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1
作者 朱其舟 肖仲清 +3 位作者 龙生根 王丽君 杨晶 舒宽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患者意愿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及多孔腹腔镜手术各30例,均使用常规器械,不使用举宫器,比较2组手术指标。结果2组均未出现中转开腹及泌尿系、肠道或大血管等损伤。单孔组出血量较少[(54.6±20.5)ml vs.(67.5±27.0)ml,P=0.041],排气较早[(27.6±8.0)h vs.(32.2±9.0)h,P=0.040],总住院时间较短[(4.4±1.5)d vs.(5.1±1.2)d,P=0.044]。2组子宫重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与穿刺器相关的近期并发症(如穿刺孔感染、出血)或远期并发症(如脐疝、切口疝)。结论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瘢痕最小化,并发症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HPV转阴率及性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韩春霞 冯兰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3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激光治疗女性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85例L...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激光治疗女性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85例LSIL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2b,IFN-α2b)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O_(2)激光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HPV感染转阴情况、治疗效果及性功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HPV载量为(1.35±0.38)copies/mL,低于对照组的(1.89±0.42)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性生活丧失率、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O_(2)激光治疗能够提高女性LSIL合并HPV患者的治疗效果及HPV转阴率,且对患者的性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激光 女性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 性功能
下载PDF
部分微小RNA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早期筛查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聂晓欢 张跃华 +5 位作者 高亭午 张易欣 周玮月 李美艳 姜黎黎 王菊荣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6-3p、miR-199a-3p、miR-150-5p、miR-221-3p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早期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患者及同期于该院行体检的、宫颈癌前筛查未见明显异常的...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6-3p、miR-199a-3p、miR-150-5p、miR-221-3p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早期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患者及同期于该院行体检的、宫颈癌前筛查未见明显异常的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状况不同分为宫颈癌组(61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40例)和对照组(健康女性,40例)。比较组间以上4种miR的相对表达情况差异,分析miR相对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及对宫颈癌的预测价值。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中miR-126-3p、miR-199a-3p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HSIL组,miR-150-5p、miR-221-3p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HSI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31±0.06)比(0.50±0.08)、(0.38±0.08),(2.56±0.36)比(3.38±0.51)、(3.25±0.60),(2.91±0.49)比(1.42±0.49)、(2.20±0.53),(3.24±0.96)比(1.83±0.63)、(2.02±0.62)](均P<0.05)。宫颈癌组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Ⅰ期+Ⅱ期和Ⅲ期者血清miR-126-3p、miR-221-3p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6-3p联合miR-199a-3p检测预测宫颈癌的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76.3%,miR-150-5p联合miR-221-3p检测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5.0%。结论miR-126-3p、miR-199a-3p、miR-150-5p、miR-221-3p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宫颈癌诊治可能提供新的靶点。miR-150-5p联合miR-221-3p检测预测宫颈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以考虑作为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微小RNA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阴道微环境指标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林光 刘亚丽 董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阴道微环境指标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307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组(169例)、高...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阴道微环境指标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307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组(169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组(97例)和宫颈癌组(SCC)(41例);另选取同期该院200例TCT结果正常无宫颈病变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HPV和阴道微环境检测。采用Spearman相关对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关(r=0.306,P<0.05)。HPV感染率较高的型别依次为16、52、58、53型。LSIL组、HSIL组和SCC组HPV多重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HSIL组和SCC组均高于LSI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HPV多重感染率与HSI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碱度(pH)、过氧化氢(H 2O 2)、白细胞酯酶(LE)异常比例均为SCC组>HSIL组>LSIL组>对照组,且SCC组、HSIL组和LSI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异常比例为SCC组>HSIL组>LSIL组>对照组,LSIL组阴道清洁度异常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和SCC组阴道清洁度异常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pH>4.5、LE阳性、清洁度为Ⅲ°~Ⅳ°增加了宫颈病变发生的风险,H 2O 2阳性对宫颈病变的发生有抑制作用。结论HPV感染、阴道微环境指标异常改变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宫颈病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微环境 宫颈病变 感染情况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下载PDF
