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啯匪”和“会匪”:哥老会起源的新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7,190,共24页
在中国秘密社会研究中,学者几乎都认为哥老会是由啯噜演化而来。但是从啯噜到哥老会的演变轨迹,很难建立起逻辑的和有说服力的联系。在清朝的档案中,啯噜和哥老会的区分是非常清楚的,啯噜被称为“啯匪”,从乾隆初期便已经存在了;哥老会... 在中国秘密社会研究中,学者几乎都认为哥老会是由啯噜演化而来。但是从啯噜到哥老会的演变轨迹,很难建立起逻辑的和有说服力的联系。在清朝的档案中,啯噜和哥老会的区分是非常清楚的,啯噜被称为“啯匪”,从乾隆初期便已经存在了;哥老会被称为“会匪”,在同治以后才开始流行。把两者联系在一起的学者,应该说都是有一定的史料根据的,这些史料主要来自清代官方或者官员对啯噜和哥老会的描述,但是几乎都是只言片语。如此就认为哥老会来自啯噜,在相当程度上其实是接受了清官方的一种对边缘人群的话语表达。而那些表达不一定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其在很大程度上是歧视、愤恨、污蔑的结果,或者就是为镇压这些反叛者寻找理由。由于对哥老会的镇压无力,而且这个组织还有扩大的趋势,因此污名化或许是一种策略,或者是利用道听途说的信息进行的武断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啯噜 哥老会 流民 李调元 严如熤
下载PDF
近代以来蜀地名人李调元研究文献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川 陈鹤 邹敏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09-116,共8页
对于清代百科全书式学者李调元(1734-1803)的研究,在近代以来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系统回顾近代以来李调元及其著述的研究成果,总结李调元的学术贡献,可以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镜鉴。本文拟从生平事迹、学术成就、文献整理与研究... 对于清代百科全书式学者李调元(1734-1803)的研究,在近代以来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系统回顾近代以来李调元及其著述的研究成果,总结李调元的学术贡献,可以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镜鉴。本文拟从生平事迹、学术成就、文献整理与研究、巴蜀文化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并展望今后李调元的研究方向,以供学术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李调元 研究文献 述评
下载PDF
李调元《雨村曲话》与《剧话》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瑶瑶 杨晓宇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雨村曲话》与《剧话》是清代学者李调元戏曲研究成就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对《雨村曲话》与《剧话》内容的梳理和评介,从理论、史料以及学术思想贡献等方面探讨了二书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李调元 《雨村曲话》 《剧话》
下载PDF
李德懋诗歌与中国文学关系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东日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139,共9页
朝鲜李朝文人李德懋对中国文学采取了一种全方位、多元接受的态度,即,他接受中国诗人诗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大量收集与评价清代诗人的诗作,而且还体现在创作出具有相同或相似思想倾向、诗体特征、诗语、诗题的诗作。在此基础上,他积极... 朝鲜李朝文人李德懋对中国文学采取了一种全方位、多元接受的态度,即,他接受中国诗人诗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大量收集与评价清代诗人的诗作,而且还体现在创作出具有相同或相似思想倾向、诗体特征、诗语、诗题的诗作。在此基础上,他积极创作了真实反映朝鲜农村岁时风俗、农村情景、民谣与方言的诗篇。李德懋的诗作传播到中国后,李调元、潘庭筠给予其诗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很高的评价,同时,全面归结出了李德懋诗作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懋 诗歌 中国文学 朝鲜 文学研究
下载PDF
