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study using novel endoscopic system for measuring size of gastrointestinal lesion 被引量:2
1
作者 Kiyoshi Oka Takeshi Seki +3 位作者 Tomohiro Akatsu Takao Wakabayashi Kazuo Inui Junji Yoshin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14期4050-4058,共9页
AIM: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a lesion size measurement system through a clinical study.
关键词 lesion size Non-contact measurement ENDOSCOPE Grid scale Low level laser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citrus canker lesion size using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 imaging 被引量:1
2
作者 Nikhil P.Niphadkar Thomas F.Burks +1 位作者 Jianwei Qin Mark A.Riteno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41-51,共11页
The Citrus industry has need for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remove fruit with canker before they are shipped to selective international market such as the European Union.This research aims to determine the detectable siz... The Citrus industry has need for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remove fruit with canker before they are shipped to selective international market such as the European Union.This research aims to determine the detectable size limit for cankerous lesions using hyperspectral imaging approaches.Previously developed multispectral algorithms using visible to near-infrared wavelengths,were used to segregate cankerous citrus fruits from other peel conditions(normal,greasy spot,insect damage,melanose,scab and wind scar).However,this previous work did not consider lesion size.A two-band ratio method with a simple threshold based classifier(ratio of reflectance at wavelengths 834 nm and 729 nm),which gave maximum overal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95.7%,was selected for lesion size estimation in this study.The smallest size of cankerous lesion detected in terms of equivalent diameter was 1.66 mm.The effect of variation of threshold values and number of erosion cycles(applying morphological erosion multiple times to the image)on estimation of smallest detectable lesion was observed.It was found that small threshold values gave better cank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ies,while exhibiting a lower overal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Meanwhile,higher threshold values portrayed the opposite tendency.The threshold value of 1.275 gave the optimum tradeoff between cank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overal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nd minimal lesion size detection.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erosion cycles reduced detection rates of smaller canker lesions,leading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 single erosion cycle gave the best size estimation results.The erosion kernel of the size 3 mm×3 mm was used during the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us canker lesion size disease detection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 imaging image classification multispectral algorithm size detection limit
原文传递
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清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对无瘤生存期的影响
3
作者 孙慧霞 许静 +1 位作者 郭哲 梁殿迅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7期1175-1178,1182,共5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D-二聚体(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对无瘤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记录无瘤生存期。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血清CA125、D-D水平,分...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D-二聚体(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对无瘤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记录无瘤生存期。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血清CA125、D-D水平,分析无瘤生存期影响因素;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后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与无瘤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化疗疗程、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的患者无瘤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临床分期、术后CA125水平、术后D-D水平及术后残留病灶大小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与无瘤生存期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是影响其无瘤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癌 无瘤生存期 糖链抗原125 D-二聚体 残留病灶大小
下载PDF
