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With a Focu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Right and Power
1
作者 Li Guanghu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1年第2期103-122,共20页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 can be identified empirically,but they need to be justified logically.The formal deduction of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 can be achiev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Hohfeld’s theory and logical m...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 can be identified empirically,but they need to be justified logically.The formal deduction of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 can be achiev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Hohfeld’s theory and logical method.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 should be defined and expressed as follows:right,duty,no-right,no-duty,power,liability and no-power,no-liability,and their relations should be specified as relations of external negation,correlation and classification.The substantive construction of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 needs to fill the gaps in Hohfeld’s theory and ground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 in certain legal thought.Given the mutually interpretive relations between legal thought and particular types of legal norms,as carriers of concepts in the"right"and"power"groups,legal norms can be classified as two types related to legal thought.The theory of the object of right,and especially the fact that the right therein can become the object of right,lays a foundation for interpre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right and power.In structural terms,right and power have a nested relation;in terms of properties,their relation is one of contradiction;functionally,it is one of means and end;in terms of amounts,it is one of equivalence;and in terms of logic,it is one of mutual priority.As the fulcrum of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the dual structure of right-power has not only inspired theories relating to the types and nature of right but also provided modern jurisprudence with an interpretation of two-order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s of law,the legal system and legal order.Its theory of practice rests on the fact that it offers a micro-mechanism shared by all forms of 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damental legal concepts RIGHT POWER legal thought objects of right
原文传递
“老年人”的法律拟制及应变策略
2
作者 刘风景 饶正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0,160,共1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加速态势,现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概念是一个法律拟制,是立法者的决断。科学界定“老年人”的法律概念,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源头”方案。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加速态势,现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概念是一个法律拟制,是立法者的决断。科学界定“老年人”的法律概念,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源头”方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的“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的老年人概念,在现行涉老法律规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给“老年人”下定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行“老年人”法律概念的主要问题是重历史、轻现实;重节点、轻过程;重生理、轻心理;重扶弱、轻培强;重个体、轻社会。国家立法应当根据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先将老年人的年龄界定为65岁的整数年龄,同时,还要根据职业类型作出差别化安排,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科学设计老年人分级制度,授权地方立法试点。我们需要根据人口老龄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新思维新方法,不断完善老年人的年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 法律拟制 法律概念