四川民间传说传播模式初探——以罗江县李调元传说为个案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岗 郑馥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以四川罗江县李调元民间传说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可知影响该民间传说传播的因素为:传播形态转化、媒介技术发展、社会意向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四川民间传说的传播模式,可呈现民间传说的传播过程以及传播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并... 以四川罗江县李调元民间传说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可知影响该民间传说传播的因素为:传播形态转化、媒介技术发展、社会意向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四川民间传说的传播模式,可呈现民间传说的传播过程以及传播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并可对民间传说的保护工作进行反思:民间传说的保护工作重在维持传说的历时传播,完善深层结构的转型,巩固经济基础建设,让表层结构的各个亚系统都得到正常发展,只有这样才可维持传播模式整体结构的正常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说 传播模式 李调元
下载PDF
李调元诗学札记 被引量:3
6
作者 蒋寅 《镇江高专学报》 2015年第1期7-12,共6页
李调元论诗的基本观念及关注当代诗歌评论的倾向都明显可见与袁枚性灵诗学的相通,其《雨村诗话》分为专论古人的两卷本和专论今人的二十卷本两个系统,体现了乾隆后期当代诗歌批评意识日益清晰和强化的趋向。李调元所纂《全五代诗》是现... 李调元论诗的基本观念及关注当代诗歌评论的倾向都明显可见与袁枚性灵诗学的相通,其《雨村诗话》分为专论古人的两卷本和专论今人的二十卷本两个系统,体现了乾隆后期当代诗歌批评意识日益清晰和强化的趋向。李调元所纂《全五代诗》是现存第一部个人编纂的较完整的断代诗歌全编,在乾隆诗学中也具有独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诗学 性灵派 全五代诗
下载PDF
李调元诗歌本质论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家治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6-62,共7页
清代巴蜀著名诗人、学者李调元有论述诗词赋戏曲的理论著作四十卷。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他认为诗歌是"天地自然之乐",人情应当同于天籁;从哲学的角度,他认为万物源于气,人也"禀气成形",进而认为"忧悲喜怒,人之气... 清代巴蜀著名诗人、学者李调元有论述诗词赋戏曲的理论著作四十卷。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他认为诗歌是"天地自然之乐",人情应当同于天籁;从哲学的角度,他认为万物源于气,人也"禀气成形",进而认为"忧悲喜怒,人之气也"。为此,他鲜明地提出"诗道性情"的观点,进而提出诗歌当抒发真情,所谓"语语从肺腑中流出"。这种诗歌本质论较前人有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诗歌 本源 本质 养气 抒情
下载PDF
李调元古籍编刻活动与文献学思想述略
8
作者 王永波 刘浪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4-43,共10页
李调元的古籍编刻活动贯穿于他的一生,包括访求珍本、编订成书、编撰大型丛书及后续的修订增补,为保存巴蜀文化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李调元编刻古籍从内容上来说经史子集四部齐备,还刊刻了几部大型丛书如《函海》《续函海》,编纂了《蜀... 李调元的古籍编刻活动贯穿于他的一生,包括访求珍本、编订成书、编撰大型丛书及后续的修订增补,为保存巴蜀文化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李调元编刻古籍从内容上来说经史子集四部齐备,还刊刻了几部大型丛书如《函海》《续函海》,编纂了《蜀雅》《全五代诗》等大型总集。他广泛收集有关历代巴蜀文献的资料,尤其是明人杨慎的著述,汇刻到《函海》中,才使得这些著作因《函海》而保存下来。他在文献的甑订与辨别上,非常注意可靠性与完整性,因而所编刻的古籍质量很高,是清代中期蜀中刻书的代表。所撰写的几十篇《函海》序跋,或考订作者,辨析版本,或纠正前人误说,补充内容,皆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反映了李调元的文献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古籍编刻 《函海》 目录版本
下载PDF
李调元饮食观及实践的当代价值
9
作者 杜莉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10,共4页
李调元重视饮食及其文化传承,崇尚民间常珍和俭朴饮食,讲究饮食礼仪、以食尽孝成礼。深入总结和认识李调元的饮食观及实践,并在当今的饮食生活和餐饮业中加以学习借鉴,不仅将促进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也将推动饮食文明建设和中国餐... 李调元重视饮食及其文化传承,崇尚民间常珍和俭朴饮食,讲究饮食礼仪、以食尽孝成礼。深入总结和认识李调元的饮食观及实践,并在当今的饮食生活和餐饮业中加以学习借鉴,不仅将促进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也将推动饮食文明建设和中国餐饮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饮食观及实践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剧话》剿自翟灏《通俗编》考论——兼论《通俗编》《剧话》与《函海》的版本牵缠
