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systematics analysis of Lymantria dispar based on 18S rRNA and cox1 mtDNA sequence data
1
作者 Xiao-Jun Fan Chang Zhang +2 位作者 Hui Ren Jian-Hong Liu Yan-Xia Mi 《Zoological Systematics》 CSCD 2015年第2期228-234,共7页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18S ribosomal RNA gene (18S rRNA) from Lymantria dispar was cloned and analysed here. 18S rRNA and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l (coxl) gene sequences of Lymantria dispar were co... 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18S ribosomal RNA gene (18S rRNA) from Lymantria dispar was cloned and analysed here. 18S rRNA and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l (coxl) gene sequences of Lymantria dispar were compared with homologous sequences of other nine insects from different orders. Analytic results showed that 18S rRNA of these insects had two conserved domains and the second domain was an even more conserved region. The phylogenetic trees based on the full-length sequence and the second domain fragment of 18S rRNA as well as sequence of coxl from different orders indicated that Lepidoptera and Trichoptera, which belongs to Amphiesmenoptera, had a close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nd fewer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comparing with traditional taxonomic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idoptera Lymantria dispar 18S rRNA cox1 molecular systematics.
原文传递
mtDNA COⅡ基因序列应用于赤眼蜂分子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付海滨 丛斌 杜贤章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7-1933,共7页
【目的】赤眼蜂(Trichogrammaspp.)是全世界害虫生物防治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蜂种的正确鉴别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方法】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目的】赤眼蜂(Trichogrammaspp.)是全世界害虫生物防治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卵寄生性天敌,赤眼蜂蜂种的正确鉴别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方法】通过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短管赤眼蜂(T.pretiosum)、卷蛾赤眼蜂(T.cacoecia)5种赤眼蜂,及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螟黄赤眼蜂(T.chilonis)的不同地理种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mtDNACOⅡ)基因序列片段的测定,并调用GenBank中微小赤眼蜂T.minutum、T.plantneri的同源序列,对不同种赤眼蜂的mtDNACOⅡ序列进行了多重排比和聚类,探讨了mtDNACOⅡ用于赤眼蜂不同种系统进化分析及分子鉴定的可行性。【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赤眼蜂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66%,不同种赤眼蜂间的遗传距离在2%~7.6%之间。【结论】COⅡ基因序列在赤眼蜂种内非常保守,而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可以用作赤眼蜂种的分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mtdna CO Ⅱ基因序列 分子鉴定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biological forms and sporozoite rate of Anopheles stephensi in southern Iran 被引量:2
3
作者 Ali Reza Chavshin Mohammad Ali Oshaghi +3 位作者 Hasan Vatandoost Ahmad Ali Hanafi-Bojd Ahmad Raeisi Fatemeh Nikpoor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biological forms,sporozoite rate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opheles stephensi(An.stephensi)in Hormozgan and Sistan-Baluchistan provinces,the most important malarious areas in Ira...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biological forms,sporozoite rate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opheles stephensi(An.stephensi)in Hormozgan and Sistan-Baluchistan provinces,the most important malarious areas in Iran.Methods:Wild live An.stephensi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malarious areas in southern Iran.The biological form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number of egg-ridges.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biological forms was verified by analysis of th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 and II(mtDNA-COI/COII).The Plasmodium infection was examined in the wild female specimens by species-specific nested-PCR method.Results: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ree biological forms including mysorensis,intermediate and type are present in the study areas.Molecular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no genetic variation between mtDNA COI/COII sequences of the biological forms and no Plasmodium parasites was detected in the collected mosquito samples.Conclusions:Presence of three biological forms with identical sequences showed that the known biological forms belong to a single taxon and the various vectorial capacities reported for these forms are more likely corresponded to other epidemiological factors than to the morphotype of the populations.Lack of malaria parasite infection in An,stephensi,the most important vector of malaria,may be partly due to the success and achievement of ongoing active malaria control program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PHELES STEPHENSI Mysorensis Type Intermediate mtdna MARKERS molecular systematic Iran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在鳞翅目昆虫分子系统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青青 段焰青 +3 位作者 李佛琳 李地艳 周汝敏 曹能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2-382,共11页
