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SA技术与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刘祥英 何帆 +5 位作者 吴金星 魏文超 晏长红 王巧芳 吴丹 刘春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5例NRDS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给予LISA技术,n=29)和INSURE组(给予INSURE技术,n=26)。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二次牛肺表面活性剂(CPS)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72 h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低于INSURE组,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INSUR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均低于INSU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相比,LISA技术治疗早产儿RDS,能有效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缩短用氧时间,并减少BPD及R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
下载PDF
LISA技术治疗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
2
作者 赵明明 刘玉娟 +1 位作者 李忠良 刘小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下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下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 careunit,NICU)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5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28例)和气管插管-注入PS-拔管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组(30例)。LISA组采用LISA技术,在nCPAP下,气管内置入微管并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INSURE组采用INSURE技术,拔管后给予nCPAP辅助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病儿给药过程、给药前后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气、用氧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LISA组病儿72 h内机械通气率低于INSUR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比46.7%,P=0.043);LISA组病儿住院期间无创正压通气时间(404.50 h比483.50 h,P=0.033)及总用氧时间(520.00 h比612.50 h,P=0.040)低于INSURE组;LISA组给药1 h后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pressureof O_(2),PaO_(2))变化高于INSURE组[(54.29±5.69)mmHg比(52.87±3.27)mmHg,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5.0%比53.3%,P=0.028)及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28.6%比56.7%,P=0.031)低于INSURE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RDS治疗中,LISA技术在减少72 h内机械通气率、住院期间用氧时间、近期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超低出生体质量儿RD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类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 婴儿 超低出生体质量
下载PDF
LISA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吴英丽 张磊 +3 位作者 张海鲲 王玉霞 赵明明 王丹旗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63-666,672,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传统组(n=40)和LISA组(n=40)。传统组应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拔管(INSURE)技术治疗,LISA组采取LISA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2 h后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MI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LISA组上述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治疗72 h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白介素10(IL-10)水平、氧合指数(OI)、呼吸频率(RR)测定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LISA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LISA组72 h内机械通气率低于传统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NICU入住天数、住院天数短于传统组(P<0.05),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5.00%)低于传统组的20.00%(P<0.05);LISA组28 d病死率5.00%和传统组的12.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NRDS患儿采用LISA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炎症状况,明显缩短氧疗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提高肺功能,并有助于降低BPD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功能 血气指标 炎症因子 新生儿
下载PDF
LISA技术和INSURE技术在早产儿NRDS中的疗效
4
作者 张磊 范志刚 +1 位作者 许彬 龚志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LISA)技术和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NRDS早产患儿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31)和B组(n=29),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 目的:探讨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LISA)技术和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NRDS早产患儿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31)和B组(n=29),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采用LISA技术治疗;B组采用INSUR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用药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及插管所需时间、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93.56%)较B组(72.41%)更高(P<0.05);A组SpO_(2)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及72 h内机械通气使用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再次使用P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插管所需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INSURE技术,LISA技术对NRDS早产儿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 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技术 并发症
下载PDF
LISA联合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
5
作者 张静 蔡运相 +3 位作者 覃述 毛金梅 白玉新 刘荣添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联合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胎龄≤34周的RDS早产儿118例为...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联合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胎龄≤34周的RDS早产儿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组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其中NIPPV组56例,NCPAP组62例。两组早产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方式均为LISA,给药前、给药中及给药后分别采用NIPPV和NCPAP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给药前及给药后1 h、6 h时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NIPPV组患儿注入PS后1 h、6 h的动脉血氢离子浓度指数(pH)、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NCPAP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患儿72 h内有创通气率、多次使用PS比例、呼吸暂停发生率、无创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均低于NCPA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有创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喂养不耐受(FI)、气漏综合征、PS药物反流及鼻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ISA技术联合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RDS中,NIPPV能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可降低72 h内机械通气率、缩短无创呼吸支持时间,减少BPD的发生,可作为初始模式在早产儿RDS临床中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下载PDF
NIPPV联合LISA技术治疗NRDS效果及对早产儿动脉血气、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6
