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ANALOG OF LI SHAN-LAN IDENTITY
1
作者 关霭雯 石赫 《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SCIE EI CSCD 1990年第4期308-326,共19页
The expansions of the higher power of Gaussian polynomial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And an elementary proof of the Q-analog Li Shan-lan identity is provided.
关键词 li shan-lan identity Q-ANALOG Gaussian POLYNOMIAL
原文传递
黎锦技艺传承人的身份转向与认同
2
作者 周新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9期77-81,共5页
自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工程以来,海南黎族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保护,黎锦技艺传承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黎族织锦的濒危状况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国家对于黎族织锦非遗传承的重视,被赋予传承人身份的人也越来越多。作为非... 自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工程以来,海南黎族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保护,黎锦技艺传承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黎族织锦的濒危状况得到显著改善。随着国家对于黎族织锦非遗传承的重视,被赋予传承人身份的人也越来越多。作为非遗传承人需保留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最原始的手工生产方式,但作为艺术创作者,较落后的生产原料和审美价值已不适宜如今的消费市场。如何平衡创新和传承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黎族织锦发展的一个矛盾点。该研究以传承人为核心,对现阶段海南黎锦技艺传承人的身份转向做了概括,并从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对传承人生产生活行为的影响展开案例分析,得出构建传承人的身份认同具有积极作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 身份认同 身份转向 黎族织锦 传承人 黎锦技艺
下载PDF
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外籍习练者文化认同的研究——以新会蔡李佛海外传播为例
3
作者 崔家宝 陈小蓉 刘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145,共7页
目的:探讨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外籍习练者的文化认同。方法:运用访谈法对广东新会蔡李佛的海外外籍习练者进行访谈,对其访谈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蔡李佛外籍习练者的文化身份可分为“普通学员、准弟子和入室弟子”3类,其文化认... 目的:探讨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外籍习练者的文化认同。方法:运用访谈法对广东新会蔡李佛的海外外籍习练者进行访谈,对其访谈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蔡李佛外籍习练者的文化身份可分为“普通学员、准弟子和入室弟子”3类,其文化认同构建过程可分为“被动性文化认同、主动性文化认同和形成性文化认同”3个层次。结论:蔡李佛外籍习练者文化认同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逐渐递进的过程,其过程具有集体性、递进性、内隐性的特征。因此,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跨传播的现实意义并不在于文化的征服,而是“求同存异,各取所需,取长补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 蔡李佛 海外传播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从原乡情愫到家国意识:论明代海瑞的民族思想
4
作者 李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海瑞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治黎策》《平黎疏》等相关奏文构成了海瑞民族思想的最初肇始与理论溯源。一是力主开拓十字大道、迁所置县与编订里甲共同构成了海瑞“理黎”的政治维度。二是清丈田土、开禁垦田、平蠲徭役体现着海... 海瑞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治黎策》《平黎疏》等相关奏文构成了海瑞民族思想的最初肇始与理论溯源。一是力主开拓十字大道、迁所置县与编订里甲共同构成了海瑞“理黎”的政治维度。二是清丈田土、开禁垦田、平蠲徭役体现着海瑞“理黎”经济维度的内涵外延。同时通过军屯与民屯的二元转换,黎汉贸易加快,黎民向化程度逐步加深。三是在“重抚轻剿”的军事态度上,提出调兵考核制度是海瑞军事民族思想的核心要义。四是海瑞通过订立教约,倡导在黎峒地区立学训导、化导黎风,亦能使文教有序延续。“理黎”作为海瑞民族思想的具体实践即体现着其“原乡情愫”至“家国意识”的历时性演进与本质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瑞 民族思想 “治黎” 国家认同
下载PDF
论李贽对苏轼“诚同”人格的接受
5
作者 梁博宇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7-67,共11页
