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assive Constructoon and Its Pragmatic Background
1
作者 Shi Mingying(Language Department,Lhasa 850000,China)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文集中讨论了被动语态以及相关的背景及理论知识。同时也给出了被动结构的定义及其语法。
关键词 被动结构 语言 语法结构 句法结构 实用背景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esupposition. Theory in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Tak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s an Example
2
作者 付艳丽 柯鑫初 《魅力中国》 2013年第28期295-295,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
下载PDF
国家翻译学应用研究十题 被引量:1
3
作者 任东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3,F0003,共7页
国家翻译学是超学科综合性应用型研究,逻辑起点是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任务是揭示国家翻译实践的本质规律,探索国家翻译实践的有效路径,最终落实到应用层面,是服务国家治理的战略需求。国家翻译学研究架构包含理论和应用研究两大面向。应... 国家翻译学是超学科综合性应用型研究,逻辑起点是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任务是揭示国家翻译实践的本质规律,探索国家翻译实践的有效路径,最终落实到应用层面,是服务国家治理的战略需求。国家翻译学研究架构包含理论和应用研究两大面向。应用研究体现国家翻译学关怀现实、服务国家战略的价值追求。目前国家翻译学已基于国家翻译实践现实场景和未来发展态势,沿循“国家翻译+”知识生产路径,形成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的应用研究层次,产出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本文结合国家翻译学研究现状和新时代国家翻译实践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围绕国家翻译学应用研究本体、国家翻译治理和国家翻译价值问题,提出十个研究议题,旨在推动国家翻译研究的应用研究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国家翻译学 应用研究 知识体系构建
下载PDF
现代汉语隐性否定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明辉 闫语萌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隐性否定以“无显性否定形式”和“具有否定意义”为条件,学界大体从概念界定、表达形式、语用功能以及新理论视角等方面对隐性否定加以研究。对目前的隐性否定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求明确学界在隐性否定研究领域的现状和不足,从... 隐性否定以“无显性否定形式”和“具有否定意义”为条件,学界大体从概念界定、表达形式、语用功能以及新理论视角等方面对隐性否定加以研究。对目前的隐性否定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求明确学界在隐性否定研究领域的现状和不足,从而确定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否定 概念界定 表达形式 语用功能 类型学 构式语法
下载PDF
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语言类型学特征
5
作者 宋文辉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7,共14页
研究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语言类型学特征,不能仅关注有标志被动句。有标志被动句并不比意念被动句更接近语法被动:语法被动是及物性调整机制,被动形态作用于及物动词,使其去及物化,而“被”属词汇手段表被动,不调整及物性,只引出施事,凸显... 研究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语言类型学特征,不能仅关注有标志被动句。有标志被动句并不比意念被动句更接近语法被动:语法被动是及物性调整机制,被动形态作用于及物动词,使其去及物化,而“被”属词汇手段表被动,不调整及物性,只引出施事,凸显主观性,使用受语用制约;典型被动句的首要功能特征是施事省略,而有标志被动句一般出现施事,意念被动句无施事。长短被字句经演化结构趋同,跟意念被动句一样都是话题说明结构,语言知识组织更经济。在语言类型学背景上定位现代汉语被动句,应该将其归入语用属性凸显的语用被动,跟印欧语靠解码被动形态识解语义及物事件的语法被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句 形态句法标准 典型特征等级 语法被动 语用被动
下载PDF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高校英语教师的语用身份及其建构
6
作者 苏文瑾 林贵有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高校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外语技能的任务,还肩负思政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通过语体选择、话语内容、言语行为、语法与词汇选择、称谓语选择等语用策略来构建自己语言知识传授者及思政... 高校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外语技能的任务,还肩负思政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通过语体选择、话语内容、言语行为、语法与词汇选择、称谓语选择等语用策略来构建自己语言知识传授者及思政教育实践者的双重语用身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高校英语教师不同语用身份的建构具有策略多模态性及语境顺应动态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身份 高校英语教师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身份建构
下载PDF
多义同构类流行构式“Y也是一种W”的语用功能
7
作者 方清明 《世界华文教学》 2024年第1期225-240,共16页
