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mur酪氨酸激酶3在老年肺腺癌患者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王传翠 徐丽 +4 位作者 曹睿杰 李文妹 钟杉 罗向阳 许东晴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134-137,145,共5页
目的探讨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在老年肺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LMTK3差异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诊治的老年肺腺癌患者,收集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10例,免疫... 目的探讨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在老年肺腺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LMTK3差异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诊治的老年肺腺癌患者,收集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10例,免疫组化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MTK3蛋白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的表达百分率。收集肺腺癌患者外周血清86例,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清8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中LMTK3水平,分析LMTK3水平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在老年肺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内均检测到LMTK3蛋白的存在,并且在癌组织中LMTK3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中LMTK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35±3.41)ng/mL vs(4.70±2.05)ng/mL](P<0.05),而且与更高的TNM分期(P<0.05)和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结论LMTK3在老年肺腺癌组织和血清中呈高表达,并可能与较高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癌 lemur酪氨酸激酶3 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LMTK3、SCC-Ag水平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晓勇 刘艳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SCC)患者血清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咸阳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异时性肝转移分为未转移组及转...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SCC)患者血清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咸阳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异时性肝转移分为未转移组及转移组,比较两组年龄、肿瘤最大径、TNM分期等临床指标,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LMTK3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CC-Ag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LMTK3、SCC-Ag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CC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转移组肿瘤最大径>3 cm、肿瘤浸润程度为T3~T4、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SCC患者血清LMTK3水平与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12、0.385、0.474,P<0.05);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SCC患者血清SCC-Ag水平与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411、0.538、0.395,P<0.05)。LMTK3及SCC-Ag水平升高、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最大径>3 cm、有淋巴结转移均为SCC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CC患者血清LMTK3、SCC-Ag水平异常升高是SCC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SCC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狐猴酪氨酸激酶-3 鳞状细胞癌抗原 异时性肝转移
下载PDF
血清MIC-1、LMTK-3和IGFBP-7水平检测在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戴斌 曾颖鸥 +3 位作者 乔弟 邬云龙 王勐 王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6期2369-2374,共6页
目的观察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在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晚期肺癌患者95例为肺癌组。选... 目的观察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在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晚期肺癌患者95例为肺癌组。选择同期在该院就诊的健康体检者45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晚期肺癌患者采用经皮微波热消融疗法治疗,完成后1周内进行化疗。比较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肺癌组治疗前后和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血清MIC-1、LMTK-3和IGFBP-7水平,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血清MIC-1、LMTK-3和IGFBP-7水平预测晚期肺癌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肺癌组治疗前后血清MIC-1和LMTK-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治疗前后血清MIC-1和LMTK-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治疗前后血清IGFBP-7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癌组血清IGFBP-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癌患者出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66例,稳定(SD)+进展(PD)29例,SD+PD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MIC-1和LMTK-3水平明显高于CR+PR晚期肺癌患者,而SD+PD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IGFBP-7水平明显低于CR+PR晚期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MIC-1和LMTK-3水平升高,IGFBP-7水平降低是晚期肺癌患者治疗后1年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IC-1、LMTK-3和IGFBP-7水平联合检测预测晚期肺癌治疗后1年内发生死亡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5.8%,AUC为0.974,其AUC明显大于MIC-1(Z=2.378,P=0.017)、LMTK-3(Z=2.897,P=0.004)和IGFBP-7(Z=3.213,P=0.001)单独检测的AUC,而3项指标单独检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C-1、LMTK-3和IGFBP-7是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后的重要疗效评估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晚期肺癌治疗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lemur酪氨酸激酶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消融 晚期肺癌
下载PDF
LMTK3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文 王传翠 +2 位作者 张雨晴 蒋敬庭 王智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73-376,399,共5页
