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hermitte征与颈椎病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树明 强华 +2 位作者 马玉泉 肖建如 贾连顺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8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中出现Lhermitte征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统计的800例颈椎病患者中,Lhermitte征阳性的3例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现有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1例患者行颈椎前路减... 目的探讨颈椎病中出现Lhermitte征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统计的800例颈椎病患者中,Lhermitte征阳性的3例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现有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1例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Lhermitte征完全消失;第2例经保守治疗,Lhermitte征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第3例保守治疗无效,但不同意手术治疗。结论3例患者均有长期的下颈椎不稳,导致椎体前后缘增生,终板硬化黄韧带肥厚,硬膜囊前、后受压,反复的不稳定和椎体增生及黄韧带肥厚可能是导致颈段脊髓发生脱髓鞘改变,引起Lhermitte征。减压和稳定是治疗颈椎病合并Lhermitte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ermitte征 颈椎病 颈脊髓 脱髓鞘
下载PDF
急性脑脊髓炎致Lhermitte征1例
2
作者 杨怀恩 包海琴 《医学动态》 1995年第4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 lhermitte 脑脊髓炎
下载PDF
基于动响应数据特征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少冲 张凯 +1 位作者 李有晨 苏胜昔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0,125,共8页
介绍了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的基本原理,探讨了POD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动响应数据特征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基于POD技术对桥梁结构在不同位置、不同时刻收集到的位移快... 介绍了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的基本原理,探讨了POD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动响应数据特征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基于POD技术对桥梁结构在不同位置、不同时刻收集到的位移快照矩阵(Snapshot Matrix)进行本征正交分解,得到结构的本征正交模态(POMs),进而构造出损伤指标来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及程度,实现了对桥梁结构损伤的多工况识别。并以保定黄花沟桥为例,通过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POD能够从空心板桥结构的振动响应数据中提取出结构的本质特征,并且提取过程简单、快捷,可为桥梁结构提供一种有效的损伤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数据特 正交分解 正交模态 损伤识别 健康监测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研究--以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雷 殷凯丽 +2 位作者 应皓恬 李欣然 金吉鸿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8,共15页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融资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资金用途多样,但是信息和信用不对称制约其融资可得性。实验区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中心,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国首个区块链数字征信平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但是,要复制、推广实验区的建设经验,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稳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深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探索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数字征信平台和数字普惠金融“元宇宙”,以期在更大范围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小微企业融资 数字 金融科技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元宇宙
下载PDF
基于FMCW雷达的人体生命体征信号预测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路 雷雨霄 余翔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6,共14页
将FMCW雷达检测到的人体生命体征信号,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人体生命体征信号是否异常,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该方向当前研究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降低重构误差、提升生命体征信号的预测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长短... 将FMCW雷达检测到的人体生命体征信号,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人体生命体征信号是否异常,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该方向当前研究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降低重构误差、提升生命体征信号的预测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生命体征信号预测方法。针对静止状态下的人体,通过雷达采集到的生命体征信号,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模态分量个数K和惩罚系数α的值,实现自适应选取后用于VMD分解,再将分解后的模态分量进行叠加重构。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中的网络层数、学习率、正则化系数等3个参数,自适应选取合适的参数组合,将重构后的信号通过优化后的LSTM网络进行预测。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预测方法在10位志愿者的预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为0.017 188 9,平均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为0.007 158,相较于当前其他研究,预测精度上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信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递归网络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生命体征信号检测实验教学设计
