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inference rules in legal logic
1
作者 Xiong Minghu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年第3期58-74,共17页
推论规则是逻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法律逻辑是一门应用逻辑,但它并不是形式逻辑的推论规则在法律领域中的简单运用,而是形式逻辑的推论规则加上法律领域中的特殊推论规则的结果。因此,法律逻辑中的推论规则与形式逻辑中的推论规则相... 推论规则是逻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法律逻辑是一门应用逻辑,但它并不是形式逻辑的推论规则在法律领域中的简单运用,而是形式逻辑的推论规则加上法律领域中的特殊推论规则的结果。因此,法律逻辑中的推论规则与形式逻辑中的推论规则相比,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其共性表现为形式逻辑的基本推论规则是构成法律逻辑中的推论规则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个性表现为法律逻辑中有着与形式逻辑中的推论规则所不具有的特殊推论规则——证明责任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逻辑 推论规则 证明责任规则 形式逻辑
原文传递
法律逻辑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2
作者 杨猛宗 王一然 《天津电大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建设为法治人才培育引领正确方向,是新时代法学教育发展及法律逻辑教学范式转向的现实需要。法律逻辑课程思政元素可从多维度挖掘,但现实中还存在着思政元素与课程... 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建设为法治人才培育引领正确方向,是新时代法学教育发展及法律逻辑教学范式转向的现实需要。法律逻辑课程思政元素可从多维度挖掘,但现实中还存在着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衔接生硬的问题。此外,在法律逻辑课程教学内容、形式及考核方式上的不足也阻碍着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为此,法律逻辑课程思政建设应明确目标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并始终坚持以实践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此外,还应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与课程内容的衔接,并不断丰富课程形式、优化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逻辑学 课程思政 法治人才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法学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论的三重逻辑反思
3
作者 何跃军 陈淋淋 何雨泽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8-46,共9页
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要求,新一轮法学教育改革正在紧张酝酿中,改什么与怎么改成为关键问题。目前法学界在改革的主要问题上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观点。本文再度深入反思上述观点,追问其逻辑证立问题。通过三重逻辑反思,认为法... 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要求,新一轮法学教育改革正在紧张酝酿中,改什么与怎么改成为关键问题。目前法学界在改革的主要问题上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观点。本文再度深入反思上述观点,追问其逻辑证立问题。通过三重逻辑反思,认为法学教育中的理论性并未被充分挖掘和讲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正常现象,理论与实践是一种“貌离神合”的关系;法学教育中理论联系实践与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难度要远小于理论联系实践,应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脱节论的三重逻辑反思,可以发现理论与实践在法学教育中既不能偏废,也不能过度强调,只有真正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才是未来法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可靠出发点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改革 脱节论 逻辑反思
下载PDF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地方监察机关的法治逻辑及展开路径
4
作者 伊士国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0-51,共12页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地方监察机关具有严密的法治逻辑,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必然要求,还是对监督者再监督的题中之义。但由于监察权在我国新“四权”权力配置模式中处于优越地位,地方...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地方监察机关具有严密的法治逻辑,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强化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必然要求,还是对监督者再监督的题中之义。但由于监察权在我国新“四权”权力配置模式中处于优越地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地方监察机关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这就需要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与地方监察机关监察两者“异中有同”“相得益彰”关系的基础上,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地方监察机关开展“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以实现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地方监察机关监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监督 监督权 监察机关 监察权 法治逻辑
下载PDF
基于法条知识的事理型类案检索方法
5
作者 李林睿 王东升 范红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7-1365,共9页
现有类案检索研究忽略了模型应当蕴含的法律逻辑,无法适应实际应用中案件相似标准的要求;类案检索任务的中文数据集较少,难以满足研究需求现状.为此提出基于法律逻辑、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类案检索模型,构建以谓语动词为基础的案件事理图谱... 现有类案检索研究忽略了模型应当蕴含的法律逻辑,无法适应实际应用中案件相似标准的要求;类案检索任务的中文数据集较少,难以满足研究需求现状.为此提出基于法律逻辑、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类案检索模型,构建以谓语动词为基础的案件事理图谱.将各类罪名对应的法条知识融入所提模型,将提取的不同要素输入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评分器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类案检索.构建针对类案检索任务、以易混淆罪名组为主要检索案由的Confusing-LeCaRD数据集,所提模型在LeCaRD数据集和Confusing-LeCaRD数据集上的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分别为90.95%和94.64%,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TF-IDF、BM25和BERT-PL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案检索 法条知识 法律逻辑 事理图谱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在线诉讼的民事检察监督:证成及制度化路径
