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plying Venetoclax Combined with Demethylation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1
作者 Ben Niu Limin Hou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4期248-252,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pplying venetoclax combined with demethylating drugs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ethods: Eighty cases of AML patients treated with ven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pplying venetoclax combined with demethylating drugs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ethods: Eighty cases of AML patients treated with venetoclax combined with demethylating drug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4, including 40 cases of primary treatment patients and 40 cases of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patient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combined drug therapy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rimary treatment group was presented with a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of 40.5%, partial remission (PR) rate of 47.50%, no response (NR) rate of 12.50%, and a remission rate of 87.50%. The relapsed- refractory group was presented with a CR rate of 37.50%, PR rate of 42.50%, NR rate of 17.50%, and a remission rate of 87.50%.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groups (P > 0.05). The 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combined treatment for AML were leukopenia and the non-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ainly infections,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87.50%.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venetoclax combined with demethylating drugs in AML was remarkable and the treatment regimen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resistant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eloid leukemia Venetoclax Demethylating drugs Combination therapy EFFICACY
下载PDF
Resistance to FLT3 inhibitor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resensitizing strategies 被引量:1
2
作者 Jianbiao Zhou Wee-Joo Ch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8年第5期90-97,共8页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 is classified as a type Ⅲ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which exerts a key role in regulation of normal hematopoiesis. FLT3 mut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genetic mutation in acute myeloid l...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 is classified as a type Ⅲ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which exerts a key role in regulation of normal hematopoiesis. FLT3 mut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genetic mutatio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 and represents an attractive therapeutic target. Targeted therapy with FLT3 inhibitors in AML shows modest promising results in current ongoing clinical trials suggesting the complexity of FLT3 targeting in therapeutics. Importantly, resistance to FLT3 inhibitors may explain the lack of overwhelming response and could obstruct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for AML. Here, we summariz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rimary resistance and acquired resistance to FLT3 inhibitors and discuss the strategies to circumvent the emergency of drug resistance and to develop novel treatment inter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TYROSINE KINASE domain 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 FLT3 inhibitor drug RESISTANC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ombination therapy
下载PDF
Immune therapy:a new therapy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被引量:1
3
作者 Chen Tian Zehui Chena 《Blood Science》 2023年第1期15-24,共10页
Although complete remission could be achieved in about 60%–70%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patients after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relapse and the state of being refractory to treatment remain the main cause of dea... Although complete remission could be achieved in about 60%–70%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patients after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relapse and the state of being refractory to treatment remain the main cause of death.In addition,there is a great need for less intensive regimens for all medically frail patients(both due to age/comorbidity and treatment-related).Immune therapy anticipates improved prognosis and reduced toxicities,which may offer novel therapeutic rationales.However,one of the major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immune therapies against AML is that the target antigens are also significantly expressed on healthy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B-cell malignancies are different because CD20/CD19/healthy B-cells are readily replaceable.Only the anti-CD33 antibody-drug conjugate gemtuzumab-ozogamicin is approved by the FDA for AML.Thus,drug development remains extremely active,although i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immune therapeutic agents for AML,such as antibody-based drugs,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herapy,checkpoint inhibitors,and vac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tibody-based drugs Checkpoint inhibitors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herapy VACCINE