目的探讨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在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中表达下调后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shRNA(small hairpin RNA)技术干扰A549细胞中LMTK3的表达并用RT-PCR对其进行鉴定,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流... 目的探讨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在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中表达下调后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shRNA(small hairpin RNA)技术干扰A549细胞中LMTK3的表达并用RT-PCR对其进行鉴定,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LMTK3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周期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通过shRNA技术成功构建LMTK3表达下调的肺癌细胞系shLMTK3及对照组Scramble。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在培养24、48、72h后,shLMTK3组细胞的增殖水平(0.305±0.018,0.461±0.044,0.74±0.029)明显低于Scramble组(0.354±0.011,0.551±0.027,0.881±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24,3.91,7.70,P均<0.01);划痕试验结果表明,划痕24 h后的shLMTK3组细胞相对倍数(0.51±0.096)明显低于Scramble组(1.00±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shLMTK3组迁移到膜下的细胞数[(161±9.29)个]明显低于Scramble组[(308.66±17.6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P<0.01);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抑制LMTK3的表达可将细胞阻滞于G1期(t=4.35,P<0.05);细胞凋亡试验显示,抑制LMTK3的表达对A549细胞的凋亡率无影响。结论下调A549细胞中LMTK3的表达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提示肺癌细胞异常表达LMTK3参与调节其肿瘤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mur酪氨酸激酶3 A549 增殖 迁移 周期
下载PDF
LMTK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夏鑫 任子健 曹萌 《解剖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377-379,384,共4页
目的探讨LMTK3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南京鼓楼医院普外科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取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MTK3蛋... 目的探讨LMTK3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南京鼓楼医院普外科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取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MTK3蛋白表达水平,收集60例患者性别、年龄、肿瘤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比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MTK3表达差异,比较LMTK3不同表达水平病理特征的差异,绘制生存曲线分析LMTK3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LMTK3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LMTK3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LMTK3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LMTK3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LMTK3高表达提示结直肠癌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狐猴酪氨酸激酶-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预后
下载PDF
重组人内皮抑素结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LMTK-3、IGFBP-7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韩敏 王坚 王久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结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NSCLC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重组人内皮抑素结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NSCLC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恩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LMTK-3、IGFBP表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客观有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EGF、IGF-1及LMTK-3水平较治疗前更低,GFBP水平较治疗后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EGF、IGF-1及LMTK-3水平较对照组更低,IGFBP-7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可有效降低NSCLC患者的血清LMTK3水平,升高血清IGFBO-7水平,患者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内皮抑素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lemur酪氨酸激酶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中LMTK3、caspase 3及caspase 7的表达意义
7
作者 王世超 成元华 +1 位作者 张艳慧 张亚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89,96,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7(caspase 7)蛋白的表达与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02例GIST患者肿瘤组...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7(caspase 7)蛋白的表达与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02例GIST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中LMTK3、caspase 3及caspase 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LMTK3与caspase 3、caspase 7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3种蛋白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GIST肿瘤组织中LMTK3蛋白表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MTK3蛋白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核分裂计数及危险度分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发生部位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caspase 3和caspase 7蛋白表达均低于相应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 3与caspase 7蛋白表达在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像计数及危险度分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IST肿瘤组织中LMTK3蛋白表达与caspase 3及caspase 7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LMTK3蛋白可能参与GIST发生和发展,其表达水平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GIST的恶性潜能。caspase 3和caspase 7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GIST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猴酪氨酸激酶3 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 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7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探讨LMTK3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分期的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郑雪嫚 孙娟 +1 位作者 杨迪 姚佳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分期的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术前抽血检测LMTK3及甲状腺功能七项,根据术后病理分为... 目的探讨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分期的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术前抽血检测LMTK3及甲状腺功能七项,根据术后病理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PTC,n=71)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NG,n=57),以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对观察指标做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评价不同观察对象对诊断PTC的意义,并分析LMTK3与PTC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结果临床资料比较中,与NG组比较,PTC组LMTK3、TSH、TG水平升高(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中,LMTK3、TSH、TG与PTC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LMTK3、TSH在模型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T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LMTK3、TSH以及二者联合诊断PTC的AUC分别为0.809、0.720和0.849(P<0.05)。