下载PDF
新时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创新探究
3
作者 刘利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当前,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培养理念既要定位于高超法律技能的“法律工匠”目标,更要聚焦于培养坚定法治信仰、崇高职业...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当前,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培养理念既要定位于高超法律技能的“法律工匠”目标,更要聚焦于培养坚定法治信仰、崇高职业伦理和优秀法治思维的“法律方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和重点是要强化坚定法治信仰的养成模式、弘扬人文精神的浸润模式、融入信息时代的协同模式、推崇艰苦奋斗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 培养理念 法律工匠 法律方家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问题探讨
4
作者 卓加鹏 仲勇 陆婉清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研究人工智能法律地位不仅在于保障人类基本权利和价值观的实现,也在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创新,保障人工智能应用安全和稳定。在研究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人工智能法律地位重要性和研究意义,探讨人工智能法律地位的内... 研究人工智能法律地位不仅在于保障人类基本权利和价值观的实现,也在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创新,保障人工智能应用安全和稳定。在研究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人工智能法律地位重要性和研究意义,探讨人工智能法律地位的内涵和意义以及人工智能与隐私保护、社会责任、智能产权相关问题,提出相应法律构想以及未来可能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展望人工智能法律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地位 隐私保护 社会责任 智能产权 法律构想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深化中俄能源合作的法律机制构建
5
作者 哈书菊 曹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竞争激烈和地区冲突频发的背景下,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于增进双方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实现社会稳定和环保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举措。随着中俄能源合作从传统能...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竞争激烈和地区冲突频发的背景下,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于增进双方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实现社会稳定和环保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举措。随着中俄能源合作从传统能源交易扩展至全产业链,现行法律框架已不足以支撑日益加深的合作需求,无法有效应对复杂局面和挑战。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引领下,亟须构建全面的法律机制,以深化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这需要坚持能源安全、能源主权、互惠互利以及绿色发展的原则,全面统筹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安全多重维度,完善能源对话机制,加强投资保护,建立价格协商机制,探索生态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俄合作 能源合作 能源安全 法律机制
下载PDF
论健康医疗数据的法律概念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梓铭 吕群蓉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61,共4页
法律规范因其普适和高度抽象性,各专业领域数据概念往往难以被精确界定。为克服现阶段健康医疗数据法律概念在规范术语命名与内涵不一致及学术研究供给不足的双重困境,需通过明确数据与信息的区别来界定数据概念,并通过辨析健康医疗数... 法律规范因其普适和高度抽象性,各专业领域数据概念往往难以被精确界定。为克服现阶段健康医疗数据法律概念在规范术语命名与内涵不一致及学术研究供给不足的双重困境,需通过明确数据与信息的区别来界定数据概念,并通过辨析健康医疗数据与卫生健康数据来确立健康医疗的概念。基于数据来源和数据主体关联性两个关键维度,定义健康医疗数据为:在医疗服务提供过程中产生,通过电子方式记录,与已识别或可识别的数据主体有关,能够直接或间接揭示其身心健康状况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医疗数据 法律概念 信息
下载PDF
生态环境法典中的“环境污染”概念辨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忠梅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7,共15页
如何界定“环境污染”,是中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基础性问题。我国现行立法通过“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污染或污染环境”“污染环境”这四种不同方式界定“环境污染”,各国环境法典根据各自国情以及环境法典编纂... 如何界定“环境污染”,是中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基础性问题。我国现行立法通过“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污染或污染环境”“污染环境”这四种不同方式界定“环境污染”,各国环境法典根据各自国情以及环境法典编纂目的需求定义“环境污染”。环境立法应根据立法目的和任务,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定义“环境污染”,回应环境科学上“环境污染”的多重属性。生态环境法典中界定“环境污染”,应立足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目标任务,体现可持续发展核心价值,着眼于生态环境法典的“适度法典化”模式选择。我国生态环境法典中“环境污染”概念应当体现“环境污染”的客体概念属性,以界定污染控制的法律范围;体现“环境污染”的事实概念,以构建污染控制编的法律关系及其制度体系;体现“环境污染”的内容概念,以构建“污染环境”的法律责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法典 污染控制编 环境污染 法律概念