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对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病灶大小测量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鸿恩 李悦龙 +3 位作者 黄育斌 曾益辉 张亮 梅世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3731-3737,共7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评估浸润性乳腺导管癌(invasive mammary ductal carcinoma,IDC)病变大小的准确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3月至2022年08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IDC...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评估浸润性乳腺导管癌(invasive mammary ductal carcinoma,IDC)病变大小的准确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3月至2022年08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IDC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BT检查。以手术切除新鲜标本病理测量值为金标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图比较DBT预估IDC病灶大小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BT测量IDC病灶大小不准确的预测因素。结果:DBT及病理测量病灶大小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1(1.5,2.8)cm、2.5(2.0,3.0)cm。DBT检查测量病灶大小一致率为75.86%(110/145),低估病灶21.38%(31/145),高估病灶2.76%(4/14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BT与病理测量IDC病灶大小呈中度正相关,r=0.575,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DBT检查较病理金标准,略低估病灶大小,平均差值为-0.408 cm,95%CI为-0.559~-0.2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测量大小>2 cm及肿块形态不规则形是DBT测量IDC病灶大小不准确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10,95%CI为2.077~31.672,P=0.003;OR=0.301,95%CI为0.113~0.798,P=0.016)。结论:DBT检查测量IDC病灶大小与病理测量值呈中度相关,对IDC病灶大小测量一致率较高,可以作为IDC术前预估病灶大小的依据,但仍存在低估病灶大小的情况。病理测量大小>2 cm及肿块形态不规则形IDC更易出现测量病灶大小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乳腺断层成像 病灶大小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动态增强MRI征象与病灶大小的关系
5
作者 刘佳 徐鹏举 张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 H)动态增强MRI征象,探讨轮辐征与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0例306枚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动态增强MRI图像,所有病灶根据测量的最大径分为≤2cm组、2~...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 H)动态增强MRI征象,探讨轮辐征与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0例306枚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动态增强MRI图像,所有病灶根据测量的最大径分为≤2cm组、2~5cm组和>5cm三组,分析轮辐征在不同大小组别中的差异。结果 306枚FNH病变的平均大小为4.45±2.56cm,检出癜痕170例,假包膜62例,供血动脉19例,具有轮辐征175例,FNH轮辐征、瘢痕、假包膜及供血动脉的检出,在不同大小分组中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对轮辐征的检出取决于病灶大小,轮辐征对于较大FNH (>5.0cm)的诊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轮辐征 磁共振成像 病灶大小
下载PDF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utility for estimation of intraparenchymal spinal cord cystic lesions in small animals
6
作者 Mahmoud Farrag Dipak D.Pukale Nic D.Leipzi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2293-2298,共6页
Precise assessment of spinal cord cystic lesions is crucial to formulate effe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ies,yet hist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lesion remains the primary method despite numerous studies showing inconsist... Precise assessment of spinal cord cystic lesions is crucial to formulate effe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ies,yet hist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lesion remains the primary method despite numerous studies showing inconsistent results regarding estimation of lesion size via histology.On the other hand,despite numerous advances in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imaging and analysis that have allowed precise measurements of lesion size,there is not enough published data on its application to estimate intraspinal lesion size in laboratory animal models.This work attempts to show that micro-CT can be valuable for spinal cord injury research by demonstrating accurate estimation of syrinx size and compares between micro-CT and traditional histological analysis.We used a post-traumatic syringomyelia rat model to compare micro-CT analysis to conventional histological analysis.The study showed that micro-CT can detect lesions within the spinal cord very similar to histology.Importantly,micro-CT appears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estimates of the lesions with more measures(e.g.,surface area),can detect compounds within the cord,and can be done with the tissue of interest(spinal cord)intact.In summary,the experimental work presented here provides one of the first investigations of the use of micro-CT for estimating the size of intraparenchymal cysts and detecting materials within the spinal cord.All animal procedures were approved by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IACUC)(protocol#LRE 16-05-09 approved on May 14,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st size histology intraparenchymal cysts lesion size estimate micro-CT post-traumatic syringomyelia spinal cord imaging spinal cord injury spinal cystic lesion SYRINX
