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法治精神及其探寻方法
1
作者 陈金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7,共13页
现代法治精神是指捍卫法治的心理姿态、促进法治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公正等价值目标的追求。法治是拟制的概念,因而法治的实现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没有捍卫法治的心理姿态以及对据法思考之思维方式的坚守,很难在行为上接近法治。法治精神... 现代法治精神是指捍卫法治的心理姿态、促进法治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公正等价值目标的追求。法治是拟制的概念,因而法治的实现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没有捍卫法治的心理姿态以及对据法思考之思维方式的坚守,很难在行为上接近法治。法治精神对思维和行为具有指引功能,而这种指引是以尊重法律的权威以及恪守法律的一般性、规范性、体系性、稳定性、安定性等为前提的。法治的筹划或法律所预设的概念、规范、原则以及价值等能够最大化地实现,离不开法治精神的支持。现代法治精神的展开,需要捍卫法治的心理姿态、恪守思维方式上的据法思考;在言说方式上使用法治话语,遵从修辞立其诚的原则,尽其所思促成法治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精神 现代法治 法治思维 法治文化 法律精神
下载PDF
从逻辑到经验:霍姆斯实用主义法理学的生成与奠基
2
作者 明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36-47,共12页
作为一位美国法律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大法官霍姆斯的司法意见、法律观念及其相关思考对美国法律思想的塑造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位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霍姆斯法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渐进过程... 作为一位美国法律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大法官霍姆斯的司法意见、法律观念及其相关思考对美国法律思想的塑造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位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霍姆斯法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渐进过程的产物。除了其晚期最终成熟的法律思想,霍姆斯早期法律思想的生成也不容忽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法律知识的学习积累、法律理论的初步总结、法律思想的渐次转变。在其法律思想的生成与转变过程中,既有在智识层面上受到普通法传统的熏陶与影响,也有在司法层面对美国法律现实的洞察与反思,上述阶段与诸种因素对霍姆斯法律思想的转变及最终的成熟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责任 普通法精神 司法意见 预测理论 霍姆斯实用主义法理学
下载PDF
实施沉浸式普法教育提升中学生法治素养探微
3
作者 鲍晓萍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3期141-144,共4页
近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强调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推动法治实践教学,借助基层法庭或青少年模拟法庭等平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普法教育体验。文章结合实施沉浸式普... 近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强调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推动法治实践教学,借助基层法庭或青少年模拟法庭等平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普法教育体验。文章结合实施沉浸式普法教育的现状,通过从课堂到法庭感受法律权威、从旁听到参与学习法律精神、从出去到进来维护法律尊严、从理论到实践践行法律原则等方面对实施沉浸式普法教育提升中学生法治素养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推动法治教育在中学阶段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沉浸式普法教育 法治素养 法律精神 法律原则
下载PDF
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与实施路径
4
作者 李雯静 李光恩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160-163,共4页
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核心要义的内在要求,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任务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人才培养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从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法律... 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既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核心要义的内在要求,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任务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人才培养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从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法律兼修、理论实践并重等方面明确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高校法学教育在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优化法学学科课程体系,强化法律实践教学环节,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输送高素质法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想 新时代法治人才 法学教育 道德素养 人文精神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概念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3
5
作者 李林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5-12,19,共9页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其要义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理念为导引,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主干,以依法办事和自觉守法为基础,以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秩序为目标的法治文明状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国家和制度层面的强制主导作用,也...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其要义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理念为导引,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主干,以依法办事和自觉守法为基础,以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秩序为目标的法治文明状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国家和制度层面的强制主导作用,也要重视社会和民间层面的基础配合作用。在我国语境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一词,实质上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进程中,我们所要弘扬的"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下载PDF
原创文化与人类的法治精神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金全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共6页
“原创文化”是文化与法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种新理论与新方法。“原创文化”是指世界上几种最古老、影响最深远、最富于创造性智慧的文化体系。原创文化滋养了人类的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的建设有赖于原创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东西方原创... “原创文化”是文化与法文化比较研究中的一种新理论与新方法。“原创文化”是指世界上几种最古老、影响最深远、最富于创造性智慧的文化体系。原创文化滋养了人类的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的建设有赖于原创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东西方原创智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返回原创”既可以克服文化上的民族本位 ,又可以找到不同文化之契合点 ,从而实现文化与法文化的“返本开新” ,“综合创新”、“天下大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创文化 法治精神 东西方 智慧 克服 创造性 契合点 法文化 新理论 本位
