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作抗战难以为继:1940年五战区第九游击纵队潜山起义述论
1
作者 李常宝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98-104,共7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安徽省成立动员委员会以发挥国共合作抗战职能,该会不仅派出各路工作团广泛发动民众参与抗战,还帮助组建了众多的民众抗日武装。1939年初,皖省主席廖磊陆续将此民众武装加以整编,纳入管理。原怀宁、望江一带的民众自卫... 全面抗战爆发后,安徽省成立动员委员会以发挥国共合作抗战职能,该会不仅派出各路工作团广泛发动民众参与抗战,还帮助组建了众多的民众抗日武装。1939年初,皖省主席廖磊陆续将此民众武装加以整编,纳入管理。原怀宁、望江一带的民众自卫力量被编为第五战区第九游击纵队,由进步人士云应霖出任司令。1940年1月李品仙主皖之后,卖力执行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屡兴破坏统一战线之举,加大打击进步力量,安徽动委会帮助桂系抗战虽委曲求全而不得。此际受桂系压制已久的第五战区第九游击纵队决定投奔新四军,并为之联络第五战区独立第三大队郝文波共同行动,殊料此事被郝氏夫妇出卖。1940年4月1日,第九游击纵队被迫仓促发动起义,旋即陷入桂系军队重重包围,起义失败。此事宣告原长江局影响下鄂豫皖地区国共合作抗战方式的结束,也是新四军在江北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游击战的新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应霖 李伟烈 第九游击纵队 李品仙 潜山起义
下载PDF
抗战胜利后第十战区对日接收工作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国松 华芳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6年第2期92-105,共14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将中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地),对日接收随之展开。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受命主持苏皖地区对日受降与接收工作,其将战区分为固滁地区、安庆地区、徐海地区三个接收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将中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地),对日接收随之展开。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受命主持苏皖地区对日受降与接收工作,其将战区分为固滁地区、安庆地区、徐海地区三个接收区,分区进行军事接收,而地方党政与事业接收则由苏皖两省分别接收。在接收过程中,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各派势力争夺激烈,各级接收人员中饱私囊,使“接收”变为“劫收”。而在抗战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却被排斥在苏皖地区对日接收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战区 李品仙 军事接收 党政与事业接收
下载PDF
中国第十战区对日受降考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松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2-55,51,共5页
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划定了16个受降区,其中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上将被任命为该战区受降主官,主持对苏皖地区日军受降工作。根据苏皖地区日军驻防部队变化,及蚌埠战略地位重要性,受降地点由徐州改为蚌埠,日军投降主... 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划定了16个受降区,其中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上将被任命为该战区受降主官,主持对苏皖地区日军受降工作。根据苏皖地区日军驻防部队变化,及蚌埠战略地位重要性,受降地点由徐州改为蚌埠,日军投降主官也发生了变更。随后,全战区分为安庆区、固滁区和徐海区3个接收区展开受降接收工作,日俘、日侨进入集中营地后分批遣返回国,第十战区受降工作圆满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战区 蚌埠 受降 李品仙 日军
下载PDF
抗战胜利后苏皖地区受降地点变更及其动因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国松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6年第4期72-79,共8页
抗战胜利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将中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其中,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上将受命主持苏皖长江以北地区受降工作,受降地点初定徐州,后改为蚌埠。本文通过梳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发布的各项受降命令,厘清第十战区受降... 抗战胜利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将中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其中,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上将受命主持苏皖长江以北地区受降工作,受降地点初定徐州,后改为蚌埠。本文通过梳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发布的各项受降命令,厘清第十战区受降地点变更的历史过程,进而通过有关受降原始档案、地方文史资料及亲历者的回忆录,考察导致受降地变更的中日双方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战区 受降 李品仙 徐州 蚌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