下载PDF
技术标准在不确定法律概念解释中应用的司法审查
8
作者 李晨 《南海法学》 2024年第2期13-27,共15页
技术标准能够提供一种精确的事实性见解,是不确定性法律概念解释的良好素材。但技术标准的机械性、独立性、多元性特征可能挤压不确定性法律概念所预留的灵活性,导向与规范目的不相符的解释结论。专业知识的缺乏并不意味着司法不能对技... 技术标准能够提供一种精确的事实性见解,是不确定性法律概念解释的良好素材。但技术标准的机械性、独立性、多元性特征可能挤压不确定性法律概念所预留的灵活性,导向与规范目的不相符的解释结论。专业知识的缺乏并不意味着司法不能对技术标准的应用进行审查,在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解释中应用技术标准不属于判断余地。司法可以依循是否应当援引技术标准进行解释、应当选取何种技术标准进行解释、个案解释结论是否符合规范目的三个步骤对行政机关应用技术标准的行为进行审查,以求排除行政机关怠于进行个案判断而一概诉诸技术标准的危险,缓和技术标准所提供精确事实性见解和不确定性法律概念所预留灵活性之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标准 不确定性法律概念 司法审查
下载PDF
生态系统碳汇的法律概念及其权利构造
9
作者 刘颖 丁霖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101,共10页
在碳中和持续推进背景下,由林业碳汇、草原碳汇、海洋碳汇等环境要素碳汇转向生态系统碳汇已成发展趋势。保护碳资产和碳汇收益,推动碳汇交易运转必须在法律层面确认生态系统碳汇权,而碳汇法律概念混淆致使确权困难。生态系统碳汇权蕴... 在碳中和持续推进背景下,由林业碳汇、草原碳汇、海洋碳汇等环境要素碳汇转向生态系统碳汇已成发展趋势。保护碳资产和碳汇收益,推动碳汇交易运转必须在法律层面确认生态系统碳汇权,而碳汇法律概念混淆致使确权困难。生态系统碳汇权蕴含着独立的碳汇价值,无法依附于林权、碳权而存在;且生态系统碳汇与环境要素碳汇既是“集合-单元”式关系又是涵摄式关系,法定生态系统碳汇概念不仅能形成独立的生态系统碳汇权,亦能够为环境要素碳汇概念法定提供范式。生态系统碳汇确权面临法律属性不明、收益主体不明和具体内容模糊等问题。确权的路径在于:首先,明确生态系统碳汇的法律概念为“生态系统碳汇,即经营管理者通过实施自然资源创造、管理和保护,在该生态系统中获得吸收温室气体的碳汇容量的总和。经核证后,经营管理者获得可交易的生态系统碳汇,并依法享有对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次,判定生态系统碳汇作为一种容量具备无形财产的属性,生态系统碳汇权属于财产权的范畴;碳汇经营管理者为权利主体享有收益;权利内容包括主体通过经营管理行为占有生态系统碳汇,能够对其进行交易、质押、抵债,且主体的处分权应受到严格限制。最后,应当在应对气候变化法和其他专门法中合理纳入生态系统碳汇的内容,形成“从集中到分散”的入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碳汇 法律概念 权利构造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概念界定及审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冬梅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凸显,学界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这一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但由于缺乏官方定义,专家和学者们对涉外法治人才概念的理解不尽一致,因此有必要从涉外法治人才概...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凸显,学界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这一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但由于缺乏官方定义,专家和学者们对涉外法治人才概念的理解不尽一致,因此有必要从涉外法治人才概念的内涵、外延、涉外法治人才与相关概念辨析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界定及审思,以期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 概念 内涵 外延
下载PDF
《学位法》学位撤销条款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理解与适用
11
作者 任海涛 刘扬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2,共9页
学位撤销的本质是行政撤销行为。在“要件—效果”的法适用逻辑框架下,学位评定委员会有权对事实要件的法律适用进行行政认定,学位授予单位严格据其判断作出撤销学位的最终决定。《学位法》第37条明确规定了高校学位撤销的三种情形,授... 学位撤销的本质是行政撤销行为。在“要件—效果”的法适用逻辑框架下,学位评定委员会有权对事实要件的法律适用进行行政认定,学位授予单位严格据其判断作出撤销学位的最终决定。《学位法》第37条明确规定了高校学位撤销的三种情形,授予了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术不端”“非法手段”“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等不确定法律概念进行具体化的权力。准确的阐释是不确定法律概念恰当适用的前提。对第37条第1款的解释,应当秉持尊重高校学术自治权的态度;对第37条第2款、第3款的解释,应当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有必要构建恰当的司法审查模式,纠正学位评定委员会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理解上的偏误。学位撤销的司法审查应当遵循从学术事由与非学术事由二分的路径。在司法审查强度上,法院对学术事由只能进行有限审查;对非学术事由虽然可以进行全面审查,但也应当保持谦抑。总而言之,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理解与适用应当注重实现学生权益、高校自治和司法公正三方面的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法》 学位撤销 不确定法律概念 司法审查 学生权益
下载PDF
二战前宪法学中的双重法律概念与法治行政
12
作者 王丹红(译)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92-200,共9页
法律的概念、依法律行政原理是立宪主义国家的基石。日本虽然继受了德国的立宪主义学说,但关于该基础性概念和原理的内容却未形成通说。为探究其原因,本文梳理了二战前后德国和日本宪法学界六位代表性学者对形式性与实质性法律概念的各... 法律的概念、依法律行政原理是立宪主义国家的基石。日本虽然继受了德国的立宪主义学说,但关于该基础性概念和原理的内容却未形成通说。为探究其原因,本文梳理了二战前后德国和日本宪法学界六位代表性学者对形式性与实质性法律概念的各自解读,以及它们对解释依法律行政、法律保留原则的内容、功能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提示了对法律概念、法律保留原则新的理解思路,并以此说明任何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服务于不同时期的宪政体制与不同学者的立宪主张。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需要才是推动制度建构与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法律概念 法规 法律保留 一般性规范