进一步结果表明,LMTK3水平与PTC侵袭性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PTC患者血清LMTK3及TSH水平升高,两者联合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断PTC,血清LMTK3水平与PTC淋巴结转移及疾病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lemur-酪氨酸激酶3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LMTK-3、IGFBP-7及细胞免疫指标与晚期NSCLC化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娟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及细胞免疫指标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晚期NSCLC患者,为NSCLC组,另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为健康组。NSCLC组均实施GP方案... 目的分析血清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及细胞免疫指标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晚期NSCLC患者,为NSCLC组,另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为健康组。NSCLC组均实施GP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评估疗效。化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LMTK-3、IGFBP-7含量及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分析其与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NSCLC组化疗3个周期后,化疗有效53例(73.61%),无效19例(26.39%)。NSCLC组化疗前后血清LMTK-3含量和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IGFBP-7含量明显低于健康组(P <0.05);NSCLC组化疗后血清LMTK-3、IGFBP-7含量及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较化疗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 NSCLC患者化疗血清LMTK-3、IGFBP-7及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的变化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化疗效果的监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lemur酪氨酸激酶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细胞免疫
下载PDF
狐猴酪氨酸激酶3基因在甲状腺癌发病及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路璐 何代玉 +1 位作者 王冰 廉静 《中国医药》 2022年第5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寻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基因对于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徙和凋亡等方面的影响,寻找甲状腺癌的治疗靶点以及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通过检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清中LMTK3含量,确定LMTK3的表达是否有... 目的探寻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基因对于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徙和凋亡等方面的影响,寻找甲状腺癌的治疗靶点以及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通过检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清中LMTK3含量,确定LMTK3的表达是否有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LMTK3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细胞水平转染小干扰RNA后分别通过噻唑蓝、Tunel、Transwell方法检测LMTK3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存活率、生长周期、迁移和侵袭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LMTK3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的甲状腺癌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状腺癌患者的LMTK3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0.64±0.27)μg/L比(0.37±0.13)、(0.34±0.0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染小干扰RNA后甲状腺癌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周期G_(2)/G_(2)期占比显著降低、S和G_(2)/M期占比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迁移和侵袭能力受明显抑制(均P<0.05)。结论LMTK3与甲状腺癌有着密切的关系,LMTK3可能成为一个预测甲状腺癌的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沉默LMTK3基因可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徙,并促进凋亡。LMTK3可能成为甲状腺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狐猴酪氨酸激酶3 增殖 凋亡 侵袭
下载PDF
In vivo administration of Fms-like tyrosine kinase-3 ligand effectively stimulates lung dendritic cell expansion in mice 被引量:2
11
作者 WANG Hong-wei LU Jiang-yang +1 位作者 WANG Lin TIAN Gu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2562-2567,共6页
Background Dendritic ceils (DC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rofession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that play a key role in initiating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The depletion and dysfunction of DCs contribute to the deve... Background Dendritic ceils (DC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rofession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that play a key role in initiating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The depletion and dysfunction of DC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mmunodeficiency or immunoparalysis in some lung diseas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ms-like tyrosine kinase-3 ligand (FIt3L) administration in vivo on lung DCs expansion to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basis of FIt3L used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 for the related lung disorders. Methods Balb/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t3L group (n=10) and control group (n=10). Each mouse in the FIt3L group received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FIt3L at a dose of 10 pg once daily for nine consecutive days. Lung histology was observed, and CD11c and CD205 were immunologically labeled in lung tissue sections. Low-density lung cells were separated by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and then subsets and MHC-II/I-Ad expression of DCs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In the FIt3L group the number and density of DC-like cells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lveolar septa. Immunological labeling in situ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numbers of CD11c+ and CD205+ DCs in lung mesenchymal tissue (P 〈0.05), where they formed a denser reticular formation.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rtions of myeloid CD11c+CD11b+ DCs and plasmacytoid CD11c+CD45R/B220+ DCs in the low-density lung cells in the FIt3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showing 3.17- and 3.3-fold increase respectively (P 〈0.05). The proportion of CD11c+ DCs expressing MHC-II/I-Ad+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a 2.7-fold increase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s FIt3L administration in vivo induces lung DCs expansion, favoring myeloid and plasmacytoid DC subsets, which are phenotypically more mature. FIt3L may be useful in the therapy to augment immune function of the lu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s-like tyrosine kinase-3 ligand lung dendritic cell MHC-II CD205