FAM83A与β-catenin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芳宁 兰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83序列相似成员A(FAM83A)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利用UALCAN和GEPIA2.0在线数据库分析FAM83A在正常宫颈和宫颈鳞癌(CSCC)中的表达差异及FAM83A表达与CSCC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 目的探讨83序列相似成员A(FAM83A)与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利用UALCAN和GEPIA2.0在线数据库分析FAM83A在正常宫颈和宫颈鳞癌(CSCC)中的表达差异及FAM83A表达与CSCC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FAM83A mRNA共表达基因,利用R语言进行KEGG富集分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正常宫颈组织、8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70例CSCC中FAM83A与β-catenin表达情况。分析FAM83A、β-caten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FAM83A与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UALCAN数据库分析显示FAM83A在CSCC组织中高表达,GEPIA 2.0数据库分析提示FAM83A高表达者预后不良。LinkedOmics数据库进行KEGG富集分析提示FAM83A的表达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呈正相关。FAM83A在CSCC中的表达率高于LSIL和正常宫颈组织(P<0.001),而与HSI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FAM83A的表达与年龄无相关性(P=0.231),与分化程度(P=0.001)和临床分期(P=0.038)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catenin在CSCC中的异常表达率高于LSIL和正常宫颈组织(P<0.001),而与HSI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β-catenin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88),与分化程度(P=0.001)和临床分期(P<0.001)有关,FAM83A与β-catenin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FAM83A与β-catenin在HSIL及CSCC组织中均高表达,两者之间表达存在正相关性。FAM83A的高表达与CSCC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CSCC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83A Β-CATENIN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HPV感染患者SIL临床分级与HPV分型关系
6
作者 林黎莉 赵周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临床分级与感染HPV分型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本院诊治的HPV感染的SIL患者300例临床资料,依据病变分级分为高级别SIL(HSIL)组100例、低级别SIL(LSIL)组200例... 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临床分级与感染HPV分型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本院诊治的HPV感染的SIL患者300例临床资料,依据病变分级分为高级别SIL(HSIL)组100例、低级别SIL(LSIL)组200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HPV基因型分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PV感染者SIL临床分级的危险因素。结果:HSIL组年龄>40岁、性伴侣数≥2个患者占比高于LSIL组,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LSIL组(P<0.05)。HSIL组中HPV感染率前两位为HPV35(20.0%)和HPV52(17.0%),LSIL组HPV感染感染率前两位为HPV39(19.5%)和HPV33(12.5%)。年龄>40岁、性伴侣≥2个和HPV高危型为影响HPV感染患者SIL临床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性伴侣多和HPV分型为高危均为HPV感染患者HSIL风险因素,且HPV35、HPV52、HPV39、HPV33等亚型在SIL病变患者中感染率较高,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临床分级 分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宫颈锥切术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解冰 叶明侠 +5 位作者 彭红梅 肖莹 白者乔 马韵之 黄楚菁 李立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2-145,168,共5页
背景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锥切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有生育需求,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及术后管理尚未形成临床共识。目的研究宫颈锥切术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剖宫产、低体质量... 背景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锥切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有生育需求,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及术后管理尚未形成临床共识。目的研究宫颈锥切术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剖宫产、低体质量出生儿)的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9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进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并在术后获得活产的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时期在解放军总医院产科住院生产的正常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质量)和妊娠结局(是否早产、分娩方式),观察组再以锥切高度(病理结果)是否>1.5 cm进行分组,分析锥切高度与早产、剖宫产率等妊娠结局的关系,寻找锥切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锥切术后妊娠早产率改变(P<0.05)。锥切高度>1.5 cm与≤1.5 cm的剖宫产率、早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锥切高度>1.5 cm是锥切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关联因素(OR=3.868,95%CI:1.256~11.918)。结论宫颈电刀锥切术后妊娠的早产率增加,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切净病灶的前提下可尽量保证锥切高度不超过1.5 cm,在手术半年后备孕,妊娠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测和必要的宫颈环扎术可避免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锥切术 早产 妊娠结局 剖宫产
