CTO患者的远期(5年)死亡率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失败组TLR发生率高于成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回旋支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心电图在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士敏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3期69-70,共2页
目的评估心电图在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66例。对66例患者进行冠脉造影以诊断出病变相关冠状动脉。根据病变部位将患者分为右冠... 目的评估心电图在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66例。对66例患者进行冠脉造影以诊断出病变相关冠状动脉。根据病变部位将患者分为右冠状动脉(RCA)组患者(n=54)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组患者(n=12)。对两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CA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心电图I或a VL的ST段压低,以I导联的ST段压低≥1 mm诊断为RCA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3%和75.00%以a VL导联的ST段压低≥1 mm诊断为RCA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03%和83.33%。LCX心电图特征为心电图Ⅲ和Ⅱ导联ST段压高。以心电图ⅡST段压高,于心电图Ⅲ导联为诊断LCX病变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91.66%和88.88%。结论心电图在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诊断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中梗死相关血管的心电图表现
19
作者 胡文瑛 刘霞 +2 位作者 Sophia Zhou 吴立群 郭芳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判断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梗死相关血管(IRA)和预测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下壁AMI患者163例.观察其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163例下壁AMI...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判断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梗死相关血管(IRA)和预测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下壁AMI患者163例.观察其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163例下壁AMI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病变112例,左回旋支(LCX)病变51例。以RCA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导联ST段压低和aVR导联ST段抬高:LCX病变心电图多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导联ST段抬高和aVR导联ST段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则提示合并有心室AMI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者。结论:临床医师可通过心电图上的ST段移位对AMI患者的IRA作出初步判断,并评估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右冠状动脉 左回旋支动脉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缺如1例
20
作者 卢洁 李坤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338-338,共1页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 回旋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