下载PDF
法制精神培育与法治环境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南振兴 王岩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法治建设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有利的法治社会环境,更有赖于法治精神对社会的渗透程度。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最缺撼的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培育,必须构建法治精神的三大要素。法治环境优化,必须健全民主政治、完善市场经济、培育理性文化,... 法治建设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有利的法治社会环境,更有赖于法治精神对社会的渗透程度。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最缺撼的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培育,必须构建法治精神的三大要素。法治环境优化,必须健全民主政治、完善市场经济、培育理性文化,改善法律运行环境,并始终坚持以法治精神培育为内在灵魂。法治精神培育与法治环境优化是相互促进、包容共生的关系,在法治建设中,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协同作战,不可有须臾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精神 法治环境
下载PDF
论法治精神与法治思维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惠昌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89-96,共8页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与民主政治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种价值观,法治思维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它是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一种高级思维方式。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这是法治精神的实质;反对任何形式的特...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与民主政治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种价值观,法治思维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它是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一种高级思维方式。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这是法治精神的实质;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实现社会成员在法律面前的真正平等,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内容。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历史形态的人治和人治思维,曾经有过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是,它归根到底是一种官本位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克服了人治思维的局限性,是对它的历史性超越。作为权力运行的基本形式,即政治思维,它的特点是以现实利益为导向,因此,具有思维方式的灵活性;而法治思维则更强调原则。所以,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法治思维与政治思维的有机结合,会收到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精神 人治 政治思维
下载PDF
大学精神与法学研究性学习的中国语境 被引量:4
9
作者 廖奕 汪习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5-178,共4页
现代大学精神的彰显,需要研究性学习的细节保障。法学研究性学习的推行,代表着当代中国法科教育理念与重心的时代转型。我们可以尝试以问题为本的法学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实现法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大学精神 法科教育 研究性学习 创新人才
下载PDF
深化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敏 杨秀莲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1,共4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民法律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作为社会人养成的最后一个环节,高校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平台。深化高校法治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尊法、守法、用法,应作为依法治国基础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民法律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作为社会人养成的最后一个环节,高校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平台。深化高校法治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尊法、守法、用法,应作为依法治国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普法教育的重点工作。探索深化高校法治教育的路径,一是以宪法精神为基础,开展法德并重教育;二是以契约精神为中心,开展法律信仰教育;三是以保障权益为切入点,开展法律应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教育 宪法 契约精神
下载PDF
从大学生法制理论教育看大学生法制精神的培育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自赞 杨洪能 《凯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7,共4页
大学生法制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法制精神培养的基础,后者对前者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法制精神的培育存在不足,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法制精神培育的掣肘。文章从优化大学生法制教育... 大学生法制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法制精神培养的基础,后者对前者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法制精神的培育存在不足,大学生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法制精神培育的掣肘。文章从优化大学生法制教育环境,凝练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深化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程改革来论述大学生法制精神培育的助推方法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制理论教育 法制精神
下载PDF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的法律视角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成有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7,共7页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 ,原旨在于探求认识世界的途径与方法。本文试图通过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种不同的法律视角来审视西方法学 ,并比较中国以往法治状况和现今法治需要 ,借鉴西方法学的经验 ,对我国法律作深层次的哲学思...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 ,原旨在于探求认识世界的途径与方法。本文试图通过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种不同的法律视角来审视西方法学 ,并比较中国以往法治状况和现今法治需要 ,借鉴西方法学的经验 ,对我国法律作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文章认为 ,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 ,关键在于变革传统的法观念 ,培植和传播科学的、民主的和理性的法观念 ,使客观的、理性的和经验的法观念真正走向社会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律心态和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法治 法律精神 法学 法律文化