6
作者 阎世梁 王银玲 +3 位作者 王敏 熊亮 路丹丹 何春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28,174,共8页
为了提高学生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设计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信号测量实验。一方面,基于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机制,采用MATLAB进行生命体征信号建模及呼吸率与心率时频信号提取的仿真实验;另一方面,采用60 GHz毫米... 为了提高学生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设计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信号测量实验。一方面,基于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机制,采用MATLAB进行生命体征信号建模及呼吸率与心率时频信号提取的仿真实验;另一方面,采用60 GHz毫米波雷达模块,基于STM32单片机进行系统电路设计、PCB设计与实物制作,完成参试者呼吸率及心率的数据采集与OLED显示。上位机采用Qt Creator进行软件界面与功能设计,通过蓝牙模块与单片机进行无线数据通信,以30 s为周期执行呼吸率和心率数据的读取与显示。最后,搭建测试环境,对系统功能进行验证及其设计指标的测试与评估。该实验项目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系统整体设计与跨平台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单片机 生命体检测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LoRa的生猪体征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刘艳昌 郭宇戈 +3 位作者 张志霞 李冠霖 左现刚 李国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1,140,共7页
为克服现有生猪体征监测模块功能单一、传输距离受限、功耗大等问题,设计一种以低功耗智能耳标为采集终端的生猪体征监测与异常诊断系统。该系统以无线微控制器为硬件核心,结合猪只体温、心率、运动感知传感器,LoRa和GPRS技术组成的无... 为克服现有生猪体征监测模块功能单一、传输距离受限、功耗大等问题,设计一种以低功耗智能耳标为采集终端的生猪体征监测与异常诊断系统。该系统以无线微控制器为硬件核心,结合猪只体温、心率、运动感知传感器,LoRa和GPRS技术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和云服务器构建生猪体征信息采集、健康评估、异常诊断监测平台,提高生猪养殖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试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时采集、传输、显示、查询生猪体征参数和异常行为,体温相对误差小于1%,心率相对误差小于5%,通信网络丢包率小于5%,传输距离大于3 km,行为辨识结果大于90%,满足中小型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实际使用需求。可为生猪异常诊断、早期疾病检测治和疫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监测 LoRa 无线传感网络 异常诊断
下载PDF
超声下胸膜滑动征在婴幼儿气管导管位置调整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刘杰 王涛 +3 位作者 姜丽华 马文婷 侯银龙 董正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观察胸膜滑动征调整不同年龄段婴幼儿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及所需时间。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4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儿,年龄0~3岁,按照年龄分为<1岁和≥1岁2个年龄段,2个年龄段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观察胸膜滑动征调整不同年龄段婴幼儿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及所需时间。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40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儿,年龄0~3岁,按照年龄分为<1岁和≥1岁2个年龄段,2个年龄段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听诊组,分别采用超声法和听诊法调整气管导管的位置,分析2种方法调整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及所需时间。结果<1岁年龄段中,超声组调整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及调整所需时间均优于听诊组(P<0.05)。1~3岁年龄段中,超声组调整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优于听诊组(P<0.05),但调整位置所需时间与听诊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听诊组(P=0.031)。结论在对婴幼儿进行气管插管时,超声法调整气管导管位置比听诊法更准确,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在<1岁年龄段的患儿中用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胸膜滑动 气管导管
下载PDF