下载PDF
Contrasting the Amnesic Effects of Temporary Inactivation with Lesions of the Hippocampus on Context Memory
7
作者 Gavin A. Scott Deborah M. Saucier Hugo Lehmann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6年第4期184-198,共15页
Lesions and temporary inactivation of the hippocampus (HPC) in rodents occasionally lead to discrepant amnesic effects. We directly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he retrograde amnesic effects that small HPC lesions (~50% d... Lesions and temporary inactivation of the hippocampus (HPC) in rodents occasionally lead to discrepant amnesic effects. We directly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he retrograde amnesic effects that small HPC lesions (~50% damage), large HPC lesions (~80% damage), and combined dorsal and ventral HPC inactivation using the sodium channel blocker tetrodotoxin (TTX) had on contextual fear conditioning. Compared to control rats, large HPC lesions significantly reduced freezing during retention testing, a behaviour consistent with retrograde amnesia. In contrast, neither the small lesions nor the TTX inactiv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freezing. The extent of damage was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tention performance (r<sub>(9)</sub> = -0.896, p < 0.001), suggesting that 70% or more of the HPC needed to be damaged to observe deficits. Importantly, TTX inactivation disrupted spatial memory in the Morris Water Task, confirming that our inactivation procedure did impair one form of HPC-dependent memory.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the TTX inactivation, immediate early gene expression was quantified in the HPC following the Morris Water Task. However, despite the behavioural impairment, we did not fi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expression. We conclude that temporary inactivation of the HPC may fail to impair context fear memory because this technique does not sufficiently disrupt the H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CAMPUS Retrograde Amnesia lesion size Temporary Inactivation Fear Conditioning Memory Rat
下载PDF
术前MRI及钼靶影像下乳腺癌生物学特征与保乳手术中切缘阳性的相关性
8
作者 康晶 王蓓 +2 位作者 薛志伟 宋丽俊 栾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0期2222-2225,共4页
目的研究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及钼靶影像下乳腺癌生物学特征与保乳手术中切缘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术中病理切缘结果将患者分为切缘阴性... 目的研究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及钼靶影像下乳腺癌生物学特征与保乳手术中切缘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术中病理切缘结果将患者分为切缘阴性组(n=38)和切缘阳性组(n=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及MRI、钼靶影像下乳腺癌生物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中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家族史、年龄、肿瘤大小、绝经、TNM分期、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脉管内癌栓、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组患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及不确定比率低于切缘阴性组,切缘阳性组患者HER-2阳性比率高于切缘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特征比较:两组患者乳腺纤维腺体组织(FGT)分类、对侧背景实质强化(BPE)情况、同侧BPE情况、肿块边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组多中心病灶比率高于切缘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影像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病灶边缘、病灶形态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缘阳性组患者肿块较切缘阴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多中心病灶是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中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RI特征中多中心病灶、钼靶影像特征中肿块大小是保乳手术中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瘤 钼靶影像 保乳手术切缘阳性 临床病理特征 中心病灶 肿块大小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王伟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3期97-99,共3页
目的 对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强克)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就诊的100例中重度患有银屑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50例... 目的 对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强克)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就诊的100例中重度患有银屑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随访1年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皮损面积和严程度指数(PASI)90%、PASI 75%、PASI5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结束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血小板减、关节酸痛、上呼吸道感染、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取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银屑病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皮损面积和严程度指数 皮损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初始病灶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关系