6
作者 舒瑶芝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9,共16页
由数字化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数字化司法变革催生了在线诉讼中民事检察监督的新形式,民事检察监督嵌入在线诉讼既是诉讼构造数字化的逻辑使然,也有益于实现诉讼程序中的检察监督功能。在线诉讼具备时空场域转换、有形要素缺失、技术壁垒显... 由数字化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数字化司法变革催生了在线诉讼中民事检察监督的新形式,民事检察监督嵌入在线诉讼既是诉讼构造数字化的逻辑使然,也有益于实现诉讼程序中的检察监督功能。在线诉讼具备时空场域转换、有形要素缺失、技术壁垒显现等全新的特质,客观上也要求民事检察监督进行技术性和程序化的匹配。当前,在线诉讼民事检察监督作为检察监督的新命题,有必要从理念、规范以及实践的维度进行具体审视,促使其进入理论观照视野,探寻其未来的可能出路。在理念维度上,需要将技术赋权塑造为促使底层逻辑具象化的载体;在规范维度上,需要顺应在线诉讼的特质,明确检察监督的侧重点,并引入正当程序的理念实现具体规则的优化;在实践维度上,需要聚焦大数据监督平台及算法模型的适配性搭建,为全面提升在线诉讼民事检察监督的质效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生产逻辑 在线诉讼 民事检察监督 技术赋权 大数据法律监督
下载PDF
通往现代财政之路:制度变迁逻辑与政策选择
7
作者 潘光曦 邓达 史晓琴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2-53,共12页
当代中国的财政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在系统梳理当代中国财政制度变迁过程,总结分析不同阶段财政制度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各种类型的财政制度在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利用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范式,从行为主体、基... 当代中国的财政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在系统梳理当代中国财政制度变迁过程,总结分析不同阶段财政制度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各种类型的财政制度在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利用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范式,从行为主体、基本动力、变迁模式和基本路径几个角度入手解读了当代中国财政制度的变迁机制。研究发现我国财政制度变迁是由中央政府主导,受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重驱动,以强制性变迁模式为主,体现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兼备特征的渐进式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不断深化财税领域改革,成绩斐然,同时也面临很多现实挑战。为了匹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从法制建设、税制改革、支出管理、央地财政关系、预算管理、财政支撑能力等方面入手,将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向纵深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嬗变逻辑 法治财政 现代财政制度
下载PDF
法律论证研究在中国:成长与变化
8
作者 吕玉赞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法律论证研究在中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孕育和出场,二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三是新时代的法律论证研究。中国法律论证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具有不同的境遇和任务,亦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和发展重心。经过几十... 法律论证研究在中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孕育和出场,二是法律论证研究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三是新时代的法律论证研究。中国法律论证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具有不同的境遇和任务,亦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和发展重心。经过几十年发展,法律论证在中国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独立研究课题,形成了诸多研究进路、研究论题和研究团队,并成为指引和引领法学理论和部门法研究的基础理论。同时,中国法律论证研究还面临如何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与现实语境,学习镜鉴域外法律论证理论,创建中国自主的法律论证理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法律方法 法律逻辑 法律修辞 法律人工智能
下载PDF
论学前教育立法的三重逻辑
9
作者 严仲连 赵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2,共8页
学前教育立法是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将推动中国的学前教育科学、持续、有效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立足于中国学前教育的现实需求,遵循了学前教育立法的实践逻辑;尊重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 学前教育立法是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将推动中国的学前教育科学、持续、有效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立足于中国学前教育的现实需求,遵循了学前教育立法的实践逻辑;尊重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与过往,这遵循了学前教育立法的历史逻辑;尊重立法的法律技术要求,这遵循了学前教育立法的法理逻辑。三重逻辑辩证统一于中国学前教育的立法实践,旨在促进中国学前教育有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法 实践逻辑 历史逻辑 法理逻辑
下载PDF
“两个结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逻辑机理及实现路径
10
作者 卓青青 刘於清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0期29-32,共4页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理论成果。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其性质、宗旨和任务与“两个结合”高度一致,具有内在契合性。深刻掌握“两个结合”融入思想道德...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理论成果。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其性质、宗旨和任务与“两个结合”高度一致,具有内在契合性。深刻掌握“两个结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逻辑机理,弄清如何在融入“两个结合”的过程中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价值、实践价值、文化价值。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完善思政知识体系、拓宽思政教育场域、丰富思政教育载体等方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实现“两个结合”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无缝衔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加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推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作用更好地发挥,开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逻辑机理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国家水网建设投融资的市场化改革:经济逻辑与法治保障
