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玉米穗期虫害、粒腐穗发生动态调查及防治分析
1
作者 陈立涛 董志平 +3 位作者 马继芳 刘佳 赵永民 王永芳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0期34-36,共3页
对不同品种穗期虫害、粒腐穗进行动态调查,结果显示,4代棉铃虫幼虫虫量高峰期在8月25日,3代玉米螟幼虫虫量高峰期在9月1日,棉铃虫虫量高峰比玉米螟早7 d左右。粒腐穗在8月25日开始出现,随后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直至收获。品种间粒腐穗... 对不同品种穗期虫害、粒腐穗进行动态调查,结果显示,4代棉铃虫幼虫虫量高峰期在8月25日,3代玉米螟幼虫虫量高峰期在9月1日,棉铃虫虫量高峰比玉米螟早7 d左右。粒腐穗在8月25日开始出现,随后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直至收获。品种间粒腐穗数量的变化趋势与棉铃虫、玉米螟总虫量变化趋势一致,粒腐穗发生由棉铃虫、玉米螟为害所致。劳氏黏虫在穗部有较高的虫量,可能会成为今后玉米穗期常见的新发害虫。穗期粒腐穗及虫害的防治应加强前代虫害防治,以减少下代穗期虫源数量,可以采取选择抗虫品种、提早播期的农业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期虫害 粒腐穗 劳氏黏虫
下载PDF
3种粘虫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婷 黄芊 +8 位作者 蒋显斌 凌炎 陈玉冲 符诚强 吴碧球 黄所生 李成 黄凤宽 龙丽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探讨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行为,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改进法分别测试3种粘虫(东方粘虫、劳氏粘虫和淡脉粘虫)在4种寄主植物(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上的取食选择性,分别于... 【目的】探讨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行为,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改进法分别测试3种粘虫(东方粘虫、劳氏粘虫和淡脉粘虫)在4种寄主植物(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上的取食选择性,分别于接虫后6和24 h记录幼虫对各植物的选择数量。【结果】3种粘虫各龄幼虫在接虫后6和24 h时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率均有变化。在24 h时,东方粘虫各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P<0.05,下同),其中1龄和2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分别高达82%和89%;劳氏粘虫1~6龄幼虫偏好取食玉米,其中1龄、2龄和3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均超过50%,分别为78%、70%和55%,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率;淡脉粘虫1~6龄幼虫均偏好取食水稻,其中2~4龄幼虫对玉米和水稻的选择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存在差异,3种粘虫对玉米和水稻的取食选择性强,对甘蔗和稗草的取食选择性较弱;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低龄幼虫喜食玉米,淡脉粘虫低龄幼虫嗜食水稻和玉米,高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性不如低龄幼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粘虫 劳氏粘虫 淡脉粘虫 寄主植物 取食选择
下载PDF
劳氏黏虫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被引量:7
3
作者 黄芊 蒋显斌 +9 位作者 凌炎 蒋婷 陈玉冲 龙迪 符诚强 吴碧球 黄所生 李成 黄凤宽 龙丽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3,共6页
【目的】明确寄主植物对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Duponchel)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温度(24±1)℃、湿度(75±5)%、光周期为12 h光∶12 h暗的室内条件下,分别以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叶片为寄主植物,观察劳氏黏虫... 【目的】明确寄主植物对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Duponchel)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温度(24±1)℃、湿度(75±5)%、光周期为12 h光∶12 h暗的室内条件下,分别以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叶片为寄主植物,观察劳氏黏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蛹质量、成虫繁殖力并计算生命表参数。【结果】劳氏黏虫幼虫历期取食玉米时间最短,为20.18 d,取食甘蔗时间最长,为25.24 d。非成虫期存活率在玉米上最高(68%),在稗草上最低(58%);雌成虫蛹质量以取食玉米的最高(32.43 mg),取食稗草的最低(22.61 mg);取食玉米的产卵量最多,单雌产卵量为1 019.42粒,取食甘蔗的产卵量最少,单雌产卵量为665.27粒。劳氏黏虫在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上的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13、0.12、0.10和0.10,净增殖率(R0)分别为226.54、211.48、153.71和171.85。【结论】在4种寄主植物中,玉米为劳氏黏虫最优寄主,其次是水稻,甘蔗和稗草可作为寄主或中间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氏黏虫 寄主植物 生长发育 繁殖 生命表参数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诱捕昆虫种类及雄蛾特征鉴别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海亮 陈斌 +4 位作者 徐红星 包斐 赵福成 吕仲贤 王桂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0,共5页
