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李白诗歌的顶点抒情 |
杨景龙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李白歌行“叙情长篇”对七言歌行抒情艺术的发展 |
王景
|
《云梦学刊》
|
2024 |
0 |
|
3
|
孙犁抗战小说与中国文学的“征夫-思妇”征戍抒情传统 |
刘起林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4
|
明代雅乐曲辞关系考论——以李之藻《頖宫礼乐疏》为中心 |
宋忻怡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5
|
美感的引渡——李渝小说中的古典中国 |
吕欣桐
|
《华文文学》
|
2023 |
0 |
|
6
|
模拟与被模拟:李白七言歌行及其对李梦阳的影响 |
郝润华
杨旭东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7
|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词 |
罗斯宁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0
|
|
8
|
论唐宋词的“南唐范式” |
王兆鹏
胡玉尺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9
|
走向戏剧性——作为戏剧作品的黎锦晖儿童歌舞剧 |
居其宏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4 |
11
|
|
10
|
长恨歌哭为湘灵——白居易《长恨歌》抒情客体论 |
张军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1
|
从点化唐诗看李煜词对于北宋词的范本意义 |
李定广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李清照词的语言艺术探微 |
赵晓洁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6 |
6
|
|
13
|
李白对唐代之前中国诗歌抒情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
杨景龙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4
|
通向具象化的言说策略——论李琦诗歌的抒情方式 |
罗振亚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1
|
|
15
|
李叔同的歌词创作及其唯美因素 |
陈振波
梁小玲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6
|
近代歌词创作的“文”、“白”之争 |
李静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1
|
|
17
|
翻转一层 境界全出——李商隐诗歌艺术又探 |
何光超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6
|
|
18
|
楚骚之苗裔──评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 |
曾思艺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9
|
试论李白《秋浦歌》与王维《辋川集》的异同 |
吴振华
|
《阅江学刊》
|
2014 |
1
|
|
20
|
毛奇龄《西厢记》评点的“词例”论——对元杂剧批评范式的奠定 |
杨绪容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