生命体征智能采录系统在监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李民 马良玉 +2 位作者 陈宇娟 陈勇 王丽华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目的探索生命体征智能采录系统在监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用以解决原有手工抄录生命体征数据带来的效率低下、误差率高问题,推进全院一体化生命体征数据监测中心的建立。方法利用设备集成模块,将各类生命体征测量设备统一接入中心监... 目的探索生命体征智能采录系统在监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用以解决原有手工抄录生命体征数据带来的效率低下、误差率高问题,推进全院一体化生命体征数据监测中心的建立。方法利用设备集成模块,将各类生命体征测量设备统一接入中心监护系统,中心监护系统将接收到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统一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处理,再通过数据网关转发数据至医院各业务系统,完成生命体征智能采录系统的设计,实现医疗设备应用过程中,采集数据的自动化传输、智能化存储和标准化应用。选取5个普通病房和5个重症监护室的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时间及采录准确性、护理人员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对生命体征智能采录系统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生命体征智能采录系统应用后,普通病房及重症病房各科室的生命体征数据采录时间均较系统应用前显著降低,每天平均节省时间分别为14.14~72.59 h、17.00~81.70 h;数据采录准确性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高于系统应用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命体征智能采录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生命体征测量设备互联、数据互通、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流程的数字化,提升了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可帮助医生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作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智能采录系统 监护患者护理 生命体数据 数字化采集 智能化存储
下载PDF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应用征信触发式查询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10
作者 王锋 张晨 +1 位作者 刘勇 王浩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5,共4页
通过对吉林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应用征信触发式查询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接入机构征信触发式查询业务增长迅猛。由于征信业务的应用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征信监管难度加大。因此,征信业监管部门需要对现有征信业监管制度... 通过对吉林省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应用征信触发式查询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接入机构征信触发式查询业务增长迅猛。由于征信业务的应用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征信监管难度加大。因此,征信业监管部门需要对现有征信业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方法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创新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式查询 监管 接入机构
下载PDF
声学四极子拓扑绝缘体中的反常手征边界态
11
作者 张鹏 杨星航 +2 位作者 杨芸翰 贾晗 杨军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940,共10页
基于量子系统的物理概念在经典的声波体系中构造拓扑态是声学研究最前沿的方向之一。然而对于四极子拓扑绝缘体这一物理模型,已有的研究结果往往只关注能量局域在角上的角模式,而忽略了沿边界传输的边界态。该研究利用超材料单元在声波... 基于量子系统的物理概念在经典的声波体系中构造拓扑态是声学研究最前沿的方向之一。然而对于四极子拓扑绝缘体这一物理模型,已有的研究结果往往只关注能量局域在角上的角模式,而忽略了沿边界传输的边界态。该研究利用超材料单元在声波体系中实现了四极子拓扑绝缘体,通过分析构造的声人工周期单元的拓扑性质,沿特定的路径切割声学超材料晶体实现了反常手征边界态,并进一步构建了一系列支持边界态传输的声学器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手征边界态在空间上有较好的局域性,对于尖锐的转角和几何缺陷亦具有免疫性。该研究提出的反常手征边界态及相关的输运器件有望应用于空间声场操纵、声学通信、减振降噪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超材料 四极子拓扑绝缘体 边界态
下载PDF
磁场背景下具有手征化学势的PNJL模型下的手征相变
12
作者 陈建兴 赵博 +1 位作者 张馨 常晓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11-318,共8页
采用具有两个味道的PNJL模型研究了均匀磁场背景下的手征相变,特别是磁场对手征相变的临界手征化学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对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具有催化作用,即临界手征化学势随着磁场增大而增大.夸克的组分质量随磁场增大,但它随手征... 采用具有两个味道的PNJL模型研究了均匀磁场背景下的手征相变,特别是磁场对手征相变的临界手征化学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对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具有催化作用,即临界手征化学势随着磁场增大而增大.夸克的组分质量随磁场增大,但它随手征化学势的变化不一定是单调的,在接近临界手征化学势时,夸克的组分质量会单调减小,直至发生手征相变.同时也讨论了体积对临界手征化学势的影响,发现在简化处理方式下,系统尺度的减小会导致临界手征化学势的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JL模型 相变 化学势 磁场背景
下载PDF
缺血性脊髓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矫黎东 贾宇 宋旸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66-369,373,共5页
目的总结缺血性脊髓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2023年被误诊为急性脊髓炎,并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最终确诊为缺血性脊髓病患者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点。结果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 目的总结缺血性脊髓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2023年被误诊为急性脊髓炎,并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最终确诊为缺血性脊髓病患者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点。结果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中位发病年龄59岁,均为急性起病,表现为肢体无力、麻木等脊髓损害症状。5例患者的脊髓MRI示髓内异常信号,其中颈髓病变4例、腰膨大病变1例;轴位影像均出现典型“蛇眼征”特点5例,其中2例患者矢状位影像表现为“铅笔征”。患者发病早期应用免疫治疗后效果不佳。入院明确诊断后,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及脊髓功能康复治疗,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但由于治疗延迟,均遗留肢体无力或麻木症状。结论脊髓髓内异常信号的特殊征象“蛇眼征”和“铅笔征”可作为缺血性脊髓病和急性脊髓炎的影像学重要鉴别要点。应提高以急性起病的脊髓损害症状患者特殊影像学征象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脊髓病 急性脊髓炎 蛇眼