下载PDF
法律必须认真对待习惯——论习惯的精神及其法律意义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洪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5,共10页
习惯由个人习惯(含本性和习性)与社会习惯(含习俗、惯例)构成。个人习惯是社会习惯的根基和源头,是习惯的核心和力量之源。习惯的精神是个人性而不是社会性。习惯精神个人性的法律意义在于它能改善法律自身的内部结构,强大其功能,为法... 习惯由个人习惯(含本性和习性)与社会习惯(含习俗、惯例)构成。个人习惯是社会习惯的根基和源头,是习惯的核心和力量之源。习惯的精神是个人性而不是社会性。习惯精神个人性的法律意义在于它能改善法律自身的内部结构,强大其功能,为法律顺畅运行提供了最基本的内部力量、广泛的人性基础、深厚的合法性根基及其获得合法性的自然化机制。法律要想获得人们普遍而有效的遵循,必须认真对待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的概念 习惯的精神 习惯精神个人性的法律意义
下载PDF
论法治文明与人文精神的张扬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瑜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5-9,共5页
学术界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弘扬问题有很多讨论 ,其中法治与人文精神关系是重要内容。法治不能看作只是对社会进行控制的方式 ,它也是一种价值趋向。法治文明与人文精神有着内在联系 ,这也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要... 学术界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文精神弘扬问题有很多讨论 ,其中法治与人文精神关系是重要内容。法治不能看作只是对社会进行控制的方式 ,它也是一种价值趋向。法治文明与人文精神有着内在联系 ,这也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要强调德治的重要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明 人文精神 时代内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德治国
下载PDF
中国大学创新精神缺失因素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建霞 周明哲 《高等理科教育》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大学创新精神不仅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更是培育大学创新力的首要条件,是大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创新力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律的缺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制约和大学&q... 大学创新精神不仅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更是培育大学创新力的首要条件,是大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创新力不足。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律的缺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制约和大学"国学"教育的缺失。深入研究这些因素,有助于进一步梳理和深化大学改革的重点,真正使大学脱离世俗的干扰,回归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 创新精神 法制基础 传统教育模式 行政化
下载PDF
德国民众的契约与法律精神及其对双元职业教育立法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荣艳红 傅修远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93,共8页
契约与法律精神是深藏于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对于契约与法律神圣性和约束力高度认可和尊崇的“思想习惯”或“精神态度”,德国民众契约与法律精神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对军事政治强权所确立的规则的忍耐服从到对基于民主平等原则所订立的契... 契约与法律精神是深藏于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对于契约与法律神圣性和约束力高度认可和尊崇的“思想习惯”或“精神态度”,德国民众契约与法律精神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对军事政治强权所确立的规则的忍耐服从到对基于民主平等原则所订立的契约和法律的尊重服从的演变过程。德国民众的契约与法律精神对双元职业教育立法过程和立法目标的实现均有着重大影响:该精神不仅决定着双元立法出现的可能性、制约着双元立法的创制过程、影响着双元立法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决定着双元立法实施的程度;此外,民众的契约与法律精神还从激励与约束的角度对双元立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契约与法律精神 双元职业教育立法 影响
下载PDF
论“三个代表”思想对确立我国法律发展价值取向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国荣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4-29,56,共7页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对中国的法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它有助于中国的法治建设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即中国的法制建构应当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价值基础 ,以先进文化为价值内涵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对中国的法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它有助于中国的法治建设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即中国的法制建构应当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价值基础 ,以先进文化为价值内涵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依归。惟其如此 ,法制建设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法律文化 人民利益 '三个代表' 法律 价值取向 法治社会 中国
下载PDF
以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建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9,共4页
依法治国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我们党治国理政之中,形成共生同构和良性互馈关系。要充分发挥法治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引导、定型、保障作用,弘扬法治精神,确立法治信仰,使法治精神成为贯穿"... 依法治国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我们党治国理政之中,形成共生同构和良性互馈关系。要充分发挥法治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引导、定型、保障作用,弘扬法治精神,确立法治信仰,使法治精神成为贯穿"三个倡导"的基本遵循;推动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习惯,增强民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获得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系统支持、全面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生同构
下载PDF
论契约文明——兼论契约文明与法治文明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0,共5页
在法治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契约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契约文明构成了法治文明的观念基础,决定着法治文明建设的最终成败。契约文明以契约精神为核心,在内容上,契约文明主要由信用意识、敬业意识和公民意识构成。
关键词 契约文明 契约精神 法治文明
下载PDF
略论刑事政策司法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剑鸣 江水玲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5-37,共3页
刑事政策在刑事立法与司法中具有指导性作用,刑事政策在现阶段表现为被动性与感性化。为保障司法系统与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应对刑事政策的司法化途径进行设计。
关键词 刑事政策 司法化 司法系统 刑事立法 略论 保障 被动性 阶段 应对 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