10
作者 吴乐策 乔丽娟 袁超群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7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初始病灶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EC患者138例,收集患者年龄、病灶大小、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疾病、疾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信息,统计不同临床病理特征EC患者初始病灶大小,分析初始病灶...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初始病灶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EC患者138例,收集患者年龄、病灶大小、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疾病、疾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信息,统计不同临床病理特征EC患者初始病灶大小,分析初始病灶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关系。结果年龄、绝经状态、分娩史、分化程度、病理分期、附件转移、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EC患者初始病灶大小的影响因素(P<0.05)。临界值为3、4、5 cm时,E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始病灶>5 cm患者淋巴结转移率(26.47%)较初始病灶为4~5 cm患者(19.23%)、3~4 cm患者(6.06%)、2~3 cm患者(3.70%)、<2 cm患者(0.00%)高,且EC患者初始病灶越大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临界值为3、4、5 cm时,EC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始病灶>5 cm患者复发率(26.47%)较初始病灶为4~5 cm患者(15.38%)、3~4 cm患者(6.06%)、2~3 cm患者(3.70%)、<2 cm患者(0.00%)高,且EC患者初始病灶越大复发率越高(P<0.05)。结论EC初始病灶大小与患者年龄、分娩史、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等存在明显关联性,且初始病灶越大,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率越高,临床可根据初始病灶大小合理制定手术及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初始病灶大小 淋巴结转移 复发
下载PDF
影响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1
11
作者 郑超 郑秋坚 +3 位作者 王义生 廖俊星 马元琛 郑晓青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178-218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57髋行髓芯减压加植骨治疗,其中FicatⅠ期10髋,Ⅱ期29髋,Ⅲ期18髋。对影响股骨头坏死进展的可能因素:年龄、性别、病因、坏死体积、坏死部位进行Cox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股骨头坏死患者42例57髋行髓芯减压加植骨治疗,其中FicatⅠ期10髋,Ⅱ期29髋,Ⅲ期18髋。对影响股骨头坏死进展的可能因素:年龄、性别、病因、坏死体积、坏死部位进行Cox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股骨头进展的影响因素。比较未进展者与进展者坏死体积及坏死部位进展率。绘制坏死体积预测股骨头坏死进展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取坏死体积约登指数最大时点,作为预测股骨头发生进展的最佳临界点。结果平均随访(32.82±10.82)个月,股骨头进展结果的Cox回归分析表明,坏死体积和坏死部位是影响因素。未进展者的坏死体积明显小于进展者,两者的坏死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部位位于外上象限时进展率明显增大(P<0.05)。坏死体积比例预测股骨头坏死进展的最佳临界点为20.15%,大于20.15%时,其预测股骨头坏死进展的敏感度为81.0%,特异度为80.6%,约登指数为0.616。结论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坏死体积和部位对治疗的进展有影响。坏死体积越大,且坏死部位位于负重区,进展率越高,预后越差。坏死体积比例预测股骨头坏死进展的最佳临界点为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股骨头坏死 坏死体积 坏死部位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部位及面积与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8
12
作者 汪进丁 唐震宇 +3 位作者 徐丽君 黄卫 黄晨达 丁卫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5-1017,102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部位及面积与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81例有吞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X线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记录异常表现。通过磁共振软件测DWI序列脑梗死的面积及部位;按照VFSS吞咽困难...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部位及面积与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81例有吞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X线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记录异常表现。通过磁共振软件测DWI序列脑梗死的面积及部位;按照VFSS吞咽困难严重程度评分分轻、中、重3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吞咽障碍发生率为66.3%(120/181),其中单侧半球为67.7%(86/127),脑干为79.1%(34/43),小脑梗死未发现吞咽障碍。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关系密切,重度吞咽障碍多见于脑干梗死和大脑大面积梗死患者(P<0.001和0.05);而大脑半球梗死侧别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无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梗死部位及梗死面积有关,脑干梗死和大脑大面积梗死患者常合并重度吞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吞咽障碍 梗死部位 梗死面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部位及面积与吞咽障碍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进丁 唐震宇 +3 位作者 万姗姗 黄晨达 黄卫 徐丽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部位及面积与吞咽障碍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X线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记录异常表现,吞咽障碍分口期、咽期及口咽混合期;通过磁共振软...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部位及面积与吞咽障碍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X线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记录异常表现,吞咽障碍分口期、咽期及口咽混合期;通过磁共振软件测DWI序列梗死的面积及梗死部位。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发生率为66.3%(120/181),前循环为67.7%(86/127),后循环为63.0%(34/54)。多发性梗死出现吞咽障碍者高于皮层或基底节区梗死,丘脑梗死导致吞咽障碍低于桥脑梗死(P<0.05);前循环梗死出现吞咽障碍主要为口咽混合期,后循环梗死出现吞咽障碍主要为咽期(P<0.05),其中桥脑梗死主要表现为咽期吞咽障碍,而延髓梗死主要表现为口咽混合期吞咽障碍(P<0.05)。前、后循环不同面积梗死与吞咽障碍的发生及类型无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发生及类型与梗死部位有关,而与梗死面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吞咽障碍及类型 梗死部位 梗死面积