下载PDF
基于YOLOv5s和超声图像的儿童肠套叠特征检测模型
14
作者 陈星 俞凯 +2 位作者 袁贞明 黄坚 李哲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为帮助医生快速寻找到儿童腹部超声中肠套叠的病变特征并实现肠套叠超声诊后数据的快速质检,文章将目标检测算法应用于儿童腹部超声图像检测肠套叠“同心圆”征.首先探索了基于YOLOv5s的儿童肠套叠检测模型,发现该模型检测肠套叠“同心... 为帮助医生快速寻找到儿童腹部超声中肠套叠的病变特征并实现肠套叠超声诊后数据的快速质检,文章将目标检测算法应用于儿童腹部超声图像检测肠套叠“同心圆”征.首先探索了基于YOLOv5s的儿童肠套叠检测模型,发现该模型检测肠套叠“同心圆”征的精确度、召回率、F 1分数、mAP@0.5、FPS以及参数量等方面均优于Faster RCNN.进一步,为解决肉眼难以观察的“同心圆”征的检测问题,使用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并将注意力机制加入YOLOv5s网络,形成基于YOLOv5s_BiFPN_SE框架的儿童肠套叠“同心圆”征检测模型.该模型检测的精确率、召回率、F 1分数、mAP@0.5分别达到了91.33%、90.73%、91.03%、88.77%,性能更优于YOLOv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肠套叠 超声图像 “同心圆” 双向特金字塔网络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2014-2020年东莞市某三级医院流动人口产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15
作者 王燕燕 陈俊虎 +1 位作者 向瑾操 王彩红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东莞市某三级医院2014-2020年流动人口产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2020年东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分娩流动人口产妇的临床资料,剖宫产指征以第一指征为主,对其剖宫产指征构成及其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分析东莞市某三级医院2014-2020年流动人口产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4-2020年东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分娩流动人口产妇的临床资料,剖宫产指征以第一指征为主,对其剖宫产指征构成及其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孕产妇32401例,剖宫产8721例,剖宫产率为26.9%。2014-2020年各年份的剖宫产率分别为29.8%、25.2%、26.6%、26.3%、25.1%、28.0%、27.1%。剖宫产指征以瘢痕子宫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和社会因素。在高龄、非高龄产妇剖宫产指征中,瘢痕子宫和胎位异常均分别位居第1、2位,第3位剖宫产指征分别为产妇要求和胎儿宫内窘迫;高龄产妇的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肿瘤构成比等均高于非高龄产妇,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产程异常的比例则低于非高龄产妇(P<0.05)。结论该研究的剖宫产率仍高于WHO标准,剖宫产指征中以瘢痕子宫和胎位异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孕妇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
下载PDF
Lhermitte综合征4例
16
作者 丛志强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71-71,共1页
Lhermitte综合征指的是屈颈所诱发的一种自颈部沿脊柱向双下肢或四肢传播的放射性电击样麻痛,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见到的4例报告如下。例1,男,54岁。四肢闪电样麻痛4个多月,低头可以诱发,每次数秒钟,自颈部向四肢远端放射。半年前... Lhermitte综合征指的是屈颈所诱发的一种自颈部沿脊柱向双下肢或四肢传播的放射性电击样麻痛,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见到的4例报告如下。例1,男,54岁。四肢闪电样麻痛4个多月,低头可以诱发,每次数秒钟,自颈部向四肢远端放射。半年前有过头部外伤史。神经系统检查无其他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ermitte综合 神经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炎性反应的影响
17
作者 黄金凤 韦克 +1 位作者 刘俊福 陈惠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资料,从中选取常规机械通气麻醉方案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在常规麻醉方案基础上应...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资料,从中选取常规机械通气麻醉方案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在常规麻醉方案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的4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5min、15min、30min、1h、2h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指标: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_(2))、血压、心率、血乳酸、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的变化情况,机械通气1d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及氧化炎性反应指标: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通气5min时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后15min、30min、1h时观察组患者ETC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后2h两组患者ETCO_(2)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后15min、30min、1h、2h时观察组患者SBP、DBP、心率、