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体制变迁与成长深化难题——1949年前后孙犁的“创作瓶颈”考论
1
作者 宋文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孙犁1949年前后的小说创作面临着自我转型和风格调整的难题。他试图打破早期创作形成的道德审美化写作模式,但无论在现实书写、抒情风格调整还是人物塑造以及长篇写作上都遇到了困难,也遭遇了批评话语的质疑。孙犁的创作瓶颈既源于自身... 孙犁1949年前后的小说创作面临着自我转型和风格调整的难题。他试图打破早期创作形成的道德审美化写作模式,但无论在现实书写、抒情风格调整还是人物塑造以及长篇写作上都遇到了困难,也遭遇了批评话语的质疑。孙犁的创作瓶颈既源于自身,又来自时代。他个性的柔弱与文学准备的不足限制了其文学雄心的展开,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制度的变迁又使他的写作面临巨大的评价压力,创作的深化与自我的成长便成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美善统一 创作瓶颈 文学制度
下载PDF
佚文《新舞台的角色》和北平时期的孙犁
2
作者 张占杰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新舞台的角色》发表在天津1934年11月12日、15日、20日的《益世报》第14版上,是孙犁的佚文。它与《北平的地台戏》一起,开启了孙犁对话剧大众化问题的思考。这篇特写对进步话剧演员进行了介绍,突出了他们鲜明的时代特征:个性张扬、演... 《新舞台的角色》发表在天津1934年11月12日、15日、20日的《益世报》第14版上,是孙犁的佚文。它与《北平的地台戏》一起,开启了孙犁对话剧大众化问题的思考。这篇特写对进步话剧演员进行了介绍,突出了他们鲜明的时代特征:个性张扬、演技精湛、多才多艺,是真正为民众、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家,与旧戏演员有着本质的区别。北平时期的孙犁,关注时代进步、追踪文艺新潮,所写文章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左翼文艺青年的特质。在以后的革命和文学生涯中,这种特质若隐若现,最终铸就了一个独特的孙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新舞台的角色》 佚文 左翼文艺青年
下载PDF
孙犁散文的文学性追求
3
作者 张占杰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孙犁曾尝试多种散文文体的写作,努力开拓散文的文学性空间,成为现代散文史上出类拔萃的“散文文体家”。孙犁的文学散文继承了五四散文的自叙传传统,以突出的个性闻名于世,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追求“真情”“真相”,不惧外部纷扰,体现... 孙犁曾尝试多种散文文体的写作,努力开拓散文的文学性空间,成为现代散文史上出类拔萃的“散文文体家”。孙犁的文学散文继承了五四散文的自叙传传统,以突出的个性闻名于世,在日常生活的书写中,追求“真情”“真相”,不惧外部纷扰,体现对现实生活的真诚拥抱和对人生丰富而深切的理解。孙犁还是出色的散文理论家,其散文理论和写作实践呈现双向互动关系。他在五四以来散文思潮背景下思考散文写作和发展问题,在中国古代传统和五四文学传统的整合中,为我们勾勒了散文文学性的基本特征。孙犁六十年的散文活动,体现了他接续传统的自觉,文体创新的自觉,理论建设的自觉,成就了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中的不朽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散文 文学性 五四文学传统
下载PDF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艺术风格新论
4
作者 王俊虎 张宸菡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7-92,共6页
《千里江山图》是先锋派代表作家孙甘露突破自我写作模式的一部新作。小说以革命历史事件为线索,讲述了革命激流中以陈千里为首的中共地下组织成员们的赤诚信仰与无畏牺牲,为红色题材在当下的文学书写提供了有价值的范式。小说在人物塑... 《千里江山图》是先锋派代表作家孙甘露突破自我写作模式的一部新作。小说以革命历史事件为线索,讲述了革命激流中以陈千里为首的中共地下组织成员们的赤诚信仰与无畏牺牲,为红色题材在当下的文学书写提供了有价值的范式。小说在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环境建构和叙述编排等四个方面呈现出了别样的艺术风格,将革命地下工作、都市景观和悬疑推理等元素融为一炉,使信仰之沉重和艺术之轻盈跃然纸上。《千里江山图》是孙甘露文学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甘露 《千里江山图》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地黄梓醇调控ATDC5软骨细胞的衰老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瑞英 梅杰 +4 位作者 何强 李丹 孙欣 钱卫庆 刘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467-5472,共6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体内、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地黄梓醇能够显著降低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炎症指标水平,同时能够延缓膝骨关节炎进展,但是否通过影响软骨细胞衰老进而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地黄梓醇能否调控ATDC5软骨... 