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对价格线的里昂惕夫之谜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袁辉 宁凯 许晓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31,共6页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现有解释只是就里昂惕夫之谜解释里昂惕夫之谜,而没有跳出里昂惕夫之谜的思想框架。利用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相对价格线分析工具,通过几何方法,分析消费均衡点和生产均衡点的不同位置关系,可以认定理论上...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现有解释只是就里昂惕夫之谜解释里昂惕夫之谜,而没有跳出里昂惕夫之谜的思想框架。利用生产可能性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相对价格线分析工具,通过几何方法,分析消费均衡点和生产均衡点的不同位置关系,可以认定理论上确实存在里昂惕夫之谜,我们可以通过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学说,对里昂惕夫之谜作出新的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定理 里昂惕夫之谜 均衡 相对价格线
下载PDF
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与“里昂惕夫之谜” 被引量:3
2
作者 水丽淑 秦蒙 《科学.经济.社会》 201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为了探究我国是否存在"里昂惕夫之谜",本文选取我国14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法,对2007年我国进出口结构进行数量分析,证明我国存在"里昂惕夫之谜"。并且发现统计口径偏差、资本利用效益低下等等是造成这... 为了探究我国是否存在"里昂惕夫之谜",本文选取我国14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法,对2007年我国进出口结构进行数量分析,证明我国存在"里昂惕夫之谜"。并且发现统计口径偏差、资本利用效益低下等等是造成这一结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昂惕夫之谜” 投入产出法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下载PDF
基于比较优势及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万能公式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晓军 袁辉 宁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了探讨国际贸易发生的真正原因,定义了比较优势势力和规模经济势力的概念。运用对比方法和图形方法,通过放松一些假设条件来考察"两个版本"的规模经济引发国际贸易的过程,将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统一起来,发现了国际贸易"... 为了探讨国际贸易发生的真正原因,定义了比较优势势力和规模经济势力的概念。运用对比方法和图形方法,通过放松一些假设条件来考察"两个版本"的规模经济引发国际贸易的过程,将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统一起来,发现了国际贸易"万能公式"。研究结论认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共同引发了国际贸易,在引入"补偿贸易条件线"概念条件下,可以将国际贸易的起因分解成比较优势势力效应和规模经济势力效应。同时,国际贸易"万能公式"可以用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国际贸易 万能公式 补偿贸易条件线 里昂惕夫之谜
下载PDF
再解“里昂惕夫之谜”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文贵 俞灵燕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5-71,共7页
文章扼要回顾了“里昂惕夫之谜”的由来以及理论界对谜的几种最具代表性的解说,指出这些解说尽管在不同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都不能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原因及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影响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作者认为要素禀赋理论... 文章扼要回顾了“里昂惕夫之谜”的由来以及理论界对谜的几种最具代表性的解说,指出这些解说尽管在不同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都不能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原因及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影响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作者认为要素禀赋理论作为一种纯粹的理论模型,是在对经济贸易现实进行高度抽象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各国间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状况的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但二次大战后,由于技木进步和劳动力素质优化以及各国间的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差距越拉越开,致使各国间生产要素质的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甚至超过量的差异的影响与作用。里昂惕夫未及注意到这些变化,且以纷繁复杂的经济贸易现实直接验证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得到谜一样的验证结果是必然的。再解“里昂惕夫之谜”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还能给我们在新形势下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带来多方面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 国际贸易
下载PDF
要素投入对我国贸易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陶梦龙 王健 《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1-14,共4页
为了探寻我国是否存在里昂惕夫悖论,选取我国工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提取相关数据,利用C-D生产函数取对数建立模型,对工业部门的要素投入与贸易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人力资本因素对我国现阶段贸易模式的影响不明显、劳动力因素... 为了探寻我国是否存在里昂惕夫悖论,选取我国工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提取相关数据,利用C-D生产函数取对数建立模型,对工业部门的要素投入与贸易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人力资本因素对我国现阶段贸易模式的影响不明显、劳动力因素影响显著、物质资本因素影响较显著的结论,验证了我国目前不存在国际上所谓的里昂惕夫悖论,我国以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并最终得出应当从企业层面出发,尤其是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切实引进研发人员等方面来改善我国当下的贸易模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贸易模式 里昂惕夫悖论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下载PDF
