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李健吾喜剧的人学基础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 |
张健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2
|
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俞建长
宋开新
|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3
|
李健吾跨文化戏剧改编的民族特色 |
胡斌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4
|
文学感受与批评之“根”——兼论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
任湘云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3
|
|
5
|
貌似而神离——李健吾、沈从文文学批评比较论 |
文学武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6
|
论李健吾的喜剧创作 |
胡德才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7
|
上博简《武王践阼》集释(上) |
杨华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0
|
|
8
|
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现代观 |
管兴平
张海英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上博简《武王践阼》集释(下) |
杨华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10
|
典型环境下的非典型人物——李健吾“非典型性”文艺创作观 |
刘涵之
宋洁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1
|
李健吾话剧研究述评 |
黄献文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2
|
试论李健吾与莫里哀的喜剧创作——以《新学究》和《太太学堂》为例 |
曾诣
|
《肇庆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3
|
以文论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理论模式 |
詹冬华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4
|
李健吾与《文艺复兴》 |
魏文文
|
《运城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5
|
得筌忘鱼还是得鱼忘筌——李健吾之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启示 |
白杰
|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
2011 |
0 |
|
16
|
创新思维的体现——李健吾无标准的批评标准 |
田慧霞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7
|
范蠡的思想人格试论 |
商聚德
|
《菏泽师专学报》
|
2001 |
0 |
|
18
|
李健吾对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因袭传承 |
王志勤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5 |
2
|
|
19
|
一个自由灵魂的奇遇——论李健吾的批评观念 |
钟林巧
|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20
|
灵魂在杰作间的奇遇——论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
丁燕燕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