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预报是指导防治的基础工作。在使用性信息素进行成虫种群监测过程中发现了劳氏黏虫、莴苣冬夜蛾和斜纹夜蛾3种非靶标鳞翅目昆虫。对诱捕到的3种非靶标鳞翅目昆虫的比例统计发现,劳氏黏虫最为常见,其次为莴苣冬夜蛾,... 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预报是指导防治的基础工作。在使用性信息素进行成虫种群监测过程中发现了劳氏黏虫、莴苣冬夜蛾和斜纹夜蛾3种非靶标鳞翅目昆虫。对诱捕到的3种非靶标鳞翅目昆虫的比例统计发现,劳氏黏虫最为常见,其次为莴苣冬夜蛾,二者占非靶标鳞翅目昆虫的98%以上,斜纹夜蛾数量较少。非靶标昆虫的比例与调查时期有关,5月至10月诱捕到草地贪夜蛾的比例为97.01%,11月至次年4月,非靶标鳞翅目昆虫比例超过50%。对4种昆虫雄蛾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为基于性信息素的草地贪夜蛾准确测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性诱剂 种类 劳氏黏虫 莴苣冬夜蛾 特征鉴别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与玉米灌浆期3种常见夜蛾科害虫的形态特征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琦 段云 +6 位作者 侯艳红 陈莉 范志业 沈海龙 刘迪 李雷雷 李世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1,共8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全球预警的一种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2019年1月入侵我国,目前已扩散蔓延至我国24个省份。田间调查发现,在玉米灌浆期,草地贪夜蛾与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全球预警的一种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2019年1月入侵我国,目前已扩散蔓延至我国24个省份。田间调查发现,在玉米灌浆期,草地贪夜蛾与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Duponchel)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等夜蛾科害虫常常混合发生,且形态相近,容易混淆,给调查和测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文详细描述了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比较了其与黏虫、劳氏黏虫和棉铃虫4个虫态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别,以期为玉米灌浆期草地贪夜蛾的准确鉴别和田间调查提供依据,并为其精准测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黏虫 劳氏黏虫 棉铃虫 形态特征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三个SfruPBPs对本种及同域种劳氏粘虫性信息素及腺体组分的亲和力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树壕 司玉晓 +2 位作者 闫祺 郭慧芳 董双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1-279,共9页
【目的】测定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3个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PBP)(SfruPBP)对草地贪夜蛾及同域近缘种劳氏粘虫Leucania loreyi性信息素及腺体组分的结合特性,探究草地贪夜蛾这3个SfruPBPs在两种昆虫不... 【目的】测定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3个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PBP)(SfruPBP)对草地贪夜蛾及同域近缘种劳氏粘虫Leucania loreyi性信息素及腺体组分的结合特性,探究草地贪夜蛾这3个SfruPBPs在两种昆虫不同性信息素组分识别中的作用。【方法】以pET-30a(+)为载体分别构建草地贪夜蛾3个SfruPBPs的原核表达质粒,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并培养至OD_(600)=0.6~0.8后,加入IPTG进行这3个SfruPBPs的诱导表达,采用Ni-NTA琼脂糖磁珠进行蛋白纯化;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这3个SfruPBPs与草地贪夜蛾和劳氏粘虫的共14种性信息素和腺体组分的结合特性。【结果】原核表达获得SfruPBP1-3重组蛋白,进一步纯化后电泳检测得到单一且预期大小的目的蛋白。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发现,在草地贪夜蛾和劳氏粘虫已报道的总计14种性信息素和腺体组分中,SfruPBP1对这两种害虫的性信息素主组分Z9-14∶Ac特异性强结合,K_(i)=0.80μmol/L;SfruPBP2结合谱较广,除对性信息素次要组分Z7-12∶Ac及腺体组分12∶Ac,E7-12∶Ac和Z10-14∶Ac强结合(K_(i)<1.00μmol/L)外,还对性信息素主组分Z9-14∶Ac及腺体组分Z9-12∶Ac和11-12∶Ac具中等结合能力(1.00μmol/L<K_(i)<4.00μmol/L);SfruPBP3仅对腺体组分Z9-12∶Ac具中等结合能力(K_(i)=1.36μmol/L)。在上述与SfruPBP具有强或中等结合能力的组分中,Z9-14∶Ac,Z7-12∶Ac及12∶Ac也是劳氏粘虫的性信息素或腺体组分,但3个SfruPBPs对劳氏粘虫的特有腺体组分Z7-14∶Ac均无明显结合能力。【结论】草地贪夜蛾3个SfruPBPs均在其性信息素感受中发挥作用,但不同SfruPBPs具有明显的组分选择性;这3个SfruPBPs对劳氏粘虫的腺体特有组分Z7-14∶Ac均无明显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劳氏粘虫 信息素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荧光竞争结合
下载PDF
劳氏粘虫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松景 李世民 +1 位作者 马林平 李松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5-248,共4页
运用频次分布、聚集度指标法等方法对劳氏粘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劳氏粘虫幼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分布 ,同时符合负二项分布 .