下载PDF
Survivin联合CXCL13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崔萍 许波 史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Survivin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切除的101例CIN组织石蜡标本作为研究组,其中CIN 3级(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石蜡标本3... 目的探讨Survivin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切除的101例CIN组织石蜡标本作为研究组,其中CIN 3级(高级别宫颈病变)组织石蜡标本38例,CIN 2级(高级别宫颈病变)42例,CIN 1级(低级别宫颈病变)21例。另选取同期该院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10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不同宫颈组织标本中Survivin、CXCL13蛋白表达;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CIN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urvivin、CXCL13蛋白评估CIN病变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CIN 3级宫颈组织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CIN 1、2级宫颈组织、正常宫颈组织(P<0.05),CXCL1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CIN 1、2级宫颈组织、正常宫颈组织(P<0.05);CIN 2级宫颈组织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CIN 1级宫颈组织、正常宫颈组织(P<0.05),CXCL1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CIN 1级宫颈组织、正常宫颈组织(P<0.05);CIN 1级宫颈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CXCL1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不同级别病变组年龄、体质量指数、受教育年限、性伴侣>1个占比、妊娠次数、流产次数、分娩次数、初孕年龄、盆腔炎病史占比、阴道炎病史占比、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肌酐、尿酸、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病变组初次性交年龄低于低级别病变组(P<0.05),高级别病变组口服避孕药、高危型HPV感染、P16阳性、Ki-67阳性占比均高于低级别病变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口服避孕药[OR=3.114(95%CI:1.281,7.569)]、高危型HPV感染[OR=5.613(95%CI:2.309,13.640)]、Survivin蛋白阳性[OR=3.435(95%CI:1.413,8.348)]、CXCL13蛋白阳性[OR=3.347(95%CI:1.377,8.134)]是影响CIN病变程度的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CXCL13及两者联合评估CIN病变程度的敏感性分别为72.50%(95%CI:0.612,0.816)、67.50%(95%CI:0.560,0.773)、81.25%(95%CI:0.707,0.888),特异性分别为71.43%(95%CI:0.477,0.878)、76.19%(95%CI:0.525,0.909)、90.48%(95%CI:0.682,0.98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95%CI:0.629,0.822)、0.712(95%CI:0.604,0.819)、0.898(95%CI:0.834,0.963)。结论Survivin、CXCL13与CIN病变程度有关,随着CIN病变程度升级,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呈上升趋势、CXCL13蛋白阳性表达呈下降趋势,两者联合评估CIN病变程度效能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变程度 SURVIVIN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3
下载PDF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治疗进展
9
作者 王夏 李风艳 王朝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57-61,共5页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宫颈癌的前期病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针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因育龄期女性担忧有创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对保...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宫颈癌的前期病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针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因育龄期女性担忧有创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对保守治疗的研究仍在继续。本文综述近年来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消融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策略及预防性疫苗的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超声小探头探查5、6级支气管路径对肺结节诊断的价值
10
作者 聂云强 刘莉丽 +5 位作者 宋明 吴付梅 冀霞 魏莉 李大刚 康乐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4期76-79,96,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小探头诊断5、6级支气管相关肺结节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薄层CT诊断肺外周结节的患者49例。薄层CT判断肺结节相关5级或6级支气管、测量结节的直径,评估实性结节、单纯磨玻璃结节。... 目的 探讨超声小探头诊断5、6级支气管相关肺结节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薄层CT诊断肺外周结节的患者49例。薄层CT判断肺结节相关5级或6级支气管、测量结节的直径,评估实性结节、单纯磨玻璃结节。超声小探头测量5级管口到结节的距离、测量支气管相关结节的长度,判断超声小探头与结节的位置,统计分析以上因素对活检结果的影响。结果 49例患者活检阳性率79.59%,超声小探头测量结节的长度阳性组15.0(10.0,23.0)mm,阴性组11.0(2.0,20.8)mm(z=-11.220 P=0.022)。超声小探头在结节内部阳性率90.33%明显高于超声小探头在结节边缘的阳性率61.11%(χ^(2)=5.982,P=0.014)。CT测量结节的直径阳性组22.0(16.0,29.0)mm阴性组19.5(15.0,30.0)mm(z=-5.261,P=0.017)。性别、年龄、5级管口到结节的距离、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5级支气管肺相关结节、6级支气管相关肺结节对活检阳性结果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T测量肺结节直径越大,超声小探头经5、6支气管测得肺结节长度越长,超声图像呈同心圆样改变,活检阳性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级支气管 6级支气管 实性结节 磨玻璃结节 超声小探头1
下载PDF
