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Localized English Education for Transnation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Context of English Global Loc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Wenzhou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
1
作者 Yujie Su Xueyan Li +4 位作者 Huili Ma Shuchang Dong Ruoruo Lin Lijuan Zou Qiaoqiao Lin 《教育技术与创新》 2024年第1期36-49,共14页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English globalization,the trend of combining English with local cultures has become more evident.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five schools in the Wenzhou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 to inv...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English globalization,the trend of combining English with local cultures has become more evident.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five schools in the Wenzhou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English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students,and textbooks.The aim was to propose bilingual 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education of transnational left-behind children(TLC).By examining the situation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this specific context,this study sought to address the unique challenges faced by TLC and provide effective educational approaches.Interviews,observations,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gather data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research methods.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ettl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TLC and insights into enhancing English education in multicultural 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CALIZATION transnational left-behind children(TLC) bilingual education Wenzhou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
下载PDF
An Empirical Study on Self-Efficacy of Online Learning of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in Europe
2
作者 Junyi Jiang Yichen Wang +1 位作者 Chenlu Sun Zhiling Yang 《教育技术与创新》 2022年第2期1-12,共12页
In the post-Covid-19 pandemic era,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some Chinese schools in Europe to provide online extra classes for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after school hours,as they did previously.To meet students'mu... In the post-Covid-19 pandemic era,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some Chinese schools in Europe to provide online extra classes for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after school hours,as they did previously.To meet students'multifaceted learning needs,online extra classes teaching,including online Chinese language classes and some online art classes,is increasingly being offered as a supplement to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hinese schools in Europe,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bilities of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while relieving pressure on teaching resources in schools.Children’s learning self-efficacy in online extracurricular courses has its own uniqueness,which can be considered from three dimensions,including learning confidence,learning ability,and self-assessment ability.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lf-efficacy of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and to mak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for better teaching methods.In search of that,an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with 127 participants from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aged􀀘to􀀔􀀘was collected.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role of learning confidence in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outweighs their learning ability and self-assessment ability.Gender and age have a negligible effect on self-efficacy but have an impact on learning confidence.Chinese schools in Europe do not need to show gender differences when conducting classroom activities in online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online self-efficacy of Chinese children,and efforts should also be made to keep the courage of older students to trial and error.Teachers are expected to investigate more aspects of their students'personalities in future classrooms rather than sticking to a consistent and unchanging teaching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SELF-EFFICACY online learning gender differences age differences