原文传递
Blockade of deubiquitinase YOD1 degrades oncogenic PML/RARα and eradicate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 被引量:1
4
作者 Xuejing Shao Yingqian Chen +9 位作者 Wei Wang Wenxin Du Xingya Zhang Minyi Cai Shaowei Bing Ji Cao Xiaojun Xu Bo Yang Qiaojun He Meidan Ying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856-1870,共15页
In most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cells,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fuses to 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 (RARα)due to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thus generating PML/RARαoncoprotein,which is a relatively stable on... In most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cells,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fuses to 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 (RARα)due to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thus generating PML/RARαoncoprotein,which is a relatively stable oncoprotein for degradation in APL.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 regulating the stability of PML/RARαmay help to degrade PML/RARαand eradicate APL cells.Here,we describe a deubiquitinase(DUB)-involved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the maintenance of PML/RARαstability and develop a novel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 to degrading PML/RARαby inhibiting DUB.We utilized a DUB siRNA library to identify the ovarian tumor protease(OTU)family member deubiquitinase YOD1 as a critical DUB of PML/RARα.Suppression of YOD1 promoted the degradation of PML/RARα,thus inhibiting APL cells and prolonging the survival time of APL cell-bearing mice.Subsequent phenotypic screening of small molecules allowed us to identify ubiquitin isopeptidase inhibitor I(G5)as the first YOD1 pharmacological inhibitor.As expected,G5 notably degraded PML/RARαprotein and eradicated APL,particularly drug-resistant APL cells.Importantly,G5 also showed a strong killing effect on primary patient-derived APL blasts.Overall,our study not only reveals the DUB-involved regulatory mechanism on PML/RARαstability and validates YOD1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PL,but also identifies G5 as a YOD1 inhibitor and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APL,particularly drug-resistant AP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PML/RARa Deubiquitinase YOD1 DEGRADATION drug resistance INHIBITOR therapy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翔宇 白小腾 成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86-94,共9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通常预后不良。经过强化巩固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仍然是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已有研究证实包括去甲基化药物、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等方案在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通常预后不良。经过强化巩固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仍然是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已有研究证实包括去甲基化药物、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等方案在内的维持治疗能够延长AML患者的缓解期,并改善生存。本文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维持治疗方案进行综述,并讨论目前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持治疗 靶向药物 完全缓解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叶家利 李增政 +2 位作者 何逸凡 姚翔媚 王娅婕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5期455-460,共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血液恶性肿瘤,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恶性增殖,侵入骨髓并可扩散到髓外部位。虽然近几十年儿童AL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儿童ALL中的某些亚组预后很差,特别是复发和难治亚组,且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血液恶性肿瘤,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恶性增殖,侵入骨髓并可扩散到髓外部位。虽然近几十年儿童AL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儿童ALL中的某些亚组预后很差,特别是复发和难治亚组,且在这些预后不良亚组中进一步增加常规化疗强度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反应。此外,使用了多种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治疗会导致在治愈患儿中出现多种长期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继发癌症、精神恶化以及社会和心理问题等。迄今为止,成人ALL患者的存活率仍然较差,复发率高且治愈率不令人满意。因此,需要探索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来改善ALL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过去十年中,免疫疗法和分子疗法的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FDA已批准的基于抗体的治疗(Blinatumomab和Inotuzumab ozogamicin)和基于T细胞的治疗(Tisagenlecleucel)显著提高了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的反应率和预后。