醋酸曲安奈德软膏联合3M液体敷料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叶秀玉 王静静 庄娟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醋酸曲安奈德软膏联合3M液体敷料在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遴选被确诊为尿布皮炎的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0例)与单药组(40例)。联合组联合应用醋酸曲安奈德软膏与3M液体敷料治疗,单... 目的分析醋酸曲安奈德软膏联合3M液体敷料在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遴选被确诊为尿布皮炎的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0例)与单药组(40例)。联合组联合应用醋酸曲安奈德软膏与3M液体敷料治疗,单药组单纯使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皮炎分度、皮损面积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单药组的80.00%(32/40)(P<0.05)。治疗后,联合组新生儿的皮炎分度显著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新生儿的皮损面积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新生儿的皮损面积评分(0.21±0.05)分显著低于单药组的(0.68±0.12)分(P<0.05)。联合组新生儿出现潮红加重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单药组出现皮肤糜烂1例,潮红加重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尿布皮炎联合应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和3M液体敷料的临床效果肯定,有助于缓解患儿皮炎症状,加速康复进程,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曲安奈德乳膏 3M液体敷料 尿布皮炎 临皮皮炎分度 皮损评分
下载PDF
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治疗子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朱瑞森 赵淑萍 +2 位作者 汤云 郑德璇 邹存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讨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r-CWS)治疗子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因HR-HPV感染引起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行子... 目的:探讨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r-CWS)治疗子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因HR-HPV感染引起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术后6个月复查HR-HPV持续感染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r-CWS治疗1个疗程,36例)和对照组(仅观察,33例)。统计患者治疗有效率、阴道微生态变化及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①69例患者中,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0.56%)明显高于对照组(3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乳杆菌患者的比率较对照组增加明显(77.78%vs.45.45%,P<0.05);治疗组pH值≥4.6、白细胞酯酶(LE)阳性患者的比率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36例患者中发热5例,下腹坠胀感5例,腹泻1例,皮疹1例。结论:Nr-CWS治疗子宫颈锥切术后持续HR-HPV感染疗效较好,阴道微生态环境指标(乳杆菌、LE、pH值≥4.6)改善明显,且无严重副反应发生,但仍需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出发,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锥切术后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 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
下载PDF
环形电刀切除术对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分娩的影响
13
作者 满玮平 石衍颖 张子慧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对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 目的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对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CKC)治疗,观察组采用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分娩情况、围产儿不良结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锥切组织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15.63%,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和CKC两种术式治疗HSIL患者疗效相当,相对于CKC,LEEP术式具有操作方便、无需麻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对妊娠结局影响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环形电刀切除术 分娩情况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阴道灌洗液中炎症因子与CD4^(+)和CD8^(+)T细胞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早期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王岚 唐娟 +2 位作者 庾广聿 丁国彦 姚婷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阴道灌洗液中CD4^(+)与CD8^(+)T细胞亚群分布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市人民医院高危型人类乳... 目的:探讨阴道灌洗液中CD4^(+)与CD8^(+)T细胞亚群分布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市人民医院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HSIL患者120例和早期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患者144例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未感染HR-HPV的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和宫颈灌洗液炎症因子(IL-2、INF-γ、IL-10、TNF-α)、CD4^(+)与CD8^(+)T细胞分布与比值。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HSIL进展至早期CC的影响因素,绘制ROC及校准图对模型评估。结果:对照组、HSIL组与早期CC组患者血IL-2、INF-γ、IL-10、TNF-α水平、CD4^(+)细胞分布、CD8^(+)T细胞分布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阴道灌洗液中IL-2、INF-γ、IL-10、TNF-α水平、CD4^(+)细胞分布、CD8^(+)T细胞分布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早期CC组高于HSIL组及对照组(均P<0.05),HSIL组高于对照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模型2中产次>2次(OR=3.119,95%CI:4.353~6.737)与阴道灌洗液CD4^(+)T细胞百分比(OR=0.327,95%CI:0.188~0.478)(P<0.001,AUC=0.908),模型3中CD4^(+)/CD8^(+)(OR=0.809,95%CI:0.356~1.868)(P<0.001,AUC=0.873)对HSIL发展至早期CC有独立影响;两模型ROC曲线无明显差异(Z=1.550 4,P=0.121)。模型3中仅用CD4^(+)/CD8^(+)就能良好预测,该模型为优,该模型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接近。结论:HR-HPV感染后,宫颈局部免疫状态参与HSIL及HSIL进展至早期CC,且CD4^(+)/CD8^(+)T细胞比值可作为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阴道灌洗液 CD4^(+)与CD8^(+)T细胞 局部炎症因子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效能
