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工会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意蕴与现实启示
1
作者 张步中 覃伟津 《山东工会论坛》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列宁的经典文本之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工会思想。这一工会思想的生成植根于马克思恩格斯严密的工会理论,生发于国际及俄国国内工人运动历史的经验总结,成长于对形形色色工会问题争论的现实批判,具...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列宁的经典文本之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工会思想。这一工会思想的生成植根于马克思恩格斯严密的工会理论,生发于国际及俄国国内工人运动历史的经验总结,成长于对形形色色工会问题争论的现实批判,具有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党直接依靠工会来进行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地位、“工会是共产主义学校”的职能定位、“对工会进行教育和领导”的组织建设构成这一工会思想的核心意蕴。挖掘这一文本的工会思想对当前做好工会工作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前提基础在于充分认识到工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根本保证在于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价值彰显在于发挥工会在新时代的教育培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工会思想 党的领导 群众路线
下载PDF
重温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与策略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永盛 《天中学刊》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列宁是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战略与策略思想的典范。通过对“左派”幼稚病的剖析和批判,列宁阐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与策略的正确理解和运用问题,不仅纠正了“左派”幼稚病的错误思想,而且发展... 列宁是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战略与策略思想的典范。通过对“左派”幼稚病的剖析和批判,列宁阐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与策略的正确理解和运用问题,不仅纠正了“左派”幼稚病的错误思想,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与策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重温列宁对“左派”幼稚病的批判,梳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与策略思想,对我国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与策略
下载PDF
列宁历史思维的三重维度与时代启示——基于《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文本考察
3
作者 卓玥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2-57,共6页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列宁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影响革命的“左派”问题进行批判的重要著作。文中蕴含了列宁深邃的历史思维,主要包括:运用唯物史观科学总结和评价布尔什维克的历史,借鉴历史经验治疗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列宁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影响革命的“左派”问题进行批判的重要著作。文中蕴含了列宁深邃的历史思维,主要包括:运用唯物史观科学总结和评价布尔什维克的历史,借鉴历史经验治疗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把握历史规律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总结历史—借鉴历史—创造历史”三重维度来剖析列宁在批判“左派”幼稚病中运用的历史思维,对新征程上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列宁 历史思维 时代启示
下载PDF
1960~1980年的土耳其左派运动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传忠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9,118,共13页
1960年至1980年是土耳其政治发展进程中较为特殊的时期,多党竞争、军人干政与民选政府交替构成了这一时期土耳其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土耳其左派运动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期"。土耳其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涉及非资本主... 1960年至1980年是土耳其政治发展进程中较为特殊的时期,多党竞争、军人干政与民选政府交替构成了这一时期土耳其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土耳其左派运动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期"。土耳其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涉及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土耳其社会主义、革命的动力问题、军队的地位和作用、库尔德人问题等。土耳其左派的组织形式主要以土耳其工人党、左派杂志和极左派团体为代表;活动方式主要包括合法参政、创办杂志媒体、集会游行三种类型。1980年军事政变后,土耳其左派运动受到沉重打击,所谓的"黄金期"宣告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 土耳其工人党 左派运动