介绍近年来已测定线粒体DNA全序列的鳞翅目昆虫和其线粒体DNA结构,综述鳞翅目昆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特别对mtDNA在鳞翅目昆虫分类和界定、系统发育关系及种群遗传变异和进化等研究中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鳞翅目 mtdna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中国秆野螟属昆虫线粒体COⅠ基因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鳞翅目:草螟科)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瑞生 王振营 +2 位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姜义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80,共8页
以mtDNA-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研究了中国分布秆野螟属(Ostrinia)8种螟虫的分子系统学和系统进化。结果表明:秆野螟属昆虫COⅠ基因全长1 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COⅠ基因全部核苷酸位点中多态性位点占6.08%,氨基酸突变率为3.11%。碱... 以mtDNA-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研究了中国分布秆野螟属(Ostrinia)8种螟虫的分子系统学和系统进化。结果表明:秆野螟属昆虫COⅠ基因全长1 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COⅠ基因全部核苷酸位点中多态性位点占6.08%,氨基酸突变率为3.11%。碱基转换数(Ts)明显高于颠换数(Tv)。总体上,秆野螟属COⅠ基因序列相似度较高,种内差异明显小于种间差异,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遗传距离在0.000 6~0.005 2之间,种间遗传距离为0.007 1~0.050 5。分别采用UPGMA法、NJ法和MP法构建秆野螟属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物种间进化关系基本一致:8种螟虫明显分为2个大群,即虎杖螟(O.latipennis(Warren))与其他种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一个大群,亚洲玉米螟(O.furnacalis(Guenée))等7个物种聚在一起形成另外一个大群。在第2大群中,刺菜螟(O.zealis(Guenée))与其他种类亲缘关系最远,单独形成一支,为一亚群,而亚洲玉米螟等6个种聚在一起形成一大丛,为另一亚群。在第2亚群中,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首先聚在一起形成一亚亚群;而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Hüber))等5个种聚在一起形成另外一亚亚群,其中麻螟(O.narynensis(Mutuura&Munroe))与酒花螟(O.kurentzovi(Mutuura&Munroe))亲缘关系最近聚在一起,二者与欧洲玉米螟、苍耳螟(O.orientalis(Mutuura&Munroe))、豆秆野螟(O.scapulalis(Walker))聚在一起。这些分子系统进化关系与形态学结果基本一致,是对传统形态系统学研究的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秆野螟属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分子系统学 分子系统树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的中国蝽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 被引量:14
6
作者 卜云 栾云霞 郑哲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9-246,共8页
扩增并测定了我国蝽科4亚科8属11种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585 bp的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遗传距离等进行分析,探讨了COⅡ基因在该科的分子进化机制.并基于COⅡ基因序列数据,分别采用邻接法(NI)、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 扩增并测定了我国蝽科4亚科8属11种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585 bp的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遗传距离等进行分析,探讨了COⅡ基因在该科的分子进化机制.并基于COⅡ基因序列数据,分别采用邻接法(NI)、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论法(BI)建立蝽科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蝽科昆虫COⅡ基因A+T含量平均为71.7%,存在较强的A+T含量偏向性,氨基酸的变异率为27.2%;亚科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68~0.242之间,大于亚科内属种间的遗传距离,蝽科与盾蝽科2外群之间遗传距离最大,两科之间存在明显的间断.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短喙蝽亚科为蝽科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分化较早,益蝽亚科与舌盾蝽亚科关系较近,形成一对姐妹群,蝽科中捕食性种类--益蝽亚科是较为特化的类群,它是由植食性种类分化而来.蝽科4亚科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为Phyllocephalinae+(Pentatominae+(Asopinae+Podopin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蝽科 分子系统学 线粒体COⅡ基因 中国.
下载PDF
COⅡ基因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被引量:36
7
作者 卜云 郑哲民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2,共5页
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ytochromeoxidaseⅡ,COⅡ)基因位于线粒体DNA(mtDNA)上,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该亚基为细胞色素c提供重要的结合位点。COⅡ基因进化速率较快,是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理想的分子标记。目前,已经利用该基因从各个... 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ytochromeoxidaseⅡ,COⅡ)基因位于线粒体DNA(mtDNA)上,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该亚基为细胞色素c提供重要的结合位点。COⅡ基因进化速率较快,是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理想的分子标记。目前,已经利用该基因从各个分类水平对昆虫系统发育关系、物种形成与分化、种群遗传与变异及生物地理等方面做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利用该基因可以很好地解决昆虫属、种及种下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但是在解决科、亚科等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时仍存在一些局限,COⅡ基因与其他mtDNA及核基因的联合分析能够更好地解决昆虫的系统发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分子系统学研究 COⅡ 系统发育关系 生物地理 亚科 种下分类 基因 细胞色素氧化酶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线粒体DNA基因序列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德明 林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8-190,共3页
线粒体DNA基因序列是研究昆虫属、种间系统发育理想的分子标记,其中12SrRNA、16SrRNA、COⅠ、COⅡ和ND5是应用频率最多的分子标记。综述了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应用较广的线粒体DNA标记基因及其研究范围和进展,分析了线粒体DNA的昆虫样本... 线粒体DNA基因序列是研究昆虫属、种间系统发育理想的分子标记,其中12SrRNA、16SrRNA、COⅠ、COⅡ和ND5是应用频率最多的分子标记。综述了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应用较广的线粒体DNA标记基因及其研究范围和进展,分析了线粒体DNA的昆虫样本、标本的保存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昆虫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蝶类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袁锋 袁向群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共14页