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通气后15min、30min、1h时观察组患者P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后2h两组患者ETCO_(2)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前两组患者AaDO_(2)、RI、OI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后1d,两组患者AaDO_(2)与RI均低于本组通气前、OI均高于本组通气前,观察组患者AaDO_(2)与RI均低于对照组,OI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前两组患者各项炎性与氧化反应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后,两组患者血清MDA、IL-8、CRP水平均低于本组通气前、SOD水平高于本组通气前,观察组患者血清MDA、IL-8、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进一步维持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改善患者血气水平,控制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机械通气 右美托咪定 炎性反应 生命体
下载PDF
消化道颗粒细胞瘤临床特征分析
18
作者 张晓静 赵文君 +3 位作者 孟品 刘爱玲 徐楠 徐永红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目的分析消化道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消化道GCT的认识及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消化道GCT病人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病人中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49.36±8.45)岁;发病部位为食管17例(77.27%),... 目的分析消化道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消化道GCT的认识及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消化道GCT病人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病人中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49.36±8.45)岁;发病部位为食管17例(77.27%),回盲部2例(9.09%),结肠3例(13.64%)。17例病人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内镜下病灶最大径0.29~2.00 cm。22例行CT检查,6例食管壁略增厚,1例盲肠壁略增厚,余15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行PET-CT检查,食管下段轻度增厚,结节状代谢增高,SUVmax约2.1。22例行内镜检查,病灶黄色15例(68.18%),白色7例(31.82%)。13例行超声内镜(EUS)检查,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7例(53.84%),黏膜肌层5例(38.46%),固有肌层1例(7.70%);病变低回声12例(92.30%),低回声混有少量高回声改变1例(7.70%),回声均匀10例(76.92%),回声欠均匀3例(23.08%)。免疫组化检查显示,所有病灶均表达S100,部分表达CD68、SOX10、Ki-67、SDHB、CD34。20例行内镜下治疗,1例行手术治疗,1例随访。病人随访7~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除1例病人化疗后失访,余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消化道GCT以男性为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内镜、EUS检查相结合可提高对其诊断率,确诊需依据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内镜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临床表现 腔内超声检查 病理状态 和症状
下载PDF
配户当差与里甲制:明初杂泛差役派征机制探析
19
作者 丁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明初杂役包括官厅差役和驿递夫役在内,普遍采用“配户当差”的佥派办法。人户一旦佥点应当某种杂役便成为杂役户,固定地在一个地点长期服役,直至消乏佥替。但“配户当差”制在永乐以后出现弊端,主要是皂隶等官厅杂役凭借特权寻租,而驿... 明初杂役包括官厅差役和驿递夫役在内,普遍采用“配户当差”的佥派办法。人户一旦佥点应当某种杂役便成为杂役户,固定地在一个地点长期服役,直至消乏佥替。但“配户当差”制在永乐以后出现弊端,主要是皂隶等官厅杂役凭借特权寻租,而驿递夫役负担较重,均长期不得佥替。永宣以后,一部分徭役改为每年轮充,开启了均徭法改革的历程。据新发现的“试行黄册”史料可知,明代里甲中存在较多的虚拟户和“带管畸零户”,且国家规定的点差标准很高,杂役基本要人户朋充服役。因此官府在确定所需杂役的数量以后,必须通过里甲组织的协调才能完成杂役户的佥点。但考虑到里甲内部的实际应役户数不多且徭役的附带财政责任不重的情况,里甲制与“配户当差”制之间并不发生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杂泛差役 机制 配户当差 里甲制
下载PDF
基于调频连续波雷达的人体生命体征检测算法
20
作者 李牧 骆宇 柯熙政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8-1986,共9页
针对现有雷达非接触生命体征检测精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的人体生命体征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毫米波雷达获取生命体征信号;其次,利用改进的经验小波变换(EWT)算法,实现生命体征信号的自适应分解和重构... 针对现有雷达非接触生命体征检测精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的人体生命体征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毫米波雷达获取生命体征信号;其次,利用改进的经验小波变换(EWT)算法,实现生命体征信号的自适应分解和重构,通过引入麻雀搜索算法(SSA)和模糊熵(FE)寻找频谱分割线的最优值;最后,通过改进频率插值的估计算法计算心率和呼吸频率。通过与医用重症监护仪进行对比实验验证所提算法的优越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小波变换(WT)算法、CEEMD(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算法和VMD(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算法,均方误差(MSE)分别减小了77.65、27.25和21.05,平均绝对百分比(MAPE)分别减小了7.33、4.33和3.42个百分点,实时性分别提高了0.72 s, 16.74 s和1.87 s。同时,利用所提算法也实现了对心率变异性(HR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经验小波变换 生命体 心率变异性 麻雀搜索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