背景:课题组前期体内、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地黄梓醇能够显著降低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炎症指标水平,同时能够延缓膝骨关节炎进展,但是否通过影响软骨细胞衰老进而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展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地黄梓醇能否调控ATDC5软骨细胞衰老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ATDC5软骨细胞分为空白组(0.1%牛血清白蛋白)、模型组(0.1%牛血清白蛋白+1μmol/L阿霉素)、地黄梓醇低剂量组(0.1%牛血清白蛋白+1μmol/L阿霉素+20μmol/L地黄梓醇)及地黄梓醇高剂量组(0.1%牛血清白蛋白+1μmol/L阿霉素+80μmol/L地黄梓醇)。应用阿霉素诱导构建ATDC5软骨细胞衰老模型,按上述分组予以对应的处理。CCK-8法检测地黄梓醇对ATDC5软骨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地黄梓醇最佳给药浓度。相应处理后应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各组ATDC5软骨细胞衰老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P21、P53、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6);Western blot检测P21、P53、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P21、P53和Ⅱ型胶原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1)经鉴定成功诱导ATDC5软骨细胞并诱导衰老模型;(2)地黄梓醇浓度在0,20,40,80μmol/L时对细胞活力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地黄梓醇对细胞无毒性,可安全使用(P> 0.05);当浓度≥100μmol/L时,细胞活力降低,提示可能存在毒性,故选择80μmol/L作为高剂量进行后续实验;(3)与空白组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百分率(17.32±0.72)%比较,模型组(86.93±2.18)%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地黄梓醇低、高剂量组(57.28±1.73)%、(27.18±0.97)%均显著降低(P <0.05);(4)与模型组比较,地黄梓醇低、高剂量组的P21、P53、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6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而Ⅱ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 <0.05),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 <0.05);(5)与模型组比较,地黄梓醇低、高剂量组的P21、P53荧光信号均显著减弱,而Ⅱ型胶原的荧光信号显著增强(P <0.05),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 <0.05);(6)经Annexin V/PI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凋亡情况无明显变化(P> 0.05);与模型组比较,地黄梓醇低、高剂量组的凋亡指标均显著升高,且以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 <0.05);(7)提示地黄梓醇能够通过促进衰老的ATDC5软骨细胞凋亡,进一步清除衰老的ATDC5软骨细胞,降低衰老相关表型进而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梓醇 ATDC5 软骨细胞 细胞衰老 骨关节炎
下载PDF
战时经验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美学创造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航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孙犁的文学生涯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的生活经验既是孙犁创作的重要资源,也是其抗战小说风格形成的基本背景。孙犁的抗战小说大多关注根据地群众的生活,而较少涉及战争场景,并形成了舒缓的美学风格,这与晋察冀的敌后战斗环境,以... 孙犁的文学生涯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的生活经验既是孙犁创作的重要资源,也是其抗战小说风格形成的基本背景。孙犁的抗战小说大多关注根据地群众的生活,而较少涉及战争场景,并形成了舒缓的美学风格,这与晋察冀的敌后战斗环境,以及他在根据地的工作经历有直接关联。战争时期的记者生涯,直接催生孙犁的文学创作,其最初的创作经历了从通讯、速写到小说的演变历程,战时通讯的文体要求也限制、影响了孙犁抗战小说的文本风貌。敌后抗战带来的时空变化影响了作家的主体感知,行军迁移中的空间转换在其小说中形成了平原—山地的叙述结构。而游击战争的夜间活动,促发了孙犁笔下“星月”意象的频繁出现和战时书写。回到作家文学起步时期的原生环境,可以进一步打开孙犁抗战小说的经验脉络和历史细节,理解孙犁文学风格和文本面貌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战时经验 抗战小说 文学风格