李贽作为晚明苏轼接受的代表人物,不仅对苏轼的文艺创作、哲学思想颇有独到见解,更深入苏轼的人格层面加以品评和取法。苏轼与李贽的人格以“诚同”为共性,是无外在先验条件决定,不受任何功利因素影响的情感互通。人格存在境界上,苏轼... 李贽作为晚明苏轼接受的代表人物,不仅对苏轼的文艺创作、哲学思想颇有独到见解,更深入苏轼的人格层面加以品评和取法。苏轼与李贽的人格以“诚同”为共性,是无外在先验条件决定,不受任何功利因素影响的情感互通。人格存在境界上,苏轼达到了情理圆融之境,李贽则在情理冲突中无法解脱;但在求真厌伪的原则上,二人没有高下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苏轼 阳明心学 苏氏蜀学 诚同
下载PDF
李陈玉的遗民情结与骚愁表达
6
作者 刘泽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8-54,共7页
文化的脉搏连着民族的心脏,明代遗民的楚辞文化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坚持正义、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明亡之后,作为一个有气节的知识分子,李陈玉怀着对故国的留恋和思念,曾有过激烈的武力反抗,也有过遁迹山林的隐居生活,还有过借人之酒... 文化的脉搏连着民族的心脏,明代遗民的楚辞文化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坚持正义、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明亡之后,作为一个有气节的知识分子,李陈玉怀着对故国的留恋和思念,曾有过激烈的武力反抗,也有过遁迹山林的隐居生活,还有过借人之酒杯浇自己块垒的注《骚》经历,是一位典型的遗民《楚辞》学者。李氏的遗民身份,李氏的资质禀赋,以及他在前明王朝的政绩、理政观念和青云路断的仕履经历,尤其是甲申之变带给他山崩地裂的刺激,使得他先是选择了暴力反抗,又选择了非暴力不合作,终而选择了笺注《楚词》进行遗民的骚愁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陈玉 《楚词笺注》 遗民身份 遗民情结 骚愁表达
下载PDF
论黎紫书《告别的年代》的女性成长叙事
7
作者 孟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4期1-5,共5页
《告别的年代》是黎紫书2010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包含三层叙事,分别讲述了杜丽安的故事、读者“你”的故事,以及作家韶子和评论者第四人的故事。其中杜丽安的故事刻画最完整,也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书写了杜丽安由戏院售票小姐... 《告别的年代》是黎紫书2010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包含三层叙事,分别讲述了杜丽安的故事、读者“你”的故事,以及作家韶子和评论者第四人的故事。其中杜丽安的故事刻画最完整,也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书写了杜丽安由戏院售票小姐跃升为老字号茶室女掌柜的成长史。立足女性成长叙事的视角,从主体意识觉醒、女性身体解放、主体性生成三方面来解读《告别的年代》,可以更清晰地认知杜丽安从社会底层攀升、实现物质丰裕和精神蜕变,进而实现主体成熟的历程。杜丽安是马华女性的代表,黎紫书通过书写杜丽安的成长,也为我们揭示了马华女性的在地成长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紫书 《告别的年代》 女性 成长叙事 女性身份 凝视 主体性生成
下载PDF
地方发展与地方形象设计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钱智 孟斌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1997年第4期61-67,共7页
本文从地方形象概念分析入手,探讨了地方发展与地方形象设计的关系,地方发展过程中的形象特征及形象形成途径,提出了地方形象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地方形象设计的原则、形象战略的协调、形象可视化因子的塑造及形象工程建设等。
关键词 地方发展 地方形象 形象形成特征 形象工程
下载PDF
海南黎语使用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枚珍 王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20-24,共5页
通过对黎族聚居地——海南省东方市的学生、教师及家长所作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黎族居民对黎语的态度及语言使用现状,探索黎语技能退化的原因,以期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黎族语言和文化的保护提出建议。
关键词 黎语使用现状 黎语技能退化 语言认同 语言保护
下载PDF
公共生活中的自我认同与社会整合:粤西“年例”解读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勤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6-30,共5页
粤西宝村"年例"的个案经验显示,仪式的公共生活既是娱乐,也在价值标准的存续中,在神圣和世俗的世界里生成自我认同,进而建构和强化了区域社会,成为维系与整合社会的重要途径,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公共生活 年例 自我认同 社会整合
下载PDF
北朝士族门阀制度探微——以勃海李氏家族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69,共8页
勃海李氏乃北朝名门望族之一,其阀阅门第的形成对了解北方士族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北朝士族普遍是行政评选的结果,政治属性与生俱来,只有抓住累世仕宦这一核心要素,才能准确把握其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勃海李氏在北朝阀阅序列中是... 勃海李氏乃北朝名门望族之一,其阀阅门第的形成对了解北方士族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北朝士族普遍是行政评选的结果,政治属性与生俱来,只有抓住累世仕宦这一核心要素,才能准确把握其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勃海李氏在北朝阀阅序列中是逊于全国性四海大姓的地方州郡著姓。李氏分房活动,应对危机缺乏集中统筹,诡谲的政治局势使诸房发生分化,稳健的李璧支系乘势崛起,成为本族的总代表,反映出士族内部的升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勃海李氏 家世门第 门阀士族 流品秩序