11
作者 匡友青 《中国水利》 2024年第9期67-72,共6页
国家水网建设是水安全保障体系构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效益不明显的水网建设项目中,发掘区域水安全保障体系(包含水网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水网建设投融资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逻辑。这需要在资产权益端和金融工具端进行相应改革,使二者相... 国家水网建设是水安全保障体系构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效益不明显的水网建设项目中,发掘区域水安全保障体系(包含水网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水网建设投融资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逻辑。这需要在资产权益端和金融工具端进行相应改革,使二者相向而行、相互匹配,降低水网项目融资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同时,在具体实现以市场化资本助力水网建设过程中,要加快落实法治保障,培育均衡、绿色、安全的水利投融资理念,强化产权制度激励,加强金融监管和法律责任约束,以防范项目风险,畅通资金渠道,为国家水网建设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网建设 水利投融资 市场化改革 经济逻辑 法治保障
下载PDF
技术标准的法治逻辑与实现路径
12
作者 孙诗丹 《标准科学》 2024年第5期30-38,共9页
形式层面,制定依据和程序规范为技术标准提供了形式性价值;实质层面,“援用”作为立法技术保障了技术标准的实质性效力来源。综合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认定,技术标准的法律属性应界定为一类技术性法律规范,由此遵循一套特定的法治逻辑,经... 形式层面,制定依据和程序规范为技术标准提供了形式性价值;实质层面,“援用”作为立法技术保障了技术标准的实质性效力来源。综合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认定,技术标准的法律属性应界定为一类技术性法律规范,由此遵循一套特定的法治逻辑,经由立法、执法和司法系列法律活动推动技术标准的法治实现。立法领域,现有法律对技术标准的援用活动为其进入法律提供了实践基础,要求进一步完善援用制度,促进技术标准和法律两者间的有机衔接开展立法整合。执法领域,技术标准作为一类执法依据在当前执法活动中大量使用,法治政府的全面建设要求技术标准推动行政执法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司法领域,技术标准往往被作为一项裁判依据加以援引和审查,要求进一步规范援引表达和优化审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逻辑 法律属性 技术标准 技术性法律规范
下载PDF
以许可证为核心的开源社区治理逻辑
13
作者 辜凌云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61,共13页
作为一种普遍承认且共同遵守的约束开源社区的方法,以开源许可证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和贡献规则属于典型的社群规范,其通过自发性自治规则以互惠约束机制实现社群自治。开源许可证丛林与知识产权丛林的交互出现,影响着各类主体对开源许可... 作为一种普遍承认且共同遵守的约束开源社区的方法,以开源许可证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和贡献规则属于典型的社群规范,其通过自发性自治规则以互惠约束机制实现社群自治。开源许可证丛林与知识产权丛林的交互出现,影响着各类主体对开源许可证的选择行为。法律对开源许可证性质和效力的确认,赋予了开源社区社群规范的契约法律含义;司法对现行规范分析框架的运用,使得开源许可证受到法律作用力的影响,逐步形成契约性自治规则。作为网络空间中两类不同的治理方法,“社群规范”与“法律规则”以不同的规制路径,共同作用于以许可证为核心规范的开源社区这一对象。对于该治理模式,不能仅依规制主义的思路予以分析,还应关切市场可能对开源许可证条款变化产生的引导作用,形成利他主义的开源与利己主义的商业模式结合的本质仍然是产业政策在特定市场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许可证 社群规范 法律规则 商业模式 治理逻辑
下载PDF
《民法典》背景下商法基本原则体系的范式转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建伟 李亚超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4,共9页
传统商法基本原则体系范式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特点,强调概念构造的商事特性以及抽象性,却未能明晰其背后的法律属性以及功能性等,这种范式在民商合一立法体例下暴露出更多危机。在商法产生早期,内生型商法基本原则体系范式专注于自身特... 传统商法基本原则体系范式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特点,强调概念构造的商事特性以及抽象性,却未能明晰其背后的法律属性以及功能性等,这种范式在民商合一立法体例下暴露出更多危机。在商法产生早期,内生型商法基本原则体系范式专注于自身特性的归纳与总结并形成完备理论有其必要性,有利于商法理论的系统化、成熟化。但是在寻求制度、规则层面的一般原理建构时,如一味强调其抽象性、价值性等特点,反与民法体系甚至是整个法体系隔绝。在《民法典》确立了民商合一体例的背景下,商法基本原则体系范式应逐渐向外向型转型,一方面要注重借鉴民法基本原则的建构思路,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其与民法基本原则的区分与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型 外向型 法逻辑 民商区分 民法基本原则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逻辑、评价体系与实践场域 被引量:3
15
作者 易招娣 孙雯雯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30,共11页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治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高校是普及法律知识、熏陶法治情感、培养法治意志和推进法治实践的战斗堡垒,对全社会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具有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有着新要求、新期待...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治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障。高校是普及法律知识、熏陶法治情感、培养法治意志和推进法治实践的战斗堡垒,对全社会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具有先锋模范作用。新时代有着新要求、新期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蕴含着培育法治素养“知-情-意-行”的内在逻辑。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具有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双重维度,构建“知-情-意-行”的法治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和“国-校-家-社”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有益于培育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素养 培育逻辑 评价体系 实践场域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涛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31-33,36,共4页
