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sdiagnosis of hemangioma of left triangular ligament of the liver as gastric submucosal stromal tumor:Two case reports
1
作者 Jing-Jie Wang Fen-Ming Zhang +4 位作者 Wei Chen Hua-Tuo Zhu Ning-Long Gui Ai-Qing Li Hong-Tan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7期2351-2357,共7页
BACKGROUND Extragastric lesions are typically not misdiagnosed as gastric submucosal tumor(SMT).However,we encountered two rare cases where extrinsic lesions were misdiagnosed as gastric SMTs.CASE SUMMARY We describe ... BACKGROUND Extragastric lesions are typically not misdiagnosed as gastric submucosal tumor(SMT).However,we encountered two rare cases where extrinsic lesions were misdiagnosed as gastric SMTs.CASE SUMMARY We describe two cases of gastric SMT-like protrusions initially misdiagnosed as gastric SMTs by the abdominal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T)and endoscopic ultrasound(EUS).Based on the CT and EUS findings,the patients underwent gastroscopy;however,no tumor was identified after incising the gastric wall.Subsequent surgical exploration revealed no gastric lesions in both patients,but a mass was found in the left triangular ligament of the liver.The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tumor resection,and the postoperative diagnosis was hepatic hemangiomas.CONCLUSION During EUS procedures,scanning across different layers and at varying degrees of gastric cavity distension,coupled with meticulous image analysis,has the potential to mitigate the likelihood of such misdiagno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ucosal tumor Extragastric compression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Hemangioma of the left triangular ligament of the liver Case report
下载PDF
Arantius韧带肝外阻断左肝静脉在腹腔镜左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旭刚 吴祖光 +4 位作者 张耀明 温治强 刘高敏 吴涌宏 李丽华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Arantius韧带肝外阻断左肝静脉在腹腔镜左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左肝静脉处理;观察组给予Arantius韧带肝外... 目的探讨Arantius韧带肝外阻断左肝静脉在腹腔镜左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左肝静脉处理;观察组给予Arantius韧带肝外阻断左肝静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肝功能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恢复胃肠功能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905、2.017、3.908,P值分别为<0.001、0.042、0.019),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肝血流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65、0.482,P值分别为0.104、0.517)。观察组患者左肝静脉阻断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外周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平均动脉压)更为平稳,在不同时间点(切断前、切断后5分钟、切断后10分钟)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7%和1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P=0.014)。手术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及及应激指标水平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过Arantius韧带肝外阻断左肝静脉应用于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保护肝功能,还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左肝切除术 左肝静脉 Arantius韧带肝外阻断 并发症
下载PDF
肝左三角韧带形态特点及在腹腔镜手术入路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平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0-541,共2页