关键词 劳氏粘虫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幼虫 玉米田
下载PDF
劳氏粘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黄芊 蒋显斌 +9 位作者 凌炎 蒋婷 龙迪 陈玉冲 符诚强 吴碧球 黄所生 李成 黄凤宽 龙丽萍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5-869,共5页
【目的】明确劳氏粘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方法】本研究在光照培养箱中,测定劳氏粘虫分别在18、21、24、27、30℃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运用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劳氏粘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 【目的】明确劳氏粘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方法】本研究在光照培养箱中,测定劳氏粘虫分别在18、21、24、27、30℃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运用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劳氏粘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采用Logisitic模型建立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而求出各虫态的发育最适温度及适宜温区。【结果】劳氏粘虫各龄幼虫在18-30℃之间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83、13.89、14.20、﹣1.86和12.24℃,有效积温分别为52.55、254.53、118.15、121.89和542.26日·度。全世代的发育最适温度为20.71℃,发育适温区为12.65-28.78℃。【结论】根据广西代表地区气象资料,推算出劳氏粘虫在广西一年理论发生5.8-7.8代,与田间调查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氏粘虫 适宜温度 生长发育 发育速率 逻辑斯蒂模型
原文传递
两种诱捕方式对河南原阳越冬代劳氏黏虫的诱捕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段云 李怡萍 +3 位作者 李慧玲 周国涛 仵均祥 武予清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35,55,共4页
为探索农业害虫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的有效监测方法,于2020—2021年利用性诱剂诱捕器和虫情测报灯对河南原阳越冬代劳氏黏虫田间种群进行了监测及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监测期间,性诱剂诱捕器和测报灯均能诱捕到劳氏黏虫成虫... 为探索农业害虫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的有效监测方法,于2020—2021年利用性诱剂诱捕器和虫情测报灯对河南原阳越冬代劳氏黏虫田间种群进行了监测及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监测期间,性诱剂诱捕器和测报灯均能诱捕到劳氏黏虫成虫。其中,2020年和2021年单个性诱剂诱捕器监测期内累计诱捕成虫分别为(642.33±17.56)头和(129.67±13.20)头,明显高于同期测报灯(分别诱到29头和12头)的诱虫量,且在5月中旬可见明显的诱虫高峰。本研究可为今后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监测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氏黏虫 越冬代 性诱剂 测报灯 监测
原文传递
2006—2020年河南漯河玉米田黏虫灯下种群动态
10
作者 陈琦 马洌扬 +9 位作者 范志业 董彰 宋高霞 沈海龙 刘迪 侯艳红 陈莉 李雷雷 段云 李世民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24,共6页
为明确河南漯河玉米田黏虫种群动态,于2006—2020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其成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漯河市玉米田黏虫主要包括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和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灯下东方黏虫的种群消... 为明确河南漯河玉米田黏虫种群动态,于2006—2020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其成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漯河市玉米田黏虫主要包括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和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灯下东方黏虫的种群消长动态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7月中旬;劳氏黏虫的上灯高峰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0中旬。近15年间,东方黏虫在各年均为黏虫混合种群中的优势种,但近年来劳氏黏虫年度诱蛾量和其在混合种群中的占比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黏虫 劳氏黏虫 测报灯 发生盛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