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富锂氟含稀有矿化花岗质岩石的对比和成因思考
被引量:75
- 1
-
-
作者
朱金初
饶冰
熊小林
李福春
张佩华
-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和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73017
49973022)
高校博士点基金(1999028420)
-
文摘
li-F花岗质岩石以超酸性、过铝、富含H2O、F、B、P等挥发性组分和富含Li、Rb、Cs、Be、Ta、Nb、Sn、W等亲石稀有金属元素为主要特征,以黄玉-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为典型代表。从该类岩石地质产状的多样性和可对比性、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矿物岩石的结构构造、硅酸盐-熔体包裹体特征以及实验岩石学的研究成果等方面,综合论证该类岩石主要是从经过分异演化而形成的残余熔浆中直接结晶而成的;充分的分离结晶作用,是产生这种残余熔浆的主要机制;岩体的空间分带特征和各带之间的渐变过渡关系,为分离结晶作用的途径和演化方向提供了重要信息;熔体中挥发性组分的大量存在,是分离结晶作用能充分进行的关键因素;亲石稀有金属元素在流/熔配分中倾向于进入熔体相,是残余熔体中逐步富集这些稀有金属元素的主要原因;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出溶的流体相与已晶出的共存固相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广泛的交代蚀变现象;残余熔浆在不同地质和物理化学环境中的侵位、结晶和演化,造成了Li-F花岗质岩石在产状、结构构造和矿物组合等方面的多样性。
-
关键词
li-f花岗岩质岩石
空间分带
挥发性组分
稀有金属元素
成因
分离结晶作用
残余熔浆
锂
氟
-
Keywords
Li F granitic rock
spatial zonation
volatile component
rare metal elements
genesis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residual melts
-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
-
题名铌钽矿研究进展和攀西地区铌钽矿成因初探
被引量:72
- 2
-
-
作者
王汾连
赵太平
陈伟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308,共16页
-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80890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4-06-03)的资助
-
文摘
铌钽矿主要产出类型包括伟晶岩型、富Li-F花岗岩型、碱性侵入岩型、碳酸岩型及冲积砂矿型。前2种类型以钽为主,后3种则以铌占主导。铌和钽大多以铌钽独立矿物(铌铁矿、钽铁矿、细晶石、烧绿石等)呈浸染状分布于含矿岩石中,也有部分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于云母、榍石、霓石、钛铁矿等矿物中。关于铌钽矿的富集机制,一些学者认为可由富F-Na和稀有金属(铌、钽等)的花岗质熔体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另一些学者则根据铌钽矿化与岩石的钠长石化、锂云母化等紧密共生的特点,认为铌钽的富集是岩浆期后流体交代早期形成的花岗岩所致。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的铌钽矿床(化)基本上都是沿着断裂带分布,矿体赋存于印支期碱性岩脉(碱性正长伟晶岩)中,有少数存在于碱性花岗岩中,与区域上邻近的正长岩体及花岗岩体关系密切。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烧绿石、褐钇铌矿等。初步推断,攀西地区的铌钽矿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碱性的正长岩体及花岗岩体与广泛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辉长岩均是地幔柱岩浆活动的产物,长英质岩体(包括正长岩体和花岗岩体)是富铌钽岩石的母岩体。碱性伟晶岩脉(如炉库和白草地区)是碱性岩浆逐步演化的产物,含矿的碱性花岗岩是花岗质岩浆分异演化的结果。此外,在该地区的铌钽矿床中,铌钽矿物几乎都富集在钠长石化发育的地段,说明后期的热液交代对铌钽的富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攀西地区铌钽的富集是岩浆结晶分异和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关键词
地质学
铌钽矿
伟晶岩型
li-f质花岗岩
碱性岩
结晶分异
热液交代
攀西地区
-
Keywords
geology
Nb-Ta ore deposit
pegmatite
li-f granite
alkali rock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hydrothermal metasomatism
Panxi area
-
分类号
P618.79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86
[天文地球—矿床学]
-