目的:研究左三角韧带的形态及其在腹腔镜肝脏外科的意义。方法:用30例动脉灌注乳胶标本研究左三角韧带的结构层次及左三角韧带内的血管,并结合腹腔镜实际操作研究手术入路。结果:左三角韧带前叶肝缘长(8.73±1.62)cm,膈缘长(9.03... 目的:研究左三角韧带的形态及其在腹腔镜肝脏外科的意义。方法:用30例动脉灌注乳胶标本研究左三角韧带的结构层次及左三角韧带内的血管,并结合腹腔镜实际操作研究手术入路。结果:左三角韧带前叶肝缘长(8.73±1.62)cm,膈缘长(9.03±1.33)cm,游离缘长(2.02±0.88)cm;肝上动脉文献未见描述,为起源于胃左动脉及膈下动脉的分支,出现率为80%,起始处直径平均为(1.46±0.35)mm,其主干横过肝左后上缘静脉,出肝处平均直径为(0.32±0.11)mm。结论:(1)本文发现并命名的肝上动脉可以作为判定肝静脉位置的重要标志;(2)腹腔镜手术中紧贴肝上缘打开左三角韧带不易损伤膈肌和肝静脉,出血少、速度快,可以使第二肝门左入路获得良好的手术显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韧带 腹腔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肝左三角韧带及其游离缘的形态和结构
4
作者 高贤华 雷清芳 周德明 《解剖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356-359,共4页
本文对42例成年男性尸体的肝左三角韧带及其游离缘,进行了观察测量,并对共中37例的游离缘作了组织学观察;此外,还对30例新生儿的肝左三角韧带,做了对照观察。42例成人肝左三角韧带的平均长度为13.91cm,其游离缘的平均长度为6.86cm;肝左... 本文对42例成年男性尸体的肝左三角韧带及其游离缘,进行了观察测量,并对共中37例的游离缘作了组织学观察;此外,还对30例新生儿的肝左三角韧带,做了对照观察。42例成人肝左三角韧带的平均长度为13.91cm,其游离缘的平均长度为6.86cm;肝左三角韧带全长位于肝左叶上面者占97.5%,将左肝上间隙分为前、后两个间隙。42例成人的肝左三角韧带均有游离缘,其形态可分为5种类型;30例新生儿的肝左三角韧带均无游离缘。对37例成人肝左三角韧带游离缘的组织学观察,发现其内有残余肝细胞索者达65%,有胆管者达89%,有血管者达100%,有神经者达78%;残余肝细胞索、神经和胆管的出现,都由近侧向远侧逐渐减少。肝左三角韧带游离缘可能是生后肝左叶退缩遗留下来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左三角韧带 游离缘
下载PDF
不同入路在左肝外叶切除术中的应用对比
5
作者 吴兆平 金煜东 +2 位作者 彭浪 熊日晖 胡秋灵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在左肝外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需行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1例。A组患者采用经第一肝门入路手术,B组患...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在左肝外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需行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1例。A组患者采用经第一肝门入路手术,B组患者采用经肝圆韧带裂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前、术后1 d时创伤应激指标、术后3个月时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肾上腺素、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术前,且B组患者的肾上腺素、IL-6、Cor、PCT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术前,HGF、ALB水平高于术前,且B组患者的HGF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第一肝门入路比较,采用经肝圆韧带裂入路可减少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降低机体创伤应激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肝外叶切除术 经第一肝门入路 经肝圆韧带裂入路 肝功能
下载PDF
经第一肝门入路与经肝圆韧带裂入路手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吕贞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6期6792-6795,共4页
目的比较经第一肝门入路与经肝圆韧带裂入路手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经第一肝门... 目的比较经第一肝门入路与经肝圆韧带裂入路手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经第一肝门入路手术,观察组接受经肝圆韧带裂入路手术。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T-Bil、ALT水平较术前下降,ALB、HGF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H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第一肝门入路相比,经肝圆韧带裂入路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肝内胆管结石 第一肝门入路 肝圆韧带裂入路 肝功能
下载PDF
肝脏镰状韧带假性病灶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段 薛明团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镰状韧带引起假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入的817例患者进行上腹部64排CT平扫加增强扫描,筛选出肝镰状韧带附近假病灶,详细记录其部位、大小、形状以及扫描各期图像的密度变... 目的探讨镰状韧带引起假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入的817例患者进行上腹部64排CT平扫加增强扫描,筛选出肝镰状韧带附近假病灶,详细记录其部位、大小、形状以及扫描各期图像的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有72例存在镰状韧带假病灶,绝大多数位于肝左叶内侧段(69例),并呈单发病灶(70例)。假病灶最大直径约5.1~22.0 mm,平均约13.1 mm,假病灶分别呈三角形43例、类圆形19例、结节状10例。CT扫描:平扫显示10例,动脉期显示63例,门脉期几乎全部显示清晰。结论镰状韧带形成假病灶比较少见,其发生部位特殊,在门脉期易于显示,可与肝内真性病灶鉴别,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韧带 假病灶 肝左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