高校担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高校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大学生法治素养尚不能适应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要求... 高校担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高校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大学生法治素养尚不能适应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要求,高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主体,亟需剖析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疏漏与成因,以期探究高校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实践逻辑,切实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法治素养 高校法治教育 价值意蕴 实践逻辑
下载PDF
个人债务催收治理的逻辑与路径——兼论社会信用立法的规则体系
17
作者 王伟 欧阳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6-98,共13页
当前,个人债务催收过程中不良催收手段的使用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信用建设的突出问题。同时,伴随信用经济的发展,第三方债务催收业务已实际成为金融借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预防和化解不良催收引发的社会问题,实现个人债务催收过程中... 当前,个人债务催收过程中不良催收手段的使用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信用建设的突出问题。同时,伴随信用经济的发展,第三方债务催收业务已实际成为金融借贷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预防和化解不良催收引发的社会问题,实现个人债务催收过程中多元利益的平衡,需要结合个人债务催收治理的历史逻辑和国际经验,以回应现实为导向检视、反思和促进现行立法的功能运转。基于此,从融贯论的视角出发,应当将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治理纳入社会信用顶层立法,并从监管主体、市场准入、执业条件、行为规范等方面制定专门的个人债务催收行业监管制度。此外,以促进个人债务高效处理、增进社会信任为基本价值导向,从民事诉讼和执行机制、个人破产法等多重维度完善个人债务处理的规则体系,以分解个人债务催收的治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催收 社会信用 法律治理 历史逻辑 融贯论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法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图景——基于近五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及其学术影响的视角
18
作者 佀连涛 《南海法学》 2023年第1期47-56,共10页
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是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法律问题的新型边缘学科。法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属性决定了其自身兼具经济科学的理性和法律科学的逻辑性。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在法学学者和经济学学者的共同推动... 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是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法律问题的新型边缘学科。法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属性决定了其自身兼具经济科学的理性和法律科学的逻辑性。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在法学学者和经济学学者的共同推动下,连续举办了二十届。法经济学论坛不仅构建了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对话的平台,而且推动了法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推动了中国法经济学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新时代中国法经济学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法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中国化,研究范式与研究对象的本土化,逐渐形成了中国法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法经济学稳定的学术研究共同体、法经济学外来资源的本土化转向、法经济学论坛的持续推动、法学家与经济学家的合力助推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法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理性 法律逻辑 新时代 法经济学
下载PDF
美国课后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治理逻辑与公益取向
19
作者 彭虹斌 周展锋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第10期46-53,共8页
美国K-12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机构多为公益取向的非营利性组织,服务于高中升学考试的课后服务机构多为营利性组织。美国课后服务机构治理遵循将课后服务纳入法治轨道,宏观调控与分权治理相结合,以及建立课后服务监测系统的逻辑。美国课... 美国K-12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机构多为公益取向的非营利性组织,服务于高中升学考试的课后服务机构多为营利性组织。美国课后服务机构治理遵循将课后服务纳入法治轨道,宏观调控与分权治理相结合,以及建立课后服务监测系统的逻辑。美国课后服务机构秉持公益取向,体现在以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并促进学生学业进步为宗旨,为职业女性提供支持,并通过公共主体参与的多元合作共同提升公益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机构 法律地位 治理逻辑 公益取向
下载PDF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逻辑主线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国梁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161-165,共5页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感的缺失制约着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而逻辑主线不明是其体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明晰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逻辑主线,对实现法学课程之间和特定法学专业课程内容之间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有效衔接意义重大。以法的价值作为...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感的缺失制约着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而逻辑主线不明是其体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明晰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逻辑主线,对实现法学课程之间和特定法学专业课程内容之间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有效衔接意义重大。以法的价值作为逻辑主线,契合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题,能够反映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主旨,并实现不同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有机统合。当前亟需以法的价值为主线,厘清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思路,着力从法的价值中导出价值观和法律职业伦理这两大教育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逻辑主线 价值观 法律职业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