下载PDF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海外传播模式初探——以曹文轩《青铜葵花》为例
3
作者 楚晓琦 陈伟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5期249-252,共4页
2016年,曹文轩斩获“国际安徒生奖”,成为中国儿童文学走向海外的“代言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以其代表作《青铜葵花》为例,通过梳理该作品输出到海外世界的历程以及读者的接受程度,进一步从作品本身、译... 2016年,曹文轩斩获“国际安徒生奖”,成为中国儿童文学走向海外的“代言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以其代表作《青铜葵花》为例,通过梳理该作品输出到海外世界的历程以及读者的接受程度,进一步从作品本身、译介主体和海外推广方式3个方面对中国儿童文学海外传播的有效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海外传播 青铜葵花 中文作品 英文译作
下载PDF
抗战时期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再探
4
作者 李嘉欣 《八桂侨刊》 2024年第1期38-45,95,共9页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动建立全民族统一抗战路线,少年儿童作为小小生力军,在此时期成立了众多孩子剧团。厦门儿童救亡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成立的“四大儿童剧团”之一,在厦门沦陷后,曾前往东南亚地区活动近一年... 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动建立全民族统一抗战路线,少年儿童作为小小生力军,在此时期成立了众多孩子剧团。厦门儿童救亡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成立的“四大儿童剧团”之一,在厦门沦陷后,曾前往东南亚地区活动近一年时间,以绘画、发表报刊形式开展抗日宣传,将国家危亡消息带给华侨同胞,以话剧、歌咏形式开展公演募捐,推动建立华侨爱国组织,以稚嫩的声音唤醒海外华侨的爱国之心,同时开拓了海外剧场,为祖国抗战募集众多物资,增强了华侨同胞的民族意识,推动中国抗战获得国际舆论上的支持,为保卫祖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儿童救亡剧团 抗日救亡运动 爱国华侨
下载PDF
福建侨乡“洋留守儿童”语言生活现状调查研究——基于福清市江阴镇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浩峰 苏新春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9,共9页
“洋留守儿童”是主要存在于我国东南沿海侨乡的特殊群体。研究通过对福建省重点侨乡福清市江阴镇的社会语言学调查发现:侨乡“洋留守儿童”语言生活整体呈现出“双言并存,普进方退”的特点;存在语言使用和语言情感的反差,即普通话虽然... “洋留守儿童”是主要存在于我国东南沿海侨乡的特殊群体。研究通过对福建省重点侨乡福清市江阴镇的社会语言学调查发现:侨乡“洋留守儿童”语言生活整体呈现出“双言并存,普进方退”的特点;存在语言使用和语言情感的反差,即普通话虽然占据语言生活的主导地位,但对江阴方言仍保持强烈的情感认同。侨乡社会的乡族观念、家庭结构、婚嫁习俗及“非遗进校园”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洋留守儿童”方言情感认同的建构和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乡 "洋留守儿童" 语言生活 方言认同
下载PDF
华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与人格、行为的关系——以温州市为例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潘玉进 田晓霞 王艳蓉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0年第3期22-30,共9页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48名华侨留守儿童、44名国内留守儿童与187名非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资源、人格和行为的调查,旨在分析探讨华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资源、人格与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显示,华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人格、行为...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48名华侨留守儿童、44名国内留守儿童与187名非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资源、人格和行为的调查,旨在分析探讨华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资源、人格与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显示,华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人格、行为与国内留守儿童具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人格、行为也具有显著差异。得出结论,华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人格与行为均不如国内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与父辈生活在一起的华侨留守儿童遭受更多的惩罚与羞辱,初中生的家庭教育资源好于小学生;华侨留守儿童女生的宜人性高于男生,男生的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多于女生;华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影响其人格,人格又影响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华侨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资源 人格差异 社会行为
下载PDF
海外华裔儿童华语学习、使用及其家庭语言规划调查研究——以马来西亚3~6岁华裔儿童家庭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康晓娟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8,共9页
海外少儿华语教学是整个华文教育不可分割且独具个性的组成部分。本文选取马来西亚3~6岁华裔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家庭华语学习和使用情况,了解他们对子女学习华语的期待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 华裔儿童 华语 家庭语言规划 马来西亚
下载PDF
侨乡跨国家庭中的“洋”留守儿童问题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文峰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92,共8页
跨国移民的发展使得大量"洋"留守儿童在中国侨乡出现,并呈"问题化"趋势。文章通过个案调研简析了侨乡留守儿童问题的"洋"特点,并认为"洋"留守儿童问题存在家庭、政府和社会等多层次原因。政府... 跨国移民的发展使得大量"洋"留守儿童在中国侨乡出现,并呈"问题化"趋势。文章通过个案调研简析了侨乡留守儿童问题的"洋"特点,并认为"洋"留守儿童问题存在家庭、政府和社会等多层次原因。政府、家庭及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从问题认识、政策调整、教育改进、社会参与、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乡 跨国家庭 “洋”留守儿童
下载PDF
“跨国寄养”背景下我国农村侨乡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佑镁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13年第4期55-61,共7页