下载PDF
生态产品法律概念界定
13
作者 周峨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生态产品法律概念的界定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法律保障制度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规范性文件和学界主要从生态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界定生态产品的概念,鲜有法学视角的界定,无法满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法治进路的需要。生态产品法律概念的... 生态产品法律概念的界定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法律保障制度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规范性文件和学界主要从生态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界定生态产品的概念,鲜有法学视角的界定,无法满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法治进路的需要。生态产品法律概念的界定应以践行“两山”理念为价值目标,以实现法律概念的认识功能、优化功能及价值功能为导向,厘清生态产品在法律层面具有生态性、非市场性和财产性的属性。基于此,将生态产品的法律概念界定为:维系生态系统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舒适性环境而无法直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由供给和增益主体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自然要素或权益,包含公共性生态产品、私人性生态产品和生态资源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财产权 价值实现 法律概念
下载PDF
论“公职人员”对监察对象概念统合的纵深引领
14
作者 谭波 张增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需注重“公职人员”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概念统合功能。在对“公职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公务员”等类似概念的规范解读中,注重发挥“公职人员”法律概念的制度统合力。考虑到“公职人员”概念统合的理论需... 在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需注重“公职人员”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概念统合功能。在对“公职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公务员”等类似概念的规范解读中,注重发挥“公职人员”法律概念的制度统合力。考虑到“公职人员”概念统合的理论需求和实践需要,可以依托现行有效的法律体系在强化监督的视角中探寻统合的解决思路。其一从“公职人员”概念内涵出发,统一清理现行法律中不适当表述,进而以“公职人员”分步推进统合;其二从概念外延出发,将间接利用公权力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也纳入“公职人员”的外延之中,进一步推进监察全覆盖;其三则是从国内与国际反腐角度出发进行统合,有效降低与涉外反腐法治接轨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概念 公职人员 概念统合
下载PDF
地方立法视阈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概念的界定
15
作者 胡瀚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概念的界定问题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相关事项的地方立法采取了概括式、列举式和概括列举式三种表达模式。地方立法遵循明确本质属性、立足历史实践、突出典型特征等逻辑进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和增强了事... 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概念的界定问题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相关事项的地方立法采取了概括式、列举式和概括列举式三种表达模式。地方立法遵循明确本质属性、立足历史实践、突出典型特征等逻辑进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和增强了事实与规范的相对称,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实关系”达成了相对“统一”。目前正在制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在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概念时,应当吸收地方立法经验,兼容并蓄,择善而从,同时还应当处理好其与宪法规范的关系,实现与特别法人定位的有效衔接,正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分化问题,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合作组织的区别,以确保法律概念界定的科学性和适用范围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地方立法 法律概念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权力观与“五四宪法”的政权建构
16
作者 陈明辉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3期45-65,共21页
权力是宪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权力的不同认识造就了不同的宪法。中国共产党将权力的本质理解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并将这种权力观写入了“五四宪法”。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要通过革命夺回权力,通过选举将权力交给人民代表大会。出... 权力是宪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权力的不同认识造就了不同的宪法。中国共产党将权力的本质理解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并将这种权力观写入了“五四宪法”。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要通过革命夺回权力,通过选举将权力交给人民代表大会。出于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权力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集中于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一元化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对分散最高国家权力的“三权鼎立”和“两院制”。在权力的分配上,“五四宪法”坚持国家权力的统一性,但允许对法律权力进行类型化和职权分工。不过,由于缺乏对权力失范的防范意识,“五四宪法”没有很好地解决权力制约监督的问题。加上革命法制理念的冲击以及未能处理好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问题,“五四宪法”未能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对权力的理解、表达、组织和分配在很大程度上为现行宪法所继承和发展,而它在权力制约监督方面的问题最终在现行宪法中逐步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宪法” 权力 民主集中制 国家机构 革命法制