“Y也是一种W”的构式义可归纳为非常规视角下进行的非常规判断,语用上起到力图说服他人认同某种类同关系的作用,表达一种措辞性语用肯定。构件是构式义制约下的构件,它必须满足构式的整体语用意义。变项Y与W之间具有多义性,构件“也”... “Y也是一种W”的构式义可归纳为非常规视角下进行的非常规判断,语用上起到力图说服他人认同某种类同关系的作用,表达一种措辞性语用肯定。构件是构式义制约下的构件,它必须满足构式的整体语用意义。变项Y与W之间具有多义性,构件“也”“一种”对整个构式表达委婉语用肯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本文还比较了“Y也是一种W”与“有一种X叫Y”两种流行构式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多义 语用肯定
下载PDF
古代汉语“何O之V”的构式研究
8
作者 王用源 赵子毅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41-45,共5页
运用构式理论与韵律语法相关理论,对“何O之V”构式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在该构式中,“何”位于O之前,作定语修饰O;而“之”处于O与V之间,作为衬音无实际意义。“何O之V”作为一个四字格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最终语法化为一个构式。“何... 运用构式理论与韵律语法相关理论,对“何O之V”构式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在该构式中,“何”位于O之前,作定语修饰O;而“之”处于O与V之间,作为衬音无实际意义。“何O之V”作为一个四字格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最终语法化为一个构式。“何O之V”的能产性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顶点,之后逐渐降低;在现代汉语中,它主要在文言等特定历史语境中运用,其他语境中很少出现。同时,该构式具有两种语用功能:委婉表达与强调表达,可以帮助听话者理解说话人的态度与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O之V” 构式 语法化 语用功能
下载PDF
“X怎么着”类回声构式的句法特征、语义模型及语用表现
9
作者 王长武 韩养锋 《语文学刊》 2024年第3期16-25,共10页
汉语口语表达中的常用格式“X怎么着”分为两类:一类表示询问,一类表示反诘。后者表达的是说话人对前一说话人(受话人)话语X的否定态度,其整体意义的解读不能从组成成分的意义简单相加获得,可以界定为回声构式。从句法上看,回声构式中的... 汉语口语表达中的常用格式“X怎么着”分为两类:一类表示询问,一类表示反诘。后者表达的是说话人对前一说话人(受话人)话语X的否定态度,其整体意义的解读不能从组成成分的意义简单相加获得,可以界定为回声构式。从句法上看,回声构式中的X一般为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以及少量单句,主要有完全回声、截取回声和转换回声三种形式。从语义上看,名词性成分表现为主体,含有言外之意,谓词性成分以及单句表现为事件,对言说几方存在利害关系,形成了四种语义模型。从语用上看,说话人使用该类构式表达强烈的反诘否定,主要表现为强冲突型情感和弱冲突型情感两种情感倾向,以及居于话轮之首,容易激发前一说话人(受话人)采取对抗策略的语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构式 语义模型 互动功能 X怎么着
下载PDF
Truth-condition-contributing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intrusive constructions, and neo-Gricean pragmatics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衍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3-662,共20页
Can pragmatics and especially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ontribute to the semantic(i.e. conventional, truth-conditional, and propositional) content of a sentence uttered?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Pure Pragmatics... Can pragmatics and especially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ontribute to the semantic(i.e. conventional, truth-conditional, and propositional) content of a sentence uttered?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Pure Pragmatics'(GAPP),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was straightforwardly negative. In other words, pragmatic intrusion into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what is said is not allowed. But time has moved on. It has now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in both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that contra this ‘received' view, pragmatics and in particular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or a variant of it like explicature or impliciture can encroach upon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a sentence uttered, and to a less extent that som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may not be cancelled.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ritical discussion and a neo-Gricean analysis of pragmatic and especially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al penetration into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a sentence uttered, focusing on what Levinson has called intrusive constru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trusive construction pragmatic intrusion neoGricean pragmatics semantic-pragmatic division of labour and interaction