下载PDF
烟草赤星病抗性因素遗传的双列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永峰 石金开 +4 位作者 孔凡玉 王年 王从丽 何京美 朱贤朝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17-20,共4页
对烟草赤星病两个抗性因素遗传的 1/ 2 7( 7+1)双列杂交分析表明 ,病斑数量和病斑大小的遗传都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病斑数量的遗传属部分显性类型 ,显性基因主要表现为减效 ;病斑大小的遗传属完全显性类型 ,显性基因为增效基因。 1996... 对烟草赤星病两个抗性因素遗传的 1/ 2 7( 7+1)双列杂交分析表明 ,病斑数量和病斑大小的遗传都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病斑数量的遗传属部分显性类型 ,显性基因主要表现为减效 ;病斑大小的遗传属完全显性类型 ,显性基因为增效基因。 1996、1997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和苗期离体叶片接种的结果基本一致。烟草对赤星病病菌侵入的抗性较抗病斑扩展的能力更容易通过品种间杂交传递给后代。配合力分析表明 ,一些组合具有较好的抗侵入特殊配合力 ,另一些组合具有良好的抗扩展特殊配合力。抗×感组合Beinhart10 0 0 - 1×NC82两个抗性因素特殊配合力均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赤星病 病斑数量 病斑大小 双列杂交 抗病
下载PDF
透壁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射频消融对离体猪心的损伤效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迟 王靖 +2 位作者 楚建民 华伟 张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透壁消融指数(LSI)指导下高功率(50W)射频消融对离体猪心的损伤效应。方法应用光感应压力导管对离体猪心进行射频消融,消融功率分为低功率组(30W和40W)和高功率组(50W),通过调整导管压力(5g、10g和15g)达到相应的LSI目标值(5、6... 目的探讨透壁消融指数(LSI)指导下高功率(50W)射频消融对离体猪心的损伤效应。方法应用光感应压力导管对离体猪心进行射频消融,消融功率分为低功率组(30W和40W)和高功率组(50W),通过调整导管压力(5g、10g和15g)达到相应的LSI目标值(5、6和7),分别测量消融灶的长度及深度,并分析LSI及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及深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离体实验共完成75个消融灶,所有消融灶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均未发生气爆现象。相关性分析显示,当消融功率介于30W~50W时,LSI与消融长度及深度呈正相关(r=0.49和r=0.51,P均<0.0001)。当达到不同的LSI目标值时,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r=0.74,P<0.0001),而与消融深度呈负相关(r=-0.55,P<0.0001)。当达到相同的LSI目标值(LSI=5、6和7)时,消融功率亦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r=0.75、0.81和0.89,P<0.0001),而与消融深度均呈负相关(r=-0.73、-0.60和-0.75,P<0.0001)。与低功率组(30W和40W)相比,高功率组(50W)消融灶长度更长,消融灶深度更浅,形成宽而浅的消融灶。结论当消融功率介于30W~50W时,LSI与消融长度及深度呈正相关。无论达到不同/相同的LSI目标值,消融功率与消融长度呈正相关,而与消融深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透壁消融指数 高功率 离体猪心 消融损伤
下载PDF
低能量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妥塞敏口服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向华 施伟伟 +2 位作者 黄红娟 施健 花志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低能量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妥塞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黄褐斑患者分为A组(低能量Q开关1064nm激光+妥塞敏,n=30)、B组(低能量Q开关1064nm激光,n=30)与C组(单独服... 目的:研究低能量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妥塞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黄褐斑患者分为A组(低能量Q开关1064nm激光+妥塞敏,n=30)、B组(低能量Q开关1064nm激光,n=30)与C组(单独服用妥塞敏,n=30),三组均连续治疗10周,比较治疗后黄褐斑严重程度指数、皮损面积及皮损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mMAS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mMASI得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A组治疗后mMASI下降值显著大于B组、C组(P<0.05),治疗后,B、C两组mMASI下降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各时期皮损部位黑素指数值均显著高于其正常皮肤(P<0.05),治疗后,三组黑素指数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皮损黑素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治疗5周、10周后,黑素指数均显著低于B组及C组同时间段水平(P<0.05),B、C组治疗后各时间段内皮损黑素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三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917,P>0.05)。结论:单独应用妥塞敏与低能量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相似,但两者联合能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且药物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Q开关1064nm激光 妥塞敏 黄褐斑严重程度指数 疗效 黑素指数
下载PDF