15
作者 李玲玲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池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43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联合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池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43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CT、HR-HPV、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及血清SCCA检测。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CT、HR-HPV、血清SCC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HSIL+的诊断效能。结果243例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2例,HSIL 173例,宫颈癌38例。TCT阳性率72.43%,HR-HPV阳性率83.54%,随着宫颈病理级别升高,TCT及HR-HPV检测阳性率随之升高(P<0.05)。血清SCCA阳性163例,随着宫颈病理级别的升高,血清SCCA阳性率及SCCA表达量均随之升高(P<0.05)。TCT+HR-HPV+SCCA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和两两联合检测(P<0.05)。结论血清SCCA检测结果与宫颈病理级别呈正相关,血清SCCA联合TCT、HR-HPV能提高HSIL+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诊断
下载PDF
阴道微生态失衡联合血清HLA-G、HLA-E水平评估HSIL患者CKC术后HPV持续感染价值
16
作者 郑晶晶 张凡 +2 位作者 秦晶晶 刘馨雨 辛德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658-1662,共5页
目的:探究阴道微生态失衡联合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水平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冷刀锥切(CKC)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HSIL... 目的:探究阴道微生态失衡联合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水平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冷刀锥切(CKC)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HSIL患者137例临床资料,均行CKC治疗并术后随访1年,观察术后HPV持续感染情况,测定阴道微生态及血清HLA-G、HLA-E,分析阴道微生态及血清HLA-G、HLA-E水平与HPV持续感染关系以及评估价值。结果:137例术后1年内HPV持续感染31例(阳性组),HPV持续感染率为22.6%,未持续感染106例(阴性组),两组阴道pH值,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及滴虫阴道炎发生等均有差异,阳性组阴道微生态失衡率高于阴性组,血清HLA-G(19.84±3.53 ng/ml)、HLA-E(75.39±15.83 pg/ml)水平均高于阴性组(16.93±2.96 ng/ml、68.42±12.51 pg/ml),阳性组中阴道微生态失衡者血清HLA-G、HLA-E水平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阴道微生态失衡、血清HLA-G、HLA-E水平与术后HPV持续感染呈正相关(r=0.633、0.529、0.608,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阴道微生态失衡、血清HLA-G、HLA-E水平及联合评估术后HPV持续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1、0.773、0.805、0.885(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失衡联合血清HLA-G、HLA-E水平有对HSIL患者CKC术后HPV持续感染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冷刀锥切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微生态失衡 人类白细胞抗原-G 人类白细胞抗原-E 持续感染 预测
下载PDF
HPV16/18型阳性且TCT正常患者发生HSIL+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刘翔宇 王轶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58-564,共7页
目的探究HPV16/18阳性且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正常患者发生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及以上(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worse,HSIL+)病变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 目的探究HPV16/18阳性且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正常患者发生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及以上(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worse,HSIL+)病变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转诊阴道镜及宫颈活检的辅助评估工具。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HPV16/18型阳性且TCT正常并行阴道镜+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共207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建立连线图,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符合度、准确度及临床实用性。结果(1)单因素卡方检验显示,BMI(χ^(2)=12.13,P<0.001)、吸烟(χ^(2)=15.28,P<0.001)、阴道微生态(χ^(2)=10.074,P=0.002)、感染时间(χ^(2)=82.444,P<0.001)、阴道状态(χ^(2)=66.458,P<0.001)为HPV16/18阳性且TCT正常患者发生HSIL+的独立风险因素;(2)风险预测模型的AUC为0.94(95%CI=0.89~0.98);(3)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后,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37。结论本研究基于BMI、阴道微生态、吸烟、感染时间及阴道状态等影响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HPV16/18型阳性且TCT正常患者发生HSIL+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准确度及临床实用性,可为临床医生面对HPV16/18型阳性且TCT正常患者是否行阴道镜+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18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TCT
下载PDF
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的表达在LSIL患者中的分流价值
18
作者 张欣宁 吴海燕 +2 位作者 刘永珠 朱伟艳 何晓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86-90,共5页