下载PDF
岭南经方家黎庇留、易巨荪运用温阳法特点探析
7
作者 黄婕 贾金金 杨忠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3091-3096,共6页
黎庇留与易巨荪是近代岭南著名经方家,分别著有临床医案著作《黎庇留经方医案》和《集思医案》。通过研习此两本医案,发现两位医家均重视阳气、善用温阳法,且学术思想相近,具体表现为:方证辨证,在运用温阳法时尤为突出,不仅据证定方,还... 黎庇留与易巨荪是近代岭南著名经方家,分别著有临床医案著作《黎庇留经方医案》和《集思医案》。通过研习此两本医案,发现两位医家均重视阳气、善用温阳法,且学术思想相近,具体表现为:方证辨证,在运用温阳法时尤为突出,不仅据证定方,还根据方证病机延伸经方的应用范围;注重望神,通过望神辨知脏腑阳气虚损情况;重视胃气,以胃气知阳气、判病势;强调守阳,通过守方、守法以守阳;阴阳两伤,以补阳为要,补阳可化阴,阴分可渐自生。黎庇留与易巨荪两位医家重温阳、善温阳,其有别于岭南多数医家忌用温法的治疗思路,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庇留 易巨荪 《黎庇留经方医案》 《集思医案》 温阳法 经方 岭南医家
下载PDF
奠基:中共建党先驱与国民党人的早期合作
8
作者 徐光寿 吴家琪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3-132,共10页
中共二大是党倡导统一战线的伟大开端,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建党前夕,即陈独秀、李大钊等建党先驱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之间的早期合作。李大钊最早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陈独秀最早将统一战线付诸实践,与其他革命政党合作革命,这成为... 中共二大是党倡导统一战线的伟大开端,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建党前夕,即陈独秀、李大钊等建党先驱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之间的早期合作。李大钊最早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陈独秀最早将统一战线付诸实践,与其他革命政党合作革命,这成为中共建党先驱们的共同理想。但由于陈独秀、李大钊均缺席了中共一大,致使中共一大作出了“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这一较为极端的规定。根据列宁的殖民地和民族革命思想,在陈独秀主持下,中共二大决定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最终确定了统一战线方针,党的政治主张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可以说陈独秀、李大钊等建党先驱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人之间的早期合作,为党的二大制订统一战线战略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李大钊 孙中山 统一战线 中共二大
下载PDF
“永远的先锋”:谍战的外壳与哲思的肌理--论孙甘露《千里江山图》的破界书写
9
作者 王晓菲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孙甘露的新作《千里江山图》打破了其创作史的书写惯性、读者对先锋作家的审美期待以及红色革命题材的书写方式,对于孙甘露而言,正是因为不断的“破界”,才能有“永远”的先锋。孙甘露在形式和肌理层面赓续其“先锋”的写作理想。于形... 孙甘露的新作《千里江山图》打破了其创作史的书写惯性、读者对先锋作家的审美期待以及红色革命题材的书写方式,对于孙甘露而言,正是因为不断的“破界”,才能有“永远”的先锋。孙甘露在形式和肌理层面赓续其“先锋”的写作理想。于形式层面而言,作者借谍战小说的叙事形式将讲述复杂故事的叙事能力进行再复活,同时以一种“节制”“均衡”的书写方式来中和广袤而又迅速的压力流与矛盾和。对形而上哲学问题的思索是融入小说肌理式的存在,革命历史题材为其表达抽象哲思提供了向心力,从而实现了小说抽象思辨与诗性表达的有机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甘露 《千里江山图》 先锋精神 谍战叙事 哲学思辨
下载PDF
孙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0
作者 刘晓航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6-143,共8页
孙犁研究虽已相当成熟和深入,但成熟的研究范式和丰富成果也使目前的研究存在观点固化和视野狭小的问题。总体看,孙犁研究随时代进程展现出阶段性变化,1950—1970年代的研究一方面突出政治立场与阶级观念,一方面又以批评化方式总结出孙... 孙犁研究虽已相当成熟和深入,但成熟的研究范式和丰富成果也使目前的研究存在观点固化和视野狭小的问题。总体看,孙犁研究随时代进程展现出阶段性变化,1950—1970年代的研究一方面突出政治立场与阶级观念,一方面又以批评化方式总结出孙犁抒情、诗意化的文学风格;1980年代的孙犁研究着重对作家主体和文学本体的分析;1990年代的研究及时跟踪孙犁的晚年写作;21世纪以来的孙犁研究形成孙犁与革命之关系、新老孙犁的转变、晚年孙犁等几个研究热点和对话框架,显示出孙犁研究的主要走向。孙犁研究的突破首先需要“历史化”视野,对其创作过程进行整体性考察;其次在材料的使用上,要细读文本,发掘已有材料包蕴的文学史问题,同时要借鉴新见史料,发掘与孙犁相关的文献资料;最后需要新视野的引入,如对孙犁的外部研究及其阐释史、接受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研究综述 历史化 新材料 新视野