10
作者 蒋宸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1期46-62,共17页
清人李调元所撰《剧话》,其中大部分条目实系剿自翟灏的《通俗编》,其剿录方式主要表现为照录原文、精简赅括、增补修订以及整合多则为一则等四种。在版本流传上,《剧话》《通俗编》及收录它们的《函海》也表现出了彼此牵缠、棼丝难解... 清人李调元所撰《剧话》,其中大部分条目实系剿自翟灏的《通俗编》,其剿录方式主要表现为照录原文、精简赅括、增补修订以及整合多则为一则等四种。在版本流传上,《剧话》《通俗编》及收录它们的《函海》也表现出了彼此牵缠、棼丝难解的面貌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函海》的不同编者在不同时段的编订意图不同而造成的。此外,《剧话》尽管主要系剿录而成,但也具有它自身独特的历史贡献与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编》 《剧话》 《函海》 李调元 版本牵缠 内容重合
下载PDF
张问陶道德文章论略——与彭端淑、李调元比较
11
作者 郑家治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8-29,共12页
张问陶出身显宦之家,少有壮志,个性清狂而率真。他虽受释道观念影响较大,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如具有强烈经世倾向,宣传忠孝节义,主张施行仁政,提倡报国从军等。其论诗以抒情为本,重气,贵独创,追求百花齐放,偏爱阳刚之美,即"也能严... 张问陶出身显宦之家,少有壮志,个性清狂而率真。他虽受释道观念影响较大,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如具有强烈经世倾向,宣传忠孝节义,主张施行仁政,提倡报国从军等。其论诗以抒情为本,重气,贵独创,追求百花齐放,偏爱阳刚之美,即"也能严重也轻清"。其创作最有成就的是时事诗、怀古咏怀诗、亲情爱亲诗及纪游写景诗。比较而言,张问陶与彭端淑、李调元在道德文章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问陶 个性 道德 诗歌 彭端淑 李调元 比较
下载PDF
圣门诗狂——论李调元诗歌的艺术形象、悲剧精神与思想启蒙意义
12
作者 田耕滋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5,9,共6页
李调元的诗歌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圣门诗狂"。这一形象在思想上是本于儒而归于道,希为圣而流为狂;在艺术上可与杜甫同志,与渊明同趣,与太白同调,既表达着对儒家圣贤人格的追求,也表达着对人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追... 李调元的诗歌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圣门诗狂"。这一形象在思想上是本于儒而归于道,希为圣而流为狂;在艺术上可与杜甫同志,与渊明同趣,与太白同调,既表达着对儒家圣贤人格的追求,也表达着对人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追求。李调元在诗中还批判现实,否定"好官",与黄宗羲否定君权具有同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他的"蠢翁词"充溢着一种不肯低头,与世俗社会抗争到底的悲剧精神。这一切提升了李调元诗歌的艺术价值,在中国诗歌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圣门诗狂 启蒙意义 悲剧精神
下载PDF
李调元及其《郑氏古文尚书证讹》
13
作者 原昊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4-65,共2页
郑玄《古文尚书注》亡佚,现存辑本主要有五种,其中《郑氏古文尚书证讹》是清代李调元纂辑并付梓刻印的一部《古文尚书》注本。《证讹》在引用字书解释字词、兼采诸说解释句读、据己学识解释名物、比勘他书校脱讹误方面较为突出。
关键词 郑玄 李调元 郑氏古文尚书证讹
下载PDF
李调元《逸孟子》论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勇锋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3期39-42,共4页
