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往开来:李安宅边疆思想探究
1
作者 马东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李安宅诸多的论著、文章中都闪烁着边疆研究的光芒,形成较为体系化的边疆思想。李安宅将“地形”与“文化”相融合,提炼出“边疆”概念。基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特点,他提出破解边疆问题的对策,并形成三位一体的边疆工作模式,以促进边疆发展... 李安宅诸多的论著、文章中都闪烁着边疆研究的光芒,形成较为体系化的边疆思想。李安宅将“地形”与“文化”相融合,提炼出“边疆”概念。基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特点,他提出破解边疆问题的对策,并形成三位一体的边疆工作模式,以促进边疆发展,推动边疆与内地走向互惠共赢。在时代背景、周边环境、求学经历、边疆实践的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李安宅的边疆思想呈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在当今边疆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仍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边疆思想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李安宅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热点分析——基于中国知网(1983-2022)的文献计量统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东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7-85,共9页
作为人类学、民族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李安宅先生,其学术思想值得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中国知网收录的自1983年以来有关李安宅研究的122篇文献。通过绘制李安宅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以及... 作为人类学、民族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李安宅先生,其学术思想值得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中国知网收录的自1983年以来有关李安宅研究的122篇文献。通过绘制李安宅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图谱,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以及关键词演变的时间线图谱,整理分析李安宅研究的历史脉络、现状特点和热点议题及未来趋势。在呈现李安宅研究已有成绩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未来的可能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研究 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下载PDF
十年通信终得见:李安宅与雷德菲尔德的通信对中国早期人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3
作者 胡冬雯 张江华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61,123,共10页
保存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的罗伯特·雷德菲尔德与李安宅的通信档案,记录了两人长达13年的学术友谊。其内容对认识20世纪20-40年代中国早期人类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发掘和利用这部分档案材料。本文将二人间通... 保存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的罗伯特·雷德菲尔德与李安宅的通信档案,记录了两人长达13年的学术友谊。其内容对认识20世纪20-40年代中国早期人类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发掘和利用这部分档案材料。本文将二人间通信分为四个时期,梳理了雷德菲尔德在办学、国际交流、研究资助等方面对李安宅给予的支持,呈现出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者们如何克服诸多困难坚持办学和做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美人类学界同时出现了“应用”取向的人类学研究,李安宅和雷德菲尔德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学术友谊。结合中国人类学研究发展走向与国际学术脉络对学者间通信档案的分析,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早期人类学建设如何在观照国际学术交流和使用学术共同体语言的同时,思考中国问题,发展“本土化”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雷德菲尔德 通信 人类学史
下载PDF
李安宅青年观的形成及其演进
4
作者 汪洪亮 鲍玉波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9,共9页
李安宅的青春写满了“奋斗”二字,故对“青年”这个话题有着持续而敏锐的观察。李安宅对青年问题的系列论述,已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链条。梳理其人生经历及青年观念,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1934年前,着力论述冲破家族礼教束缚以调... 李安宅的青春写满了“奋斗”二字,故对“青年”这个话题有着持续而敏锐的观察。李安宅对青年问题的系列论述,已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链条。梳理其人生经历及青年观念,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1934年前,着力论述冲破家族礼教束缚以调适人与社会关系;二是在美留学时期,通过域外的比较观察,提出中国青年的社会性改造命题;三是1936年后,在社会性改造这个命题框架下,立足本土社会建设需要,提出要培育正确的成功观,加强心理建设。秉持知人论世立场,可以发现李安宅的青年观投射了其奋斗的青春,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也契合了国家建设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青年观 青年问题 家国情怀
下载PDF