下载PDF
论教育心理技术在法律概念教学认知目标实现中的应用
17
作者 赵海涛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269-289,共21页
新时期法治人才“德法兼修”的培养目标在为未来法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对法学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提高法学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新时期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法学教育研究界有必要对法学教育中的... 新时期法治人才“德法兼修”的培养目标在为未来法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对法学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提高法学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新时期法治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法学教育研究界有必要对法学教育中的教育心理技术应用问题予以适当的关注。通过对法律概念教学低中高三阶教学认知目标的分析,本文认为在实现这三阶教学认知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认知负担过重、前置经验素材积累缺失以及学习思维“破旧构新”这三大难点。针对以上三个教学难点,本文分别从教学与学习两个层面就认知辅助技术、迁移技术、行为认知技术、精细加工技术、动机激发技术以及“头脑风暴”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法律概念教学实践提供些许教育技术层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教育心理技术 法律概念
下载PDF
法益概念的解释指导功能:方法论上的澄清
18
作者 何沛锡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6期90-100,共11页
受概念思维之解释思路的影响,既有观点将法益概念的解释指导功能与目的解释方法相关联。这种方法论定位既忽视了法益概念作为可受因果性损害之客观对象的存在论面向,又狭隘地理解了罪刑规范目的之内容。应当在类型思维的解释思路下重新... 受概念思维之解释思路的影响,既有观点将法益概念的解释指导功能与目的解释方法相关联。这种方法论定位既忽视了法益概念作为可受因果性损害之客观对象的存在论面向,又狭隘地理解了罪刑规范目的之内容。应当在类型思维的解释思路下重新审视法益概念具有解释指导功能这一现象。类型思维的解释思路是以类型之“事物本质”为中间参照物的归类式判断方法。作为犯罪行为所侵害之客体,法益恰好是法益侵害说的支持者从客观违法性论的角度出发对犯罪行为类型之“事物本质”的总结。法益概念的解释指导功能是指法益作为犯罪类型之“事物本质”所发挥的帮助解释者进行归类判断的功能。这种解释指导功能是归类性的而非阐释性的、是区别于目的解释方法的实质解释方法、是具有适用范围以及适用结论上局限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概念解释指导功能 目的解释 概念思维 类型思维
下载PDF
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的内涵、问题与路径
19
作者 李静雅 吴常青 牛瑞丹 《情报探索》 2024年第4期96-103,共8页
[目的/意义]旨在讨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的内涵、问题与路径。[方法/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相关概念,梳理体系化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之路径。[结果/结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 [目的/意义]旨在讨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的内涵、问题与路径。[方法/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相关概念,梳理体系化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之路径。[结果/结论]我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具有主体特定性、程序法定性、目的导向性和过程持续性的特点,在主体职责、具体目标、实践方向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应构建“主体赋责—细化目标—回归实践”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法律制度 体系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下载PDF
认真对待案件事实——一种结构形态的事实观
20
作者 张志铭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5,共11页
以事实为根据与司法裁判的正当性密切相关。事实分为“事实存在”与“事实呈现”。与事实存在不同,事实呈现是三值的,除了“是”或“不是”、“真”或“假”,还有一个“又是又不是”“又真又假”,或者“不知真假”的维度。对于如何构建... 以事实为根据与司法裁判的正当性密切相关。事实分为“事实存在”与“事实呈现”。与事实存在不同,事实呈现是三值的,除了“是”或“不是”、“真”或“假”,还有一个“又是又不是”“又真又假”,或者“不知真假”的维度。对于如何构建判决中的事实认定正当性,不妨接受一种结构形态的事实概念,其由四个要素构成:第一是事实载体,也就是事物和物象;第二是事实陈述,也即关于事物和物象的断言;第三是真实属性,也即事实陈述的真值性;第四是真实标准,也即这个陈述为真所依据的关于真的标准。对事实问题的回答,必然诉诸这四个要素构成的结构形态的事实概念。结构形态的事实概念内含有限性、人际性、语言性、历史性四个特征。任何客观事实和客观真实都是在人类生活实践中发生的,法律事实和法律真实其实与客观事实、客观真实没有区别,都是实践形态、生活形态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事实 结构形态事实概念 法律真实 事实陈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