下载PDF
萧红小说与“五四”文学传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国恩 任秀霞 《北方论丛》 2004年第3期36-39,共4页
左翼小说家萧红从“五四”文学传统中吸取了艺术营养 ,把国民性改造的主题与左翼文学的革命叙事结合起来 ,将女性的立场贯彻到社会革命的题材中 ,创造了一种融细腻写实与温婉抒情于一炉的小说风格。萧红的经验 ,有助于人们反思左翼文学... 左翼小说家萧红从“五四”文学传统中吸取了艺术营养 ,把国民性改造的主题与左翼文学的革命叙事结合起来 ,将女性的立场贯彻到社会革命的题材中 ,创造了一种融细腻写实与温婉抒情于一炉的小说风格。萧红的经验 ,有助于人们反思左翼文学的成就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五四文学传统 左翼文学
下载PDF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左派青年的困顿与探求(1927—1932)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志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9,176,共11页
大革命失败后,大量非共产党的国民党左派青年也遭到杀戮。劫后余生者,仍在继续探索革命的道路。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激进化有其自身的主体诉求,并非政党"操纵"的结果。国民党对激进青年的镇压,更助长了国民党... 大革命失败后,大量非共产党的国民党左派青年也遭到杀戮。劫后余生者,仍在继续探索革命的道路。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激进化有其自身的主体诉求,并非政党"操纵"的结果。国民党对激进青年的镇压,更助长了国民党内和整个社会中腐败势力的蔓延,促使有血气的青年纷纷向共产党靠近,最终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从青年主体的角度研究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左派青年对个人出路与国家社会前途的探索,将有助于理解中国革命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革命 青年 民众运动
下载PDF
论革命文学转型背景下的左翼启蒙派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骥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左翼启蒙派是指在五四启蒙思潮与鲁迅精神与创作影响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的一批作家,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过程中仍然坚守五四启蒙话语,重视文学的社会批判和思想批判功能,显示出与左翼功利派文艺观念迥然不同的理论品格与创... 左翼启蒙派是指在五四启蒙思潮与鲁迅精神与创作影响下从事左翼文学活动的一批作家,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过程中仍然坚守五四启蒙话语,重视文学的社会批判和思想批判功能,显示出与左翼功利派文艺观念迥然不同的理论品格与创作倾向。这一派系在左联后期开始萌生,分别在1940年代的解放区和国统区形成气象,但随后在革命文学向工农兵文学全面转型的过程中遭到"规训与惩罚"而逐渐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启蒙思潮 左翼启蒙派 文学转型 左翼文学阵营
下载PDF
反体系运动:性质、困境与出路——以阿瑞吉的理论为切入点
8
作者 吴苑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9,共9页
阿瑞吉的反体系运动理论是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不可忽缺的组成内容。重要的是他从阶级斗争角度理解了反体系运动的性质、困境、原因及其解决之道,提出了反体系运动分为阶级斗争和非阶级斗争的运动。阿瑞吉的反体系运动理论具有一定的... 阿瑞吉的反体系运动理论是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不可忽缺的组成内容。重要的是他从阶级斗争角度理解了反体系运动的性质、困境、原因及其解决之道,提出了反体系运动分为阶级斗争和非阶级斗争的运动。阿瑞吉的反体系运动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带有某些理论缺陷和混乱,我们应当具体地把握他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瑞吉 世界体系理论 反体系运动 新左派运动
下载PDF
从《觉今日报·文艺地带》到泡沫社——北方革命文艺青年的聚集和左翼文学在北平的展开
9
作者 马俊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7,共8页
《觉今日报》是1930年代北京的一份普通小报,其副刊《文艺地带》的编者和作者是北平两所中学的中学生。就是这份中学生主持的小报副刊却聚集了不少左翼文艺青年,也直接催生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中重要的左翼社团泡沫社。... 《觉今日报》是1930年代北京的一份普通小报,其副刊《文艺地带》的编者和作者是北平两所中学的中学生。就是这份中学生主持的小报副刊却聚集了不少左翼文艺青年,也直接催生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中重要的左翼社团泡沫社。小报与文艺青年难有名作问世,本文也并非要提高他们的文学史地位,只是借此重构北方左翼文学历史图景的一角。小报与文艺青年大多无名,但细致的文学史考察如果忽略它们的存在,北方左联的诸多问题就难以说清,这也是北方左联研究不能算少,但其历史面貌却模糊不清的重要原因。甚至,不详细考察无名文艺青年的文学生活,也很难真的走进左翼文学、乃至新文学的历史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北方左联 文艺青年 小报
下载PDF
世纪之交的拉美左派评析
10
作者 刘常喜 张朵朵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9-22,共4页
世纪之交,拉美左派运动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有利于拉美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际关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认识拉美左翼的崛起和它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 世纪之交 社会主义运动 拉美左派