药物洗脱球囊导管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考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潞 韩国亮 +5 位作者 丁丽娟 李思冬 刘小云 赵延延 李卫 王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4-500,共7页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和Meta分析方法为上市前药物洗脱球囊(DEB)导管治疗冠状动脉分支病变相关临床试验提供样本量依据。方法:目前仅有辽宁垠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轻舟®(Bingo®)DEB导管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和Meta分析方法为上市前药物洗脱球囊(DEB)导管治疗冠状动脉分支病变相关临床试验提供样本量依据。方法:目前仅有辽宁垠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轻舟®(Bingo®)DEB导管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分支病变治疗,故可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非劣效性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9个月随访时基于造影获得的分支血管靶病变节段内直径狭窄百分比(DS%)。根据产品和适应证等设定关键词检索组合,对同品种产品开展文献检索和筛选,用Meta分析方法整合已上市同类产品结果,为上市前DEB导管随机对照试验的样本量计算提供效应值、非劣效界值等依据。结果:共计筛选106篇文献,最终符合入排标准共计10篇文献(含9项研究),其中报告术后9个月DS%的5项研究,结合临床实际和Meta分析合并同品种产品研究的结果,假设两组DEB导管能够达到同样的DS%水平,即Meta合并效应值点估计27.74%,并基于所有单项研究报道结果保守估计标准差设置为±18.00%,结合4项DEB导管与普通球囊相比较的术后DS%均差Meta结果为-9.61%(95%CI:-15.29%~-3.93%),再结合临床考虑设定非劣效界值在7.00%,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最终每组需入选140例,两组共计280例。结论:以DEB导管治疗冠状动脉分支病变为例,采用文献检索和Meta分析方法可为临床试验的样本量估算提供更为稳妥的文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球囊导管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样本量计算 文献检索 Meta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病灶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相关性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建英 陈立伟 沈新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成像探讨急性脑梗死病灶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以天津市黄河医院2015-01—2017-01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脑梗死病灶大小分为小面积梗死组(n=54)、中等面积梗死组(n=77)、大面积梗死组(...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成像探讨急性脑梗死病灶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方法以天津市黄河医院2015-01—2017-01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脑梗死病灶大小分为小面积梗死组(n=54)、中等面积梗死组(n=77)、大面积梗死组(n=69),采用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对3组颈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检查,对比颈动脉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管腔直径、斑块部位及分型、狭窄程度、血流动力学等指标。采用Spearman检验对急性脑梗死病灶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管腔直径、斑块部位、斑块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斑块大小、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峰值流速(SPV)和搏动指数(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检验,急性脑梗死病灶大小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大小、颈动脉狭窄程度、SPV、PI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有密切关联,且病灶大小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大小、狭窄程度、SPV、PI呈正相关,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判断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病灶大小 颈动脉硬化斑块 相关性分析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取材方法对不同大小的肺部病变诊断价值及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运秋 王丽晔 +5 位作者 唐晓霞 李学英 刘景旺 刘淑芬 刘向欣 韩林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三种取材方法对不同大小的肺部病变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适合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分析...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三种取材方法对不同大小的肺部病变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适合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肺部肿块或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切割活检组、针吸活检组及切割加针吸活检组,共206例,经手术病理、临床综合分析+临床随访符合恶性肿瘤者共138例,其中切割活检组47例,针吸活检组45例,切割加针吸活检组46例。比较三种取材方法不同大小的肺部病变诊断价值和安全性。结果①206例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总的诊断正确率为74.76%(154/206),病灶直径<3 cm组与直径≥3 cm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4.26%(51/94)和91.96%(103/112),差异有显著性(χ2=38.5104,P=0.0001)。直径<3 cm的病灶中,切割加针吸组的诊断正确率最高,差异有显著性(χ2=7.9762,P=0.0185)。直径≥3 cm的病灶中,三组差异无显著性(Fisher's精确检验P=0.2110)。②病灶直径<3 cm组与直径≥3 cm组的气胸发生率分别为12.77%(12/94)和0%(0/112),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77%(12/94)和3.57%(4/112),差异均有显著性(Fisher’s精确检验,气胸χ2=15.1823,P<0.0001;出血χ2=6.0311,P=0.0141)。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直径≥3 cm组诊断正确率高,并发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不同大小的肺部病变 取材方法 诊断价值 安全性
下载PDF
病灶大小对肺结节辅助检测产品测试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祥峰 李佳戈 +1 位作者 郝烨 王浩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10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同一产品在不同样本上的性能差异,比较不同大小病灶的测试结果,对肺结节辅助检测产品算法性能的泛化能力进行测试。方法将独立测试集导入肺结节辅助检测软件中,然后对产品全体输出结果和全体测试集参考标准进行匹配,以召回率、... 目的分析同一产品在不同样本上的性能差异,比较不同大小病灶的测试结果,对肺结节辅助检测产品算法性能的泛化能力进行测试。方法将独立测试集导入肺结节辅助检测软件中,然后对产品全体输出结果和全体测试集参考标准进行匹配,以召回率、精确度为主要的检出指标,以Dice系数作为主要的分割指标,按照3种方式(方法1:全体产品输出结果与某大小范围内的参考标准进行匹配,计算检出指标;方法2:某大小范围内的产品输出结果与该大小范围内的参考标准进行匹配,计算检出指标;方法3:使用方法1计算召回率,某大小范围内的产品输出结果与全体参考标准进行匹配,计算精确度)对产品输出、参考标准进行筛选后重新计算指标,并比较不同大小范围病灶的召回率、精确度和Dice系数的测试结果。结果采用方法2计算的召回率结果最低,采用方法3计算的精确度结果最高,召回率和Dice系数随着结节大小的变化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肺结节辅助检测产品,当产品的预期用途与结节大小相关时,测试规则对测试结果有显著影响,有必要明确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大小 肺结节辅助检测产品 泛化能力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