中国“里昂惕夫悖论”与“H-O”理论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学海 汪婉盈 《对外经贸》 2016年第2期46-50,共5页
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6个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我国2010年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检验判定我国进出口贸易是否符合国际贸易经典"H-O"理论,抑或是否存在"里昂惕夫悖论",并进一步... 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6个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我国2010年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检验判定我国进出口贸易是否符合国际贸易经典"H-O"理论,抑或是否存在"里昂惕夫悖论",并进一步探究其现象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为我国国际贸易进出口产业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法 “H-O”理论 里昂惕夫悖论
下载PDF
里昂惕夫之谜的弹性解释及其测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晓军 袁辉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59,共12页
通过定义生产可能性边界弹性,推导出生产可能性边界弹性的边际转换率(MRT)表达方式和贸易条件(PW)表达方式,从MRT和PW两方面打破了里昂惕夫之谜"谜局"。通过分析弹性MRT表达方式,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是产生里昂... 通过定义生产可能性边界弹性,推导出生产可能性边界弹性的边际转换率(MRT)表达方式和贸易条件(PW)表达方式,从MRT和PW两方面打破了里昂惕夫之谜"谜局"。通过分析弹性MRT表达方式,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是产生里昂惕夫之谜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弹性PW表达方式,认为贸易条件对资本丰富的国家越不利,对劳动丰富的国家越有利,越容易出现里昂惕夫之谜,大国主导里昂惕夫之谜发生的可能性。并且,推出了里昂惕夫之谜偏离度的"弹性公式"和"角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定理 里昂惕夫之谜 生产可能性边界 弹性
原文传递
新“里昂惕夫之谜”:贸易失衡的超边际分析——兼论中美贸易摩擦的理论根源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11
8
作者 华民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2,27,共10页
贸易失衡是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刻意追求贸易平衡对于贸易和经济增长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导致当前世界贸易摩擦加剧的主要原因在于,贸易不够公平且产生了很多外部性问题。面对不断加剧的贸易摩擦,与其选择贸易平衡,不如选择贸易公平... 贸易失衡是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刻意追求贸易平衡对于贸易和经济增长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导致当前世界贸易摩擦加剧的主要原因在于,贸易不够公平且产生了很多外部性问题。面对不断加剧的贸易摩擦,与其选择贸易平衡,不如选择贸易公平,并通过合适的公共经济政策来解决贸易产生的外部性问题。美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但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的原因与过度消费无关,而是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下的超边际分工有关。全球产业链分工造成了国际贸易的端点解,使得美国成为一个超资本要素密集工序的国际分工参与者。其后果是,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项顺差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经常项逆差国。面对不断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最优的应对是贸易自由化,现实的选择是帕累托改进,合适的方法是调整最优关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最终的途径是通过深化国内体制改革,从帕累托改进渐趋帕累托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失衡 贸易摩擦 贸易公平 超边际分工 新“里昂惕夫之谜” 帕累托改进 贸易自由化
原文传递
中国国内增加值贸易隐含劳动力分析——基于能源视角的列昂惕夫悖论再检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闫冰倩 王振霞 《城市与环境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60-76,共17页
在增加值贸易的框架下,作者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就业的情况,通过衡量八个区域生产隐含的能源-劳动力强度,考察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测的一致性。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是中国区域间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工资水... 在增加值贸易的框架下,作者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就业的情况,通过衡量八个区域生产隐含的能源-劳动力强度,考察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测的一致性。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是中国区域间贸易的主要参与者;工资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是最大的隐含劳动力净输出地,而工资水平较低的西北地区、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是隐含劳动力的净输入地。这说明,中国区域间贸易具有列昂惕夫悖论的基本特征。作者基于能源-劳动力强度视角,进一步分析增加值贸易与劳动就业在机器大生产环境下的关系,发现人均GRP较低的西北地区的能源-劳动力强度最高,而人均GRP较高的京津地区和南部沿海的能源-劳动力强度最低,且经济发达区域仍然是劳动力的净输出地。通过对各区域比较优势行业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西北地区和北部沿海高度依赖基础性初级产品行业的单一产业结构是实证结果与传统理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是这些地区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和实现结构升级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隐含要素 劳动力 能源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列昂惕夫悖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