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Mg双组分掺杂ZnO薄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珍 艾常涛 +2 位作者 陈文 李飞 杨密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10期4070-407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Li、Mg双组分掺杂制备ZnO薄膜。利用XRD、AFM、Hall测试仪、分光光度仪等对薄膜结构和电学光学性能表征与分析,探讨了Li、Mg双组分掺杂离子、掺杂比例对ZnO薄膜晶体生长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Li、Mg双组分掺杂... 采用溶胶-凝胶法Li、Mg双组分掺杂制备ZnO薄膜。利用XRD、AFM、Hall测试仪、分光光度仪等对薄膜结构和电学光学性能表征与分析,探讨了Li、Mg双组分掺杂离子、掺杂比例对ZnO薄膜晶体生长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Li、Mg双组分掺杂提高了ZnO薄膜的电阻率;在可见光范围仍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双组分掺杂ZnO薄膜因为Mg的掺入而具备了Zn1-x-yMgxO薄膜的相关光学特性,吸收峰具有蓝移现象,禁带宽度变大;结晶性能变差,晶粒变小,c轴的取向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li、mg双组分掺杂 电阻率 透光率
下载PDF
Li和Mg元素掺杂对锰基层状氧化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安浩平 张伟 李剑凯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66,72,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900℃下制备了掺Li、Mg化合物Na_(0.75)Li_(0.25)Mn_(0.75)O_(2)和Na_(0.75)Mg_(0.25)Mn_(0.75)O_(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900℃下制备了掺Li、Mg化合物Na_(0.75)Li_(0.25)Mn_(0.75)O_(2)和Na_(0.75)Mg_(0.25)Mn_(0.75)O_(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对材料的储钠性能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掺Li和掺Mg材料均呈现出层状形貌和P2型晶体结构。Na_(0.75)Li_(0.25)Mn_(0.75)O_(2)首次放电容量为146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9.4%;而Na_(0.75)Mg_(0.25)Mn_(0.75)O_(2)的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58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64.1%。掺杂Li元素较掺杂Mg元素可更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锰基层状氧化物 li掺杂 mg掺杂 电化学性能 储钠性能 固相合成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Mn(0.95)Mg(0.05)SiO4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文刚 许云华 +1 位作者 杨蓉 任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467,共4页
以Li2SiO3、Mn(CH3COO)2.4H2O和Mg(CH3COO)2.4H2O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出Li2Mn0.95Mg0.05Si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XRD、扫描电镜等技术分析了合成粉末的相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利用电池测试仪测试了正极材料的电化... 以Li2SiO3、Mn(CH3COO)2.4H2O和Mg(CH3COO)2.4H2O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出Li2Mn0.95Mg0.05Si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XRD、扫描电镜等技术分析了合成粉末的相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利用电池测试仪测试了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固相合成的粉末主相为Li2Mn0.95Mg0.05SiO4,同时存在少量的杂质,产物表面形貌、粒度均与未掺杂样品类似,二者均为非球形颗粒,颗粒尺寸约为100~500n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Mg掺杂后,正极材料的可逆容量和循环寿命都得到提高。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提高的机理在于Mg掺杂稳定了Li2MnSiO4正极材料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MNSIO4 mg掺杂
下载PDF
Li、Al、Mg掺杂对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晶格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元莎 刘良彬 +1 位作者 黄瑞安 郭玉忠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9-36,共8页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811),通过掺入Li、Mg和Al元素,并采用SEM、XRD、电化学测试,研究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过程中三价金属离子(Mn^(...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811),通过掺入Li、Mg和Al元素,并采用SEM、XRD、电化学测试,研究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过程中三价金属离子(Mn^(3+)、Al^(3+))出现会促使少量α-Ni(OH)2形成,而Li^+、Mg^(2+)和Al^(3+)均溶入晶格无杂相析出.高温融锂反应中,三种掺杂元素显著削弱Ni^(2+)出现数量,抑制Ni^(2+)混排进入Li^+格位,大幅提升811基体可逆容量;Mg^(2+)、Al^(3+)掺杂进一步增强基体晶格稳定性,改善其循环性能;Li^+-Al^(3+)共掺杂使之达到最佳:首次充电效率ICE超过90%,0.2C倍率下50次循环容量达195.8 m Ah/g、容量保持率为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Mn0.1O2 li、mg、Al掺杂 阳离子混排 循环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