将这些免疫疗法纳入ALL治疗中,有望降低常规化疗的强度,减少相关毒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本综述讨论了新的治疗选择,包括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基于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疗法,旨在为ALL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抗体偶联药物 双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文晓玲 黎若祺 +1 位作者 杨林花 张睿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2-1256,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预后差,治疗以传统化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深入发展,AML的治疗逐渐向分子生物学和免疫表型方向的精准靶向治疗发展,各种小分子抑制剂、免疫靶向药物等的问世为不能耐受强化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预后差,治疗以传统化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深入发展,AML的治疗逐渐向分子生物学和免疫表型方向的精准靶向治疗发展,各种小分子抑制剂、免疫靶向药物等的问世为不能耐受强化疗和复发难治AML患者带来了希望。相较于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等优点,现就AML靶向药物治疗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靶向治疗 抗体偶联药物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表观遗传学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琪 李英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467-4471,共5页
随着二代测序等技术的发展,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发现了越来越多与表观遗传调控相关的基因存在突变、易位或缺失。这些事件的发生经常与AML发病、耐药和预后不良有关。表观遗传调控主要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 随着二代测序等技术的发展,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发现了越来越多与表观遗传调控相关的基因存在突变、易位或缺失。这些事件的发生经常与AML发病、耐药和预后不良有关。表观遗传调控主要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机制调节,而这些调控方式在AML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相较于传统化疗,调控表观遗传的药物联合化疗治疗AML取得显著疗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缓解率。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调控表观遗传学的药物治疗AML,本文就AML表观遗传学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药物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靶向治疗 DNA甲基化转移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1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副作用和血药浓度监测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弘 迟昨非 +2 位作者 李爽 王秀丽 郝良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49-952,共4页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为主的HD-MTX-CF+VDT方案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髓外防治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分析HD-MTX的毒副作用及动态MTX血药浓度监测在该方案中的重要作用,以避免或减轻HD-MTX的毒副作用,...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为主的HD-MTX-CF+VDT方案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髓外防治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分析HD-MTX的毒副作用及动态MTX血药浓度监测在该方案中的重要作用,以避免或减轻HD-MTX的毒副作用,及时调整亚叶酸钙(CF)的解救剂量或必要时与以血浆置换,保证化疗的安全性及降低患儿骨髓外复发的几率。对180例ALL患儿先后进行380次HD-MTX-CF+VDT方案的髓外防治,其中诱导缓解期患儿122例,维持期患儿58例;低危组68例、中危组80例、高危组32例。结果表明:HD-MTX的毒副作用包括皮肤黏膜损害、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及肾功能受累、发热、骨髓抑制、感染、过敏反应、极少数心肌损害等,占36.3%,均为可逆性损害。本组患儿出现MTX排泄延迟者110例,24小时MTX浓度>10μm o l/L者3例、44小时>1.0μm o l/L者50例、68小时>0.1μm o l/L者57例,以合理调整CF解救剂量及对症治疗保护脏器功能均使MTX血药浓度降到0.1μm o l/L以下的无毒浓度,1例发生肾功能不全并治愈。结论:以HD-MTX为主的髓外防治方案对提高ALL患儿长期缓解及无事件生存率至关重要,但其相关副作用及风险性也随着MTX的剂量增大而增加,且MTX在体内代谢程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MTX的血药浓度,指导适时适量的CF解救是HD-MTX方案能够安全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喋呤 血药浓度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儿童 髓外防治
下载PDF
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预测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10
作者 许小平 史剑慧 +4 位作者 费新红 陈莉 吕书晴 许晓巍 程文英 《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在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切口和末端标记法(Tunel)、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等方法研究42例初治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在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切口和末端标记法(Tunel)、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等方法研究42例初治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bcl鄄2表达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42例AML患者中,30例获完全缓解(CR)者,bcl鄄2表达显著低于12例未缓解(NR)者(P<0.05);CR患者柔红霉素(DNR)和阿糖胞苷(Ara鄄C)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均分别高于NR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体外DNR和Ara鄄C两药诱导白血病细胞的总凋亡率,可以作为临床预测AML患者DA方案疗效的定量指标。[结论]体外化疗药物能否有效地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是判断AML患者化疗敏感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化疗 白血病 细胞凋亡 预测 临床疗效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多重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春燕 姜振宇 +3 位作者 姚程 李舜华 袁长吉 张福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 :结合临床化疗效果探讨白血病多重耐药 ( mdr)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内药物浓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白血病 mdr基因的表达。结果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柔红霉素 ( DNR)的平均浓度为 ( 4 4.80± 7.74)... 目的 :结合临床化疗效果探讨白血病多重耐药 ( mdr)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内药物浓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白血病 mdr基因的表达。