下载PDF
李善兰组合思想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必胜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8,共4页
基于李善兰传统数学著作中关于组合问题历史文献的研究,得出李善兰组合恒等式与西方数学是保持一致的。李善兰在其著作《垛积比类》得到了一些组合求和的数学表达式。
关键词 李善兰 垛积 组合恒等式 求和
下载PDF
走过西藏 走进北京——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三十三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健玲 马丽华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4,共5页
马丽华的“走过西藏纪实作品系列”是文学与人类学结合的完美典范。在藏27 年,她经历了两种文化对比参照的冲撞和困惑,从最初的渴望被接纳认同,到最终回归于母体文化的面向,她以27年的生命体验走过了西藏,目前她走进了京城,在新的领域... 马丽华的“走过西藏纪实作品系列”是文学与人类学结合的完美典范。在藏27 年,她经历了两种文化对比参照的冲撞和困惑,从最初的渴望被接纳认同,到最终回归于母体文化的面向,她以27年的生命体验走过了西藏,目前她走进了京城,在新的领域继续着西藏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相对主义 认同接纳 回归 马丽华 走过西藏
下载PDF
李化龙平播纪功铭与国家认同内涵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超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9,141,共9页
平播之役是"万历三大征"之一,对明王朝和播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李化龙亲自谋划、主持了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的事务,取得了平播之役的胜利。在平播之役胜利后,李化龙镌刻了平播纪功铭,不仅彰显了平播之功,... 平播之役是"万历三大征"之一,对明王朝和播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李化龙亲自谋划、主持了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的事务,取得了平播之役的胜利。在平播之役胜利后,李化龙镌刻了平播纪功铭,不仅彰显了平播之功,而且体现出浓郁的国家认同观念。这种国家认同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强制性、引导性认同。其中"惟星拱北"体现为对"君权神授"的认同,告诫土司不要挑战"君权";"八方会同"体现为对"大一统"中央集权的认同,告诫土司不要挑战君主的"辖权";"惟西南夷,各世其封"体现为对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认同,告诫土司不要挑战君主的"治权";"惟敬天念祖,庶以不坠厥宗"体现为对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文化认同,告诫土司不要挑战君主的"化权";"惟水朝东""顺天者吉,逆天者凶"则将国家认同上升到规律性的高度,"以为不信,视杨应龙"这就是国家认同的反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化龙 平播纪功铭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族类认同与历史叙事--以海南岛黎汉关系为个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启翠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82,共10页
秦汉以来中国"天下"一统的政治体系和历史叙事中,往往只有"中国"如何看待"边荒四裔"的记录,而"四裔"如何看待"中国"则史缺无闻。本文在回顾和反思历代史志叙事单向视域潜藏的文化政... 秦汉以来中国"天下"一统的政治体系和历史叙事中,往往只有"中国"如何看待"边荒四裔"的记录,而"四裔"如何看待"中国"则史缺无闻。本文在回顾和反思历代史志叙事单向视域潜藏的文化政治基础上,透视帝国扩张、历史书写如何型塑族类边界、历史记忆和社会实践,发掘、并置多元声音,勾勒黎汉数千年来互动交融中的策略优选、族类建构与历史叙事,揭示历史表述如何受制于族类区分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汉认同 族群边界 族类异观 历史叙事
下载PDF
何以“熟黎”——边疆族群的身份建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安斌 卢俊霖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9-14,共6页
现有研究对"熟黎"一词存在误读,实际上,"熟黎"主要是一种"政治用语",因为族群意识的产生源于他者的进入而非自然生成。从"熟黎"的身份的建构过程来看,"熟黎"概念因古代汉族统治者设... 现有研究对"熟黎"一词存在误读,实际上,"熟黎"主要是一种"政治用语",因为族群意识的产生源于他者的进入而非自然生成。从"熟黎"的身份的建构过程来看,"熟黎"概念因古代汉族统治者设定而产生,并在族群间交往中不断强化,并且依靠语言上、组织上、习俗上的双重认同来维系这一族群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黎” 族群意识 他者 身份建构
下载PDF
从中国空间到文化结界——李晓东建筑思想与实践探微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榕 《世界建筑》 2014年第9期33-35,135,共3页