在"跨国寄养"教育情境下,媒介接触与使用对于弥合侨乡留守儿童与父母在教育时空上的限制至关重要。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研究方法,从媒介的使用与满足出发,对浙江、福建及广东等地240位农村侨乡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状况进行研究和对... 在"跨国寄养"教育情境下,媒介接触与使用对于弥合侨乡留守儿童与父母在教育时空上的限制至关重要。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研究方法,从媒介的使用与满足出发,对浙江、福建及广东等地240位农村侨乡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状况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农村侨乡教育环境与媒介环境的影响,缺乏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机会,留守儿童对媒介的认知有效利用率普遍有待提高,留守儿童媒介素养偏低。要提升侨乡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需尽快建立侨乡特色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开展面向侨乡留守儿童的媒介教育活动,积极创设丰富的侨乡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新平台,以此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助推侨乡儿童媒介素养提升,促其个体发展与社会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寄养 侨乡留守儿童 媒介素养
下载PDF
海外新华侨华人子女文化传承状况论析——以日本新华侨华人子女为中心 被引量:4
10
作者 鞠玉华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8,72,共6页
本文以实地访谈和其他形式的调查为根据,考察海外新华侨华人子女在"异文化摩擦"中的成长过程;探讨他们在父辈文化和主流社会文化交叠环境中,接受语言学习、文化传承的状况;分析家庭教育的代际关系与跨文化碰撞对海外新华侨华... 本文以实地访谈和其他形式的调查为根据,考察海外新华侨华人子女在"异文化摩擦"中的成长过程;探讨他们在父辈文化和主流社会文化交叠环境中,接受语言学习、文化传承的状况;分析家庭教育的代际关系与跨文化碰撞对海外新华侨华人子女成长的影响;从文化认同、价值观形成等层面,阐述在文化传承中,新华侨华人子女如何努力接受多种文化,使中华文化与异文化兼容,逐步形成更多元、更开阔的世界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侨华人子女 文化 传承 日本
下载PDF
数字融合与边缘重生:新时期侨乡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与满足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佑镁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1期86-92,共7页
数字技术与学习困难研究成为近年来学习科学领域关注的新议题,从本质上看,这一议题实际上关注数字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包容问题。以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边缘群体——侨乡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融合为视角,基于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数字技术与学习困难研究成为近年来学习科学领域关注的新议题,从本质上看,这一议题实际上关注数字社会中个体的社会包容问题。以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边缘群体——侨乡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融合为视角,基于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新时期侨乡留守儿童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中的媒介使用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数字媒介环境中侨乡留守儿童弥合数字隔离、实现边缘重生的可能及途径,为学习困难群体的数字融合提供物质可及、使用可及、精神可及、技能可及和政策可及等五个方面的对策,促进数字时代的学习公平与社会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困难 数字技术 数字融合 边缘重生 使用与满足 侨乡留守儿童
下载PDF
华侨留守儿童孤独感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美芬 于海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研究以侨乡学校651名六至九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华侨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结果显示:(1)华侨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双亲出国的留守儿童孤独感体验显著高于单亲出国的儿童;留守5年以下... 研究以侨乡学校651名六至九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华侨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结果显示:(1)华侨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双亲出国的留守儿童孤独感体验显著高于单亲出国的儿童;留守5年以下儿童孤独感显著低于留守5年以上的儿童;(3)社会支持显著预测华侨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且自尊在社会支持和华侨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通过增强华侨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自尊水平,可减少其孤独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留守儿童 孤独感 社会支持 自尊
下载PDF
意大利华人华侨高中生子女辍学意愿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勇 罗徽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91-99,共9页
意大利华人、华侨高中生子女的高辍学率问题是近年来意大利比较突出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意大利华人、华侨子女的辍学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与学生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意大利学校的老师、学生的意大利语水平、意大利... 意大利华人、华侨高中生子女的高辍学率问题是近年来意大利比较突出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意大利华人、华侨子女的辍学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与学生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意大利学校的老师、学生的意大利语水平、意大利高中的年限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意大利华人、华侨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只是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同时也是意大利华人、华侨社会融入程度的反映。从意大利华人、华侨子女对未来工作的预期情况来看,所涉及的工作范围仍比较窄,大体并未超出其父母的工作范围,这说明意大利华人、华侨在当地的社会融入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华人 华侨 子女 教育 辍学意愿
下载PDF
英国中文学校发展现状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鞠玉华 《八桂侨刊》 2014年第2期18-24,共7页