边疆学人思想研究的主题聚焦、范式转向与话语拓展——基于李安宅学术遗产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1983—2022) 被引量:2
5
作者 红星央宗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84,共14页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个人行事的隐去”与“集体心态的呈现”的学术发展内在逻辑思辨引发了边疆研究中关于“学人—学术—时势”的关系探讨。以李安宅学术生平及其思想遗产为例,其学术思想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以共时态知识结构、学术主张和...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个人行事的隐去”与“集体心态的呈现”的学术发展内在逻辑思辨引发了边疆研究中关于“学人—学术—时势”的关系探讨。以李安宅学术生平及其思想遗产为例,其学术思想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以共时态知识结构、学术主张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点”型取向,及以历时态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心灵实践为主体的“线”型取向两种类型。但“点”“线”分离的研究取向,导致学界对李安宅学术遗产研究的理论建构维度和知识整合效度偏低。为梳理1983年以来李安宅学术生平及其思想遗产研究的知识谱系,厘清当前话语范式和阐释路径,本文通过CiteSpace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121篇样本文献进行了共现、聚类、突现分析,发现促进研究团队合作、推动优势资源共享、开拓理论应用前景,是当前李安宅学人生平及其思想遗产研究的主体任务和基本方向,这有助于增进边疆学人思想研究的知识交互、话语更新与前沿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学人 李安宅 学术生平与思想遗产 主题聚焦
下载PDF
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思想——兼及中国社会工作的学术史意识 被引量:15
6
作者 岳天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22-30,36,共10页
李安宅是在以地形为基础而偏重文化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边疆"概念的,他非常精炼地分析了边疆和内地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这是他倡导并实际投身于边疆研究的信念来源。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李安宅是在社会学学科基础上体认社会... 李安宅是在以地形为基础而偏重文化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边疆"概念的,他非常精炼地分析了边疆和内地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这是他倡导并实际投身于边疆研究的信念来源。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李安宅是在社会学学科基础上体认社会工作的。他的边疆社会工作要义大体包括:边疆社会工作及其紧迫性和必要性、主要路径,边疆社会工作的困难和准备条件以及对边疆社会工作的展望等。李安宅对社会工作的性质、类别和趋势及边疆社会工作的探讨直面中国边疆社会现实,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开创性工作,极好地表征着那一代社会学者矢志进行社会学本土化探索的努力,是值得珍视的学术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边疆 边疆研究 社会工作 边疆社会工作
下载PDF
藏学界的“天涯同命鸟”——于式玉与李安宅的人生与学术 被引量:21
7
作者 汪洪亮 《民族学刊》 2011年第3期32-41,92,共10页
在中国民族学史上,李安宅和于式玉是一对重要的生活伴侣和学术伉俪,尤以藏学研究名世。于式玉以大量精力应对生活和辅助丈夫,她具有良好的学术根基,极富语言天赋,擅长文献目录,又肯实地调研,为其藏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李安宅藏区... 在中国民族学史上,李安宅和于式玉是一对重要的生活伴侣和学术伉俪,尤以藏学研究名世。于式玉以大量精力应对生活和辅助丈夫,她具有良好的学术根基,极富语言天赋,擅长文献目录,又肯实地调研,为其藏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李安宅藏区实地研究的坚强后盾。二人学术生命互相交融,堪称藏学界之"天涯同命鸟"。这对学术伉俪的一生,让我们认识到时代对他们人生的彰显和遮蔽及其学术的造就和毁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学 于式玉 李安宅 中国民族史 民族学
下载PDF
李安宅边疆思想要略 被引量:19
8
作者 汪洪亮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2-107,共6页
著名社会学家李安宅是我国近代边疆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长期致力于边疆史地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在许多著述里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其边疆思想。其边疆思想着眼于“实地研究,”寄托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文章认为李安宅的边疆思想与其学科... 著名社会学家李安宅是我国近代边疆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长期致力于边疆史地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在许多著述里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其边疆思想。其边疆思想着眼于“实地研究,”寄托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文章认为李安宅的边疆思想与其学科背景、边疆研究经历及抗战建国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边疆思想 边疆研究
下载PDF
李安宅、于式玉先生编年事辑 被引量:19
9
作者 汪洪亮 《民族学刊》 2013年第6期63-77,116-117,共17页
文章通过爬梳各类文献和档案资料,对著名藏学家李安宅与于式玉先生生平事迹及学术成就进行了逐年排比,为学界进一步深入相关学术史研究提供了基本史料。
关键词 李安宅 于式玉 编年事辑 生平与学术
下载PDF
