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萨地体中的印支造山事件及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化启 蔡志慧 +2 位作者 陈松永 唐哲民 杨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95-1604,共10页
通过拉萨地体中松多群变质岩系的变形构造、韧性剪切带的研究,剪切带中石英组构的 EBSD 测定,韧性剪切带中白云母^(40)Ar-^(39)Ar 测年结果(220~230Ma),以及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侵入松多群的证据,提出拉萨地体松多群经... 通过拉萨地体中松多群变质岩系的变形构造、韧性剪切带的研究,剪切带中石英组构的 EBSD 测定,韧性剪切带中白云母^(40)Ar-^(39)Ar 测年结果(220~230Ma),以及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侵入松多群的证据,提出拉萨地体松多群经历了印支期造山事件的认识,这一事件为二叠纪古特提斯洋盆深俯冲(代表标志为拉萨榴辉岩带)之后南、北拉萨地体碰撞的结果。拉萨地体中印支造山带的确定,使青藏高原印支山链的范围从过去认为的羌塘地体南界向南扩大到拉萨地体之中,对于研究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地体 榴辉岩 韧性剪切带 ^40AR-^39AR年代学 印支造山事件
下载PDF
藏西措勤含铜岩系的物质来源与成因 被引量:11
2
作者 辛洪波 曲晓明 +1 位作者 任立奎 张兰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39-945,共7页
青藏高原中西部措勤县城东南(约100km)的日阿铜矿区发育两种矿化类型,一种是与二长花岗斑岩岩株有关的夕卡岩型铜矿化,另一种是与辉绿玢岩岩脉有关的细脉浸染型铜矿化。Nd、Sr同位素分析表明,它们以高87Sr/86Sr比值,低^143Nd/^144Nd... 青藏高原中西部措勤县城东南(约100km)的日阿铜矿区发育两种矿化类型,一种是与二长花岗斑岩岩株有关的夕卡岩型铜矿化,另一种是与辉绿玢岩岩脉有关的细脉浸染型铜矿化。Nd、Sr同位素分析表明,它们以高87Sr/86Sr比值,低^143Nd/^144Nd比值和负εNd(t)为特征,清楚地显示出地壳组分的特点;Pb同位素则以富含放射性成因Pb为特征,^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672~18.926,15.630~15.685和39.018~39.432,显示出俯冲板片组分在岩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Nd、Sr、Pb同位素分析表明,它们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在该环境下,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具OIB特征的镁铁质岩浆底侵与地壳岩石相互作用形成了措勤含铜岩系。这个岩系产生于拉萨地块内,从俯冲带演化历史来看,它与南部的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洋壳的俯冲无关,而是北部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南俯冲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勤 Nd、Sr、Pb同位素 岩浆源区 拉萨地块
下载PDF
旁那石榴蓝闪片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鸿飞 刘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9-214,共16页
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旁那村附近的二叠系(变质)玄武岩之下发现了石榴蓝闪片岩,与二叠系海相灰岩、石英岩、白云母片岩共生。该片岩包括石榴石和角闪石变斑晶及由(多硅)白云母、斜黝帘石、石英、金红石、锆石、钠长石、绿泥石、榍石、钛... 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旁那村附近的二叠系(变质)玄武岩之下发现了石榴蓝闪片岩,与二叠系海相灰岩、石英岩、白云母片岩共生。该片岩包括石榴石和角闪石变斑晶及由(多硅)白云母、斜黝帘石、石英、金红石、锆石、钠长石、绿泥石、榍石、钛铁矿组成的基质。角闪石变斑晶中可见两期蓝闪石,早期蓝闪石富铁、贫钠,晚期蓝闪石包裹早期蓝闪石,其成分接近纯的蓝闪石端员,并常具有冻蓝闪石或阳起石的冠状体。从核部至边部,钾质白云母单位分子中的硅含量快速降低;含有霓辉石、金红石和石英等包体的石榴石的锰含量急剧降低,镁含量则升高。运用视剖面(pseudosection)方法模拟该片岩p-t演化轨迹,视剖面温压计算范围为250~650℃和0.4~2.8GPa。模拟结果表明该片岩的变质温压始于450℃和2.5GPa,先经历近等压升温过程至500℃,再经历近等温降压过程至0.6GPa,表明该片岩系冷洋壳快速俯冲与折返的产物。拉萨地块中部早三叠世查曲浦组安山岩和晚三叠世过铝质花岗岩的产出以及在与该变质杂岩共生的碳酸盐岩中二叠纪化石的发现共同限定了冷洋壳的俯冲应发生在二叠、三叠纪之交。区域地质分析表明,在中生代早期冈瓦纳大陆裂解之前,其东北边缘的冷洋壳向冈瓦纳大陆之下俯冲,随后冈瓦纳大陆向外增生,然后再裂解,形成现今的拉萨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蓝闪片岩 拉萨地块 冷洋壳俯冲 大陆增生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地形信息的拉萨河流域河宽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倪飞宇 吴鹏飞 +3 位作者 王静 江玉吉 刘金涛 王万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102-109,共8页
河道宽度是重要的水文特征,对水文计算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河流域为研究区,依据Google Earth影像,测量了1000个河段的河宽,计算了相应测段的集水面积、局部坡度、坡度原点矩、河道曲率4项地形要素。使用其中800个河段的数据判别河宽与... 河道宽度是重要的水文特征,对水文计算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河流域为研究区,依据Google Earth影像,测量了1000个河段的河宽,计算了相应测段的集水面积、局部坡度、坡度原点矩、河道曲率4项地形要素。使用其中800个河段的数据判别河宽与各地形要素的相关关系,选取与河宽相关性最好的集水面积和坡度原点矩两要素,构建了集水面积模型、坡度原点矩模型及4种河宽因子模型,使用另外200个河段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集水面积小于2100 km^2的拉萨河上游河段,基于集水面积和坡度原点矩的河宽因子模型效果最优,在集水面积大于2100 km^2的拉萨河下游河段,基于集水面积的模型效果最优。因此,预测拉萨河流域河宽时应以2100 km^2集水面积为阈值,在上游使用河宽因子模型,在下游使用集水面积模型,采用该方法预测的上、下游河宽误差均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宽度 地形要素 预测模型 数字地形 拉萨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