笔者赴英国考察了周末中文学校的教学和运营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英国的中文学校(班)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中文学校通过教授中文及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为华人青少年搭建了学习、传承中华语言... 笔者赴英国考察了周末中文学校的教学和运营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英国的中文学校(班)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中文学校通过教授中文及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为华人青少年搭建了学习、传承中华语言文化的平台,架起了一座中英文化交流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中文学校 华人子女 语言文化 传承
下载PDF
教育与华人子女的族群身份认同研究——以格拉斯哥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乐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90,共10页
教育(环境)是影响族群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华人子女的族群身份认同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认知及其学习倾向三个方面。根据尤巴的"三阶段说"和芬尼的"六因素理论",从学校教学目的、学校教学内容和方... 教育(环境)是影响族群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华人子女的族群身份认同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认知及其学习倾向三个方面。根据尤巴的"三阶段说"和芬尼的"六因素理论",从学校教学目的、学校教学内容和方式、学业表现、家庭教育方式与内容、家长期待与重视度、个人文化倾向、社会交往意识和个人族群身份期待八个维度编制调查工具,以格拉斯哥为调研地域,选择50名学生发放问卷,并针对6名家长和5名学生开展深度访谈,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三点结论:其一,学校教育预设的开放价值未能真正观照华人学生的族群身份认同;其二,家庭教育在浓郁的"华夏根"的情节中谨慎地引导子女觉识并形成族群身份;其三,在中等程度的认知与学习倾向中,华人子女未表现出明显的华夏族群身价认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子女 族群身份 族群身份认同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下载PDF
基于海外儿童汉语教材分析的词汇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35-40,99,共7页
从总词种数、难度等级分布、共选词等方面对比分析了3套华文教材与3套非华裔汉语教材。发现华文教材中总词种的数量及离散程度均高于非华裔汉语教材,而非华裔汉语教材的词汇难度等级分布则优于华文教材。两类教材共选词的难度等级均优... 从总词种数、难度等级分布、共选词等方面对比分析了3套华文教材与3套非华裔汉语教材。发现华文教材中总词种的数量及离散程度均高于非华裔汉语教材,而非华裔汉语教材的词汇难度等级分布则优于华文教材。两类教材共选词的难度等级均优于各教材所有词汇的难度等级,但两类教材共选词的取向不同。两类教材共选词的词类分布基本一致,但华文教材的更丰富一些。由此,建立不同类别等级的词汇大纲、参考共选词以减轻选词离散现象、加强选词本土化的因素,以促进海外儿童汉语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儿童 汉语教材 词汇
下载PDF
海外儿童汉语教材的课文编写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丽 姜蕾 《海外华文教育》 2015年第4期555-568,共14页
本文从课文内容和课文形式两大方面,对六套对外儿童汉语教材的课文编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课文内容方面,主要考察了这些教材的时代特点、地域特点、话题特点和交际功能。课文形式方面,对话体课文普遍存在话轮转换不自然的问题。而叙述... 本文从课文内容和课文形式两大方面,对六套对外儿童汉语教材的课文编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课文内容方面,主要考察了这些教材的时代特点、地域特点、话题特点和交际功能。课文形式方面,对话体课文普遍存在话轮转换不自然的问题。而叙述体的课文,有些教材语篇较多,且体裁安排不当,造成课文难度较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儿童 汉语教材 课文
下载PDF
印尼华裔小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利 吴辰琛 +1 位作者 王瑶瑶 陈婷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135-139,共5页
本文采用汉字判断和汉字书写两种实验任务探讨了印尼华裔小学生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特点。实验选择了三、四、五年级共50名被试,采用随堂纸笔测验,总的结果发现,印尼华裔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汉字正字法意识,但这种意识的发生机制和具体... 本文采用汉字判断和汉字书写两种实验任务探讨了印尼华裔小学生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特点。实验选择了三、四、五年级共50名被试,采用随堂纸笔测验,总的结果发现,印尼华裔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汉字正字法意识,但这种意识的发生机制和具体体现相对较弱,并表现出形成较早、发展缓慢的特点。依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海外少儿汉字教学应强化对汉字的认和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字法意识 汉字 印尼华裔小学生 海外少儿汉语
下载PDF
试析对“洋留守华裔”华文教育的路径选择——以浙江重点侨乡青田县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凤珍 《八桂侨刊》 2015年第1期53-58,共6页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洋留守华裔"生活、学习在浙江省青田县等侨乡,凸显强化对他们华文教育的迫切性。对"洋留守华裔"开展华文教育,有就近施教的便利,还是联谊海外侨胞的重要渠道。只要围绕华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明...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洋留守华裔"生活、学习在浙江省青田县等侨乡,凸显强化对他们华文教育的迫切性。对"洋留守华裔"开展华文教育,有就近施教的便利,还是联谊海外侨胞的重要渠道。只要围绕华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明确政府、家庭、学校各施教主体的职责,以语言习得为重点,以传统节庆活动为抓手,提升施教的手段方法,完善施教的内容,这定有助于构建对"洋留守华裔"华文教育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留守华裔” 华文教育 传统节日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晚清幼童留美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金权 《绥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6-78,共3页
晚清留美幼童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留学生。他们回国后大多用尽所学为祖国服务,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由于封建体制束缚等种种原因,幼童赴美没有最终圆满结束,没有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历史作用,实为遗憾... 晚清留美幼童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留学生。他们回国后大多用尽所学为祖国服务,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由于封建体制束缚等种种原因,幼童赴美没有最终圆满结束,没有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历史作用,实为遗憾。反思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的过程和命运,对于我们今天应该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留美幼童 得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