作者 张原园 刘翠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533-1537,共5页
目的:探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效果及对早产儿动脉血气、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9月本院诊治的96例NRDS早产儿,简单随机分... 目的:探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效果及对早产儿动脉血气、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9月本院诊治的96例NRDS早产儿,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其中对照组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LISA技术治疗,观察组行NIPPV+LISA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情况、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iO_(2))、PH]、指标、肺氧合指标[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O_(2)/PAO_(2))、氧合指数(OI)]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5.3±1.7d)、有创通气占比(16.7%)、总氧疗时间(10.7±2.2d)、住院时间(27.9±4.3d)均低于对照组(6.6±2.0d、35.4%、12.4±2.5d、31.6±5.1d),撤机成功占比(87.5%)高于对照组(72.9%);两组PaO_(2)、SiO_(2)、PaO_(2)/PAO_(2)、PH值均升高,PaCO_(2)、O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25.0%)(均P<0.05)。结论:NIPPV联合LISA技术可更有效改善NRDS早产儿动脉血气,增强肺通气,促进临床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细导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动脉血气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PS经LISA法注入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储振宇 朱良梅 胡方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9期2084-2088,共5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LISA)注入肺内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作为研...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LISA)注入肺内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插管法将布地奈德和PS混合液注入气管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ISA法注入布地奈德和PS混合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H值、血二氧化碳分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操作相关指标(无创通气时间、给药时SpO_(2)下降、置管失败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H值、血氧分压均较治疗前升高,血二氧化碳分压均降低,且观察组pH值、血氧分压分别为7.38±0.06、(69.02±13.54)mmHg,均高于对照组[7.30±0.07、(61.48±14.84)mmHg],血二氧化碳分压为(32.47±5.55)mmHg,低于对照组[(40.46±5.9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IL-6、IL-8水平分别为(62.51±7.21)pg/mL、(42.85±6.69)μg/L、(55.84±6.16)pg/mL,均低于对照组[(70.47±8.11)pg/mL、(51.38±7.13)μg/L、(64.83±7.0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为(10.67±2.01)d,明显短于对照组[(15.84±2.24)d],给药时SpO_(2)下降、置管失败患者比率分别为9.76%、0,均低于对照组(30.77%、1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PS经LISA法注入进行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效果较好,置管失败发生率更低,并发症更少,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布地奈德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 血气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联合LISA方法早期使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佳磊 于金枝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7期159-163,共5页
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rough the nares,NCPAP)联合微创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方法早期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 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rough the nares,NCPAP)联合微创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方法早期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97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观察组NCPAP联合LISA方法向气管内注入PS。比较两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经皮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O_(2))水平以及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aCO_(2)、PaO_(2)、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_(2)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aO_(2)、SpO_(2)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漏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激性高血糖、视网膜病、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症状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8,P=0.049)。结论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时,可NCPAP联合LISA方法早期使用PS治疗,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优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属于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改良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石景喆 姜苑林 +4 位作者 覃述 蔡运相 刘艳 白玉新 刘荣添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河池市人民医院出生胎龄≤34周诊断为NRDS的早产儿12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早产...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河池市人民医院出生胎龄≤34周诊断为NRDS的早产儿12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早产儿均使用LISA技术操作,随机分为改良LISA组和LISA组,其中改良LISA组延长给药注入时间至10 min,LISA组常规快速给药,时间为3 min内,两组早产儿给药期间均予以经鼻无创正压通气(NCPAP)无创通气模式呼吸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给药期间心动过缓、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药物反流率及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给药过程中心动过缓、血氧饱和度下降、生后72 h机械通气率及治疗前不同时间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颅内出血及气漏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ISA组相比,改良LISA组给药过程中药物反流率更低(6.35%vs.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LISA技术与LISA技术疗效相当,未增加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降低PS给药过程中药物反流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肺表面活性剂给药 早产儿 药物反流
下载PDF
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丽华 雷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7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传统组与LISA组,各40例。传统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传统组与LISA组,各40例。传统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灌注-拔管(INSURE)治疗,LISA组采用LISA技术治疗。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PS用药剂量,比较两组给药前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血管阻力(PVR)、血管外肺水含量(EVLW)、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室每搏做功指数(RVSWI)及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水平。记录患儿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情况。结果:LISA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S用药剂量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24 h PaCO_(2)均低于给药前,PaO_(2)、SaO_(2)、OI均高于给药前,且LISA组PaCO_(2)低于传统组,PaO_(2)、SaO_(2)、OI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24 h PVR、EVLW、mPAP均低于给药前,RVSWI高于给药前,且LISA组PVR、EVLW、mPAP均低于传统组,RVSWI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24 h血清AOPPs、8-OHdG水平均低于给药前,且LISA组均较传统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心动过缓、机械通气、再次给予PS占比分别为5.00%、12.50%、30.00%,低于传统组的20.00%、32.50%、5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A技术能改善NRDS患儿的氧合功能与肺循环功能,降低心动过缓、机械通气、再次给予PS的发生率,并对血清AOPPs、8-OHdG水平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 肺循环功能 血气分析 不良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Lisa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11