知人论世:李安宅人生与学术史研究的意义与路径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洪亮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李安宅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边疆学者,其人生跌宕起伏,与政学两界都有密切往来,其学术与时俱变,晚年被迫离开学术而蹉跎岁月。他的人生与学术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身体史与精神史的缩影,或许更能代表那个时代较为优秀而声... 李安宅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边疆学者,其人生跌宕起伏,与政学两界都有密切往来,其学术与时俱变,晚年被迫离开学术而蹉跎岁月。他的人生与学术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身体史与精神史的缩影,或许更能代表那个时代较为优秀而声名并不显著的学人群体。在此阐发了李安宅的人生与学术史的研究意义,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溯,并从社会史视角提出知人论世、通过学人研究而明了那个时代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学人研究 知人论世
下载PDF
李安宅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洪亮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81,共8页
人类学家李安宅的学习、工作及专业成长与教会学校密切关联。他在宗教理论研究和实地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较有体系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提出了"族教分离论"、"宗教成分论"、"宗教和谐论"。这些思想对于处理好... 人类学家李安宅的学习、工作及专业成长与教会学校密切关联。他在宗教理论研究和实地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较有体系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提出了"族教分离论"、"宗教成分论"、"宗教和谐论"。这些思想对于处理好民族与宗教关系、宗教信仰自由、不同宗教之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对边疆宗教与社会建设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提出了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建设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宗教社会学 边疆社会建设
下载PDF
李安宅的学术成长与政治纠结——两个版本自传比较阅读札记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汪洪亮 《民族学刊》 2016年第1期8-19,95-97,共15页
文章对李安宅写于1951年和1961年的两个版本自传进行比较阅读,揭示其内容差异与思想微妙变化之处,并藉此分析李安宅的早年生活对其后来人生的持续影响、李安宅的学术选择及政治纠结。走动在政学之间,贯穿了李安宅的大半生,也为其人生的... 文章对李安宅写于1951年和1961年的两个版本自传进行比较阅读,揭示其内容差异与思想微妙变化之处,并藉此分析李安宅的早年生活对其后来人生的持续影响、李安宅的学术选择及政治纠结。走动在政学之间,贯穿了李安宅的大半生,也为其人生的跌宕提供了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传记 学术 政治
下载PDF
李安宅与中国最早的符号学著作《意义学》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毅衡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李安宅是中国符号学的前驱人物,河北迁西人,年轻时执教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开创者,藏学的奠基者之一。1930年英国学者瑞恰慈来清华大学与燕京大学讲学并研究孟子学说,他与费孝通作为助手参与,由此接触到欧洲的符号研... 李安宅是中国符号学的前驱人物,河北迁西人,年轻时执教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开创者,藏学的奠基者之一。1930年英国学者瑞恰慈来清华大学与燕京大学讲学并研究孟子学说,他与费孝通作为助手参与,由此接触到欧洲的符号研究,写出了《意义学》这本书。这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唯一的符号学著作,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意义学》 符号学
下载PDF
李安宅与边疆服务运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杰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3-36,共4页
著名社会学家、藏学家李安宅根据自己多年在边疆工作生活的实践,在总结历代政府治边措施的基础上,予以积极评介,并提出了多项治边措施。作为边疆服务工作的顾问及研究调查指导委员会委员,李安宅不仅在理论上指导边疆服务工作,而且还亲... 著名社会学家、藏学家李安宅根据自己多年在边疆工作生活的实践,在总结历代政府治边措施的基础上,予以积极评介,并提出了多项治边措施。作为边疆服务工作的顾问及研究调查指导委员会委员,李安宅不仅在理论上指导边疆服务工作,而且还亲身参与边疆服务,对边疆服务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边疆服务运动 社会学
下载PDF
知人论学:纪念李安宅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评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洪亮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3-157,共5页
既有的学术史书写大多关注学术作品的文本与思想解读,而对作品的形成及思想的过程往往较多忽略。从人生史角度进入学术史,还远未形成风气。不少曾经影响很大的学者,至今仍是学术史上的失踪者,或者是失语者。过去较少受人关注的近代学者... 既有的学术史书写大多关注学术作品的文本与思想解读,而对作品的形成及思想的过程往往较多忽略。从人生史角度进入学术史,还远未形成风气。不少曾经影响很大的学者,至今仍是学术史上的失踪者,或者是失语者。过去较少受人关注的近代学者李安宅的人生与学术研究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多个学科关注的研究对象。四川师范大学举办李安宅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二十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李安宅、于式玉的人生与学术,以及民族国家认同建构、边疆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人生史 学术史 边疆研究