李调元是清代四川著名学者,其著作《逸孟子》一直未被学界所重视,此书的整理文献较少。经过对《续修四库全书》中《逸孟子》的整理,从作者、写作缘由、文章结构、文章内容等方面对《逸孟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借以发现其文学价值。... 李调元是清代四川著名学者,其著作《逸孟子》一直未被学界所重视,此书的整理文献较少。经过对《续修四库全书》中《逸孟子》的整理,从作者、写作缘由、文章结构、文章内容等方面对《逸孟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借以发现其文学价值。运用对比的方法,将《逸孟子》中的文段与《孟子》一书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对《逸孟子》的文本进行概述,并肯定了《孟母传》一章的文学价值。通过对《逸孟子》与《孟子外书》的关系分析,阐明了《逸孟子》在孟子逸文研究方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逸孟子》 《孟子》 《孟母传》
下载PDF
李调元诗歌创作述论
15
作者 孙文刚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李调元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按照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其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乾隆二十八年前其求学于川、浙时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讴歌田园之作;乾隆二十八年到五十年其步入仕途,诗歌多写仕宦坎坷、民生凋敝和岭南风俗;乾隆五十年后... 李调元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按照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其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乾隆二十八年前其求学于川、浙时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讴歌田园之作;乾隆二十八年到五十年其步入仕途,诗歌多写仕宦坎坷、民生凋敝和岭南风俗;乾隆五十年后其归隐乡里,诗歌多为抒发性灵的闲适之作。李调元的诗歌思想内容丰富,风格、体式、语言等独具特色,在清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诗歌 思想内容 艺术成就
下载PDF
从《童山自记》分析李调元对清代川菜发展的影响
16
作者 朱多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12,共7页
《童山自记》是李调元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从《童山自记》入手,本文重点分析李调元辞官归乡后的生活及其经济状况,分析李调元对川菜发展的影响。李调元辞官归乡后,经济十分殷实,政治资源丰厚,为其常年外出旅行,与地方官吏和士人群体... 《童山自记》是李调元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从《童山自记》入手,本文重点分析李调元辞官归乡后的生活及其经济状况,分析李调元对川菜发展的影响。李调元辞官归乡后,经济十分殷实,政治资源丰厚,为其常年外出旅行,与地方官吏和士人群体交游提供了保证。纵观李调元归乡生活,频繁参与的各种宴饮活动,上至成都府乾隆七十万寿宴,下至县令、胥吏间举行的文会宴饮,家宴,在其数量众多的文字作品中,涉及菜肴的文字阙如。其人生志趣与传统文人一致,不以饮食为要,衷情于典籍收藏,文章著述及诗文创作。根据《童山自记》,综合其诗文,我们可得到李调元对清代川菜发展影响十分有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川菜 影响
下载PDF
岱庙所见李调元、何晋茹诗碑重辑考补
17
作者 李剑锋 《泰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12,共4页
岱庙所藏李调元、何晋茹诗碑是研究清代乾隆年间四川最优秀的作家和学者李调元的重要史料,而长期被人忽视。学界已有辑录,错漏甚多,相关碑文作者归属有未及考实者,学术价值未得揭示。通过实地原碑考察,重加全面辑录,对已有辑录相关问题... 岱庙所藏李调元、何晋茹诗碑是研究清代乾隆年间四川最优秀的作家和学者李调元的重要史料,而长期被人忽视。学界已有辑录,错漏甚多,相关碑文作者归属有未及考实者,学术价值未得揭示。通过实地原碑考察,重加全面辑录,对已有辑录相关问题和落漏进行考校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人麟书《望岳》诗碑 李调元、何晋茹诗碑 重辑考补
原文传递
李调元“万卷楼”的藏书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华文 胡国芳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李调元"万卷楼"的藏书具有"念日月之以逝,恐文献之无征"的继承理念、"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无卓也"的博采广集理念及"鸿才博雅,覃心著述"的创新理念,有丰富而珍贵的文献价值,包含真、善、美的... 李调元"万卷楼"的藏书具有"念日月之以逝,恐文献之无征"的继承理念、"寡闻则无约也,寡见则无卓也"的博采广集理念及"鸿才博雅,覃心著述"的创新理念,有丰富而珍贵的文献价值,包含真、善、美的文化价值,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万卷楼” 文化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