作为一个在理论和设计两个领域都卓有建树的建筑师,李晓东在其建筑思想和实践方面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在对中国传统空间思想进行深入研析和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李晓东采用强化场域界面、渲染纯一意境、控制建筑尺度、弱化物质表... 作为一个在理论和设计两个领域都卓有建树的建筑师,李晓东在其建筑思想和实践方面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在对中国传统空间思想进行深入研析和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李晓东采用强化场域界面、渲染纯一意境、控制建筑尺度、弱化物质表现、淡化形式识别等手段,构建出一系列身份特质鲜明的具有现代中国性的文化结界,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省思性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晓东 身份特质 中国空间 文化结界 自省的地域主义 自省的地域化设计
下载PDF
争议名人故里旅游地的形象认同研究——以江油“李白故里”为个案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遵平 廖胜 苏蜀航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67-72,共6页
将名人故里作为旅游地形象,有助于提升旅游地的辨识度,降低营销成本,增强竞争力。研究争议名人故里旅游地的形象认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四川江油“李白故里”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体验价值、形象认同、满意度、忠诚度的因果假... 将名人故里作为旅游地形象,有助于提升旅游地的辨识度,降低营销成本,增强竞争力。研究争议名人故里旅游地的形象认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四川江油“李白故里”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体验价值、形象认同、满意度、忠诚度的因果假设。通过获取实际到访过江油“李白故里”景区游客的感知数据,利用路径模型检验假设,结果表明江油“李白故里”景区的体验价值对游客“李白故里”的旅游地形象认同、满意度和忠诚度有正向影响;游客对江油“李白故里”旅游地形象的认同,对旅游地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有正向影响;游客对旅游地的满意度对其忠诚度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了提升江油“李白故里”体验价值和形象认同的建议,包括完善景区吸引体系、重视主题规划、关注游后体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形象认同 路径模型 李白故里 江油
下载PDF
浅论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以李渔的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骆兵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2-97,共6页
戏曲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视戏曲为"小道"、"末技",常常依仗国家意志和法律手段对戏曲动辄排斥或者禁毁,使得戏曲难以登阶入室,跻身文学艺术大家庭的殿堂。自宋代以来,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为戏曲... 戏曲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视戏曲为"小道"、"末技",常常依仗国家意志和法律手段对戏曲动辄排斥或者禁毁,使得戏曲难以登阶入室,跻身文学艺术大家庭的殿堂。自宋代以来,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为戏曲呐喊、正名,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绵延不绝。其中,明末清初的李渔是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中的典型事例。李渔克服"穷骨"、"恶岁"、"砚田糊口"的生存困境,敢于直面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为戏曲身份认同矢志不渝地贡献了毕生精力。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近世王国维为戏曲正名奠定了深厚的学理基础,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身份认同 李渔 贡献
下载PDF
《签名收藏家》主人公亚历克斯的身份探求之旅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晴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6-50,共5页
扎迪·史密斯的小说《签名收藏家》形象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普遍的身份认同问题。小说主人公、中犹混血的亚历克斯因身份迷失而困惑,由此开启他的身份追寻之旅,最后似乎在文化与宗教的践行中达到个人身份的某种皈依与认同。亚历克斯... 扎迪·史密斯的小说《签名收藏家》形象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普遍的身份认同问题。小说主人公、中犹混血的亚历克斯因身份迷失而困惑,由此开启他的身份追寻之旅,最后似乎在文化与宗教的践行中达到个人身份的某种皈依与认同。亚历克斯的故事正是现代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身份认同与确立的小说叙事。在民族主义大量回潮、族群身份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急迫的今天,扎迪·史密斯这部作品有其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名收藏家》 亚历克斯-李·谭德姆 身份认同 族群 文化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