下载PDF
论李安宅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一丹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5-41,共7页
李安宅是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是华西学派的领军学者。在引进西方文化人类学的过程中,他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有确切的理解与把握,提倡文化功能论和文化相对论;他采用实地研究、比较研究、... 李安宅是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是华西学派的领军学者。在引进西方文化人类学的过程中,他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有确切的理解与把握,提倡文化功能论和文化相对论;他采用实地研究、比较研究、应用人类学等方法,为我国文化人类学的早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尚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华西学派 文化功能论 文化相对论 藏区实地研究
下载PDF
文化现象的逼视与衡量——论李安宅对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开拓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桃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3-29,共7页
在中国近世人类学发展史上,前辈学者李安宅引入了英国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其著述涉及社会学、意义学、美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广阔的领域,但他是借助各学科知识去透视、分析和衡量人类文化现象,构成一个... 在中国近世人类学发展史上,前辈学者李安宅引入了英国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其著述涉及社会学、意义学、美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广阔的领域,但他是借助各学科知识去透视、分析和衡量人类文化现象,构成一个文化人类学系统。他译介和阐发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和以人类学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以及他在人类学的实地研究成就,均对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具有开拓性意义。他的理论和方法,对我们现在研究文化人类学尚有启发和指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人类学 社会学 实地研究
下载PDF
李安宅的学术转型及时代动因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洪亮 《宜宾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10-16,共7页
李安宅的学术兼涉多种学科和领域,其学术路数及趣味在不同时期又有着不同的侧重,其学术转型与时代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李安宅的学术转型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从其关注时代来看,是由古及今;从其学术视野来看,是自西徂东;从其研究区域来... 李安宅的学术兼涉多种学科和领域,其学术路数及趣味在不同时期又有着不同的侧重,其学术转型与时代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李安宅的学术转型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从其关注时代来看,是由古及今;从其学术视野来看,是自西徂东;从其研究区域来看,是从北到南;从其学术旨趣来看,是由虚入实。1949年后,李安宅的学术生命就基本终结,这与他所处时期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学术转型 时代动因
下载PDF
李安宅未刊手稿《十年来美国的人类学》及其解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洪亮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80,121-122,共10页
李安宅撰写的《十年来美国的人类学》是其在美讲学期间应国内人类学家卫惠林、何联奎所约而作,论述了1938-1947年美国人类学的理论进展及其学科特性,梳理了美国人类学界相关人物的动态和主要的书刊。这一观察海外人类学进展的重要文献,... 李安宅撰写的《十年来美国的人类学》是其在美讲学期间应国内人类学家卫惠林、何联奎所约而作,论述了1938-1947年美国人类学的理论进展及其学科特性,梳理了美国人类学界相关人物的动态和主要的书刊。这一观察海外人类学进展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料价值。文章首次披露李安宅手稿全文,并对其写作背景及该文所透露的有关问题略作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未刊手稿 《十年来美国的人类学》
下载PDF
李安宅著作《美学》新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波 袁方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76-83,共8页
李安宅先生是国内著名的藏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国内美学研究的先驱,1934年出版的《美学》一书系统地阐发了他的美学思想。这部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当代美学的转向提供了契机,但它的价值被忽略。本文通过... 李安宅先生是国内著名的藏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国内美学研究的先驱,1934年出版的《美学》一书系统地阐发了他的美学思想。这部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当代美学的转向提供了契机,但它的价值被忽略。本文通过梳理《美学》一书的内容,分析该书的版本源流、编写特点与文献价值,进而重新评价李安宅先生的治学成就与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宅 《美学》 学术贡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