下载PDF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探析
11
作者 李爱慧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
论文论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的兴衰与转型。论文认为,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作为亚裔美国人运动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从校园斗争转向唐人街,开展“草根阶层”运动和“为人... 论文论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的兴衰与转型。论文认为,华裔青年新左派团体作为亚裔美国人运动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从校园斗争转向唐人街,开展“草根阶层”运动和“为人民服务”行动,力图发动普通华人向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发起挑战,争取应得的平等权益。他们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让唐人街失学的青少年、失业的劳工、贫困的租客等获得了一些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福利。但是,这些左翼团体主张以“革命斗争”推翻美国政府,脱离了社会实际,因而得不到大多数华人的认同,有的只维持几年就解散了,有的转向“温和”,接受了美国主流政治的游戏规则。虽然受特定时代思潮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美国华人民权运动史上的贡献不应被遗忘。正是他们无私无畏的斗争,并发挥教育和引领的作用,才使得普通华人民众的维权意识得以提升,给相对保守“沉默”的华人社区带来一股革新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华裔研究 左翼社团 民权运动 唐人街
下载PDF
关于防“左”反“左”的若干思考
12
作者 黄卫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63-71,共9页
本文是作者继《试论极“左”现象》(《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一文之后又一篇研究极“左”现象的专题论文。该文揭示了国际共运史上极“左”现象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揭露了制造极“左”灾难的险恶动机与客观恶果,提出了新时期防“左... 本文是作者继《试论极“左”现象》(《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一文之后又一篇研究极“左”现象的专题论文。该文揭示了国际共运史上极“左”现象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揭露了制造极“左”灾难的险恶动机与客观恶果,提出了新时期防“左”、反“左”的若干实际问题,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左”倾 右倾
下载PDF
“九一三事件”后批林纠左析论
13
作者 智杰 董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2-96,共5页
"九一三事件"为纠正"文革"左倾错误提供了契机,毛泽东在批林中开始更正"文革"的一些极左做法。一场由周恩来所领导的纠左工作随之展开,并在解放老干部、整顿国民经济和推动科教界纠左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九一三事件"为纠正"文革"左倾错误提供了契机,毛泽东在批林中开始更正"文革"的一些极左做法。一场由周恩来所领导的纠左工作随之展开,并在解放老干部、整顿国民经济和推动科教界纠左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此举很快受到江青等人的反击。此时毛泽东既要纠正文革中的某些极左做法,又不愿从根本上否定"文革"。这种矛盾心态最终导致"九一三事件"后纠左工作被迫中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三事件 文化大革命 批林纠左 毛泽东 周恩来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影戏、吸引力电影与公共空间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翠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23-131,共9页
中国电影发轫早期侯耀等文人即提出了“影戏”这一概念,意图将电影这一新媒介在地化。这种“影戏认知”揭示了早期中国电影人及受众对于电影的理解方式,也即将电影与杂耍、书写、阅读并置于纠缠了现代性与传统的复杂话语网络之中。基于... 中国电影发轫早期侯耀等文人即提出了“影戏”这一概念,意图将电影这一新媒介在地化。这种“影戏认知”揭示了早期中国电影人及受众对于电影的理解方式,也即将电影与杂耍、书写、阅读并置于纠缠了现代性与传统的复杂话语网络之中。基于此,对于早期中国观众而言,电影的吸引力不仅来自影像奇观,更超越了画面本身,而与阅读、收藏、书写等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同时,早期电影人也试图凸显电影的社会功能,以此来规训这一新媒介。影戏认知所揭示的正是在20世纪早期中国文人面对现代性焦虑这一问题所给予的想象性解决方案。20世纪对“现代”的追索过程中,电影成为了对现代性进行想象,并进而间接地推动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现代化的有力媒介,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及其电影实践正建构在这样的认知和历史环境之下。左翼电影延续并强化了电影与书写、阅读、叙事的密切联系,同时经由对“看”与“读”的重要性的解读和调整,描绘了左翼人士对于中国何以借由电影触及现代以及对现代性的想象。在这一过程中,借由软硬电影论争和丰富多样的电影实践,中国知识分子在电影领域开辟了一个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为针对于中国的现代、现代性道路之一问题的多元异质性话语留存了空间,进而使得左翼的民族主义思想推广到电影实践,促成了民族电影影响力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戏认知 吸引力电影 公共空间 文学 左翼电影运动 软性电影
下载PDF