下载PDF
“新”、“老”孙犁的蜕变——论《书衣文录》人格重塑的心理内涵 被引量:7
11
作者 阎庆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84,共7页
《书衣文录》记录了孙犁在“文革”中自我调整、人格重塑的历程。死亡体验使他获得了深刻的历史感与生命意识 ,变胆怯退避为大无畏 ,这是孙犁人格蜕变的关键性心理动因 ;无条件地积极自我看待 ,提高自主性、消除外部世界的价值条件的影... 《书衣文录》记录了孙犁在“文革”中自我调整、人格重塑的历程。死亡体验使他获得了深刻的历史感与生命意识 ,变胆怯退避为大无畏 ,这是孙犁人格蜕变的关键性心理动因 ;无条件地积极自我看待 ,提高自主性、消除外部世界的价值条件的影响 ,对经验、感受较为开放 ,保持和显示强烈的审美感 ,这些是孙犁实现人格蜕变的几个重要环节。在孙犁研究中 ,不应忽视他的人格蜕变起始并奠基于“文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书衣文录》 死亡体验 生命意识 人格
下载PDF
“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凤先 何驽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69,共19页
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观念在中国天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结合考古学和考古天文学的新发现和新的研究结论,并重新分析解读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得出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观念当产生于国家建立之际黄河中游两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尧都陶寺和... 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观念在中国天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结合考古学和考古天文学的新发现和新的研究结论,并重新分析解读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得出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观念当产生于国家建立之际黄河中游两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尧都陶寺和禹都王城岗——的日影观测实践。这两个地点观测到的夏至日影分别为1.6尺和1.5尺,也就是《周髀算经》和《周礼》所记载的两个夏至日影长度;通过对早期长度和距离的分析证明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接近当时的1000里。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明史上日影测量和大范围地理测量相继开始的特殊时期,由此产生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理论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影千里差一寸 周髀算经 周礼 陶寺 王城岗
下载PDF
“阶级”视域中的人性言说——孙犁解放区时期的人性观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世岩 常玉荣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7-139,共3页
本文探究了孙犁解放区时期的人性观,认为孙犁在文学世界中塑造的各类人物实质上都在诠释“无产阶级人性”的内涵:民族美德是其人性内涵的核心,道德崇尚是其人性建构的价值取向。孙犁的这种人性建构方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显示了其应有... 本文探究了孙犁解放区时期的人性观,认为孙犁在文学世界中塑造的各类人物实质上都在诠释“无产阶级人性”的内涵:民族美德是其人性内涵的核心,道德崇尚是其人性建构的价值取向。孙犁的这种人性建构方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显示了其应有的价值,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人性 阶级 道德
下载PDF
论孙犁的“病”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70,共6页
孙犁把自己在文革之前十年的创作空白笼统归结为疾病的影响,但是实际情形并不尽然。通过对"孙犁在1962年"的考察可以看出,疾病并不是影响其创作的主要原因,而"写"与"不写"之于当时的孙犁,更多表现为一种... 孙犁把自己在文革之前十年的创作空白笼统归结为疾病的影响,但是实际情形并不尽然。通过对"孙犁在1962年"的考察可以看出,疾病并不是影响其创作的主要原因,而"写"与"不写"之于当时的孙犁,更多表现为一种人生态度和立场的选择。孙犁正是以其睿智的选择,成为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卓异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病” 1962年
下载PDF
南戏《错立身》《小孙屠》的来源及产生年代考述 被引量:10
15
作者 俞为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4-91,共8页
南戏《错立身》、《小孙屠》皆是根据元代同名杂剧改编而成的 ,两剧在主题、艺术形式、语言风格、排场等方面都留有北曲杂剧的痕迹 。
关键词 《错立身》 《小孙屠》 产生年代 考证 元代 杂剧 中国
下载PDF