应用DNA序列研究昆虫的系统发育和进化规律已成为当今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热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在蝶类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主要从线粒体基因(常用分子标记如:16SrDNA、Cyt b、COⅠ、COⅡ、... 应用DNA序列研究昆虫的系统发育和进化规律已成为当今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热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在蝶类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主要从线粒体基因(常用分子标记如:16SrDNA、Cyt b、COⅠ、COⅡ、ND5等)以及线粒体基因组、核基因[常用分子标记如:28S rDNA、视蛋白(OPS1)基因、周期(Period)基因、丙糖磷酸异构酶(Tpi)和甘露糖磷酸异构酶(Mpi)基因、延长因子(EF-1α)基因、无翅基因(Wingless)等]、多基因联合等3方面阐述蝶类不同分类阶元系统发育研究的进展。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多基因联合分析已成为当前蝶类分类和系统关系研究的主要手段,未来更多基因片段将被用于蝶类分子系统学研究,更多的蝶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将被测序;最后,也探讨了目前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线粒体基因 核基因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蚁科弓背蚁属部分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广福 秦峰 +1 位作者 周善义 秦新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6,共5页
对弓背蚁属12种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定,获得了长度为487 bp的序列片段。基于Cyt b基因序列数据,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相似法(ML)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弓背蚁属12种蚂蚁分成4支... 对弓背蚁属12种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定,获得了长度为487 bp的序列片段。基于Cyt b基因序列数据,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相似法(ML)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弓背蚁属12种蚂蚁分成4支:第一个支系包括杂色弓背蚁C.variegates、拟光腹弓背蚁C.pseudoirritans、黄斑弓背蚁C.albosparsus和弓背蚁C.sp1;第二个支系由尼科巴弓背蚁C.nicobarensis、弓背蚁C.sp2和日本弓背蚁C.japonicus组成;第三个支系包含哀弓背蚁C.dolendus、少毛弓背蚁C.spanis与平和弓背蚁C.mitis;第四个支系由弓背蚁C.sp和浅毛弓背蚁C.albivillosus组成,属内种间的分类关系明确。遗传距离的分子数据支持将未定种弓背蚁C.sp定为弓背蚁属的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背蚁属 蚂蚁 细胞色素B基因 线粒体DNA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中国斑腿蝗科线粒体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玲 郑哲民 +2 位作者 黄原 张陵 杨亮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117,共7页
使用线粒体基因COⅠ,COⅡ,Cytb分析并建立中国斑腿蝗科部分种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其中对7个新种(Apalacris eminifronta,Caryanda pseudodentata,Caryanda bannaensis,Caryanda ruiliensis,Longchuanacris fui,Longchuanacris xiaoheis-ha... 使用线粒体基因COⅠ,COⅡ,Cytb分析并建立中国斑腿蝗科部分种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其中对7个新种(Apalacris eminifronta,Caryanda pseudodentata,Caryanda bannaensis,Caryanda ruiliensis,Longchuanacris fui,Longchuanacris xiaoheis-hanensis,Podismodes dabieshanensis)的归属从分子角度也做了讨论。本研究将实验所获得的56条序列与NCBI中所收录的斑腿蝗科序列进行联合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推论等系统分析方法并综合P距离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龙川蝗属Longchuanaceis Zheng et Fu划归卵翅蝗亚科Caryandinae;②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云秃蝗属Yunnanacris Chang均为华秃蝗属Podismodes Ramme的同物异名;③不支持Storozhenko将豫蝗属Yupodisma Zhang et Xia并入安秃蝗属AnapodismaDovnar-Zapolskii,从本研究所建的系统发育树来看,豫蝗属仍应作为秃蝗亚科Podisminae的一个独立属;④前人利用形态特征鉴定的七个新种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一致,新种独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腿蝗科 线粒体基因 COⅠ COⅡ CYTB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线粒体DNA在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伟 王晓梅 杨华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48-53,共6页
mtDNA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越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动植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本文概述了mtDNA的基本特征、遗传特点和用于系统分类的优点,并对mtDNA在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做了概括。
关键词 线粒体DNA(mtdna) 分子系统学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及其Cyt b基因与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京京 张守纯 +1 位作者 金谷 于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5,共4页
由于mtDNA及其Cyt b基因独特的进化速率及遗传特性,已成为追溯母系起源和群体遗传分化可信的遗传标记,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动物起源和分化,揭示群体的遗传背景,阐释种间和种内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种内多态性和地理分布的关系。对mtDNA及其C... 由于mtDNA及其Cyt b基因独特的进化速率及遗传特性,已成为追溯母系起源和群体遗传分化可信的遗传标记,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动物起源和分化,揭示群体的遗传背景,阐释种间和种内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种内多态性和地理分布的关系。对mtDNA及其Cyt b基因的分子特点及其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CYT b基因 分子特征 昆虫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分子时代的白僵菌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李增智 黄勃 +2 位作者 陈名君 王滨 樊美珍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3-835,共13页
白僵菌属是全球分布的最常见的虫生真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白僵菌的研究进入分子时代,各方面的研究都有快速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作为复合种的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已被分割,而且还有其他新种被陆续命名,有多种有性型被发现;... 白僵菌属是全球分布的最常见的虫生真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白僵菌的研究进入分子时代,各方面的研究都有快速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作为复合种的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已被分割,而且还有其他新种被陆续命名,有多种有性型被发现;在查明一些致病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后,通过转基因改良菌株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分子生态学的研究解决了与白僵菌在农林生态系中的流行有关的一些难题。文中就白僵菌的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生物学、分子致病机制与基因工程,以及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分子系统学 线粒体DNA 分子致病机制 基因工程 分子生态学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