作者 罗红梅 袁晓庆 +5 位作者 何丹 史勇军 石碧珍 陈兰 康颖倩 刘玲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73-1078,1087,共7页
目的比较微创植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技术(Lisa)和气管插管-PS-快速拔管(Insure)对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科胎龄<32周NRDS的早产儿采用Lisa(Lisa组)和Insure(Insure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使用P... 目的比较微创植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技术(Lisa)和气管插管-PS-快速拔管(Insure)对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科胎龄<32周NRDS的早产儿采用Lisa(Lisa组)和Insure(Insure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使用PS前后30 min的血气情况[氧分压(PO 2)、二氧化碳分压(PCO 2)],两组患儿早产儿相关并发症、出院前死亡情况,使用PS后72 h内机械通气、二次使用PS、气漏、肺出血情况,以及两组患儿住院时间、需呼吸机时间、需氧时间;按胎龄31~32周、30~29周、27~28周、25~26周进行分层,分析两组不同胎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使用呼吸机和需氧时间。结果Lisa组使用PS后72 h内需机械通气及二次使用PS的比例低于Insur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早产儿的相关并发症,住院、使用呼吸机及需氧时间,给药前后血气及出院前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与Insure组不同胎龄患儿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以胎龄分层分析,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及需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a技术给予PS治疗NRDS能降低72 h内机械通气及二次使用PS的比例,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植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管插管-PS-快速拔管技术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5
12
作者 徐芬 罗俊 +2 位作者 黎红平 黄艳 林鸿志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评价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LISA)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 目的评价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LISA)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所有LISA联合CPAP治疗RDS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别比较胎龄<34周罹患RDS的早产儿中,LISA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含759例患儿。与对照组相比,LISA组患儿机械通气比率低(RR:0.32,95%CI:0.13~0.82);BPD发生率低(RR:0.61,95%CI:0.42~0.88);但两组患儿病死率、ROP、IVH、气胸及PV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明显降低机械通气及BPD发生率,但对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微管注入肺表面活性剂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meta分析 早产儿
下载PDF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13
作者 孙翠翠 刘金凤 +2 位作者 吴爱华 刘玉晔 刘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7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NRDS患儿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患儿均予...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NRDS患儿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患儿均予咖啡因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经LISA技术注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皮质氧饱和度、脑血氧定量指数、脑氧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转化生长因子β1、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微创注入LISA技术联合咖啡因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和脑代谢指标,抑制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技术 猪肺磷脂注射液 咖啡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14
作者 郑倩 王淮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LISA)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08例BPD新生儿,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LISA)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08例BPD新生儿,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插管法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布地奈德混合液,观察组则采用LISA注入混合液。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和用药24 h后的血气指标[pH、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2)]、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BPD等级,并对比两组无创通气时间、氧气依赖总时间、住院时间、置管失败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H、PaO2、PaCO_(2)、TNF-α、IL-6、IL-8、Cor、ACTH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PD中重度占比、无创通气时间、氧气依赖总时间、住院时间、置管失败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ISA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BPD有助于提升疗效,并可降低患儿应激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 布地奈德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微侵入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杨磊 袁水生 +2 位作者 胡小华 罗勇 黄菁娟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微侵入气管内注入PS(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80例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INSURE组和LISA组各40例,分别应用INSURE技术和L... 目的:探讨微侵入气管内注入PS(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80例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INSURE组和LISA组各40例,分别应用INSURE技术和LISA技术。观察两组插管所需时间、给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氧动力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ISA组插管所需时间、给药时间均短于INSURE组(P<0.05)。LISA组和INSURE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的住院时间短于INSURE组(P<0.05)。LISA组和INSURE组干预前PaO_(2)、PaCO_(2)、氧合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和INSURE组干预后PaO_(2)、氧合指数高于干预前,PaCO_(2)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LISA组PaO_(2)、氧合指数高于INSURE组,PaCO_(2)低于INSURE组(P<0.05)。LIS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40),低于INSURE组的45%(18/40,P<0.05)。结论:LISA技术在新生儿RDS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患儿的插管所需时间、给药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氧动力学指标,不影响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侵入气管内注入PS 新生儿
下载PDF
非Magill钳辅助LISA技术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晓 陈平洋 +1 位作者 谭鑫 董青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5-420,共6页