商用车OBD诊断协议与标准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正礼 孙磊 兰志波 《汽车电器》 2011年第8期11-16,共6页
随着现代商用车技术的发展,基于CAN总线的车载诊断成为主流。本文对现代商用车车载诊断主要标准协议的相对层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比较,并对全球统一车载诊断(WWW-OBD)协议的发展进行预测。
关键词 OBD 商用车 ISO 15765 ISO 15031 SAEJ1939 ISO 27145 WWW-OBD
下载PDF
论孙犁崇尚自然之道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7
17
作者 阎庆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9,共6页
孙犁晚年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之道为基质的美学思想。在当代文化语境下 ,他将传统的道家美学精神 ,灌注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审美心胸的建构、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自由等有关艺术和审美的众多方面和环节 ,显示了相当的深度和一定的系统性... 孙犁晚年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之道为基质的美学思想。在当代文化语境下 ,他将传统的道家美学精神 ,灌注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审美心胸的建构、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自由等有关艺术和审美的众多方面和环节 ,显示了相当的深度和一定的系统性、创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道家美学 自然之道
下载PDF
裂隙与症候——论四十年代“不合时宜”的孙犁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80,共6页
孙犁在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的文学创作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明丽、向上的诗意风貌,表达了他对一个大时代的激情参与和诗意传达,凸显一个应和时代脉动的战士作家形象。但是在其40年代的一些抗战叙事中,也可以让人感受到蕴含其中的个人性感受... 孙犁在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的文学创作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明丽、向上的诗意风貌,表达了他对一个大时代的激情参与和诗意传达,凸显一个应和时代脉动的战士作家形象。但是在其40年代的一些抗战叙事中,也可以让人感受到蕴含其中的个人性感受。《琴和箫》和《钟》是孙犁在不同时期遭到非议甚至批判的两部"不合时宜"的作品,从对文本本身及其本事的解读,可以在诸多症候中触摸到创作主体与其激情参与的时代之间所存有的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症候 孙犁
下载PDF
论“营州事变”的成因及其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文才 《河北学刊》 2002年第4期67-71,共5页
武则天时期在民族政策方面的失误 ,以及武周统治集团内部的武李之争 ,乃是造成“营州事变”发生的深层原因。事变所造成的影响 ,涉及武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边防、民族、对外政策等各个方面 ,特别是对东北地区的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影... 武则天时期在民族政策方面的失误 ,以及武周统治集团内部的武李之争 ,乃是造成“营州事变”发生的深层原因。事变所造成的影响 ,涉及武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边防、民族、对外政策等各个方面 ,特别是对东北地区的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更为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州事变 武则天 契丹 突厥 李尽忠 孙万荣
下载PDF
论孙犁崇尚“平淡”的审美意识——兼论孙犁文学创作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阎庆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8,共9页
由于先天气质和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孙犁晚年深化了崇尚"平淡"的审美意识。这一审美意识以"道"的本质属性"无为"为哲学依据,以庄子"虚静"说的"去欲"、"去知"为支撑... 由于先天气质和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孙犁晚年深化了崇尚"平淡"的审美意识。这一审美意识以"道"的本质属性"无为"为哲学依据,以庄子"虚静"说的"去欲"、"去知"为支撑点来建立主体"平淡"的心境、人格,在艺术创造上涵化了朴实、简练、含蓄和不尚胶滞、求弦外之音、传神为高等多种素质,最终造成偏重意蕴美的"平淡"的风格和境界。"平淡"的涵容性和超越性使它成为高层次的审美境界,这一点在解读文学大师孙犁时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道家美学 平淡 审美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