结果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柔红霉素 ( DNR)的平均浓度为 ( 4 4.80± 7.74) %,而 1 0例初治完全缓解患者 DNR的浓度为( 80 .0 1± 2 .1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且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 mdr1基因表达结果除 4名阴性外 ,其他均为阳性 ,而 1 0例初治完全缓解患者 mdr1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白血病 mdr,能初步筛选急性白血病 mdr的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多重耐药 急性病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建平 杨宏 +1 位作者 倪万茂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AML细胞株白细胞干细胞(LSC)的表型特征,用MTT法检测HHT对具有LSC特征的KG-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FACS观察HHT对CD...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AML细胞株白细胞干细胞(LSC)的表型特征,用MTT法检测HHT对具有LSC特征的KG-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FACS观察HHT对CD34+CD38-CD96+的KG-1细胞数量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Caspase途径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KG-1和Kasumi-1细胞CD34+CD38-CD96+分别为69%和26.7%,U937细胞不表达CD96。HHT能显著抑制KG-1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r2=0.9971,P<0.05)。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6.9 ng/ml。HHT作用KG-1细胞后,CD34+CD38-CD96+细胞的比例从63.6%下降到17.1%。HHT能显著激活Caspase-3、Caspase-9和PARP,抑制磷酸化Akt和Bcl-2的表达。结论:HHT能显著抑制人AML细胞KG-1的增殖,减少CD34+CD38-CD96+白血病干细胞数量;对Akt活性和Bcl-2的调控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药物疗法 白血病 髓样 急性/病理学 三尖杉酯碱类/治疗应用 肿瘤干细胞/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褪黑素对NB4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曾庆曙 刘沁华 +1 位作者 夏瑞祥 李嘉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分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1、0.5、1mmol/L)加入NB4细胞中,继续培养24、48、72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膜表面抗原CD33和CD11b的表达阳性率,及...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分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1、0.5、1mmol/L)加入NB4细胞中,继续培养24、48、72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膜表面抗原CD33和CD11b的表达阳性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MLT有促进NB4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CD33的细胞阳性率没有变化(P>0.05),CD11b的细胞阳性率在浓度为1mmol/L,48h和72h有轻度增加(P<0.05);细胞周期检测则显示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P<0.05)。结论褪黑素有促进NB4细胞凋亡,影响细胞生长周期的作用,诱导分化作用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药理学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药物 疗法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细胞分化/药物作用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桂云 李萍 +1 位作者 孙莉莉 孙立荣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例AML病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者共67例次,其中治疗组42例次应用rhG-CSF,对照组25例次不用rhG-CSF。比较两...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例AML病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者共67例次,其中治疗组42例次应用rhG-CSF,对照组25例次不用rhG-CSF。比较两组ANC升达1.5×109/L所需时间,感染的发生率,发热及抗生素应用与住院时间,成分输血量。并观察rhG-CSF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ANC升达1.5×109/L平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组的发热、抗生素应用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两组成分输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rhG-CSF治疗过程中病儿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复查骨髓无原始、幼稚细胞增多,未见其导致AML复发。结论应用rhG-CSF治疗儿童AML是安全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药物疗法 副作用 儿童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飞 杜明珠 +9 位作者 李光 谢佳 任婧婧 张韵洁 牟佼 张晓波 戴进前 王璐 刘锋 宋艳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国产地西... 目的:观察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MA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时间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方案所致肝肾毒性、消化道反应等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高,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药物疗法 地西他滨/治疗应用 老年人
下载PDF
Chk1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燕 郭静明 +3 位作者 刘红艳 叶松 刘斌 唐芳蓉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骨髓中单个核细胞上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eckpoint kinase 1,Chk1)的表达,探讨Chk1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骨髓中单个核细胞上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eckpoint kinase 1,Chk1)的表达,探讨Chk1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按临床疗效将其分为完全缓解组和难治耐药组,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Chk1 mRNA、蛋白质及磷酸化水平的表达,比较两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Chk1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AML缓解率、复发、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Chk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完全缓解组和难治耐药组组间及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k1磷酸化(P-Chk1)水平在难治耐药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17±1.32、2.27±0.98,完全缓解组为0.81±0.62、1.07±0.96,治疗前两组间P-Chk1水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难治耐药组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难治耐药组治疗后P-Chk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以治疗后P-Chk1/β-actin的比值≥1.0定为P-Chk1阳性表达,根据此标准,难治耐药组P-Chk1阳性表达率为70.6%,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19.4%(P<0.05)。