原文传递
语义违实构式“浅X一下”的功用及流行动因
11
作者 王瑜琪 尚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46-51,共6页
最近“浅X一下”非常流行,但由于语境的不同,“浅X一下”呈现出同形异质的特点。文章讨论了构式“浅X一下”和一般格式“浅X一下”的区别,以及构式语义、构式出现的语境特点、语用功能和流行动因。“浅X一下”结构表示主观减少动作的量... 最近“浅X一下”非常流行,但由于语境的不同,“浅X一下”呈现出同形异质的特点。文章讨论了构式“浅X一下”和一般格式“浅X一下”的区别,以及构式语义、构式出现的语境特点、语用功能和流行动因。“浅X一下”结构表示主观减少动作的量,区别于一般格式实际上(或心理事实或客观现实)的减少,构式实际上并不减少。构式“浅X一下”的语义为:说话人意图强烈,主观减少动作的量(实际上没减少),委婉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语用功能主要体现为委婉含蓄、轻松随意、风趣幽默。流行动因上,受到求新求异、中庸思想的影响,同时它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维护交际双方面子和风趣幽默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X一下 构式义 语境特点 语用功能 使用建议 流行动因
下载PDF
构式“早知道X就Y”的元语用阐释
12
作者 杨文静 孙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5期43-47,共5页
该研究基于陈新仁的元语用意识分类,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分析方法,聚焦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构式“早知道X就Y”最凸显的两种元语用意识(关于发话人自身和信息),并进一步探究其交际目的和语用动因。研究发现,关于发话人... 该研究基于陈新仁的元语用意识分类,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分析方法,聚焦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构式“早知道X就Y”最凸显的两种元语用意识(关于发话人自身和信息),并进一步探究其交际目的和语用动因。研究发现,关于发话人的元语用意识涉及自身存在、角色、观念、期盼、愿望、想法、情感、态度、能力9个维度;关于信息的元语用意识包含当下交际事件的性质、价值、难度、预期情况四个方面。交际目的包括保全面子、传达情绪、焦点凸显及请求谅解。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构式,从而为成功实现会话双方的交际意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早知道X就Y” 语料库 元语用意识 交际目的 语用动机
下载PDF
抒情阐述构式“你说X”的语用压制和语用转喻
13
作者 侯国金 陈丽霞 《外国语言文学》 2024年第3期31-42,133,134,共14页
本文尝试分析汉语特有的“你说X”的生成机制。本文从新兴的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进行考察,发现“你说X”构式的宾语小句“X”一般由反问句、陈述句或感叹句构成。其次,“你说”和小句“X”的语用矛盾触发其双重语用压制:词汇“你说”... 本文尝试分析汉语特有的“你说X”的生成机制。本文从新兴的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进行考察,发现“你说X”构式的宾语小句“X”一般由反问句、陈述句或感叹句构成。其次,“你说”和小句“X”的语用矛盾触发其双重语用压制:词汇“你说”压制构式“你说X”,“你说X”构式又压制词汇“你说”。结果表现为“你说”的祈使言说义虚化,或者说发生话语标记化,获得了社会认知功能或篇章构建功能,而整个构式获得了(社会公约化评价的)抒情阐述的构式义及(社会共知的)共场共鸣的构式效。上述双重双向语用压制的机制在于其语用转喻,制约着言者使用该构式生成上述构式义和构式效以及听者对其构式义效的推理。鉴于该构式的上述特征,该构式可英译为“wouldn’t you say/think X?”“you know X”“you tell me X”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说X”构式 抒情阐述构式 词汇—构式语用学 语用压制 语用转喻
下载PDF
翻译与知识的流通和再生产:刘伯明对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译介和重构
14
作者 王洪涛 张舒敏 《语言教育》 2024年第2期12-20,共9页
经翻译传播而来的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知识社会学的原理为依托,借鉴其“知识人”理念,考察刘伯明对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译介与重构活动,剖析其作为知识流通和再生产的翻译... 经翻译传播而来的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知识社会学的原理为依托,借鉴其“知识人”理念,考察刘伯明对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译介与重构活动,剖析其作为知识流通和再生产的翻译活动与社会之间的互构、共变关系。研究发现,刘伯明对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译介活动,契合了“五四”时期强调科学知识与教育启蒙的社会文化语境并受其制约,而刘伯明作为译者、师者和学者的多元“知识人”身份支撑他实现了对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译介与重构,也促使他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关的学术研究和知识生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杜威实用主义思想 知识人 知识流通 社会建构
下载PDF
流行语构式“各种+X”的探究
15
作者 朱佳乐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8-82,共5页