目的 探究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的表达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中的分流价值。方法 180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颈炎(NC)组(40例)、LSIL组(100例)及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40例)。比较三组的宫... 目的 探究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的表达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中的分流价值。方法 180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颈炎(NC)组(40例)、LSIL组(100例)及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40例)。比较三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表达量、阳性率;比较LSIL组中不同转归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m 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阳性率;分析LSIL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与HPV E6/E7 mRNA的相关性。结果 NC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分别为(1.23±0.16)、(1.76±0.32), LSIL组分别为(3.39±0.59)、(5.01±1.32), HSIL组分别为(6.56±0.93)、(8.10±1.69)。三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NC组、LSIL组, LSIL组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分别为25.00%、27.50%, LSIL组分别为76.00%、71.00%, HSIL组分别为95.00%、100.00%。三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NC组、LSIL组,LSIL组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IL组中不同转归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m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及HPV E6/E7 mRNA表达量、阳性率显著高于持续者和消退者,持续者显著高于消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LSIL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与HPV E6/E7 mRNA呈正相关(r=0.816, P<0.05)。结论 LSIL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mybl2 mRNA的表达与HPV E6/E7 mRNA密切相关,其在LSIL患者中的分流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脱落细胞 mybl2 mRNA 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分流价值
下载PDF
改良宫颈环形电切术与传统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林培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58-62,共5页
目的比较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采用改良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传统宫颈环形电切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阴道镜室的第一次接受LEEP治疗的60例HISL育龄期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 目的比较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采用改良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传统宫颈环形电切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阴道镜室的第一次接受LEEP治疗的60例HISL育龄期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改良LEEP术组(30例)和传统LEEP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阴道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手术时间、宫颈再生率。结果改良LEEP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LEEP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EEP术组的术中阴道出血量少于传统LEEP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EEP术组的术后1d~1周发生的再出血率低于传统LEEP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EEP组的术后12月宫颈长度测量长于传统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EEP组的术后宫颈再生率优于传统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SIL患者采用改良LEEP术,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及术后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宫颈再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宫颈再生 阴道出血 效果
下载PDF
Keratin17联合HPV E6/E7 mRNA对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转归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吴莹 李媛 王晓燕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研究Keratin17(Krt17)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对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期间诊断为LSIL并完成24个... 目的研究Keratin17(Krt17)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对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期间诊断为LSIL并完成24个月随访的患者,根据第24个月复诊时病变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LSIL消退或维持的患者为病变未进展组,LSIL进展至更高级别的患者为病变进展组。比较2组患者首次确诊时临床资料、Krt17 mRNA表达水平、E6/E7拷贝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LSIL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Krt17联合E6/E7对LSIL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98例LSIL患者中病变进展者19例、占19.39%,病变未进展者79例、占80.61%;病变进展组的LSIL患者年龄、吸烟比例、绝经比例、Krt17 mRNA表达水平、E6/E7拷贝数高于病变未进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吸烟、Krt17 mRNA表达水平增加、E6/E7拷贝数增加是LSIL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Krt17和E6/E7对LSIL病变进展具有预测价值,两指标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1%和94.74%。结论Krt17联合HPV E6/E7对LSIL病变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病变进展 Keratin17 人乳头瘤病毒E6/E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