P-Chk1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37.5%,与P-Chk1阴性患者(78.1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hk1阳性患者复发率高、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短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损伤后P-Chk1水平的升高影响了AML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P-Chk1阳性表达与AML低解率、高复发率、短的无瘤生存期及总体生存期密切相关,提示Chk1的活化状态参与调控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形成,故推测P-Chk1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代谢 蛋白激酶类 抗药性 多药/遗传学 预后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高白细胞血症和维甲酸综合征的特点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波 于萍 +1 位作者 侯科佐 刘云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614-617,共4页
目的:为明确三氧化二砷(亚砷酸,ATO)在初治和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acid,AT RA)治疗后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的诱导缓解时,引起高白细胞血症(leukocytosis)和维甲酸综合征(reti noicac... 目的:为明确三氧化二砷(亚砷酸,ATO)在初治和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acid,AT RA)治疗后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的诱导缓解时,引起高白细胞血症(leukocytosis)和维甲酸综合征(reti noicacidsyndrome,RAS)的发生规律。方法:初治和复发的APL共30例,ATO10mg/d进行诱导缓解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23例(77%)达到完全缓解,达到缓解平均时间37.1d。发生高白细胞血症有14例(47%),出现高白细胞血症平均时间为12.9d,发生高白细胞血症患者的白细胞平均基础值为3.1×109L-1,未发生高白细胞血症患者的白细胞平均基础值为2.6×109L-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5,P=0.008,所有患者均未采用细胞毒药物治疗,白细胞均恢复至正常水平。RAS有9例(30%),发生RAS的平均时间为13.9d,发生RAS患者的白细胞平均基础值为3.6×109L-1,未发生RAS患者的白细胞平均基础值为2.6×109L-1,z=-1.909,P=0.046,无1例因RAS死亡。结论:ATO对初治和复发的APL诱导缓解安全有效,ATO诱导APL缓解时引起的高白细胞血症及RAS与白细胞基础水平有关,在诱导缓解过程中发生的RAS与高白细胞血症有一定相关性。高白细胞血症可以通过继续应用ATO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砷剂/治疗应用 白细胞增多/化学诱导 维甲酸/副作用 综合征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SBHA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燕华 杨春梅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1-497,共7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suberic bishydroxamate(SBHA)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BHA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AML细胞24 h,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suberic bishydroxamate(SBHA)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BHA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AML细胞24 h,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Caspase途径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SBHA能显著抑制AML细胞株U937、KG-1及Kasumi-1细胞的生长。AnnexinV-PI双标记法及FACS分析结果证实,SBHA能显著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激活Caspase-3、Caspase-9、Caspase-8,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及Bcl-xl的表达,下调Survivin、XIAP及cIAP的表达。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SBHA能显著抑制人AML细胞株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对凋亡相关蛋白的调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药物疗法 白血病 髓样 急性/病理学 蛋白激酶抑制剂/化学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糖胞苷的DA方案治疗CD7抗原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季素芳 丁韧烨 郭晓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含不同剂量阿糖胞苷(Ara-c)的DA方案治疗CD7抗原阳性(CD7+)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CD7+AML患者,其中33例采用DA方案化疗,15例用中剂量Ara-c(IDAra-c)1.0g/(m2.12h),d... 目的探讨含不同剂量阿糖胞苷(Ara-c)的DA方案治疗CD7抗原阳性(CD7+)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CD7+AML患者,其中33例采用DA方案化疗,15例用中剂量Ara-c(IDAra-c)1.0g/(m2.12h),d1-3,18例用标准剂量Ara-c100~200mg/(m2.d),d1-5,同时联合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观察其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评估其血液、消化道等化疗相关性不良反应。结果33例患者化疗后CR39.4%;含IDAra-c的DA方案治疗组中CR8例(53.3%);部分缓解(PR)2例(13.3%)。18例含标准剂量Ara-c的DA方案治疗组中CR3例(16.7%)(P<0.05);PR4例(22.2%)。含IDAra-c的DA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缺乏、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异常等,但尚能耐受。结论CD7+AML对常规剂量化疗CR相对低,预后较差,含IDAra-c的DA方案有望提高疗效,而其不良反应尚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免疫学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抗原 CD7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免疫表型分型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春梅 钱文斌(综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6-580,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常规化疗的长期生存并不理想,特别是高危患者预后差。对化疗耐药是AML难治、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复杂,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文中从ABC转运蛋白介导的多药耐...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类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常规化疗的长期生存并不理想,特别是高危患者预后差。对化疗耐药是AML难治、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复杂,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文中从ABC转运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细胞凋亡耐受以及FLT3突变3个方面对AML的主要耐药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药物疗法 药物耐受性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