新式“各种+X”构式包括“各种+AP”和“各种+VP”两种类型,与原构式“各种+NP”相比,新构式“各种X”的整体语义开始虚化,言者主观性不断增强,且新构式“各种+AP”和“各种+VP”同时具备凸显信息焦点和表达说话人主观评价的语用功能。... 新式“各种+X”构式包括“各种+AP”和“各种+VP”两种类型,与原构式“各种+NP”相比,新构式“各种X”的整体语义开始虚化,言者主观性不断增强,且新构式“各种+AP”和“各种+VP”同时具备凸显信息焦点和表达说话人主观评价的语用功能。“各种+AP”和“各种+VP”构式的形成机制除语法化外,还包括构式压制以及隐喻机制等方面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种+X” 结构类型 语义特点 语用效果 演变机制
下载PDF
“A不到哪里去”构式研究
16
作者 白新杰 《现代语文》 2024年第8期57-62,共6页
从主观性与主观量的角度出发,对口语表达式“A不到哪里去”进行深入探讨。该构式表明说话者对变项“A”所表示的性质状态的一种主观小量评价。它的变项成分“A”一般由单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充当,其量性特征表现为弥散、隐性和静态;常项成... 从主观性与主观量的角度出发,对口语表达式“A不到哪里去”进行深入探讨。该构式表明说话者对变项“A”所表示的性质状态的一种主观小量评价。它的变项成分“A”一般由单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充当,其量性特征表现为弥散、隐性和静态;常项成分“不到哪里去”的空间位移义已经虚化,表示性状程度不超出主观认定的有限范围。“A不到哪里去”是由原型“V不到哪里去”通过隐喻映射而产生的,其中,变项成分由动词替换为形容词,常项成分则由空间位移义发展出程度义。“A不到哪里去”构式的语用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焦点凸显功能、主观评议功能、经济减省功能、会话实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不到哪里去” 构式 主观量 主观小量 构式承继 语用功能
下载PDF
试论“大X的”的语用功能与语法性质 被引量:16
17
作者 余光武 李平川 蔡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6,112,共7页
"大X的"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固定用法。经考察发现,"大X的"的功能是充当后景句,为其后续句提供一个背景信息。而这个背景信息实际上是"大X的"所激发的语用预设,该预设通常反映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态,因... "大X的"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固定用法。经考察发现,"大X的"的功能是充当后景句,为其后续句提供一个背景信息。而这个背景信息实际上是"大X的"所激发的语用预设,该预设通常反映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态,因而具有主观性。"大X的"的特有功能决定了它带有述谓性即情态表达的固有属性这一构式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X的 后景 语用预设 情态构式
下载PDF
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 被引量:360
18
作者 陈新仁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2,112,共6页
学界对于身份的认识经历了从本质主义向建构主义的演变过程,其中,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文化学者等的观点更多地代表了前者,而传播学家、会话分析者、语用学家等的观点则代表了后者。交际者的社会身份具有多重性,然而,特定场景交际... 学界对于身份的认识经历了从本质主义向建构主义的演变过程,其中,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文化学者等的观点更多地代表了前者,而传播学家、会话分析者、语用学家等的观点则代表了后者。交际者的社会身份具有多重性,然而,特定场景交际环境下交际者从若干身份中选择甚至新建某个特定的身份进行交际是一个语用过程,通过特定的话语方式加以建构具有目的性和动态性。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做出不同的身份选择和建构会对交际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语用身份 话语 建构
下载PDF
称呼语的身份标记功能的元语用考察 被引量:52
19
作者 袁周敏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身份外显为个体我、人际我和群体我。称呼语作为身份的外显言语标记,其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语用身份建构与凸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身份作为交... 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身份外显为个体我、人际我和群体我。称呼语作为身份的外显言语标记,其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语用身份建构与凸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身份作为交际主体固有而重要的语用资源,发话人借助元语用意识调控,在语用平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身份标记语的称呼语对话语走向进行调控,力求达到语用力量与交际需要的平衡,完成即时语境中的人际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身份建构 身份标记语 称呼语 元语用策略 语用平衡理论
下载PDF
人际语用学视角下的信任关系建构 被引量:7
20
作者 姚晓东 王涵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6,共5页
作为人际交往关系中的重要维度,“信任”是交际成功的必要条件。基于人际语用学视角,从影响主体可信性的3个维度(才能、诚信和善意)出发,结合语料,本研究揭示交往主体如何借助话语和行为等手段操控信任关系,建立、巩固、修复彼此间的信... 作为人际交往关系中的重要维度,“信任”是交际成功的必要条件。基于人际语用学视角,从影响主体可信性的3个维度(才能、诚信和善意)出发,结合语料,本研究揭示交往主体如何借助话语和行为等手段操控信任关系,建立、巩固、修复彼此间的信任关系进而实现交往目的。研究发现,信任关系的协商具有动态性、流动性和目的性,话语策略和修辞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可为人际语用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维度,进而拓展语用学的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语用学 信任 关系工作 动态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