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木材振动特性的月琴声学品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1
作者 杨扬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7,共8页
泡桐木始终是制造乐器谐振元件的重要材料,对乐器的音质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建立基于共鸣板振动性能的月琴音质评价模型。以制造出的9把月琴为研究对象,根据月琴的音质评价... 泡桐木始终是制造乐器谐振元件的重要材料,对乐器的音质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建立基于共鸣板振动性能的月琴音质评价模型。以制造出的9把月琴为研究对象,根据月琴的音质评价以及制备月琴的共鸣板信息,提出月琴音质的预测模型。在180组数据中,随机抽取135组数据进行训练,其余45组数据进行验证。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GRNN建立月琴声学质量评价模型,并进行仿真预测。结果表明,基于共鸣板的振动特性,利用Matlab仿真可以实现对月琴音质的预测,预测的准确率可达到91.41%。此外,研究还表明,泡桐木共鸣板的动态弹性模量、声辐射阻尼系数、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比、声阻抗,损耗角正切和声转化率等参数均是影响其制备成品月琴声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声学品质 振动特性 共鸣板 木材 民族乐器
下载PDF
海南岛黎族地区竹乐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曹量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3期119-124,共6页
黎族音乐物质文化中的竹乐器是黎族先民情感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音乐学研究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代表南中国海区域土著生成的民族学证据,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构的完整性提供了难得的"活态"物证。本文通过对部... 黎族音乐物质文化中的竹乐器是黎族先民情感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音乐学研究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代表南中国海区域土著生成的民族学证据,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构的完整性提供了难得的"活态"物证。本文通过对部分黎族竹制乐器的研究,试图揭示黎族原生乐器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在这个古老的岛屿上大陆性与海洋性多元共存的音乐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嬗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黎族 竹乐器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黎族传统器乐进高校音乐课堂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素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234-236,共3页
阐述了海南黎族传统器乐萌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及其所具有的鲜明独特的民族性和艺术性,揭示了在海南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中开展黎族传统器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建立和完善海南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特色课程的任务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 黎族器乐 民族性 特色教学
下载PDF
文化交融背景下海南黎族竹木乐器研究
4
作者 何海滨 《南海学刊》 2023年第2期111-118,共8页
海南黎族竹木乐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南黎族的一种乐器合奏,其乐器大都是黎族人就地取材而制作的。一些乐器是刀耕火种的直接工具,个别乐器的流行伴随着一些神秘的传说故事。这种古朴自然的竹木乐器,一方面反映了海南黎族人民... 海南黎族竹木乐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南黎族的一种乐器合奏,其乐器大都是黎族人就地取材而制作的。一些乐器是刀耕火种的直接工具,个别乐器的流行伴随着一些神秘的传说故事。这种古朴自然的竹木乐器,一方面反映了海南黎族人民崇尚自然、依赖自然的竹木生态文化观,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多民族交往交流融合的结果,渗透着多民族文化的共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竹木乐器 文化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