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李杜交谊及其意义 |
吴怀东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0 |
|
2
|
李白和杜甫涉胡诗的精神特质及艺术特色探析 |
王运涛
|
《中州大学学报》
|
2024 |
0 |
|
3
|
刘濬《杜诗集评》资料来源、编纂体例及评语选录特点考论 |
王辰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异域之眼看杜诗——李植《杜诗批解》评语析论 |
左江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5
|
顾炎武的杜诗学 |
田小军
孙微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6
|
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交游对杜诗创作的影响 |
刘占召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3
|
|
7
|
杜诗释词六例 |
黄灵庚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8
|
论邓肃对杜甫的接受 |
金文凯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2
|
|
9
|
韩愈诗文之效体现象与“杜诗韩笔”再论 |
管琴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郑珍为诗取径的主次分轨 |
易闻晓
|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
2011 |
3
|
|
11
|
李杜诗风的转变与唐代文化的转型 |
葛景春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4
|
|
12
|
跨文本阅读:《以赛亚书》2章1-4节与杜甫诗篇 |
姜宗强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南京图书馆藏《方南堂先生手批杜诗》考论 |
杨曦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7 |
1
|
|
14
|
论李白诗歌中的丝路文化色彩 |
葛景春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5
|
人际传播:杜诗未刊评点的传播方式 |
曾绍皇
|
《武陵学刊》
|
2011 |
1
|
|
16
|
李白诗文中的否定副词研究 |
王静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7
|
深远、高远、平远:从杜甫、李白、王维诗歌看盛唐诗歌之美的三个维度 |
王晓明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8
|
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
王辉斌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9
|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以杜甫诗《赠卫八处士》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
符元兰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2
|
|
20
|
杜诗修辞格的超常运用 |
于年湖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