论列宁建党思想及其意义--基于《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俊丽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9-25,共7页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克服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关键也在党。《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列宁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左倾机会主义思潮写的一部重要的指导性经典著作,其中关于建设无产阶级政党...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克服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关键也在党。《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是列宁针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左倾机会主义思潮写的一部重要的指导性经典著作,其中关于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是列宁建党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国家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加强党的组织纪律建设和思想理论建设,坚决反对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三个方面。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重读《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建党思想 共产主义运动 左派幼稚病
下载PDF
亚裔美国人运动的缘起与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 娣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3,共7页
亚裔美国人运动是美国l960年代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裔沉默了100多年后在美国广阔社会、政治舞台上的首次演练。这次运动激发起亚裔的政治参与意识,促进了有亚洲血统的美国人的泛亚裔意识形成,同时,它为美国亚裔留下了宝... 亚裔美国人运动是美国l960年代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裔沉默了100多年后在美国广阔社会、政治舞台上的首次演练。这次运动激发起亚裔的政治参与意识,促进了有亚洲血统的美国人的泛亚裔意识形成,同时,它为美国亚裔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创造了亚裔的共同称谓——“亚裔美国人”,推进了亚裔美国人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裔美国人 亚裔美国人运动 新左派运动 妇女运动
原文传递
试论21世纪印度毛主义运动暴露出的国家政府缺陷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丽萍 张淑兰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95,157,共15页
印度毛主义运动的第一波和第二波在20世纪均遭到当时国大党政府的迅速镇压,但21世纪第三波毛主义运动令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政府(UPA)屡遭败绩,毛主义者的控制范围不断扩大。第三波毛主义运动发展不仅归功于毛主义运动的自身力量,... 印度毛主义运动的第一波和第二波在20世纪均遭到当时国大党政府的迅速镇压,但21世纪第三波毛主义运动令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政府(UPA)屡遭败绩,毛主义者的控制范围不断扩大。第三波毛主义运动发展不仅归功于毛主义运动的自身力量,而且得益于印度国家制度和国大党政府的缺陷。它不仅暴露了印度议会民主制和联邦制的固有弊端,也显示出国大党政府在执政理念、政策措施及其实践层面所存在的诸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大党 毛主义运动 印共(毛) 左派极端主义
原文传递
大卫·霍洛维茨与1960年代美国新左派学生运动
18
作者 谢文玉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26,共8页
大卫·霍洛维茨是1960年代美国新左派学生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运动结束后,他"改宗"新保守主义,成为对学生运动反戈一击的新保守主义阵营中的骨干分子。在"改宗"后的政治和学术生涯中,在阐述政治和学术主张时,他... 大卫·霍洛维茨是1960年代美国新左派学生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运动结束后,他"改宗"新保守主义,成为对学生运动反戈一击的新保守主义阵营中的骨干分子。在"改宗"后的政治和学术生涯中,在阐述政治和学术主张时,他都会有意无意地以1960年代学生运动为参照物观照现实世界,对美国新老左派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攻击。他曾激情参与的新左派学生运动成为他批判美国左派、维护美国自由民主体制的棱镜,也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他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60年代 新左派学生运动 美国左派 新保守主义
原文传递
陈白尘喜剧电影文学创作风格探源
19
作者 李贤年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陈白尘新中国成立前的三部电影剧作融合了幽默喜剧和讽刺喜剧两种品貌,兼顾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探赜其深层根源,我们不难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左翼"文艺运动是陈白尘艺术生命的两条主脉。另外,鲁迅的创作观念... 陈白尘新中国成立前的三部电影剧作融合了幽默喜剧和讽刺喜剧两种品貌,兼顾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探赜其深层根源,我们不难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左翼"文艺运动是陈白尘艺术生命的两条主脉。另外,鲁迅的创作观念对他也有深刻影响。这些因素造就了陈白尘喜剧电影创作的"奇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尘 喜剧电影 风格 “五四” “左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