目的比较非Magill钳辅助微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注入(LISA)技术与气管插管-气管内注入PS-拔管后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InSurE)技术。方法回顾分析172例胎龄<32周,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并使用PS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LIS... 目的比较非Magill钳辅助微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注入(LISA)技术与气管插管-气管内注入PS-拔管后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InSurE)技术。方法回顾分析172例胎龄<32周,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并使用PS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LISA组(n=106)通过非Magill钳辅助LISA技术注入PS,InSurE组(n=66)通过InSurE技术注入PS,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两种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与InSurE组相比,LISA组胎龄小,体质量轻,男性、猪肺磷脂使用比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共匹配成功43对病例,两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后两组间主要结局(病死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次要结局(用氧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生后72小时内开始的机械通气率、生后72小时后开始的机械通气率、总机械通气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相比,非Magill钳辅助LISA技术安全可行,但是否可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及病死率,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下载PDF
LISA技术联合喉罩气道正压通气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患儿PO2、PCO2的影响
17
作者 钟小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209-1212,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联合喉罩气道正压通气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PO... 目的:探讨微创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联合喉罩气道正压通气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患儿PO2、PCO2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NRDS早产患儿3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6例)和喉罩通气道组(22例),对照组用Magill钳持6F无菌胃管置入气道,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200 mg·kg^-1);喉罩通气道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时予喉罩气道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后3 h、24 h PO2、PCO2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 h,喉罩通气道组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PO2、PC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通气道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返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炎、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A技术联合喉罩气道正压通气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能够迅速改善患儿氧合,并降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返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气道 微创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下载PDF
LISA与INSRUE两种给药方式对极低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付利珍 刘真真 张先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0-595,共6页
目的:探讨细管(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intubation surfactant exudation,INSURE)2种给药方式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极低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 目的:探讨细管(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intubation surfactant exudation,INSURE)2种给药方式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极低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极低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尾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6例采取INSURE技术,观察组54例采取LISA技术。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插管一次性成功率、药液反流、PS再次使用率、72 h内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的差异。结果:在技术操作中,观察组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8.15%(53/54)vs.85.71%(48/56),P=0.042]。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平均吸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_(2),FiO_(2))、心动过缓发生率、72 h内重新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使用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30.36%(17/56)vs.12.96%(7/54),P=0.027]。平均住院费用对照组[(99720.23±37356.95)元]高于观察组[(85630.83±34110.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气管内给予PS治疗极低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LISA技术优于INSRUE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体质量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细管 气管插管
下载PDF
LISA技术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丽娟 陈志君 蒋国美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呼吸道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对患儿氧合指数的改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8例2019年2月-2020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早产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 目的:探讨经呼吸道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治疗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对患儿氧合指数的改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8例2019年2月-2020年12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早产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技术治疗,研究组采用LISA技术。主要检测治疗前后血液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呼吸次数、不良结局和预后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24、48 h后PaO_(2)、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治疗后24、48 h后PaCO_(2)、呼吸均低于对照组,研究患儿不良结局和预后总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ISA技术治疗早产NRDS患儿,氧合指数显著改善,预后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呼吸道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指数 预后
下载PDF
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慧杰 黄华飞 陆国琴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5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1例25~32周...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技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1例25~32周诊断NRDS的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LISA组(53例)与传统的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灌注-拔管(intubate-pulmonary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extubate,INSURE)组(48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治疗NRDS的效果。结果两组初始呼吸机参数要求、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72h内有创机械通气率、呼吸支持时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龄25~27周的研究对象中,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NSURE组(P<0.05)。结论LISA技术在NRDS的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并可改善部分患儿的临床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技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