原文传递
Lemur酪氨酸激酶3、双调蛋白、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文广 吉霄 +3 位作者 武鹏鹏 刘丽霞 步鹏 薄云峰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1年第5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双调蛋白、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5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接受治疗并留存病理标本的125例肺癌患者,男83例,女42例,年龄(49... 目的观察血清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双调蛋白、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5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接受治疗并留存病理标本的125例肺癌患者,男83例,女42例,年龄(49.67±10.28)岁,年龄范围为31~79岁。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对其行LMTK-3、双调蛋白、MIC-1表达检测,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不同肿瘤家族史、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卡诺夫斯凯计分(KPS)、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史、呼吸系统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脉管瘤栓、治疗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LMTK-3表达阳性率41.6%(52/125),双调蛋白表达阳性率26.4%(33/125),MIC-1阳性表达率63.2%(79/125)。小细胞癌LMTK-3、双调蛋白、MIC-1表达阳性率最高,腺癌双调蛋白表达阳性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TK-3、双调蛋白、MIC-1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和治疗情况是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不相同,其LMTK-3、双调蛋白表达也存在差异,阳性表达与生存期有显著相关性,三者表达情况检测对于预后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lemur酪氨酸激酶3 双调蛋白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emur酪氨酸激酶3对人TPC-1细胞增殖与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金山 孙圣荣 +1 位作者 王钢胜 李奇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9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Lemur酪氨酸激酶3(lemur tyrosine kinase3,LMTK3)表达,及沉默LMTK3基因对人TP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PTC患者86例,手术切除PTC组织标本为PTC组,癌旁...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Lemur酪氨酸激酶3(lemur tyrosine kinase3,LMTK3)表达,及沉默LMTK3基因对人TPC-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PTC患者86例,手术切除PTC组织标本为PTC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LMTK3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LMTK3mRNA相对表达量与PTC病理特征的关系。取对数生长期人TPC-1细胞株,随机分为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LMTK3组(转染LMTK3基因的干扰序列)、siRNA-对照组(转染siRNA对照序列)、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转染48h时LMTK3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Transwell法检测3组转染48h时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MTT法检测3组转染后12、24、48、72、96h时细胞增殖能力。结果PTC组LMTK3mRNA相对表达量(1.71±0.08)高于对照组(1.07±0.12)(P<0.05);PTC组LMTK3mRNA相对表达量在TNM分期Ⅲ~Ⅳ期(1.78±0.11)、有颈淋巴结转移(1.82±0.10)、有包膜侵犯者(1.78±0.12)高于TNM分期Ⅰ~Ⅱ期(1.62±0.08)、无颈淋巴结转移(1.56±0.07)、无包膜侵犯者(1.59±0.08)(P<0.05);siRNA-LMTK3组转染48h时LMTK3mRNA相对表达量(0.25±0.05)低于siRNA-对照组(0.89±0.07)和空白组(0.92±0.08)(P<0.05),siRNA-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转染12h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0.21±0.02、0.19±0.04、0.20±0.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NA-LMTK3组转染24、48、72、96h时OD值(0.27±0.06、0.40±0.04、0.44±0.06、0.58±0.05)均低于siRNA-对照组(0.42±0.08、0.53±0.07、0.61±0.13、0.78±0.08)和空白组(0.38±0.05、0.54±0.07、0.68±0.06、0.84±0.09)(P<0.05),siRNA-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NA-LMTK3组转染48h时迁移细胞数目[(60.39±4.00)个]、侵袭细胞数目[(49.09±5.83)个]均较空白组[(118.42±6.18)、(95.97±3.09)个]和siRNA-对照组[(123.22±4.01)、(93.44±5.64)个]少(P<0.05),空白组与siRNA-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组织LMTK3呈高表达,且其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特异性沉默人TPC-1细胞中LMTK3基因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lemur酪氨酸激酶3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原文传递
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和狐猴酪氨酸激酶-3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张海洋 张自刚 +2 位作者 李琳 李栎梁 朱秀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44-2346,共3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NSD2)和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0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和8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NSD2)和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0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和8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NSD2蛋白和LMTK3蛋白的表达水平,选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NSD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2.50%(58/80),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9.23%(5/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95,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LMTK3阳性表达率为32.50%(26/80),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61.54%(16/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7,P<0.01)。NSD2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精囊腺侵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χ^(2)=6.304、4.287、5.205,P<0.05)。LMTK3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精囊腺侵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χ^(2)=4.828、4.941,P<0.05)。结论NSD2高表达和LMTK3低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NSD2和LMTK3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2 前列腺癌 狐猴酪氨酸激酶-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